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步发电机的非线性状态PI附加励磁控制 被引量:1
1
作者 康忠健 赵建峰 +2 位作者 田洪讯 仉志华 陈学允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7-20,共4页
为解决电力系统的强非线性和不确定性问题 ,避免反馈线性化励磁控制器由于数学模型的误差而影响控制器性能的缺点 ,利用非线性状态比例积分PI控制理论设计了同步发电机附加励磁控制器 ,所得的控制规律与系统运行点和网络结构完全无关 ,... 为解决电力系统的强非线性和不确定性问题 ,避免反馈线性化励磁控制器由于数学模型的误差而影响控制器性能的缺点 ,利用非线性状态比例积分PI控制理论设计了同步发电机附加励磁控制器 ,所得的控制规律与系统运行点和网络结构完全无关 ,同时控制器本身结构简单。仿真计算表明所设计的附加励磁控制器对系统运行点的变化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 ,可以有效地改善系统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发电机 非线性状态 电力系统 附加励磁控制 非线性状态比例积分控制 PI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变时延比例积分状态反馈网络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2
作者 党向东 张庆灵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065-1068,1073,共5页
研究在传感器与控制器间、控制器与执行器间有时延和数据包丢失的网络控制系统的模型、指数稳定性和控制器设计问题.将时变时延和数据包丢失的比例积分状态反馈网络控制系统建模为有事件率约束的异步动态系统.基于异步动态系统理论、Lya... 研究在传感器与控制器间、控制器与执行器间有时延和数据包丢失的网络控制系统的模型、指数稳定性和控制器设计问题.将时变时延和数据包丢失的比例积分状态反馈网络控制系统建模为有事件率约束的异步动态系统.基于异步动态系统理论、Lyapunov稳定性原理和线性矩阵不等式方法,提出网络控制系统指数稳定的半负定矩阵条件和比例积分状态反馈控制器设计方法.通过数值算例说明提出的网络控制系统指数稳定的半负定矩阵条件和控制器设计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控制系统 指数稳定 比例积分控制 状态反馈 时变时延 数据包丢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参数辨识的比例阀非线性摩擦自适应补偿控制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涛 郝云晓 +1 位作者 赵斌 刘赫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403-1410,共8页
针对直动式比例换向阀在实际运行工况中受到非线性摩擦干扰的问题,从基于模型的摩擦补偿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反步设计法和遗传算法的联合控制算法。首先,采用受力分析法,推导了直动式比例换向阀的运动学方程,并使用斯特里贝克(Strib... 针对直动式比例换向阀在实际运行工况中受到非线性摩擦干扰的问题,从基于模型的摩擦补偿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反步设计法和遗传算法的联合控制算法。首先,采用受力分析法,推导了直动式比例换向阀的运动学方程,并使用斯特里贝克(Stribeck)摩擦模型描述了系统中受到的摩擦干扰的特性;然后,采用反步方法及李雅普诺夫(Lyapunov)稳定性理论,设计了自适应控制器,结合遗传算法,解决了参数自适应律中存在的参数耦合问题,并利用MATLAB软件对摩擦名义模型参数的在线辨识精度进行了测试;最后,搭建了比例阀特性实验测试平台,进行了直动式比例换向阀阀芯位置的跟踪响应测试,根据仿真结果,对基于反步设计法和遗传算法的联合控制算法的摩擦补偿及控制效果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基于反步设计法和遗传算法的联合控制算法的控制下,阀芯位置跟踪响应误差可自动调整到1%以内;基于反步设计法和遗传算法的联合控制算法可以在基于较高精度在线参数辨识及自适应优化控制器参数的情况下,有效地消除直动式比例换向阀实际运行工况中的摩擦干扰,并对比例阀阀芯进行状态反馈自适应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动式比例换向阀 非线性摩擦干扰 斯特里贝克摩擦模型 反步设计法 遗传算法 参数辨识 状态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系统电子电力变压器非线性控制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海波 毛承雄 +1 位作者 陆继明 王丹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7期1-8,共8页
为便于分析系统的稳态性能和动态特性,建立了配电系统电子电力变压器的数学模型。为改善系统的控制性能,基于所建立的数学模型,采用基于源于微分几何理论的精确线性化技术,设计了配电系统电子电力变压器非线性控制器。所提控制策略解决... 为便于分析系统的稳态性能和动态特性,建立了配电系统电子电力变压器的数学模型。为改善系统的控制性能,基于所建立的数学模型,采用基于源于微分几何理论的精确线性化技术,设计了配电系统电子电力变压器非线性控制器。所提控制策略解决了模型系统的非线性问题,改善了系统的动态性能。为减少稳态误差,在非线性控制器中增加了积分环节。在直流参考电压、负载和输入电压变化3种情况下进行系统仿真研究。基于Matlab/Simulink的仿真结果证明了所建立模型的正确性和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系统 电子电力变压器 非线性控制 数学模型 精确线性 比例积分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流模式的DC/DC升压变换器非线性PI控制 被引量:15
5
作者 吴忠 刘朝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3期31-36,共6页
