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立方定律的岩体裂隙非线性流动几何模型 被引量:21
1
作者 朱红光 易成 +3 位作者 谢和平 谢永兰 周家杰 吴凯波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22-828,共7页
岩体裂隙壁面的几何粗糙会引起其中流体的流动非线性,立方定律在分析此类问题时最为简便但却无法适用。旨在基于简单的立方定律,提出一个能够有效适用于岩体裂隙几何粗糙引起非线性流动的分析模型。通过对N-S方程进行量级分析得到了立... 岩体裂隙壁面的几何粗糙会引起其中流体的流动非线性,立方定律在分析此类问题时最为简便但却无法适用。旨在基于简单的立方定律,提出一个能够有效适用于岩体裂隙几何粗糙引起非线性流动的分析模型。通过对N-S方程进行量级分析得到了立方定律适用的3个条件:1足够小的壁面粗糙;2足够小的隙宽流程比;3较小的流动惯性。这些条件在粗糙岩体裂隙中难以满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个新的粗糙岩体裂隙的离散等效几何模型,该模型中裂隙被合理地"分割",离散成较短的单元段以使得立方定律的适用条件成立;建立了粗糙单元段的平行板等效方法,从而在粗糙单元段内应用立方定律(局部立方定律)。借助几何模型对典型粗糙岩体裂隙进行了离散和数值模拟,发现离散后的裂隙与原裂隙在流动行为上呈现极好的相似性。并基于离散裂隙导出了粗糙岩体裂隙非线性流动的流量公式,最后通过不同岩体粗糙裂隙的流动试验验证了本模型的正确性。该几何模型及其流量公式能为真实粗糙岩体裂隙的非线性流动行为分析提供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流动 几何模型 粗糙裂隙 局部立方定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速非线性流动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7
2
作者 徐绍良 岳湘安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0-63,共4页
实验研究了去离子水在内径为5μm和2μm微圆管中的流动特性,并回归得到了边界层水膜厚度随剪切力的变化公式。实验结果表明,典型牛顿流体去离子水在5μm和2μm微圆管中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非线性流动特性,管径越小,其非线性流动特性越强;... 实验研究了去离子水在内径为5μm和2μm微圆管中的流动特性,并回归得到了边界层水膜厚度随剪切力的变化公式。实验结果表明,典型牛顿流体去离子水在5μm和2μm微圆管中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非线性流动特性,管径越小,其非线性流动特性越强;微圆管的视渗透率不是常数,而是随压力梯度的增大而增大并最终趋于理论值;有效流动横截面积随压力梯度增大而增大;边界层是导致低速非线性流动特性的主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流动特性 边界层 启动压力梯度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压敏效应的低渗透油藏非线性流动特征(英文) 被引量:5
3
作者 刘文超 姚军 +2 位作者 李爱芬 孙致学 黄朝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80-288,共9页
基于低渗透油藏非线性渗流速度函数导数的连续性,推导了实数域内低渗透油藏的非线性运动方程,确定了低渗透油藏视渗透率和视拟启动压力梯度的数学表达式,并论证了渗流速度函数导数连续与渗透率变化连续是相容的;建立了考虑压敏效应的低... 基于低渗透油藏非线性渗流速度函数导数的连续性,推导了实数域内低渗透油藏的非线性运动方程,确定了低渗透油藏视渗透率和视拟启动压力梯度的数学表达式,并论证了渗流速度函数导数连续与渗透率变化连续是相容的;建立了考虑压敏效应的低渗透油藏油井定产量生产时的非线性渗流数学模型;鉴于数学模型的强非线性,采用高效的有限差分Douglas-Jones预估校正法求得了其数值解,并与全隐式有限差分法所求数值解进行对比验证了解的正确性.结果分析表明:非线性运动方程和拟线性运动方程对应的瞬时无因次井底压力双对数曲线初期存在"拐点",拟线性运动方程对应双对数曲线的"拐点"更为突出;渗透率模数主要影响曲线后半段,其值越大,压力下降越剧烈;低渗透油藏非线性渗流存在动边界;拟线性流动动边界的传播速度比非线性流动的要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压敏效应 有限差分Douglas-Jones预估校正法 非线性流动 动边界 试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高压下扩张式封隔器胶筒非线性流动仿真计算 被引量:5
