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非线性波-波相互作用的特征 |
李陆平
|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0 |
2
|
|
2
|
动力学阿尔文波的非线性波-波相互作用及其在日地空间等离子体中的应用 |
赵金松
|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3
|
斜入射地震波下单层球面网壳土-结构相互作用及其地震响应分析 |
韩庆华
王月
芦燕
李亚明
薛原
|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4
|
中层大气Rossby波与惯性重力波的非线性相互作用 (Ⅰ)相互作用方程 |
熊建刚
易帆
李钧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
1995 |
6
|
|
5
|
修正Korteweg-de Vries方程的扭结-非线性波相互作用解 |
俞清云
程雪苹
李俊余
陈婷婷
井少杰
张景茹
|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
2015 |
0 |
|
6
|
应用于激波/边界层相互作用的非线性湍流模式 |
杨晓东
马晖扬
|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5
|
|
7
|
地球旋转效应对X-型内孤立波间波-波相互作用的影响 |
泮龙翔
袁春鑫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8
|
中层大气Rossby波与惯性重力波的非线性相互作用(Ⅱ)波包之间的相互激发 |
熊建刚
易帆
李钧
|
《地球物理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1995 |
2
|
|
9
|
应用于激波/边界层相互作用的非线性与多尺度湍流模式 |
杨晓东
朱建州
马晖扬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2
|
|
10
|
非线性Rossby波及其相互作用Ⅱ.周期波动解及其稳定性 |
谭本馗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3 |
4
|
|
11
|
非线性波波相互作用共轭源函数守恒量的分析 |
杨永增
|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0 |
|
12
|
波波相互作用非线性效应的模型研究 |
舒崧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0 |
|
13
|
高杂共振层中静电波的非线性相互作用 |
周海麟
Kuo,SP
|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5 |
1
|
|
14
|
大振幅波非线性相互作用的谱分解法研究 |
董雷
兰朝凤
杨德森
时胜国
李思纯
|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15
|
内孤立波波-波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 |
李群
孙丽
徐肇廷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7
|
|
16
|
二维高超声速进气道内激波-边界层相互作用 |
黄舶
李祝飞
贾立超
杨基明
罗喜胜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7
|
|
17
|
水中声波非线性相互作用的声吸收声研究 |
杨德森
兰朝凤
时胜国
江薇
|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18
|
一种抑制激波-边界层相互作用的新型无源被动控制 |
苏纬仪
张堃元
金志光
|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9
|
|
19
|
Rayleigh波作用下桩-土-桥梁结构动力相互作用问题研究 |
谷音
于志敏
|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5
|
|
20
|
波-流相互作用的缓坡方程及其波作用量守恒 |
黄虎
|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