为改善DC/DC升压变换器的控制性能,在电流模式控制的基础上,设计一个非线性PI控制器对输出电压进行调节。控制器包含两部分,一部分为电感电流的比例控制,可以保证被控系统的稳定运行;另一部分为电容电压的线性比例控制和非线性积分控制... 为改善DC/DC升压变换器的控制性能,在电流模式控制的基础上,设计一个非线性PI控制器对输出电压进行调节。控制器包含两部分,一部分为电感电流的比例控制,可以保证被控系统的稳定运行;另一部分为电容电压的线性比例控制和非线性积分控制,可以保证输出电压准确跟随期望电压。该控制器保留了电流模式控制的优点,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并能克服系统非最小相位特性对控制性能的影响。同时,由于引入了输出电压的非线性积分,可以有效缩短过渡过程,提高稳态精度,并对参数变化有着很强的鲁棒性。对某DC/DC升压变换器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控制器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DC变换器 电流模式控制 比例积分控制 非线性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离散随机时变系统比例微分滤波 被引量:1
6
作者 齐国元 陈增强 袁著祉 《控制工程》 CSCD 2002年第5期55-58,共4页
扩展卡尔曼滤波 (EKF)是从极小化状态估计误差的方差得到的 ,没有考虑状态误差的变化率 ,因而对非线性时变系统EKF估计方法惯性作用较大 ,从而产生估计滞后。提出了非线性离散随机系统比例微分滤波 (PDF) ,PDF联合考虑极小化状态估计误... 扩展卡尔曼滤波 (EKF)是从极小化状态估计误差的方差得到的 ,没有考虑状态误差的变化率 ,因而对非线性时变系统EKF估计方法惯性作用较大 ,从而产生估计滞后。提出了非线性离散随机系统比例微分滤波 (PDF) ,PDF联合考虑极小化状态估计误差方差和状态误差变化率的方差 ,克服了EKF对非线性时变系统估计滞后的缺点 ,估计具有适时性 ,提高了估计的精度。仿真例子证明了所提出的估计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离散随机时变系统 状态估计 扩展卡尔曼滤波 非线性比例微分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混沌Chua电路的比例同步及其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姜德平 罗晓曙 +1 位作者 唐国宁 翁甲强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3期10-14,共5页
利用广义同步原理实现了 6维超混沌 Chua电路的响应系统和驱动系统对应变量间的比例同步 ,使响应系统所有变量的相空间可灵活地放大或缩小 .并针对一般广义同步建立时间过长的缺陷 ,设计了适当的状态反馈形式 ,极大地减小了同步过渡的时... 利用广义同步原理实现了 6维超混沌 Chua电路的响应系统和驱动系统对应变量间的比例同步 ,使响应系统所有变量的相空间可灵活地放大或缩小 .并针对一般广义同步建立时间过长的缺陷 ,设计了适当的状态反馈形式 ,极大地减小了同步过渡的时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混沌Chua电路 比例同步 投影同步 多址通信 状态反馈 非线性动力学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TNPC-UPQC混合无源控制策略 被引量:8
8
作者 陈美锋 王久和 夏亮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9-176,共8页
针对传统的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UPQC)控制策略存在控制性能不佳的问题,提出无源控制与非线性PI控制相结合的混合控制策略,建立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的欧拉—拉格朗日(EL)模型。为加快误差能量收敛,采用注入阻尼的方法,设计电流内环无源控... 针对传统的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UPQC)控制策略存在控制性能不佳的问题,提出无源控制与非线性PI控制相结合的混合控制策略,建立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的欧拉—拉格朗日(EL)模型。为加快误差能量收敛,采用注入阻尼的方法,设计电流内环无源控制器。利用非线性PI控制,设计电压外环控制器来获得较为准确的期望电流,有效地抑制了静态误差,使系统具有良好的动静态性能。在Matlab/Simulink搭建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的仿真模型。基于该模型的仿真结果验证了提出的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 EL模型 无源控制 非线性比例积分控制 谐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小资源分配网络的自适应PID控制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草苍 张翠芳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7-169,178,共4页
针对常规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adial basis function neural network,RBFNN)的逼近性能对网络结构和初始参数依赖性强的问题,采用最小资源分配网络进行改进,并与单神经元PID控制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资源分配网络的自适应PID控制... 针对常规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adial basis function neural network,RBFNN)的逼近性能对网络结构和初始参数依赖性强的问题,采用最小资源分配网络进行改进,并与单神经元PID控制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资源分配网络的自适应PID控制方法。该方法利用最小资源分配网络动态构建RBFNN,实现RBFNN结构和参数的在线优化,并用该RBFNN辨识对象的离散模型,然后由单神经元PID控制器完成PID参数的自适应整定。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中PID参数能够很好地适应系统输入信号的变化,对非线性系统控制效果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 最小资源分配网络 单神经元 比例—微分—积分控制 非线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