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非线性积分滑模变结构控制三相VSR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樊英杰 张开如 +2 位作者 狄东照 李丽明 王毅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9-73,79,共6页
为了提高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VSR)对系统参数变化及负载扰动的能力,在传统积分滑模的基础上,提出非线性积分滑模变结构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含有误差和误差积分项,减小稳态误差和抖振的同时又能提高系统的鲁棒性,并在此基础上对积分项... 为了提高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VSR)对系统参数变化及负载扰动的能力,在传统积分滑模的基础上,提出非线性积分滑模变结构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含有误差和误差积分项,减小稳态误差和抖振的同时又能提高系统的鲁棒性,并在此基础上对积分项进行削弱,防止积分饱和效应(windup)带来超调过大及响应时间过长的问题。采用指数趋近律,提高滑模面上的运动品质,以进一步削弱抖振效应。最后仿真结果表明,非线性积分滑模变结构控制策略与传统积分滑模、双闭环PI相比,该方法使系统具有超调小和更好的抗扰性、跟踪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型PWM整流器(VSR) 非线性积分滑模变结构 抖振 指数趋近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滑模变结构控制的三相PWM整流器非线性控制 被引量:35
2
作者 陆翔 谢运祥 +1 位作者 桂存兵 程丽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9-87,共9页
针对三相PWM整流器的非线性特点,并进一步改善系统的起动响应、稳态特性及动态特性,提出一种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控制与滑模变结构控制相结合的多滑模变结构控制策略。电压外环采用基于指数趋近律的滑模变结构控制策略,确保输出电压稳... 针对三相PWM整流器的非线性特点,并进一步改善系统的起动响应、稳态特性及动态特性,提出一种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控制与滑模变结构控制相结合的多滑模变结构控制策略。电压外环采用基于指数趋近律的滑模变结构控制策略,确保输出电压稳定并给电流内环提供参考指令电流。在建立三相PWM整流器两输入、两输出仿射非线性模型的基础上,对电流内环进行线性化处理,并利用滑模变结构控制理论设计了电流内环控制器。为了验证系统的可行性,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中建立仿真模型,并搭建了15k W的实验样机。仿真与实验结果验证了控制方案的正确性,利用所提控制方案设计的整流器具有系统动态特性好、鲁棒性强和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同时也克服了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需要精确数学模型的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PWM整流器输入 输出反馈线性滑模结构控制 非线性控制微分几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指数趋近律的离散滑模变结构控制 被引量:3
3
作者 吕强 王冬来 +1 位作者 刘峰 白洪瑞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5-28,共4页
基于非线性函数提出了一种新型离散非线性指数趋近律,实现切换项系数随系统运动点到切换面的距离由大到小非线性变化,使系统运动点到达过程由快到慢的变速控制;设计了基于离散非线性指数趋近律的控制器,研究了几种离散趋近律存在的差异... 基于非线性函数提出了一种新型离散非线性指数趋近律,实现切换项系数随系统运动点到切换面的距离由大到小非线性变化,使系统运动点到达过程由快到慢的变速控制;设计了基于离散非线性指数趋近律的控制器,研究了几种离散趋近律存在的差异和问题,通过与几种离散趋近律在到达时间和抖振幅度的比较,证明非线性指数趋近律不仅缩短了到达时间,加快了趋近过程,间接增强了系统鲁棒性,而且进一步降低了系统抖振,改善了控制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模结构控制 非线性 趋近律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模变结构控制H6结构逆变器的非线性行为和稳定域 被引量:12
4
作者 代云中 任海军 +1 位作者 林春旭 吴显松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52-1159,共8页