4
作者 岳欠杯 王岗 +5 位作者 刘巨保 孙国昊 王笑笑 刘跃秋 曹文 张强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11-423,共13页
针对井下温度压力环境下扩张式封隔器的工作状态,本文建立了卡距内管柱及封隔器力学模型,采用网格重划分方法来描述胶筒在环空间隙中的非线性流动,并将重划分前后的网格信息进行映射,解决了封隔器有限元方程矩阵奇异问题.对不同压裂泵... 针对井下温度压力环境下扩张式封隔器的工作状态,本文建立了卡距内管柱及封隔器力学模型,采用网格重划分方法来描述胶筒在环空间隙中的非线性流动,并将重划分前后的网格信息进行映射,解决了封隔器有限元方程矩阵奇异问题.对不同压裂泵压、不同井温和不同环空间隙下封隔器胶筒的位移、剪切应力及接触压力进行仿真计算.压裂泵压为30MPa~80MPa时,胶筒未发生轴向窜动,橡胶基体的剪切应力及接触压力随着压裂泵压的增加而增大;井温为25℃~175℃时,胶筒基体剪切应力随井温的升高而增大,胶筒与套管间接触压力随井温升高而降低;胶筒与套管环空间隙为2.5mm~9.5mm,胶筒剪切应力随间隙增加而增大,胶筒与套管接触压力随间隙增加而降低.通过胶筒网格变形可知,胶筒橡胶在环空间隙中产生非线性流动是引起胶筒剪切应力数值增大、接触压力数值降低的根本原因.综上可得,在压裂作业中,随着压裂泵压的增大、井温的升高和环空间隙的增大,封隔器胶筒更容易发生剪切撕裂破坏,且封隔器的密封效果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高压 胶筒 网格重划分 非线性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何粗糙对岩体裂隙非线性流动的影响机制 被引量:3
5
作者 朱红光 易成 +4 位作者 马宏强 张宇婷 苏振晋 褚震 谢和平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861-2866,共6页
破断岩体裂隙的几何粗糙使得其中的流体流动行为呈现出显著的非线性。借助粗糙裂隙的平行板离散模型和COMSOL软件,分析了离散模型单元体内部的流体流速及压力分布规律,获得了岩体裂隙中非线性流动产生的物理机制;研究了裂隙几何特征对... 破断岩体裂隙的几何粗糙使得其中的流体流动行为呈现出显著的非线性。借助粗糙裂隙的平行板离散模型和COMSOL软件,分析了离散模型单元体内部的流体流速及压力分布规律,获得了岩体裂隙中非线性流动产生的物理机制;研究了裂隙几何特征对非线性流动的影响规律,提出岩体裂隙非线性流动的流量计算方法,并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隙宽突变处的附加压力降损耗是导致粗糙裂隙流体流动产生非线性的主因;裂隙壁面粗糙和雷诺数的耦合作用显著影响裂隙中流体的非线性流动行为,裂隙中隙宽明显收缩处是附加压力降损耗的主要位置;提出的粗糙裂隙非线性流动的流量计算方法显著提高了分析结果的准确度,显示出较好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粗糙 非线性流动 影响机制 附加压力降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介质分形油藏非线性流动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同登科 刘敏鸽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59-62,共4页
在非线性偏微分方程中 ,根据弱可压缩液体的假设 ,忽略了二次梯度项 ,这在混气石油和低渗透储层的计算中将产生误差。对于双重分形介质流动系统及其物质平衡方程 ,在保留非线性偏微分方程中所有项的前提下建立了新的双孔模型。采用Dougl... 在非线性偏微分方程中 ,根据弱可压缩液体的假设 ,忽略了二次梯度项 ,这在混气石油和低渗透储层的计算中将产生误差。对于双重分形介质流动系统及其物质平衡方程 ,在保留非线性偏微分方程中所有项的前提下建立了新的双孔模型。采用Douglas Jones方法 ,获得了定产生产和定压生产时分形介质双孔模型的数值解。结果表明 ,对于定产生产 ,油藏参数cLD对非线性影响更敏感 ,线性解和非线性解的偏差约为 10 %。对于定压生产 ,cLD的影响可忽略不计。讨论了液体压缩系数和双重分形介质参数变化时的压力变化规律 ,给出了典型压力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介质分形油藏 非线性流动分析 分形介质 双孔模型 非线性偏微分方程 数值解 动态分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微粒捕集器通流式过滤体非线性流动研究
