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南地区水平向峰值速度、峰值位移衰减关系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张斌 俞言祥 +2 位作者 李小军 王玉石 荣棉水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733-2748,共16页
本文收集西南地区79个4.0<M_(S)≤8.0主震、0<R rup<300 km的自由场地加速度记录,采用合理可靠的数据处理方法获得峰值速度(PGV)和峰值位移(PGD)的水平分量几何均值各1600个.建立包含西南地区强震动数据及相应的震源、距离、... 本文收集西南地区79个4.0<M_(S)≤8.0主震、0<R rup<300 km的自由场地加速度记录,采用合理可靠的数据处理方法获得峰值速度(PGV)和峰值位移(PGD)的水平分量几何均值各1600个.建立包含西南地区强震动数据及相应的震源、距离、场地参数等各项元数据的数据集.统计回归得到西南地区包含震级饱和效应、震级相关几何衰减、线性和非线性场地响应、非弹性衰减的水平向PGV、PGD衰减关系.进行了事件间和事件内残差评估、模型评估.将本文衰减曲线与西南地区大震和强震的实际观测值、川藏区水平向PGV衰减关系以及NGA-West1的水平向PGD衰减关系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本文衰减关系用于估计西南地区震级M_(S)4.0-8.0、距离10~300 km的地震动PGV、PGD是有效的.绝大多数汶川、芦山、鲁甸和九寨沟地震的PGV、PGD观测值分布在本文PGV、PGD衰减曲线±1倍标准差以内.本文的PGV、PGD衰减曲线显示了震级相关的PGV、PGD衰减和土层非线性的平均效应.与国内常用衰减关系和NGA-West1衰减关系相比,本文衰减关系能更好地体现震源特性、传播介质、场地非线性对西南地区水平向PGV、PGD衰减特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地区 峰值速度 峰值位移 衰减关系 非线性场地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