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5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非线性变换的双直方图红外图像增强方法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绘卓 范勇 +3 位作者 唐峻 唐遵烈 熊平 周建勇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4年第9期155-159,共5页
红外图像具有噪声大、对比度低等特点,红外图像增强是红外探测、识别和跟踪应用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在红外图像增强技术中,直方图均衡方法简单、有效,但存在细节信息损失较大的缺陷。提出一种对红外图像采用非线性变换分段直方图的增强方... 红外图像具有噪声大、对比度低等特点,红外图像增强是红外探测、识别和跟踪应用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在红外图像增强技术中,直方图均衡方法简单、有效,但存在细节信息损失较大的缺陷。提出一种对红外图像采用非线性变换分段直方图的增强方法,该方法对红外图像进行非线性变换,提高较暗区域的像素亮度,根据前背景区域特征将直方图分成两段,进行双直方图均衡化处理,对前景和背景分别进行图像的增强。经过实验验证,该算法能有效提高图像亮度,扩大目标区的灰度范围,增强前景图像的细节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图像 图像增强 非线性变换 双直方图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图像的两类非线性变换及其周期性 被引量:24
2
作者 王道顺 杨地莲 齐东旭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828-833,共6页
研究了 Fibonacci- Q变换及其逆变换的周期性 ,并证明了 Fibonacci变换周期与 Arnold变换周期的关系式 .利用 Fibonacci- Q变换与 Arnold变换之间的内在关系 ,定义了一种新的非线性变换—— A- F变换 ,同时对其变换周期及其逆变换周期... 研究了 Fibonacci- Q变换及其逆变换的周期性 ,并证明了 Fibonacci变换周期与 Arnold变换周期的关系式 .利用 Fibonacci- Q变换与 Arnold变换之间的内在关系 ,定义了一种新的非线性变换—— A- F变换 ,同时对其变换周期及其逆变换周期进行了研究 ;也给出了这两类变换周期的简洁算法 .由于 A- F变换和 Fibonacci- Q变换与Arnold变换的周期性大相径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变换 非线性变换 周期性 计算机图形学 数字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像对比度增强的非线性变换法 被引量:8
3
作者 张长江 汪晓东 +1 位作者 张浩然 汪金山 《光电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5-67,共3页
对原始图像用所提出的判据判断图像的对比度类型,针对不同类型直接确定灰度变换参数,实现图像全局对比度增强。再对图像进行离散平稳小波变换,利用所提出的非线性增强方法分别对各个分解层的高频子带进行细节增强。实验表明,提出的方法... 对原始图像用所提出的判据判断图像的对比度类型,针对不同类型直接确定灰度变换参数,实现图像全局对比度增强。再对图像进行离散平稳小波变换,利用所提出的非线性增强方法分别对各个分解层的高频子带进行细节增强。实验表明,提出的方法在有效提高图像整体对比度的同时,又能突出图像中目标的细节部分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度增强 平稳小波变换 非线性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eccak类非线性变换的差分性质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李倩男 李云强 +1 位作者 蒋淑静 路遥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40-146,共7页
通过对Keccak中非线性环节的分析,提出了n元Keccak类非线性变换模型,研究了这类变换的差分性质。证明了对于n元Keccak类非线性变换,差分转移概率关于循环移位是不变的,当输入差确定时其非零差分转移概率都相等,给出了其差分转移概率不等... 通过对Keccak中非线性环节的分析,提出了n元Keccak类非线性变换模型,研究了这类变换的差分性质。证明了对于n元Keccak类非线性变换,差分转移概率关于循环移位是不变的,当输入差确定时其非零差分转移概率都相等,给出了其差分转移概率不等于0和1时的取值范围;通过研究输出差的差分布尔函数表达式,得到了非平凡最大差分转移概率和非零最小差分转移概率的差分结构,给出了一种相邻变元Keccak类非线性变换间的差分传递概率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eccak Keccak类非线性变换 杂凑算法 差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直方图非线性变换的图像对比度增强方法 被引量:28