7
作者 龚金科 王曙辉 +4 位作者 伏军 鄂加强 余剑武 刘云卿 李林科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8-54,共7页
为研究柴油机微粒捕集通流式过滤体多孔介质中的非线性流动特性,通过将多孔过滤材料复杂结构简化成规则布置的球形通道,直接以过滤材料的孔隙率和孔隙直径等为基本参数,从流体的动量方程出发,经过推证,提出了一种计算通流式过滤体非线... 为研究柴油机微粒捕集通流式过滤体多孔介质中的非线性流动特性,通过将多孔过滤材料复杂结构简化成规则布置的球形通道,直接以过滤材料的孔隙率和孔隙直径等为基本参数,从流体的动量方程出发,经过推证,提出了一种计算通流式过滤体非线性流动特征的理论模型。模型既考虑了流体流过过滤介质时骨架表面的摩擦阻力作用,也考虑了过滤介质骨架的形状阻力,得到了适用于通流式过滤体非线性流动关系式及式中有关系数的确定方法。另外,针对4种不同结构的陶瓷泡沫过滤体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理论计算与试验结果有良好的一致性,从而证实了F-W公式对通流式PDF过滤体的适用性,可以作为通流式DPF的设计和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微粒捕集器 微粒排放 非线性流动 通流式过滤体(FT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参数轴流压缩系统的非线性流动性分析
8
作者 邓涛 姚宏 张广军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9-32,共4页
为了探索轴流压缩系统的流动机理,定性分析了多参数轴流压缩系统的非线性流动行为。基于多参数轴流压缩系统Moore-Greitzer简化模型,应用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分析了轴对称流动时的平衡点稳定性和Hopf分岔行为,以及旋转失速流动时的平衡点... 为了探索轴流压缩系统的流动机理,定性分析了多参数轴流压缩系统的非线性流动行为。基于多参数轴流压缩系统Moore-Greitzer简化模型,应用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分析了轴对称流动时的平衡点稳定性和Hopf分岔行为,以及旋转失速流动时的平衡点稳定性和分岔行为。由此,在γ-β参数空间中划分了轴对称流动、旋转失速流动时轴流压缩系统稳定、不稳定流动区域分布图。结果表明:非线性动力学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可以简便地分析分岔参数作用下平衡点稳定性的变化情况;分岔分析方法可以准确地判断轴流压缩系统中过失速流动行为的起始时机;γ-β参数空间的压缩系统流动状态图可以定性地判断轴流压缩系统流动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流压缩系统 非线性流动 Moore—Greitzer简化模型 稳定性 分岔 过失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盐岩破裂过程中管道—裂隙水非线性流动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孙欢 刘晓丽 +2 位作者 王恩志 刘驰 张建民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00-508,共9页
本文聚焦碳酸盐岩微观渗流特性与破裂机制的研究,开展了岩石破裂过程中管道-裂隙水流动可视化试验,基于岩石块体尺度试验结果定量分析管道流体向裂隙流体过渡的流态演化过程,研究多级荷载对管道-裂隙水流动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碳... 本文聚焦碳酸盐岩微观渗流特性与破裂机制的研究,开展了岩石破裂过程中管道-裂隙水流动可视化试验,基于岩石块体尺度试验结果定量分析管道流体向裂隙流体过渡的流态演化过程,研究多级荷载对管道-裂隙水流动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碳酸盐岩流态稳定性与破裂状态相关,管壁破坏初期管道流主要以层流为主,局部管壁劈裂造成管道流体时域性流态交替,管道流体向裂隙流体转变的前兆特征主要表现为过渡流态临界转换点。碳酸盐岩破裂过程中管道流体向裂隙流体过渡过程具有分数演化特征,分数指数能够定量刻画管流和裂隙流的临界过渡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管道破裂 裂隙水 非线性流动 分形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非线性流动模拟 被引量:27
