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求解复杂湍流的非线性涡黏性系数模型和代数应力模型
被引量:
2
1
作者
T B Gatski
T Jongen
+1 位作者
林博颖
陈义良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60-282,共23页
非线性涡黏性系数模型和代数应力模型联系了线性涡黏性系数湍流模型和完整的微分雷诺应力模型.随着它们受到日益关注,其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本篇综述的目的是对这些模型加以总结并比较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及不同之处,指出它们与完整微分雷...
非线性涡黏性系数模型和代数应力模型联系了线性涡黏性系数湍流模型和完整的微分雷诺应力模型.随着它们受到日益关注,其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本篇综述的目的是对这些模型加以总结并比较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及不同之处,指出它们与完整微分雷诺应力模型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对于线性涡黏性系数模型而言它们在预报流场上所具有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
非线性涡黏性系数模型
代数应力
模型
张量表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二维分离流涡黏性系数非线性分布的新认识
被引量:
6
2
作者
尤延钺
梁德旺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5-154,共10页
以弱非线性涡黏性模型为出发点,对Delery分离流动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并获得了非平衡态分离区涡黏性系数与形状因子J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该非线性关系显示在分离起始阶段,涡黏性系数较平衡态先减小,后增大;再附阶段,涡黏性系数较平衡态数值...
以弱非线性涡黏性模型为出发点,对Delery分离流动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并获得了非平衡态分离区涡黏性系数与形状因子J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该非线性关系显示在分离起始阶段,涡黏性系数较平衡态先减小,后增大;再附阶段,涡黏性系数较平衡态数值逐渐增大,并在再附点位置接近最大,而后又逐渐减小,恢复到平衡态水平.总结涡黏性系数的这种非线性发展数学关系式,并将它应用于BL模型,在不添加微分方程的情况下发展出一种适用于分离流动的改进代数湍流模型.对低速平板流动,跨声速,超声速以及高超声速分离流动的计算结果表明,该改进湍流模型可以较准确地模拟各类复杂分离流动,计算精度明显优于传统代数模型以及一些两方程模型,而计算工作量仍与BL模型相当.这表明所提出的涡黏性系数非线性发展规律是正确的,且应用在二维分离流动中具有一定的普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
黏性
系数
非线性
Delery分离实验
Baldwin—Lomax
模型
分离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求解复杂湍流的非线性涡黏性系数模型和代数应力模型
被引量:
2
1
作者
T B Gatski
T Jongen
林博颖
陈义良
机构
NASA Langley Research Center Hampton
Unilever Research PO Box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热科学与能源工程系
出处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60-282,共23页
文摘
非线性涡黏性系数模型和代数应力模型联系了线性涡黏性系数湍流模型和完整的微分雷诺应力模型.随着它们受到日益关注,其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本篇综述的目的是对这些模型加以总结并比较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及不同之处,指出它们与完整微分雷诺应力模型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对于线性涡黏性系数模型而言它们在预报流场上所具有的优势.
关键词
湍流
非线性涡黏性系数模型
代数应力
模型
张量表示
Keywords
turbulence,nonlinear eddy viscosity models,algebraic stress models,tensor representation theory
分类号
O357.5 [理学—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二维分离流涡黏性系数非线性分布的新认识
被引量:
6
2
作者
尤延钺
梁德旺
机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
出处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5-154,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90405009)~~
文摘
以弱非线性涡黏性模型为出发点,对Delery分离流动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并获得了非平衡态分离区涡黏性系数与形状因子J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该非线性关系显示在分离起始阶段,涡黏性系数较平衡态先减小,后增大;再附阶段,涡黏性系数较平衡态数值逐渐增大,并在再附点位置接近最大,而后又逐渐减小,恢复到平衡态水平.总结涡黏性系数的这种非线性发展数学关系式,并将它应用于BL模型,在不添加微分方程的情况下发展出一种适用于分离流动的改进代数湍流模型.对低速平板流动,跨声速,超声速以及高超声速分离流动的计算结果表明,该改进湍流模型可以较准确地模拟各类复杂分离流动,计算精度明显优于传统代数模型以及一些两方程模型,而计算工作量仍与BL模型相当.这表明所提出的涡黏性系数非线性发展规律是正确的,且应用在二维分离流动中具有一定的普适性.
关键词
涡
黏性
系数
非线性
Delery分离实验
Baldwin—Lomax
模型
分离流动
Keywords
eddy-viscosity, nonlinear, Delery transonic bump flows, Baldwin-Lomax turbulence model, separation flows
分类号
O357.5 [理学—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求解复杂湍流的非线性涡黏性系数模型和代数应力模型
T B Gatski
T Jongen
林博颖
陈义良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对二维分离流涡黏性系数非线性分布的新认识
尤延钺
梁德旺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