5
作者 武治国 王延杰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55-758,共4页
针对可见光图像的特性,提出一种基于直方图分段非线性插值的对比度增强处理技术.通过将整幅图像分为背景段、过渡段和目标段,依据各部分的特点分别对不同的灰度段采用直方图非线性拉伸,即根据各段直方图的分布特性进行图像直方图灰度轴... 针对可见光图像的特性,提出一种基于直方图分段非线性插值的对比度增强处理技术.通过将整幅图像分为背景段、过渡段和目标段,依据各部分的特点分别对不同的灰度段采用直方图非线性拉伸,即根据各段直方图的分布特性进行图像直方图灰度轴的横向非均匀拉伸,并采用基于冗余去除的灰度均衡方法实现图像增强.实验结果表明,该技术有效地增强了图像的对比度,同时抑制了背景噪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增强 分段灰度变换 非线性变换 灰度冗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非线性变换的EP潜伏期变化自适应检测方法 被引量:4
6
作者 邱天爽 王宏禹 +1 位作者 张杨 鲍海平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842-1849,共8页
该文依据分数低阶矩理论和诱发电位(EP)信号及噪声的低阶α稳定分布特性,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检测EP潜伏期变化的新方法。这种方法基于sigmoid函数对误差信号e_n(k)进行连续的非线性变换,既抑制了EP信号中的低阶α稳定分布噪声,又有效保留... 该文依据分数低阶矩理论和诱发电位(EP)信号及噪声的低阶α稳定分布特性,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检测EP潜伏期变化的新方法。这种方法基于sigmoid函数对误差信号e_n(k)进行连续的非线性变换,既抑制了EP信号中的低阶α稳定分布噪声,又有效保留了信号成分,在高斯和低阶α稳定分布噪声条件下具有很好的韧性,且无须动态估计信号噪声的α参数。利用这种方法动态检测EP潜伏期的变化,比以往的DLMS,DLMP和SDA等算法具有较高的估计精度和较快的收敛速度,是一种具有较高韧性的性能优良的EP潜伏期变化动态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变换 EP潜伏期 自适应检测 EP信号 诱发电位 Α稳定分布噪声 分数低阶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变换的图表示优化 被引量:5
7
作者 张涛 洪文学 +1 位作者 宋佳霖 常凤香 《燕山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416-420,共5页
优化是模式识别系统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优化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最终的识别结果。本文针对图表示的模式识别系统,提出了基于非线性函数的优化方法,使图表示模式识别更符合可视化与交互式原则。
关键词 图表示 优化 非线性变换 散点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与数字调制方式的非线性变换识别方法 被引量:7
8
作者 姚亚峰 陈建文 黄载禄 《电讯技术》 2005年第1期23-26,共4页
在多级调制识别系统中,首先需要区分调制方式是模拟调制还是数字调制。本文提出一种非线性变换方法对截获信号序列进行预处理,然后通过提取该序列的差分序列方差作为唯一的分类特征,就可以在较低信躁比条件下有效区分模拟和数字调制方... 在多级调制识别系统中,首先需要区分调制方式是模拟调制还是数字调制。本文提出一种非线性变换方法对截获信号序列进行预处理,然后通过提取该序列的差分序列方差作为唯一的分类特征,就可以在较低信躁比条件下有效区分模拟和数字调制方式。这种非线性变换方法简单直接,所用特征少,并易于软件实现,尤其适合软件无线电等实时性要求高的应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制识别 非线性变换 模拟调制 数字调制 特征参数 软件无线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zhnik方程组的一个非线性变换和多重孤子解(英文) 被引量:4
9
作者 王明亮 李向正 韩淑霞 《应用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5-231,共7页
用齐次平衡原则导出了一个非线性变换,通过该变换Nizhnik方程组化为一个齐2次方程.用Hirota方法可求出齐2 次方程的一列解.将其代入非线性变换,得Nizhnik方程组的多重孤子解.详细分析了二重孤子解.
