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含蜡原油触变应力计算 被引量:3
1
作者 赵宗昌 张晓冬 +1 位作者 王栋 徐金铭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1-185,共5页
含蜡原油的流变性对其管道输送有着重要的影响.当原油温度逐渐接近凝点时,原油表现为非牛顿流体,其流变性表现出异常复杂的触变性.利用人工神经网络较强的非线性逼近、良好的自适应和预测性能,采用误差反向传播算法(即BP算法)对含蜡原... 含蜡原油的流变性对其管道输送有着重要的影响.当原油温度逐渐接近凝点时,原油表现为非牛顿流体,其流变性表现出异常复杂的触变性.利用人工神经网络较强的非线性逼近、良好的自适应和预测性能,采用误差反向传播算法(即BP算法)对含蜡原油的触变剪切应力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和采用R-G模型方程计算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BP网络计算的精度高于R-G模型方程计算的精度,BP网络和R-G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的最大相对误差分别为5.0%和1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蜡原油 BP人工神经网络 应力计算 误差反向传播算法 模型方程 计算结果 非牛顿流体 非线性逼近 管道输送 预测性能 剪切应力 BP算法 网络计算 BP网络 流变性 油温度 触变性 自适应 实验 精度 接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神经网络的理论、应用与实现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平 岳祖州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2期91-91,共1页
人工神经网络的理论、应用与实现研究李平岳祖州(山东大学光电子信息工程系济南250100)人工神经网络是模拟动物和人脑的工作方式以实现大脑的某些功能的信息科学;它具有信息分布存储、高速并行处理、自学习功能和容错性等特点... 人工神经网络的理论、应用与实现研究李平岳祖州(山东大学光电子信息工程系济南250100)人工神经网络是模拟动物和人脑的工作方式以实现大脑的某些功能的信息科学;它具有信息分布存储、高速并行处理、自学习功能和容错性等特点,近年来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在模拟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联想记忆 多层前馈网络 误差反向传播算法 光电子信息 光学实现 自组织映射 关联存储器 非线性映射 实现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企业技术经济指标预测方法
3
作者 陈浩生 《技术经济》 1996年第2期63-64,53,共3页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技术经济指标 指标预测 BP网络 企业技术 神经 影响因素 预测方法 误差反向传播 非线性映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HP-CRITIC结合BP-ANN的归志方提取工艺优化研究
4
作者 李月婷 魏祖英 +7 位作者 王腾腾 程超 谭颖 许一帆 霍滢滢 高家乐 刘洁 肖红斌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2256-2264,共9页
基于层次分析-指标相关性权重确定的组合加权法(AHP-CRITIC)结合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BPANN)仿真预测对归志方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AHP-CRITIC组合加权法确定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细叶远志皂苷、芍药苷、阿魏酸和出... 基于层次分析-指标相关性权重确定的组合加权法(AHP-CRITIC)结合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BPANN)仿真预测对归志方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AHP-CRITIC组合加权法确定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细叶远志皂苷、芍药苷、阿魏酸和出膏率的权重系数分别为0.1907、0.2175、0.2341、0.0894、0.1195、0.0875、0.0613,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0倍量溶剂、每次2 h、提取3次。在此基础上,基于BPANN仿真模型预测与验证了该最佳工艺。进一步将AHP-CRITIC与BP-ANN进行联合分析,结果表明10倍量溶剂、每次1 h、提取2次与上述最佳工艺参数无统计学差异,即在此工艺下可以保证提取效果并节约能源,为后续归志方大生产提取工艺选择提供了参考。该文建立的AHP-CRITIC结合BP-ANN的综合试验方法为中药复方提取工艺的现代化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方法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志方 层次分析-指标相关性权重确定的组合加权法(AHP-CRITIC) 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bp-ann) 提取工艺 正交试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蒲橘泡腾片喷雾干燥、成型工艺优化 被引量:1
5
作者 许玲 牛晓静 +5 位作者 吴延娆 岳亚楠 徐立然 段晓颖 沙薇 余萍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892-2898,共7页
目的优化金蒲橘泡腾片喷雾干燥、成型工艺。方法以浓缩液相对密度、进风温度、泵药速度为影响因素,出粉率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结合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BP-ANN)优化喷雾干燥工艺。以浸膏粉用量、酸(无水柠檬酸)碱(碳酸氢钠)比例、酸碱... 目的优化金蒲橘泡腾片喷雾干燥、成型工艺。方法以浓缩液相对密度、进风温度、泵药速度为影响因素,出粉率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结合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BP-ANN)优化喷雾干燥工艺。以浸膏粉用量、酸(无水柠檬酸)碱(碳酸氢钠)比例、酸碱总量为影响因素,感官评分、崩解时间、吸湿性、发泡量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结合层次分析(AHP)-熵权法优化成型工艺。结果最佳喷雾干燥工艺为浓缩液相对密度1.15,进风温度135℃,泵药速度15%,出粉率为84.63%。最佳成型工艺为浸膏粉用量20%,酸碱比例1∶0.9,酸碱总量75%,综合评分为93分。结论该方法稳定可行,可为金蒲橘泡腾片工业化生产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蒲橘泡腾片 喷雾干燥工艺 成型工艺 正交试验 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bp-ann) 层次分析(AHP)-熵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的瞬态温度测量方法