10
作者 代群力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2000年第2期50-51,55,共3页
本文探讨了非线性地下水流动的规律,对比了两种常用的公式模型,Forchhim er及指数型公式,并通过实验证实了Forchhim er公式具有更广的适用性。
关键词 有限元 边界元 非线性流动模型 地下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2D+t理论预测穿过细长船体的非线性自由表面流动
11
作者 周国敬 《国外舰船工程》 2002年第7期15-21,共7页
从2D+t理论的形成背景开始,介绍对物体周围流动描述的理论理论假设,即细长体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情况及这种假设的几种常见情况,如轴对称式细长体,扁平物体,细长翼,瘦型船等。同时介绍模拟这些模型的各种流动现象的理论,对轴对称... 从2D+t理论的形成背景开始,介绍对物体周围流动描述的理论理论假设,即细长体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情况及这种假设的几种常见情况,如轴对称式细长体,扁平物体,细长翼,瘦型船等。同时介绍模拟这些模型的各种流动现象的理论,对轴对称细长体的轴向,横向流动,细长翼的流动分离,排水型船舶的高速性能,波浪中的船体处理理论-切片理论及各种波浪形式和重力影响的处理等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D+t理论 预测 细长船体 自由表面流动 舰船 非线性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尺度下的非线性渗流特征 被引量:50
12
作者 李洋 雷群 +1 位作者 刘先贵 萧汉敏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36-340,共5页
用与低渗透储集层孔喉尺度相近的微管模拟储集层微小孔喉,以流体在微管中的流动特征为研究对象,采用微尺度方法研究低渗透储集层非线性渗流规律。对半径分别为10.0μm、7.5μm、5.0μm和2.5μm的熔融石英微管中去离子水的流动特征进行... 用与低渗透储集层孔喉尺度相近的微管模拟储集层微小孔喉,以流体在微管中的流动特征为研究对象,采用微尺度方法研究低渗透储集层非线性渗流规律。对半径分别为10.0μm、7.5μm、5.0μm和2.5μm的熔融石英微管中去离子水的流动特征进行实验研究,分析了4种尺寸微管中去离子水的平均流速与压力梯度的关系、压力梯度对流体边界层的影响以及流动阻力系数与雷诺数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微管中流体的低速流动具有非线性特征,且随着微管半径的减小,流动的非线性程度增强,可以用二次函数对非线性流动特征进行拟合;微流动中,有效流体边界层厚度占微管管径的比例随压力梯度的增大而降低;雷诺数可作为非线性流动的判据,雷诺数小于10-3的低速流动具有非线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微尺度 非线性流动 边界流体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糙岩石裂隙低速非线性渗流模型及试验验证 被引量:20
13
作者 熊峰 孙昊 +3 位作者 姜清辉 叶祖洋 薛道锐 刘乳燕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294-3302,3312,共10页
岩体粗糙裂隙非线性渗透特性是岩体渗流研究的重要课题。针对Javadi所提T模型中亚裂隙中速度恒定这一假设的不足,将其修正为速度与开度成正比的经验关系,考虑黏性压降和局部压降,提出了新的低速下粗糙裂隙非线性渗流模型(MT模型)。为了... 岩体粗糙裂隙非线性渗透特性是岩体渗流研究的重要课题。针对Javadi所提T模型中亚裂隙中速度恒定这一假设的不足,将其修正为速度与开度成正比的经验关系,考虑黏性压降和局部压降,提出了新的低速下粗糙裂隙非线性渗流模型(MT模型)。为了验证MT模型的正确性,对5种不同粗糙裂隙进行了低流量的饱和渗流试验,将现有模型及MT模型的预测值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MT模型与试验结果更为吻合,且模型适用于粗糙性系数JRC≤10的低粗糙度裂隙,雷诺数小于1 000的低流速情况。