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穿孔板吸声体非线性声学特性初探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克 焦风雷 乔五之 《声学技术》 CSCD 2001年第3期135-136,139,共3页
文章以马大猷教授提出的微穿孔板非线性声阻公式为依据 ,提出了非线性声阻作用的临界条件 ,并由此进行应用于高声强下微穿孔板吸声体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关键词 微穿孔板吸声体 非线性声学特性 非线性声阻 计算机辅助设计 声阻抗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声强双层穿孔结构的吸声计算
2
作者 俞悟周 贺银芝 +1 位作者 姜在秀 孙浩钧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64-1468,共5页
对高声强下不同的穿孔结构非线性声阻抗模型进行比较,分析入射声压对穿孔吸声结构声阻抗的影响,并提出双层穿孔结构的改进传递矩阵法。不同声阻抗模型的实验和计算结果表明,入射声压级小于140 dB时,Park模型和Maa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 对高声强下不同的穿孔结构非线性声阻抗模型进行比较,分析入射声压对穿孔吸声结构声阻抗的影响,并提出双层穿孔结构的改进传递矩阵法。不同声阻抗模型的实验和计算结果表明,入射声压级小于140 dB时,Park模型和Maa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良好;入射声压级为140~150 dB时,Laly模型的计算结果更接近实验结果。对于高声强下的双层及多层穿孔结构,在所提出的改进传递矩阵法中,根据传递矩阵计算得到各层板表面声压级,每层穿孔的声阻抗根据声压级和穿孔参数进行计算,进而得到总声阻抗。结果表明,入射声压级为120~150 dB时,双层穿孔结构的改进传递矩阵法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噪 吸声 双层穿孔结构 高声强 非线性声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穿孔板吸声体的某些问题及计算机辅助设计 被引量:3
3
作者 焦风雷 乔五之 +1 位作者 刘克 戴文华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7年第3期52-62,共11页
为使马大猷教授提出的关于微穿孔板吸声结构和吸声体的精确理论能够在生产实践中得到迅速而广泛的应用,本文进行了这方面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并对其中的某些问题,如结构参数与吸声特性之间的相互影响及高声强环境下微穿孔极吸声体的设... 为使马大猷教授提出的关于微穿孔板吸声结构和吸声体的精确理论能够在生产实践中得到迅速而广泛的应用,本文进行了这方面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并对其中的某些问题,如结构参数与吸声特性之间的相互影响及高声强环境下微穿孔极吸声体的设计特点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穿孔板吸声体 宽频带 吸声特性 非线性声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