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新型非晶态分子材料的非线性光学折射率和吸收特性 被引量:10
1
作者 周骏 贾振红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332-1335,共4页
用单光束扫描法测量了在 5 32nm处一种新型非晶态分子材料 5 ,5′ Bis(dimesitylboryl) 2 ,2′ bithiophene的非线性折射率和吸收系数 样品非线性透射特性的分析表明 ,在靠近线性吸收区的 5 32nm处有饱和吸收存在 由三能级饱和模型和... 用单光束扫描法测量了在 5 32nm处一种新型非晶态分子材料 5 ,5′ Bis(dimesitylboryl) 2 ,2′ bithiophene的非线性折射率和吸收系数 样品非线性透射特性的分析表明 ,在靠近线性吸收区的 5 32nm处有饱和吸收存在 由三能级饱和模型和Z scan法确定了饱和强度、非线性折射率的实部和虚部 研究结果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光束扫描法 非线性折射率 非线性吸收系数 饱和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非线性吸收下Z扫描衍射模型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胡建莉 丁迎春 林静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09-812,共4页
根据光的衍射理论,建立了非线性光学介质对高斯光束的开孔Z-扫描理论模型.数值计算表明,当相移比值Γ≤0.15,出射光功率随入射光功率的增加出现振荡衰减现象;当Γ>0.15,在输入光强低于某一个值时,输出随输入的增加而线性增加;当输入... 根据光的衍射理论,建立了非线性光学介质对高斯光束的开孔Z-扫描理论模型.数值计算表明,当相移比值Γ≤0.15,出射光功率随入射光功率的增加出现振荡衰减现象;当Γ>0.15,在输入光强低于某一个值时,输出随输入的增加而线性增加;当输入光强超过该值后,输出功率不再增加甚至趋于零.实验采用Nd∶YAG脉冲激光,在波长为532nm,脉宽8ns条件下,对含3.5%和7.0%碳纳米管的聚苯胺/碳纳米管复合体薄膜(PANI/MWCNT)的非线性吸收特性进行了研究.计算表明,该类化合物的激发态吸收截面积远大于其基态吸收截面积,具有很强的反饱和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扫描 非线性吸收系数 衍射 碳纳米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光学效应与应用
3
《中国光学》 EI CAS 1995年第6期23-23,共1页
O437 95063716 非线性折射率测量的Z扫描方法=Z scan techniquefor measuring the nonlinear refractiveindex[刊,中]/费浩生(吉林大学)//物理.—1994,23—(3).
关键词 非线性折射率 非线性效应 扫描方法 非线性光学效应 非线性介质 非线性吸收系数 吸收 单光束 吉林大学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光学材料
4
《中国光学》 CAS 2004年第1期38-38,共1页
O437 2004010285 纳米PIC-Ⅰ分子聚集体的超辐射和Z-扫描研究=Studyof superradiation and Z-scan of nanostructure PIC-Ⅰ aggregates[刊。
关键词 非相干辐照 非线性光学材料 分子聚集体 非线性吸收系数 超辐射 激发态 发光学 自聚焦 纳米 势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其它
5
《中国光学》 EI CAS 1999年第2期42-42,共1页
O437 99020984Z—扫描技术及其应用=Z—scan technology andits application[刊,中]/王取泉,赵同云,熊贵光,周正国,田德诚(武汉大学物理系.湖北,武汉(430072))∥物理.—1998,27(9).—541-543,533介绍了Z—扫描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其应用... O437 99020984Z—扫描技术及其应用=Z—scan technology andits application[刊,中]/王取泉,赵同云,熊贵光,周正国,田德诚(武汉大学物理系.湖北,武汉(430072))∥物理.—1998,27(9).—541-543,533介绍了Z—扫描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其应用,分析了单色Z—扫描法测量非线性折射系数和非线性吸收系数,以及双色Z—扫描法研究非简并非线性光学效应。图3参9(李瑞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技术 扫描法 非线性光学效应 武汉大学 非线性吸收系数 折射系数 物理系 应用 非简并 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