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汽轮机转子疲劳-蠕变损伤的非线性损伤力学分析 被引量:38
1
作者 荆建平 孟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67-172,共6页
转子是汽轮机的核心部件,往往要在高温、复杂应力情况下工作,易产生裂纹萌生。除疲劳作用外,蠕变在转子的寿命损耗中也占有相当的比例。一般低周疲劳约占转子总寿命的80%,而蠕变则占转子总寿命的20%。事实上,对汽轮机转子而言,疲劳和蠕... 转子是汽轮机的核心部件,往往要在高温、复杂应力情况下工作,易产生裂纹萌生。除疲劳作用外,蠕变在转子的寿命损耗中也占有相当的比例。一般低周疲劳约占转子总寿命的80%,而蠕变则占转子总寿命的20%。事实上,对汽轮机转子而言,疲劳和蠕变往往是同时发生并存在着相互的作用。该文采用非线性损伤力学模型估算了国产600MW汽轮机高压转子在实际启停功况下的疲劳-蠕变 寿命,考虑了疲劳与蠕变的耦合作用以及多轴应力的影响,并与当前汽轮机疲劳-蠕变寿命估算普遍采用的线性累积损伤理论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非线性连续损伤力学模型正确地反映了疲劳-蠕变交互作用以及损伤演化的非线性机制,其分析结果比现行理论方法更为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 转子 疲劳 蠕变损伤 非线性损伤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损伤力学的某核级闸阀阀体寿命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吴胜 王佳 +2 位作者 何庆中 刘佳 赵营昌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42-45,共4页
为分析计算某核级闸阀锻焊阀体的寿命,根据实际工况分析得到阀体的主要失效形式为疲劳和蠕变两者交互作用产生的疲劳-蠕变损伤。利用有限元计算方法得到阀体危险位置的应变幅和三轴度因子,然后根据非线性损伤力学理论的多轴损伤模型,计... 为分析计算某核级闸阀锻焊阀体的寿命,根据实际工况分析得到阀体的主要失效形式为疲劳和蠕变两者交互作用产生的疲劳-蠕变损伤。利用有限元计算方法得到阀体危险位置的应变幅和三轴度因子,然后根据非线性损伤力学理论的多轴损伤模型,计算得到阀体的疲劳寿命和蠕变寿命;利用非线性损伤累加形式来描述疲劳-蠕变损伤的演化过程。最终得到阀体的疲劳-蠕变寿命为41年,满足常规核电阀门设计使用年限的要求;同时为阀门寿命分析提供了一种可参考借鉴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级闸阀 非线性损伤力学 三轴度因子 寿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低应力循环影响的风电结构疲劳损伤模型
3
作者 戴靠山 杜航 +3 位作者 罗宇骁 熊川楠 李源 孙仲泽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22-530,共9页
为更精确地预测风电支撑结构焊缝与螺栓在含大量低应力循环(低于疲劳极限)的变幅荷载作用下的疲劳寿命,提出一种考虑低应力损伤饱和效应和强化效应的风电结构疲劳损伤评估模型。该模型在前人提出的非线性连续介质损伤力学(NLCD)模型基础... 为更精确地预测风电支撑结构焊缝与螺栓在含大量低应力循环(低于疲劳极限)的变幅荷载作用下的疲劳寿命,提出一种考虑低应力损伤饱和效应和强化效应的风电结构疲劳损伤评估模型。该模型在前人提出的非线性连续介质损伤力学(NLCD)模型基础上,引入新的特征变量对原有模型进行改进,对所搜集的相关高、低应力变幅疲劳试验数据进行分析拟合,将所提模型与工程中广泛使用的Miner准则和原NLCD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低应力循环占比较高的情况下,Miner准则无法考虑低应力循环的损伤贡献而导致预测结果偏高,NLCD模型考虑到每次低应力循环的损伤无限累加而导致预测结果趋于保守。相比之下,修正模型具有更优的精度,同时能较好地预测疲劳寿命随高应力幅值、低应力幅值、高-低应力循环周次比等参数的变化趋势,初步验证了所提出模型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疲劳损伤 强化效应 损伤饱和 非线性连续介质损伤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