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吸收能量估算的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模型准确性分析 被引量:24
1
作者 何雨微 司文荣 +2 位作者 魏本刚 夏海亮 傅正财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019-3027,共9页
为研究金属氧化物避雷器(metal-oxide arrester,MOA)仿真模型在估计残压的同时能否准确估算MOA的吸收能量,该文采用非线性电阻模型和3种常用的MOA动态模型,即IEEE模型、Pinceti模型和Fernandez模型,估算不同用途的MOA限压元件–金属氧... 为研究金属氧化物避雷器(metal-oxide arrester,MOA)仿真模型在估计残压的同时能否准确估算MOA的吸收能量,该文采用非线性电阻模型和3种常用的MOA动态模型,即IEEE模型、Pinceti模型和Fernandez模型,估算不同用途的MOA限压元件–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metal-oxide varistors,MOV)在8/20μs标准雷电波、30/60μs操作波和波头时间约1μs的陡波冲击电流下的残压和吸收能量,并和试验测量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IEEE模型能准确估计低压浪涌保护器用MOV的残压,而Pinceti模型只在8/20μs电流下较准确。估算输配电线路避雷器用MOV的吸收能量时,只有非线性电阻和Fernandez模型在8/20μs电流下有较高的准确性;而估算低压MOV的吸收能量时,非线性电阻模型比动态模型准确。因此可以得出,高、低压MOV的残压预测均可用IEEE模型;估算低压MOV的吸收能量可用非线性电阻模型;而估算高压MOV的吸收能量时,建议对动态模型的两个非线性元件A0和A1的参数做进一步优化和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动态模型 非线性电阻模型 吸收能量 残压 冲击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铁丝电爆炸特性及超细粉制备
2
作者 张爱华 史梦凡 +2 位作者 段靖邦 汪重光 朱亮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1-48,共8页
利用非接触式丝电爆制粉装置制备了球形度良好、纯度高的镍铁超细粉,在氩气气氛中使用直径0.4 mm的镍铁丝在不同充电电压下进行实验,同步采集并分析镍铁丝电爆炸放电波形及沉积能量变化规律。建立了镍铁丝电爆炸过程中的时变非线性电阻... 利用非接触式丝电爆制粉装置制备了球形度良好、纯度高的镍铁超细粉,在氩气气氛中使用直径0.4 mm的镍铁丝在不同充电电压下进行实验,同步采集并分析镍铁丝电爆炸放电波形及沉积能量变化规律。建立了镍铁丝电爆炸过程中的时变非线性电阻模型,并与实验曲线进行对比分析;利用扫描电镜观察粉末形貌,分析镍铁丝电爆炸工艺参数对粉末形貌、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充电电压的升高,放电波形及金属丝沉积能量峰值逐渐增大,沿面击穿时刻逐渐提前;在击穿前金属丝电阻模型与实验曲线符合程度良好;在充电电压为11~15 kV的工艺参数下,可制得球形度良好、粒径分布均匀且纯度较高的超细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电爆制粉 沉积能量 时变非线性电阻模型 粉末粒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