关键词 Nizhnik方程组 齐次平衡原则 非线性变换 HIROTA方法 多重弧子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非线性变换法实现图像增强的方法 被引量:8
10
作者 雷小丽 党群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6期346-348,共3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非线性变换法进行图像增强处理的方法.将整个灰度范围划分为几个子区间,在这些子区间内红,绿,蓝三色交替由最小值线性变换为最大值,但在整个灰度范围内灰度映射是非线性的.采用该方法处理后的数字图像人眼分辨率明显...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非线性变换法进行图像增强处理的方法.将整个灰度范围划分为几个子区间,在这些子区间内红,绿,蓝三色交替由最小值线性变换为最大值,但在整个灰度范围内灰度映射是非线性的.采用该方法处理后的数字图像人眼分辨率明显优于原始数字图像,可获得更多的视觉细节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增强 非线性变换 图像灰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单整时间序列非线性变换的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喜彬 张世英 《系统工程学报》 CSCD 1998年第2期70-77,共8页
文献[1]提出了单整序列的非线性变换问题,并对变换序列的统计性质进行了分析.文献[2]也对单整序列的非线性变换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他们都得出结论:一般情况下,一个I(1)序列的非线性变换会产生一个长期记忆序列,... 文献[1]提出了单整序列的非线性变换问题,并对变换序列的统计性质进行了分析.文献[2]也对单整序列的非线性变换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他们都得出结论:一般情况下,一个I(1)序列的非线性变换会产生一个长期记忆序列,但是变换后的序列未必是一个I(1)序列.本文讨论了文献[1,2]关于单整序列非线性变换问题的研究方法和基本结论,同时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如果{Xt}和{Yt}都是I(1)序列,并且它们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那么在什么条件下存在{Xt}和{Yt}的非线性变换,使得变换后的序列是协整的?论文首先根据ACE算法,提出了最优非线性变换函数的估计方法,然后对估计后的残差序列进行单位根的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变换 长记忆过程 核平滑 时间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非线性变换的MPSK/MQAM符号速率盲估计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海瑛 袁超伟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20-825,共6页
提出了一种采用非线性变换的MPSK/MQAM类信号符号速率盲估计方法,充分利用了MPSK/MQAM数字信号相邻符号的相位变化信息,通过对零中频信号进行非线性处理,构造一个非线性变换的复数函数,生成含有符号速率的离散谱线。利用四阶累积量的方... 提出了一种采用非线性变换的MPSK/MQAM类信号符号速率盲估计方法,充分利用了MPSK/MQAM数字信号相邻符号的相位变化信息,通过对零中频信号进行非线性处理,构造一个非线性变换的复数函数,生成含有符号速率的离散谱线。利用四阶累积量的方法实现在强背景噪声下提取符号速率的基频分量。该方法运算简单,适应性好,对MQAM和MPSK调制的不同阶数、不同成形滤波器系数的信号均适用,低信噪比下仍具有很好的测量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时相乘 四阶累积量 MPSK/MQAM信号 非线性变换 相位跳变 符号速率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入非线性变换的分形图像压缩编码 被引量:2
13
作者 高瀚昭 王俊生 谢立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89-92,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变换的分形图像压缩编码方法。证明了引入的非线性变换满足压缩迭代映射理论。模拟实验的结果表明 ,与传统的分形图像压缩编码方法相比 ,压缩比和峰值信噪比均有所改善。
关键词 图像压缩编码 分形 非线性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eccak类非线性变换的置换性质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倩男 李云强 蒋淑静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01-1204,共4页
Keccak杂凑函数是通过SHA-3最后一轮筛选的五个杂凑函数之一。通过对Keccak杂凑函数的非线性环节进行研究,提出了n元Keccak类非线性变换,并逐比特分析了其变换规律,通过分类研究,给出了两个原象不相等时,象不相等的充分条件和象相等的... Keccak杂凑函数是通过SHA-3最后一轮筛选的五个杂凑函数之一。通过对Keccak杂凑函数的非线性环节进行研究,提出了n元Keccak类非线性变换,并逐比特分析了其变换规律,通过分类研究,给出了两个原象不相等时,象不相等的充分条件和象相等的必要条件;进一步证明了当n为奇数时,n元Keccak类非线性变换是一个置换;当n为偶数时,不是一个置换。最后,证明了当n为奇数时,n元Keccak类非线性变换不是全向置换、全距置换和正形置换,为进一步应用这类编码模型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eccak 杂凑函数 非线性变换 置换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语义通信的非线性变换编码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平 戴金晟 +3 位作者 张育铭 王思贤 秦晓琦 牛凯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4,共14页
