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棉兰老涡在两类厄尔尼诺事件中的变化特征与机制
1
作者 谢媛 刘雪琪 +2 位作者 周慧 张丽俊 刘娟 《海洋与湖沼》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2-515,共14页
棉兰老涡(Mindanao Eddy,ME)位于北太平洋低纬度西边界流区域,其结构和变异与温跃层的结构及西边界流的经向热量、质量输运紧密相关,在局地和区域气候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以往研究已表明ME年际变化与El Niño事件密切相关,但并未... 棉兰老涡(Mindanao Eddy,ME)位于北太平洋低纬度西边界流区域,其结构和变异与温跃层的结构及西边界流的经向热量、质量输运紧密相关,在局地和区域气候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以往研究已表明ME年际变化与El Niño事件密切相关,但并未区分其在不同类型El Niño事件中的变异特征与机制。由于中部型厄尔尼诺(Central Pacific El Niño,CP-El Niño)和东部型厄尔尼诺(Eastern Pacific El Niño,EP-El Niño)对热带西太平洋海洋环流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因此,本文基于高度计观测数据及ORA-S5再分析数据,研究了ME在中部型和东部型两类El Niño事件中的变化特征与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CP-El Niño事件期间,ME显著增强,同时伴随着更强的低温高盐水体上涌;而在EP-El Niño事件中,ME减弱。进一步地,本文通过回归分析以及1.5层非线性约化重力模式数值试验,探究了ME在两类El Niño事件中的变化产生差异的机制。研究表明,ME在两类El Niño事件中的变化差异可以归结于由风应力驱动的Rossby波和Ekman抽吸的模态不同。在CP-El Niño事件中,热带西太平洋海域存在风应力旋度正异常,激发上升Rossby波,并向西传,与局地Ekman抽吸共同作用导致西边界流海域的海表面高度(sea surface height,SSH)下降,ME增强。而在东部型事件中,热带西太平洋主要存在风应力旋度负异常,激发下降Rossby波并西传,从而导致ME海域SSH抬升,ME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兰老涡 中部型和东部型厄尔尼诺 ROSSBY波 EKMAN抽吸 非线性约化重力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