对MT模型进行分析,初步揭露了粗糙裂隙的非线性渗流机制,即小雷诺数下的Darcy流和大雷诺数下的Forchheimer流,并用临界雷诺数区分两种流动行为。分析了裂隙的粗糙度和开度对非线性渗流特性的影响,表明裂隙越粗糙或开度越小,则临界雷诺数越小,非线性作用将越强。提出了临界雷诺数与水力开度和绝对粗糙度的经验关系式,同时指出该关系式适用于JRC≤10的低粗糙度裂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裂隙 非线性流动模型 渗流试验 开度 粗糙度 临界雷诺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二次梯度项影响的非线性不稳定渗流问题的精确解 被引量:15
14
作者 曹绪龙 同登科 王瑞和 《应用数学和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3-99,共7页
考虑了二次梯度项影响的非线性径向流动问题的无限大地层和有界地层渗流模型。在井底定流量和定压生产时,对无限大地层及有界地层(包括封闭和定压地层)六种情况,利用广义Weber变换和广义Hankel变换求得了实空间的解析解,分析了非线性压... 考虑了二次梯度项影响的非线性径向流动问题的无限大地层和有界地层渗流模型。在井底定流量和定压生产时,对无限大地层及有界地层(包括封闭和定压地层)六种情况,利用广义Weber变换和广义Hankel变换求得了实空间的解析解,分析了非线性压力解与线性压力解的差异,发现在晚时段其差异可达8%以上。因此在试井长时要考虑二次梯度项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流动 积分变换 解析解 试井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中非线性血流的锥度效应
15
作者 吴效明 岑人经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69-74,共6页
研究了动脉中的锥度对非线性血流的影响,在假定锥度角很小的情况下,应用不可压缩粘性液体的动力学原理建立了一组描述非线性血流的偏微分方程导出了轴向和径向速度分布公式。了锥度角对流场的影响情况。
关键词 锥度效应 非线性流动 血液流动 非定常流动 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牛顿钻井流体流动计算机智能解析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韩式方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2001年第4期13-16,共4页
钻井液体在环形钻杆空间中的运动 ,可归结为幂律流体管内流动和螺旋流动。由于幂律流体的本构方程 ,在运动方程中产生速度梯度的非线性项 ,求解过程比较复杂。因此应用计算机符号运算、改进的Kantorovich变分法和幂律流体模型相结合 ,... 钻井液体在环形钻杆空间中的运动 ,可归结为幂律流体管内流动和螺旋流动。由于幂律流体的本构方程 ,在运动方程中产生速度梯度的非线性项 ,求解过程比较复杂。因此应用计算机符号运算、改进的Kantorovich变分法和幂律流体模型相结合 ,并采用局部线性化的方法 ,提出了解决运动方程中出现的非线性问题的方法 ,即计算智能解析方法应用于非线性问题 ,研究了幂律流体管内非定常流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牛顿流体 幂律流体 钻井液体 计算机符号运算 计算机解析方法 非线性流动 石油钻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稳定性问题的一种新渐近方法
17
作者 张涤明 田川 黄海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3期1-9,共9页
以平面Poiseuille流为例,将一种就非线性振动系统提出的,能有效地克服κ—σ法局限性的新的渐近方法,推广应用于流动稳定性问题。所得结果与应用κ—σ法得到的结果在低阶近似的情形下作了比较。
关键词 非线性流动 稳定性 渐近方法 POISEUILLE 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镇代际收入流动实证研究——基于Jorgenson-Fraumeni未来终生收入的估算 被引量:5
18
作者 丁亭亭 王仕睿 于丽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3-97,共15页