针对经典通信系统模块设计分离、处理范式受限等因素限制了端到端信息传输性能持续提升的问题,提出了面向语义通信的非线性变换编码传输新框架。首先,基于变分理论推导了语义通信端到端率失真优化准则。据此,设计了非线性变换来提取信... 针对经典通信系统模块设计分离、处理范式受限等因素限制了端到端信息传输性能持续提升的问题,提出了面向语义通信的非线性变换编码传输新框架。首先,基于变分理论推导了语义通信端到端率失真优化准则。据此,设计了非线性变换来提取信源数据在语义隐空间的紧致表征,并通过语义变分熵建模引导实现了变速率非线性联合信源信道编码。实验表明,语义非线性变换编码能显著提升端到端数据传输性能及鲁棒性,是实现语义通信的关键技术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通信 非线性变换 非线性编码 变分熵建模 率失真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变换法的高分辨率SAR杂波图像仿真
16
作者 秦先祥 周石琳 +1 位作者 邹焕新 高贵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53-457,共5页
提出了一种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杂波图像的仿真方法。在分析了两种用于高分辨率SAR杂波图像建模的统计模型(广义Gamma分布和广义复合分布)特性的基础上,推导了其相应的基于非线性变换法的生成函数的解... 提出了一种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杂波图像的仿真方法。在分析了两种用于高分辨率SAR杂波图像建模的统计模型(广义Gamma分布和广义复合分布)特性的基础上,推导了其相应的基于非线性变换法的生成函数的解析式。然后,在由实测图像中估计与人为设定两种模型参数获取方式下,分别仿真了广义Gamma分布和广义复合分布的SAR杂波图像。实验结果表明,所仿真图像的直方图均与相应的理论概率密度函数吻合,验证了仿真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杂波仿真 广义Gamma分布 广义复合分布 非线性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奇异摄动与非线性变换相结合的方法应用及研究
17
作者 王新民 刘长林 +1 位作者 肖顺达 吴旭光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255-259,共5页
对于一类高阶非线性奇异摄动系统,奇异摄动分解后仍是非线性系统,不便于分析和控制律设计;对于这样的系统直接应用基于微分几何的全局等效变换方法,很多情况下会遇到由于控制量不足造成不可变换或解高阶偏微分方程的困难.本文综合... 对于一类高阶非线性奇异摄动系统,奇异摄动分解后仍是非线性系统,不便于分析和控制律设计;对于这样的系统直接应用基于微分几何的全局等效变换方法,很多情况下会遇到由于控制量不足造成不可变换或解高阶偏微分方程的困难.本文综合了这两种方法,应用于飞机地形防撞控制律设计,取得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 奇摄动 飞机 非线性变换 地形防撞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噪声的非线性变换有源控制算法研究
18
作者 李沛 张景荣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9-42,47,共5页
α稳定分布模型是描述脉冲噪声的最佳理论工具,研究了对称α稳定分布脉冲噪声的有源控制;对基于非线性变换的脉冲噪声有源控制算法进行了推导与分析,并对FXSigmod算法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用实验证实算法消除噪声的效果。该算法无需估测阈... α稳定分布模型是描述脉冲噪声的最佳理论工具,研究了对称α稳定分布脉冲噪声的有源控制;对基于非线性变换的脉冲噪声有源控制算法进行了推导与分析,并对FXSigmod算法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用实验证实算法消除噪声的效果。该算法无需估测阈值,容易实现,连续更新性能好,可快速有效抑制脉冲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噪声 非线性变换 有源控制 Α稳定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种群灰色非线性变换通用模型及其应用
19
作者 孙全敏 孙宝胜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132-136,共5页
基于灰色高阶增量动态GMS(n,1)建模原理和方法,提出Logistic扩展模型—LM(n,1)模型、理查兹生长函数扩展模型-LLM(n,1)模型、库柏茨生长函数扩展模型—LE(n,1)模型,能有效描述生物种群数量非平稳、振荡性增长过程。应用本文模型对福建... 基于灰色高阶增量动态GMS(n,1)建模原理和方法,提出Logistic扩展模型—LM(n,1)模型、理查兹生长函数扩展模型-LLM(n,1)模型、库柏茨生长函数扩展模型—LE(n,1)模型,能有效描述生物种群数量非平稳、振荡性增长过程。应用本文模型对福建三明格氏栲种群数量增长序列进行模拟,复相关系数R^2>0.9974,平均误差率为<4.0343%。拟合优度、精度均佳。文献[1]~[3]中3种模型模拟值在序列前期存在系统偏差,本文3种模型模拟值有效消除了这一系统偏差,更适合格氏栲种群动态增长特征。本文模型信息包容量极为丰富,为非线性生物种群离散时间序列建模、预测、控制提供了新的有效规范方法,在生物、生态等领域具有广泛适用性与广阔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种群 灰色非线性变换通用模型 应用 非平稳振荡性 格氏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谱优势与非线性变换混合的立体声声学回声消除方法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鹤飞 郑成诗 李晓东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73-379,共7页
立体声声学回声控制系统中,两通道信号间的强相关性导致自适应算法的解不唯一,滤波器失调较大。为了解决此问题,并尽可能地保留语音质量,该文基于心理声学上的谱优势效应提出一种新型的混合立体声声学回声消除方法。根据谱优势效应,在3... 立体声声学回声控制系统中,两通道信号间的强相关性导致自适应算法的解不唯一,滤波器失调较大。为了解决此问题,并尽可能地保留语音质量,该文基于心理声学上的谱优势效应提出一种新型的混合立体声声学回声消除方法。根据谱优势效应,在3个低次谐频处注入能量较弱的正弦信号,以减弱低频相关性。同时对非线性变换法进行改进,以用于中高频去相关处理。与传统方法的多方面性能测试对比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改善失调性能并提高收敛速度,且具有较小的语音失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信号处理 立体声声学回声消除 去相关 谱优势 非线性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