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线性欠驱动系统的实时控制 被引量:2
1
作者 朱江滨 易建强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31-136,共6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专家系统及变步长预测控制的实时非线性系统控制方法.变步长一步预测的使用不但打破了原有采样时间对预测控制最小步长的限制,而且有效地避开了复杂的非线性推导.结合系统控制目标,设计了一类新的系统优化性能指标函数.... 提出了一种基于专家系统及变步长预测控制的实时非线性系统控制方法.变步长一步预测的使用不但打破了原有采样时间对预测控制最小步长的限制,而且有效地避开了复杂的非线性推导.结合系统控制目标,设计了一类新的系统优化性能指标函数.利用专家系统实时地对系统优化性能指标当中的控制参数进行修正,有效地提高了滚动优化的效率,从而实现对复杂非线性系统的实时控制.利用这种方法,有效地实现了对三级倒立摆的稳定实时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欠驱动系统 实时控制 特征值 专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欠驱动不稳定系统的自耦PID控制方法 被引量:3
2
作者 熊屹林 曾喆昭 王伟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2-89,共8页
针对非线性欠驱动不稳定系统的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耦PID(auto-coupling proportional-integration-differential, ACPID)控制理论的虚拟全驱动控制方法.该方法将每个输入通道的已知或未知内部动态定义为一个总扰动,并在第一个输... 针对非线性欠驱动不稳定系统的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耦PID(auto-coupling proportional-integration-differential, ACPID)控制理论的虚拟全驱动控制方法.该方法将每个输入通道的已知或未知内部动态定义为一个总扰动,并在第一个输入通道引入相应的虚拟控制力,从而将非线性欠驱动不稳定系统等价映射为虚拟全驱动的线性扰动系统,并根据ACPID控制理论建立第一个输入通道的虚拟控制器,形成虚拟指令,再根据获得的虚拟指令与ACPID控制理论建立下一个输入通道的控制器,以实现非线性欠驱动不稳定系统的有效控制.仿真结果验证了本文控制理论方法的有效性,在非线性欠驱动不稳定系统控制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欠驱动系统 不稳定系统 ACPID控制 虚拟指令 总扰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确定欠驱动非线性系统的模糊滑模控制 被引量:4
3
作者 刘殿通 易建强 谭民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15-218,共4页
针对一类不确定欠驱动非线性系统,提出了一种模糊滑模控制新方案。该方案在T-S型模糊控制的基础上引入滑模控制,有效避免了T-S型模糊控制可能出现的不稳定情况,同时改善了系统的动态性能。采用吊车系统进行系统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控制方... 针对一类不确定欠驱动非线性系统,提出了一种模糊滑模控制新方案。该方案在T-S型模糊控制的基础上引入滑模控制,有效避免了T-S型模糊控制可能出现的不稳定情况,同时改善了系统的动态性能。采用吊车系统进行系统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控制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滑模控制 系统建模 系统辨识 不确定驱动非线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分析的欠驱动飞行吊运系统协同控制 被引量:7
4
作者 梁潇 王杨 +2 位作者 何慰 孙宁 方勇纯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473-2481,共9页
旋翼无人飞行器具有灵活性强、机动性高的特点,能够在复杂环境下运送由于地形限制地面机器人所无法处理的物品.然而,当单个飞行器难以完成任务时,需要多飞行器协同运作以提高系统的运送能力.相比单飞行器吊运系统而言,多飞行器协同系统... 旋翼无人飞行器具有灵活性强、机动性高的特点,能够在复杂环境下运送由于地形限制地面机器人所无法处理的物品.然而,当单个飞行器难以完成任务时,需要多飞行器协同运作以提高系统的运送能力.相比单飞行器吊运系统而言,多飞行器协同系统具有更高的自由度,更为复杂的系统动态耦合;这就为实际控制带来了巨大挑战.在本文中,作者提出了一种基于能量分析的控制方法.首先构造储能函数,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控制输入,可依据实际需求选择控制增益,确保控制量在约束范围内;同时避免期望姿态的奇异性问题.随后,对闭环系统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在与现有方法的仿真对比中可以看出,该控制律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对不确定参数和外界干扰表现出了较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吊运系统 非线性欠驱动系统 基于能量分析方法 拉塞尔不变性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桅杆式起重机的时变输入整形控制方法 被引量:6
5
作者 邱泽昊 孙宁 +3 位作者 刘卓清 杨桐 吴庆祥 方勇纯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509-1518,共10页
为了满足实际生产需求,在工业中常使用两台或者多台起重机协作完成大型运输任务.双桅杆式起重机负载能力强,工作姿态灵活,在大型建筑工地上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现有控制方法大多针对动力学特性相对简单的双桥式起重机,而对耦合性更强... 为了满足实际生产需求,在工业中常使用两台或者多台起重机协作完成大型运输任务.双桅杆式起重机负载能力强,工作姿态灵活,在大型建筑工地上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现有控制方法大多针对动力学特性相对简单的双桥式起重机,而对耦合性更强、动力学特性更复杂的双桅杆式起重机关注不足.为解决此类系统的控制难题,本文通过分析系统的几何约束与动力学模型,得到状态变量及其高阶导数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双桅杆式起重机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的合理变换.随后,本文准确分析了吊臂俯仰角与负载姿态角之间的关系,通过计算得到双桅杆式起重机的时变振荡周期,设计了一种极不灵敏型输入整形器.最后,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时变输入整形控制方法能够实现起重机的准确定位及良好的消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重机 非线性欠驱动系统 输入整形控制 消摆控制 前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