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用非线性前馈控制液压伺服系统压力仿真研究
1
作者 王莹 许洋洋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37,43,共5页
为了提高液压伺服系统抗外界扰动能力,降低液压伺服系统压力跟踪误差,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的非线性前馈控制方法,并对叶片泵和离合器压力进行仿真验证。文中给出了液压伺服系统简图,建立液压伺服系统动力学方程式。定义液压伺服系统... 为了提高液压伺服系统抗外界扰动能力,降低液压伺服系统压力跟踪误差,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的非线性前馈控制方法,并对叶片泵和离合器压力进行仿真验证。文中给出了液压伺服系统简图,建立液压伺服系统动力学方程式。定义液压伺服系统非平面简化模型的输入-输出线性化,为了获得更好的液压伺服系统压力跟踪性能和抗扰动能力,前馈控制通过附加反馈控制回路进行了扩展,最终设计出一种基于模型的非线性前馈控制方法。采用Matlab软件对液压伺服系统叶片泵和离合器压力进行仿真,与PID控制方法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在有扰动环境中,采用PID控制方法,液压伺服系统叶片泵和离合器压力跟踪误差较大;采用非线性前馈控制方法,液压伺服系统叶片泵和离合器压力跟踪误差较小。采用非线性前馈控制方法,液压伺服系统能够抵抗外界扰动,降低液压伺服系统叶片泵和离合器压力跟踪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伺服系统 非线性前馈控制 压力 误差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前馈控制器的电液驱动离合器系统控制 被引量:4
2
作者 邝家凯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99-204,共6页
为了提高汽车离合器运动轨迹控制的准确性,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前馈控制器的电液驱动离合器系统控制方法。通过研究驱动离合器工作的液压装置结构,分析了其组成部分及工作原理。通过泵的角速度及活塞位移,建立了液压装置的物理方程。... 为了提高汽车离合器运动轨迹控制的准确性,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前馈控制器的电液驱动离合器系统控制方法。通过研究驱动离合器工作的液压装置结构,分析了其组成部分及工作原理。通过泵的角速度及活塞位移,建立了液压装置的物理方程。采用阀孔的面积及阀芯周长、位移和叠合量等参数,计算了系统中控制边缘的湍流流量。利用调节阀、比例方向阀以及离合器的质量,求取了系统矩阵。在系统体积流矢量的基础上,构建了输入仿射系统,并通过仿射系统中的流量系数,构造了非线性补偿控制律。以调压阀、电磁阀和离合器的活塞目标位移为依据,建立了非线性前馈控制器,以实现对离合器运动轨迹的控制。实验结果表明:在跟踪方波与不规则目标轨迹时,本文方法比滑模控制器方法的控制准确性分别提高了42.48%和37.01%,表明本文所提非线性前馈控制器对电液驱动的离合器系统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可控制离合器准确地按照目标轨迹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液装置 离合器 非线性前馈控制 运动轨迹 非线性补偿控制 系统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机组非线性前馈与模糊PID结合变桨距控制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郭鹏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838-843,共6页
针对风电机组的强非线性和时滞特性,提出将非线性前馈与模糊PID结合的新型变桨距控制方法,以克服传统PID变桨距调节系统在额定风速以上难以达到满意效果的缺点.根据桨叶的气动特性,采用数值计算和多项式曲线拟合的方法得到桨距角与风速... 针对风电机组的强非线性和时滞特性,提出将非线性前馈与模糊PID结合的新型变桨距控制方法,以克服传统PID变桨距调节系统在额定风速以上难以达到满意效果的缺点.根据桨叶的气动特性,采用数值计算和多项式曲线拟合的方法得到桨距角与风速的非线性模型,并以该模型为基础设计了非线性前馈控制器.对某300 kW变桨距风电机组的仿真表明:新方法在额定风速以上的不同风速段都能够有效地减小系统的超调量,缩短调节时间,具有较满意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变桨距控制系统 模糊PID 非线性前馈控制 气动特性 桨距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SO与终端滑模控制的直流配电网母线电压控制 被引量:16
4
作者 康忠健 陈醒 +1 位作者 崔朝丽 于洪国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235-3243,共9页
针对直流配电网中母线电压控制问题,在双向AC/DC变换器传统双闭环控制器的基础上,设计一种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extended state observer,ESO)和终端滑模的非线性鲁棒电流前馈控制器,在不需要增加额外电压/电流传感器的情况下实现对系... 针对直流配电网中母线电压控制问题,在双向AC/DC变换器传统双闭环控制器的基础上,设计一种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extended state observer,ESO)和终端滑模的非线性鲁棒电流前馈控制器,在不需要增加额外电压/电流传感器的情况下实现对系统内扰动的快速跟踪,有利于直流配电网中分布式电源与负荷的扩展和即插即用。传统电流前馈控制需要多个电流传感器采集负载电流信息,利用ESO与终端滑模控制理论将电流前馈控制系统转变为以直流母线电压为输入信号的非线性鲁棒电流前馈控制器,有效避免额外传感器的加入,减少装置费用,并且ESO可对系统各状态以及系统模型的不确定性和外部扰动进行实时跟踪,实现对系统中母线电压波动的快速抑制。软件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表现出良好的控制效果和鲁棒性,对于直流母线电压波动具有很好的稳定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配电网 母线电压控制 扩张状态观测器 终端滑模 非线性鲁棒电流前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ybrid control based on inverse Prandtl-Ishlinskii model for magnetic shape memory alloy actuator 被引量:2
5
作者 周淼磊 高巍 田彦涛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5期1214-1220,共7页
The hysteresis characteristic is the major deficiency in the positioning control of magnetic shape memory alloy actuator. A Prandtl-Ishlinskii model was developed to characterize the hysteresis of magnetic shape memor... The hysteresis characteristic is the major deficiency in the positioning control of magnetic shape memory alloy actuator. A Prandtl-Ishlinskii model was developed to characterize the hysteresis of magnetic shape memory alloy actuator. Based on the proposed Prandtl-Ishlinskii model, the inverse Prandtl-Ishlinskii model was established as a feedforward controller to compensate the hysteresis of the magnetic shape memory alloy actuator. For further improving of the positioning precision of the magnetic shape memory alloy actuator, a hybrid control method with hysteresis nonlinear model in feedforward loop was proposed. The control method is separated into two parts: a feedforward loop with inverse Prandtl-Ishlinskii model and a feedback loop with neural network controller. To validate the validity of the proposed control method, a series of simulations and experiments were researched. The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maximum error rate of open loop controller based on inverse PI model is 1.72%, the maximum error rate of the hybrid controller based on inverse PI model is 1.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netic shape memory alloy HYSTERESIS hybrid control Prandtl-Ishlinskii model neural networ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