为了分析滑模变结构控制H6结构逆变器(SMCI-H6)系统工作过程中的非线性行为,并确定其稳定工作的控制参数范围,采用频闪映射法建立了SMCI-H6系统的离散模型。采用折叠图、时域图、频谱图和快变稳定性定理对SMCI-H6的非线性行为和稳定域... 为了分析滑模变结构控制H6结构逆变器(SMCI-H6)系统工作过程中的非线性行为,并确定其稳定工作的控制参数范围,采用频闪映射法建立了SMCI-H6系统的离散模型。采用折叠图、时域图、频谱图和快变稳定性定理对SMCI-H6的非线性行为和稳定域进行了研究;并针对系统滑模控制系数ke的稳定域较窄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控制方法。结果表明:系统存在一种状态量从周期1态突变为周期2态的状态突变非线性行为,且ke的稳定域为[0,0.021]。仿真与实验表明,改进控制将ke的稳定域提高了2.29倍。研究结果为分析SMCI-H6系统的非线性行为及其稳定域提供了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6结构 离散迭代映射模型 滑模结构控制 状态突现象 非线性行为 稳定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系统的积分变结构间接自适应模糊控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天平 梅建东 沈启坤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11期5-10,共6页
讨论了一类不确定非线性系统的间接自适应模糊控制问题 .基于变结构控制原理 ,并利用具有线性可调参数的模糊系统去逼近过程未知函数 ,提出一种具有监督控制器的积分变结构自适应模糊控制方法 .该方法通过监督控制器保证闭环系统所有信... 讨论了一类不确定非线性系统的间接自适应模糊控制问题 .基于变结构控制原理 ,并利用具有线性可调参数的模糊系统去逼近过程未知函数 ,提出一种具有监督控制器的积分变结构自适应模糊控制方法 .该方法通过监督控制器保证闭环系统所有信号有界 .进一步通过引入最优逼近误差的自适应补偿项来消除建模误差的影响 .理论分析证明了跟踪误差收敛到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系统 模糊控制 积分结构控制 自适应控制 全局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反馈线性化滑模变结构的直驱式风力发电机组非线性控制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冉启武 侯波 《陕西电力》 2016年第9期14-19,共6页
为了能够从气流中获得最大可用能量,在额定风速以下时,需要对风力机组进行最大风能捕获控制,使风力机运行于最佳叶尖速比。基于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方法,建立了永磁直驱式风力发电机组全局精确线性化模型;针对反馈精确线性化未考虑系统... 为了能够从气流中获得最大可用能量,在额定风速以下时,需要对风力机组进行最大风能捕获控制,使风力机运行于最佳叶尖速比。基于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方法,建立了永磁直驱式风力发电机组全局精确线性化模型;针对反馈精确线性化未考虑系统的不确定因素,结合滑模交结构方法,以风力机转速为反馈变量,电网负载电阻为控制变量,设计了风力机组的最大风能捕获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在阶跃风速情况下转速响应上升时间短,无超调现象,输出功率能够及时跟踪最大捕获功率;在随机风速扰动以及变负载情况下,与传统反馈精确线性化并结合零极点配置法相比,能够对叶尖速比和风能利用系数进行精确控制,证明了控制方法的抗干扰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滑模结构 非线性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变滑模变结构与智能模糊结合的非线性系统控制
7
作者 吴翼 黄辉先 +2 位作者 王宸昊 付绍昌 肖业伟 《兵工自动化》 2006年第6期63-65,共3页
时变滑模变结构与智能模糊结合的非线性系统控制,先采用时变滑模变结构控制,通过设计动态滑模面,系统的任意初始状态一开始就处于系统的滑模面上,使系统对内部参数变化和外部干扰均具有全局鲁棒性。然后设计智能模糊控制器,使整个系统... 时变滑模变结构与智能模糊结合的非线性系统控制,先采用时变滑模变结构控制,通过设计动态滑模面,系统的任意初始状态一开始就处于系统的滑模面上,使系统对内部参数变化和外部干扰均具有全局鲁棒性。然后设计智能模糊控制器,使整个系统的鲁棒性在线调整,不仅增强了全局抗干扰能力,而且有效消除系统的抖振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模 滑模结构控制 模糊控制 非线性系统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三阶非线性动态滑模变结构控制
8
作者 薛亮儒 王少萍 +1 位作者 石健 孙方红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2-24,共3页
针对动态滑模变结构控制策略,研究了一类带有参数不确定项的非线性系统的变结构控制问题。分析了在未知扰动下的三阶非线性系统的输出调节问题,证明了基于李亚普诺夫稳定性理论意义下的动态滑模变结构控制律的稳定性,该控制律能使系统... 针对动态滑模变结构控制策略,研究了一类带有参数不确定项的非线性系统的变结构控制问题。分析了在未知扰动下的三阶非线性系统的输出调节问题,证明了基于李亚普诺夫稳定性理论意义下的动态滑模变结构控制律的稳定性,该控制律能使系统快速达到滑模状态,保证了系统误差的快速收敛性及对外部扰动和参数不确定性的不敏感性,最后给出的仿真实例证实了理论分析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系统 滑模 结构控制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约束的涡轮压缩机滑模变结构PI控制仿真研究