本文运用中国家庭收入项目调查(CHIP)1988年、1995年、2002年及2007年独生子女样本,使用Jorgenson-Fraumeni未来终生收入法,旨在更加精确地估算中国城镇的代际收入流动水平,并分析其时间趋势、群体分布特点。研究发现:第一,基于该方法... 本文运用中国家庭收入项目调查(CHIP)1988年、1995年、2002年及2007年独生子女样本,使用Jorgenson-Fraumeni未来终生收入法,旨在更加精确地估算中国城镇的代际收入流动水平,并分析其时间趋势、群体分布特点。研究发现:第一,基于该方法得到的未来终生年收入均值可最大程度显著减小父代收入测量误差导致的向下偏误。第二,我国城镇代际收入流动水平趋于下降,收入结构趋于固化,1988年、1995年、2002年、2007年代际收入弹性系数范围分别为(大于0.262)、(大于0.483)、(0.466,0.544)以及(0.483,0.554)。第三,中国城镇的代际收入流动水平呈现非线性特征,不同收入水平的家庭之间代际收入流动差别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际收入流动 Jorgenson-Fraumeni收入法 非线性代际收入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压裂水平井控压生产动态预测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22
19
作者 贾爱林 位云生 +4 位作者 刘成 王军磊 齐亚东 贾成业 李波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1-80,共10页
为了理清页岩气压裂水平井采取控压生产制度延缓裂缝闭合与提高页岩气最终可采量(EUR)的内在联系,明确控压生产的气藏工程意义,以有限导流裂缝为基本流动单元,引入变应力敏感系数,建立地层裂缝耦合的压裂水平井生产动态预测模型并求解,... 为了理清页岩气压裂水平井采取控压生产制度延缓裂缝闭合与提高页岩气最终可采量(EUR)的内在联系,明确控压生产的气藏工程意义,以有限导流裂缝为基本流动单元,引入变应力敏感系数,建立地层裂缝耦合的压裂水平井生产动态预测模型并求解,然后将所建立的模型与经典模型、Saphir软件数值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应力敏感性特征参数、控压生产制度等因素对压裂水平井生产动态的影响,并在两口井进行了实例应用。研究结果表明:①所建立的模型与经典模型、Saphir软件数值模型计算的结果基本吻合;②应力敏感性的存在使得裂缝导流能力随着气井生产的持续进行而递减,进而导致气井累计产气量降低,并且应力敏感性越强,累计产气量降低的幅度就越大;③与放压生产方式相比,采用控压方式生产的页岩气压裂水平井的初期产气量及累计产气量虽然偏低,但最终累计产气量却更高,页岩气压裂水平井采取长期控压生产的方式更具合理性。结论认为,该研究成果可以为页岩气井控压生产制度的推广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压裂水平井 控压生产 变应力敏感系数 非线性流动 初期产气量 最终累计产气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描述特低渗透油层两相渗流特征的改进方法 被引量:16
20
作者 兰玉波 肖鲁川 赵玉珍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2年第2期23-25,共3页
在室内实验研究的基础上 ,从单项非线性渗流方程出发 ,按一维两相渗流理论 ,导出了描述特低渗透油层油水两相渗流特征的公式 ,用该公式建立了低渗透岩样非稳态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计算方法。该方法突破传统只在标配系数LμV >1的情况... 在室内实验研究的基础上 ,从单项非线性渗流方程出发 ,按一维两相渗流理论 ,导出了描述特低渗透油层油水两相渗流特征的公式 ,用该公式建立了低渗透岩样非稳态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计算方法。该方法突破传统只在标配系数LμV >1的情况下计算特低渗透岩样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问题 ,不仅考虑了毛管压力的影响 ,还考虑了油水非达西渗流的影响 ,反映了特低渗透储层岩心的两相非线性渗流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透油层 渗流方程 非线性流动 毛管压力 改进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