6
作者 廖文龙 李哲 +2 位作者 杨玥坪 唐博 魏文赋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2-207,共6页
温度是影响材料力学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准确测量器件温度是认识材料在应力作用下其力学性能演变以及评估设备健康状态和寿命的重要方式。面向功率器件开关过程中焊接界面快速温变测量的需求,传统方法存在时间分辨能力不足、难以测量瞬... 温度是影响材料力学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准确测量器件温度是认识材料在应力作用下其力学性能演变以及评估设备健康状态和寿命的重要方式。面向功率器件开关过程中焊接界面快速温变测量的需求,传统方法存在时间分辨能力不足、难以测量瞬态温度的问题。文中基于激光诱导元素特征谱线强度与温度的密切相关性,提出了一种微秒量级时间分辨能力的表面温度测量方法,并建立了样品表面温度与光谱特性之间的定量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物质表面温度提升导致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谱强度和信噪比增强,且增强效果受到光谱采集延时和门宽影响。采用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BP-ANN)和偏最小二乘(partial least squares,PLS)法对表面温度与光谱特性关系定量拟合并校准,拟合模型线性相关性拟合度指标均大于0.99。BP-ANN拟合模型的拟合偏差更小,其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d error,RMSE)为2.582,正确率为98.3%。该方法为物体瞬态温度测量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对功率器件焊接界面健康状态的评估给予了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温度测量 主成分分析 时间分辨 偏最小二乘(PLS) 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bp-an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谱特征变量的湿地典型植物生态类型识别方法--以北京野鸭湖湿地为例 被引量:33
7
作者 林川 宫兆宁 +1 位作者 赵文吉 樊磊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72-1185,共14页
光谱特征变量的选择对于湿地植被识别的精度和效率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以华北地区典型的淡水湿地——野鸭湖湿地为研究区,采用Field Spec 3野外高光谱辐射仪,获取了野鸭湖典型湿地植物的冠层光谱。以野外高光谱数据为基础,首先利用一... 光谱特征变量的选择对于湿地植被识别的精度和效率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以华北地区典型的淡水湿地——野鸭湖湿地为研究区,采用Field Spec 3野外高光谱辐射仪,获取了野鸭湖典型湿地植物的冠层光谱。以野外高光谱数据为基础,首先利用一阶导数与包络线去除的方法,分析和对比不同植物生态类型的光谱特征,选定了用于识别植物生态类型的光谱特征变量,选定的8个光谱特征变量为红边位置WP_r、红边幅值Dr、绿峰位置WP_g、绿峰幅值Rg、510 nm附近的吸收深度DEP-510和吸收面积AREA-510、675 nm附近的吸收深度DEP-675和吸收面积AREA-675。其中,7种植物生态类型的一阶导数光谱特征差异较小,吸收特征差异性相对较大。除WP_r和WP_g外,沉水植物Rg和Dr平均值最低,湿生植物的Rg平均值最高,达到0.164,栽培植物的Dr平均值最高,达到0.012。7种植物生态类型在675 nm附近的DEP-675和AREA-675均高于510 nm附近的DEP-510与AREA-510,除去栽培植物,随着水分梯度的变化,其他6种植物生态类型的吸收深度和吸收面积都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然后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验证了所选光谱特征变量的区分度,在P≤0.01的置信水平下,选取的8个光谱特征变量都能够较好的区分7种植物生态类型,区分度的最小值为13,最大值为18,并且吸收特征参数的区分度优于一阶导数参数。最后应用非线性的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BP-ANN)与线性判别分析(FLDA)的类型识别方法,利用选定的8个光谱特征变量进行湿地植物生态类型识别,取得了较好的识别精度,两种方法的总分类精度分别达到85.5%和87.98%。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和不同分类器的分类精度表明,所选的8个光谱特征变量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植物生态类型 高光谱 光谱特征变量 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 非线性的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bp-ann) 线性判别分析(FL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肾健骨丸制备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宝才 闫治攀 +2 位作者 李喜香 王雪梅 张志瑞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449-2454,共6页
目的 优化益肾健骨丸制备工艺。方法 以干燥带速、蜜水比例、药粉与粘合剂(蜜水)比例为影响因素,水分、溶散时限、相对圆整度及龙胆苦苷、马钱苷、芍药苷、阿魏酸、毛蕊花糖苷保留率为评价指标,误差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BP-ANN)结合星... 目的 优化益肾健骨丸制备工艺。方法 以干燥带速、蜜水比例、药粉与粘合剂(蜜水)比例为影响因素,水分、溶散时限、相对圆整度及龙胆苦苷、马钱苷、芍药苷、阿魏酸、毛蕊花糖苷保留率为评价指标,误差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BP-ANN)结合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制备工艺。结果 最佳条件为干燥带速0.74 m/min,蜜水比例1.72∶1,药粉与粘合剂比例1.28∶1,各评价指标的综合评分为85.80分。结论 该方法稳定可行,可为后续益肾健骨丸质量标准的建立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肾健骨丸 制备工艺 误差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bp-ann)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