9
作者 刘会聪 薛光明 +1 位作者 付师星 降雪辉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94-99,共6页
为了使燃料电池堆化学反应更加充分,提高发电效率,根据涡轮压缩机驱动原理建立燃料电池堆的涡轮压缩系统模型。基于永磁同步电机驱动数学模型定义控制参数变量,使用高速涡轮压缩机和机电阀控制燃料电池系统中的空气质量流量和压力。针... 为了使燃料电池堆化学反应更加充分,提高发电效率,根据涡轮压缩机驱动原理建立燃料电池堆的涡轮压缩系统模型。基于永磁同步电机驱动数学模型定义控制参数变量,使用高速涡轮压缩机和机电阀控制燃料电池系统中的空气质量流量和压力。针对传统PI控制器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可在不同控制结构上改装的变结构抗饱和策略,设计涡轮压缩机滑模变结构PI控制器。采用Matlab软件对空气质量流量和压力跟踪误差进行仿真,与传统PI控制方法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与PI控制方法相比,涡轮压缩系统采用滑模变结构PI控制方法,空气质量流量和压力跟踪误差较小,控制系统相对稳定。采用滑模变结构PI控制方法,能够提高控制系统的响应速度和跟踪精度,提高燃料电池发电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约束 涡轮压缩机 滑模结构 PI控制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ost变换器精确反馈线性化滑模变结构控制 被引量:62
10
作者 乐江源 谢运祥 +2 位作者 洪庆祖 张志 陈林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0期16-23,共8页
利用非线性系统的微分几何理论,在Boost变换器仿射非线性模型基础上,推导出对应的非线性坐标变换矩阵和状态反馈表达式,得到Boost变换器状态反馈精确线性化模型。在此线性化模型基础上,选取线性切换函数和指数趋近律,设计滑模变结构控... 利用非线性系统的微分几何理论,在Boost变换器仿射非线性模型基础上,推导出对应的非线性坐标变换矩阵和状态反馈表达式,得到Boost变换器状态反馈精确线性化模型。在此线性化模型基础上,选取线性切换函数和指数趋近律,设计滑模变结构控制器。研究对比表明,所提出的精确反馈线性化滑模变结构控制策略具有良好的动态响应调节和稳态误差调节特性,同时克服了现有精确反馈线性化控制策略固有的对精确数学模型依赖性的缺点,表现出更强的鲁棒性,从而具有一般性理论和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DC换器 滑模结构控制 非线性控制 精确反馈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性化反馈的滑模变结构重装空投纵向控制律设计 被引量:19
11
作者 李大东 孙秀霞 +1 位作者 董文瀚 徐光智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4-60,共7页
针对重装空投过程中,重型货物持续移动及瞬间离机严重影响载机的安全性等问题,提出了基于线性化反馈和滑模变结构控制相结合的控制律设计方法,利用非线性多输入多输出反馈线性化完成系统解耦线性化,在此基础上采用滑模变结构控制设计系... 针对重装空投过程中,重型货物持续移动及瞬间离机严重影响载机的安全性等问题,提出了基于线性化反馈和滑模变结构控制相结合的控制律设计方法,利用非线性多输入多输出反馈线性化完成系统解耦线性化,在此基础上采用滑模变结构控制设计系统内环速度与俯仰姿态跟踪控制器,保证了系统鲁棒性,结合外环PID高度保持控制器完成整个飞行控制系统的设计.最后,仿真验证了该控制器鲁棒性强,且满足空投任务战技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装空投 非线性反馈线性 滑模结构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M积分滑模变结构与神经网络补偿控制 被引量:18
12
作者 李永坚 许志伟 彭晓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3-37,43,共6页
针对开关磁阻电机非线性动态特性不易控制的缺点,提出了一种积分型滑模变结构与神经网络补偿相结合的复合控制策略。应用一个具有积分型式的滑模切换面的变结构控制器,使用积分补偿技巧降低系统的振动与稳态误差。为减小滑模面的抖动,... 针对开关磁阻电机非线性动态特性不易控制的缺点,提出了一种积分型滑模变结构与神经网络补偿相结合的复合控制策略。应用一个具有积分型式的滑模切换面的变结构控制器,使用积分补偿技巧降低系统的振动与稳态误差。为减小滑模面的抖动,引入神经网络补偿控制环节。建立滑模变结构控制的数学模型,并给出神经网络补偿滑模面抖动的控制律表达式。利用该积分型滑模变结构与神经网络补偿相结合的复合控制策略,可有效地改善开关磁阻电机动态响应问题。为验证控制方案的可行性,对系统进行了仿真与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具有良好的动静态性能,且在无需知道电机精确模型的情况下可有效克服转矩脉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磁阻电机 滑模结构 积分 转矩脉动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M Buck变换器的精确反馈线性化滑模变结构控制 被引量:11
