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车用SLM成形DP780钢的疲劳损伤非线性电磁超声换能检测 被引量:1
1
作者 甘守武 赵磊娜 周湘阳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3-117,共5页
为了提高对车用选区激光熔化(SLM)成形DP780钢的疲劳损伤检测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电磁超声换能的疲劳加载信号分析方法,通过高次谐波检测技术测定合金的损伤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时域信号波形相对较为稳定,基波幅值在频率为5 MPa... 为了提高对车用选区激光熔化(SLM)成形DP780钢的疲劳损伤检测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电磁超声换能的疲劳加载信号分析方法,通过高次谐波检测技术测定合金的损伤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时域信号波形相对较为稳定,基波幅值在频率为5 MPa时出现,在5000次疲劳测试后,与初始试件相比,试样中产生信号的幅值更显著。非线性电磁超声换能检测很容易影响二次谐波的产生。二次谐波具有更高的幅值,大量疲劳裂纹存在于基体内部。本研究可满足精准检测疲劳损伤条件。在对疲劳损伤程度确定时,参考疲劳寿命和循环加载周次,超声非线性系数在周边测试点处增长幅度相对较小,中心测试点较大,主要原因是内部结构变形情况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加载 损伤检测 非线性电磁超声换能 二次谐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拉伸塑性变形的非线性电磁超声检测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素贞 田钰霖 +2 位作者 张闯 金亮 杨庆新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3153-3160,共8页
针对金属构件早期塑性损伤检测的难点问题,建立非线性电磁超声表面波弹塑性模型,通过改变材料内部塑性应变大小模拟不同程度的塑性损伤,研究应力应变、塑性损伤、超声非线性系数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利用非线性电磁超声实验方法,对拉伸变... 针对金属构件早期塑性损伤检测的难点问题,建立非线性电磁超声表面波弹塑性模型,通过改变材料内部塑性应变大小模拟不同程度的塑性损伤,研究应力应变、塑性损伤、超声非线性系数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利用非线性电磁超声实验方法,对拉伸变形的试件进行塑性损伤评估。搭建了非线性电磁超声表面波检测系统,对导入不同塑性变形的试件进行相对非线性系数的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在材料屈服硬化阶段早期(ε≤5%),随着被测试件中导入塑性应变量的增加,相对非线性系数迅速增大;在材料屈服硬化阶段后期(5%<ε≤7%),随塑性损伤程度的增加,相对非线性系数增幅逐渐趋于平缓;在材料出现颈缩时(ε>7%),材料内部应力的降低导致相对非线性系数出现明显下降。据此,可以对塑性损伤的变化情况进行有效监测,并进一步评估材料的力学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电磁超声 塑性应变 非线性系数 力学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电磁超声表面波混频方法的金属疲劳裂纹检测 被引量:11
3
作者 刘素贞 杨圣哲 +2 位作者 张闯 权泽 杨庆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5371-5380,共10页
针对铝合金板材疲劳损伤检测困难的问题,构建含有疲劳裂纹界面力模型的电磁超声表面波混频调制模型,研究不同激发频率下的非线性超声表面波的混频调制效果,进而确定了激励频率。分析电磁超声表面波在铝板中的传播情况,以及不同裂纹深度... 针对铝合金板材疲劳损伤检测困难的问题,构建含有疲劳裂纹界面力模型的电磁超声表面波混频调制模型,研究不同激发频率下的非线性超声表面波的混频调制效果,进而确定了激励频率。分析电磁超声表面波在铝板中的传播情况,以及不同裂纹深度和长度对非线性混频效果的影响。最后进行非线性超声表面波混频检测实验,对完好试件及疲劳试件的非线性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边频分量随激励信号频率、幅值、信号时延以及裂纹长度不同的变化情况,得到边频分量与微裂纹长度的关系曲线。实验结果表明,如果铝板中存在疲劳裂纹,会有边频调制分量出现;当两列混频信号同时到达疲劳裂纹时,非线性调制效应最强;通过边频分量与微裂纹长度拟合出的关系曲线可以有效监测裂纹的扩展,从而为金属疲劳裂纹的定量检测奠定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电磁超声 表面波 混频调制 边频分量 疲劳裂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超声非线性效应表征的Lyapunov指数分析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蔡智超 李豪 +1 位作者 倪惠发 张磊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23-232,共10页
针对金属疲劳损伤非线性效应非接触式检测需求及其低信噪比问题,提出电磁超声方案对非线性效应进行信号拾取,并采用Duffing混沌系统实现对金属疲劳程度定量评估,进而依据相轨图和Lyapunov指数表征材料疲劳演变非线性特性。采用有限元方... 针对金属疲劳损伤非线性效应非接触式检测需求及其低信噪比问题,提出电磁超声方案对非线性效应进行信号拾取,并采用Duffing混沌系统实现对金属疲劳程度定量评估,进而依据相轨图和Lyapunov指数表征材料疲劳演变非线性特性。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铝合金疲劳损伤演变过程,基于材料Murnaghan模型和微裂纹等效弹簧模型,研究疲劳损伤演变过程中相对非线性系数变化规律;进而探究Duffing混沌系统对于非线性效应特征提取的抗噪能力,当信噪比在20 dB时,相对非线性系数误差为132.12%,而Lyapunov指数误差为8.82%,因而Lyapunov指数较非线性系数而言有显著的抗噪能力;此外,基于对铝合金疲劳检测进行实验研究,验证了电磁超声非线性效应Lyapunov指数表征分析方法的可行性及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Lyapunov指数能够有效应对电磁超声非线性检测过程中低信噪比问题,从而提升非线性特征拾取的灵敏度和可重复性,进一步增强电磁超声等非接触式超声检测方法在疲劳在线检测演变的工程应用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电磁超声 LYAPUNOV指数 疲劳损伤 混沌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