13
作者 乐江源 谢运祥 +1 位作者 冀玉丕 张志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0-135,160,共7页
利用非线性系统的微分几何理论,在CCM Buck变换器仿射非线性模型的基础上,推导出了对应的非线性坐标变换矩阵和状态反馈表达式,得到了Buck变换器的精确反馈线性化模型。在此模型的基础上,选取线性切换函数和指数趋近律,设计了滑模变结... 利用非线性系统的微分几何理论,在CCM Buck变换器仿射非线性模型的基础上,推导出了对应的非线性坐标变换矩阵和状态反馈表达式,得到了Buck变换器的精确反馈线性化模型。在此模型的基础上,选取线性切换函数和指数趋近律,设计了滑模变结构控制器.对比研究表明,所提出的精确反馈线性化滑模变结构控制策略具有良好的动态响应调节和稳态误差调节特性,表现出更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DC换器 滑模结构控制 非线性控制 精确反馈线性化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磁悬浮轴承的积分滑模变结构控制 被引量:14
14
作者 柏华堂 齐蓉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36-40,共5页
为解决主动磁悬浮轴承在模型摄动或外界干扰时转子位置出现静态误差大、鲁棒性差等问题,采用多输入多输出积分滑模变结构控制。针对四自由度磁悬浮轴承系统,利用积分滑模变结构控制算法建立仿真模型并进行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在积... 为解决主动磁悬浮轴承在模型摄动或外界干扰时转子位置出现静态误差大、鲁棒性差等问题,采用多输入多输出积分滑模变结构控制。针对四自由度磁悬浮轴承系统,利用积分滑模变结构控制算法建立仿真模型并进行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在积分滑模变结构控制下,系统的鲁棒性、静态误差都优于自由递阶滑模变结构控制,而且几乎没有"抖振"发生,表现出了良好的动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磁悬浮轴承 积分滑模结构控制 静态误差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重构积分滑模变结构的虚拟无穷大电容器控制策略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辉 周鑫 +3 位作者 陈智勇 唐旻泰 彭寒梅 段斌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4340-4347,共8页
在含大功率电力电子变换器装置中,虚拟无穷大电容(virtual infinite capacitor,VIC)能够减小直流母线电容体积、提高系统功率密度,但其传统控制策略测量参数较多,导致VIC的设备成本增加,可靠性降低。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重构积分滑模... 在含大功率电力电子变换器装置中,虚拟无穷大电容(virtual infinite capacitor,VIC)能够减小直流母线电容体积、提高系统功率密度,但其传统控制策略测量参数较多,导致VIC的设备成本增加,可靠性降低。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重构积分滑模变结构的VIC控制策略,通过VIC原理分析建立变结构模型,以此为基础进行了公式推导和等效替换,构建新的滑模切换面,并设计积分重构观测器取代物理传感器用于电流采样。在此背景下,将功率因数校正器作为研究对象,与PI控制、常规滑模控制方式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在无电流检测单元前提下,所提出控制方式仍可保证VIC控制系统优良动态性能,同时减少采样参数,降低设备成本,提高系统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无穷大电容器 重构积分滑模结构控制 电流传感器 动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光电伺服稳定平台积分滑模变结构控制 被引量:9
16
作者 周阳 王磊 周涛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2-15,29,共5页
针对高精度光电伺服稳定平台的低速问题分析中,由于摩擦力矩等非线性干扰的存在,容易产生滞滑爬行现象,严重影响平台的低速性能。本文采用积分滑模变结构控制,提出并设计了新型的趋近律规则。系统实际运行结果证明,本文所设计的控制器... 针对高精度光电伺服稳定平台的低速问题分析中,由于摩擦力矩等非线性干扰的存在,容易产生滞滑爬行现象,严重影响平台的低速性能。本文采用积分滑模变结构控制,提出并设计了新型的趋近律规则。系统实际运行结果证明,本文所设计的控制器能很好地解决较大范围运动时的系统稳定问题,并能消除非线性摩擦所引起的低速"爬行"现象,改善系统的动态品质和静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干扰 光电伺服系统 稳定平台 滑模控制 结构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液伺服系统的微分与积分滑模变结构控制 被引量:6
17
作者 管成 潘双夏 《光电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40-144,共5页
针对电液系统的非线性特性及其参数不确定性,在电液伺服系统的速度跟踪控制中,提出了一种非线性微分与积分滑模变结构控制(DI-SVSC)策略。在滑模控制中引入积分控制项,消除了传统滑模变结构控制需要被跟踪信号导数已知的假设,利用一非... 针对电液系统的非线性特性及其参数不确定性,在电液伺服系统的速度跟踪控制中,提出了一种非线性微分与积分滑模变结构控制(DI-SVSC)策略。在滑模控制中引入积分控制项,消除了传统滑模变结构控制需要被跟踪信号导数已知的假设,利用一非线性微分控制消除了系统的抖振现象。在积分滑模控制与非线性微分控制中,分别给出了切换函数、非线性微分系数及控制器的设计方法。仿真结果显示,该控制方法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及良好的跟踪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伺服系统 积分结构控制 非线性微分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调节的Stewart平台积分滑模变结构控制器的设计 被引量:2
18
作者 徐东光 吴博 +1 位作者 吴盛霖 唐建林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02-405,共4页
Stewart平台具有高度非线性、各个通道之间的负载交联耦合以及参数不确定性的特点。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调节的积分滑模变结构的控制方法,仿真表明,当系统中存在大范围参数变化和负载变化时,该方法表现出良好的跟踪性能,且... Stewart平台具有高度非线性、各个通道之间的负载交联耦合以及参数不确定性的特点。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调节的积分滑模变结构的控制方法,仿真表明,当系统中存在大范围参数变化和负载变化时,该方法表现出良好的跟踪性能,且对Stewart平台伺服系统通道间负载交联耦合也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同时,滑模控制产生的颤振现象得到了很好的抑制。该方法对Stewart平台类机构控制器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阀控制非对称缸 STEWART平台 模糊调节 积分滑模结构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确定非线性系统变结构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3
19
作者 雷洪利 张殿治 刘文华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4期76-79,共4页
传统的控制方法大多需要知道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 ,而许多复杂的实际系统 ,其准确的数学模型往往不易得到 ,或者难以求解。采用自适应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 ,对形如 x(n) =f( x,t) +g( x,t) u+d( t)的非线性系统进行跟踪控制 ,其中 f( x,t)... 传统的控制方法大多需要知道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 ,而许多复杂的实际系统 ,其准确的数学模型往往不易得到 ,或者难以求解。采用自适应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 ,对形如 x(n) =f( x,t) +g( x,t) u+d( t)的非线性系统进行跟踪控制 ,其中 f( x,t)和 g( x,t)为未知非线性函数 ,且其边界未知 ,d( t)为未知有界扰动 ,为减少对被控制对象信息的依赖性 ,没有利用专家知道 ,也没有利用被控对象的历史运行数据 ,通过利用基函数类神经网络动态逼近函数 f( x,t)和 g( x,t) ,对自适应调整控制系统输入 ,得出基于 RBF网络的滑模变结构自适应控制方案 ,经过理论分析 ,证明了控制方案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系统 基函数类神经网络 动态逼近 滑模结构控制 鲁棒性 全局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温区空间晶体生长炉温度系统积分滑模变结构控制 被引量:1
20
作者 于强 石春 +2 位作者 吕旭涛 秦琳琳 岳大志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667-1670,1674,共5页
多温区空间晶体生长炉温度系统是多输入多输出、强耦合对象。晶体生长要求对炉温进行精密控制,为抑制各温区间的耦合作用,提出一种积分滑模变结构控制器,利用其对匹配扰动的不变性实现解耦,同时,该控制器的积分作用可以有效减小系统稳... 多温区空间晶体生长炉温度系统是多输入多输出、强耦合对象。晶体生长要求对炉温进行精密控制,为抑制各温区间的耦合作用,提出一种积分滑模变结构控制器,利用其对匹配扰动的不变性实现解耦,同时,该控制器的积分作用可以有效减小系统稳态误差。仿真结果显示该方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温区空间晶体生长炉 解耦控制 积分滑模结构控制 匹配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