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线性优化模型的数码相机定标 被引量:1
1
作者 刘丽华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5期181-184,共4页
通过构造非线性模型,对经典标定方法进行了补充,同时也解决了在样本数据较少情况下的数码相机精确定位问题。利用线性转换模型得到投影矩阵,设定‖m3‖=1为约束条件,通过分解参数矩阵求出数码相机内外部参数,并将其作为非线性优化模型... 通过构造非线性模型,对经典标定方法进行了补充,同时也解决了在样本数据较少情况下的数码相机精确定位问题。利用线性转换模型得到投影矩阵,设定‖m3‖=1为约束条件,通过分解参数矩阵求出数码相机内外部参数,并将其作为非线性优化模型的初始值;然后构造非线性优化模型,建立目标函数J=n∑i=1‖pi-p(A,k1,k2,R,ti,Pi)‖2,求解在约束条件h1T(A-1)TA-1h2=0和h1T(A-1)TA-1h1=hT2(A-1)TA-1h2下的最优解,从而实现数码相机的精确标定。对给出的单样本情况进行了求解,结果表明此算法可以达到较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机定标 非线性优化模型 立体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矿非线性优化模型的优化配矿 被引量:2
2
作者 陈述云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56-59,共4页
配矿是矿山企业降低成本、提质增效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优化配矿,满足生产需求,实现矿石质量的均衡和稳定。因此,根据贵州某矿山铝土矿含量和复杂的特征,运用非线性规划数学模型理论,建立非线性优化模型,对该铝土矿配矿进行科学研究,以... 配矿是矿山企业降低成本、提质增效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优化配矿,满足生产需求,实现矿石质量的均衡和稳定。因此,根据贵州某矿山铝土矿含量和复杂的特征,运用非线性规划数学模型理论,建立非线性优化模型,对该铝土矿配矿进行科学研究,以矿源结构为分析因素,确定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最终得到在满足生产任务量、质量要求条件下的最优数据,供矿总量141.88万t,供铝土矿综合品位铝硅比分别为8.254和5.880,满足供矿总量不少于130万t,A地区供矿综合品位铝硅比大于7、B地区供矿综合品位铝硅比在4~6的要求,实现了铝土矿供矿质量的可行性分配和合理调整,达到了稳定供矿和降低成本的目的。实践证明,该数学模型理论对于复杂的矿源结构下的配矿优化应用,是可行的和有效的,对其他矿山配矿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矿 非线性优化模型 优化 铝土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情况下的网络计划最低成本日程
3
作者 薛声家 段宝霞 麦影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3期55-60,共6页
在时间 -费用关系为非线性的假设下 ,建立求网络计划最低成本日程的优化模型 .该模型的目标函数是变量可分离二次函数 ,而约束条件是线性的 .并使用有效软件求解若干数值例子 .
关键词 网络计划 最低成本日程 非线性优化模型 时间-费用关系 目标函数 EXC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空间需求不均的模块化公交线路运行方案优化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易洪波 刘昱岗 王童语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6-175,共10页
传统固定容量公交车辆难以应对公交线路上空间分布不均的需求。为解决这一问题,引入模块化公交车辆,通过编组与解编的方式实现车队在运行中的容量动态变化,以更贴合需求在空间上的变化。基于运行时空图重构的方法,建立描述模块化公交线... 传统固定容量公交车辆难以应对公交线路上空间分布不均的需求。为解决这一问题,引入模块化公交车辆,通过编组与解编的方式实现车队在运行中的容量动态变化,以更贴合需求在空间上的变化。基于运行时空图重构的方法,建立描述模块化公交线路运行方案的优化模型,所构建模型为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Mixed Integer-Nonlinear Program,MINLP)模型,模型决策变量包括车队的运行方案以及模块化公交单元的运行方案。为方便求解,采用时间离散化手段,通过一系列方法将所构建的MINLP模型转化为易于求解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Mixed Integer-Linear Program,MILP)模型,并基于成都市真实公交线路与乘客需求数据进行案例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容量固定式公交相比,模块化公交的应用能够使乘客成本降低11.44%,运营成本降低31.35%,综合降低20.32%的系统总成本。敏感性分析实验结果分析了系统供给与需求变化对系统成本产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运行方案优化 混合整数非线性优化模型 模块化公交 时间离散化 Gurob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eta分析的黑龙江省水稻水土肥资源协同优化调配 被引量:2
5
作者 李茉 薛敏 +2 位作者 沙炎 李海燕 陈颖珊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02-311,共10页
水稻灌溉水量、氮肥和种植面积的高效管理有助于提升农业经济效益,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改善生态环境。以黑龙江省13个市(区)为研究区域,利用Meta分析量化不同灌溉方式和施氮量对水稻产量和温室气体(CO_(2)、CH_(4)、N_(2)O)排放的影响,... 水稻灌溉水量、氮肥和种植面积的高效管理有助于提升农业经济效益,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改善生态环境。以黑龙江省13个市(区)为研究区域,利用Meta分析量化不同灌溉方式和施氮量对水稻产量和温室气体(CO_(2)、CH_(4)、N_(2)O)排放的影响,并建立水肥生产函数。在此基础上,以经济效益、温室气体排放量、水肥利用效率为目标函数构建多目标优化模型,以优化分配各地区的水肥资源,调整水稻种植面积。优化结果表明:控制灌溉和施加氮肥不同程度影响产量和温室气体排放,优化后水稻种植面积减少3.76%,水利用效率提高18.4%,灌溉水量均值为4513.54 m^(3)/hm^(2),氮肥施用量减少11%,氮肥利用效率提高32%,氮肥施用量均值为100 kg/hm^(2);经济效益增加8.1%,温室气体排放降低10.6%。本模型可以量化表征区域尺度基于控制灌溉的水肥施用与产量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响应关系,协同优化稻田水土肥资源最佳配比,平衡经济、温室气体排放和资源利用效率,有助于黑龙江省水稻不同目标间的水肥资源优化和种植面积调整,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可为水稻水土肥资源优化与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控制灌溉 META分析 水肥耦合 多目标非线性优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绕组调节模式的变压器式可控电抗器谐波电流优化 被引量:11
6
作者 田铭兴 柳轶彬 +1 位作者 郭毅娜 李进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993-2999,共7页
变压器式可控电抗器(controllable reactor of transformer type,CRT)目前的调节模式仅限于单绕组调节模式,此时CRT的谐波电流含量无法满足要求更高的应用场合。为进一步改善CRT的谐波性能,提出了多绕组调节模式的基本概念;采用分段线... 变压器式可控电抗器(controllable reactor of transformer type,CRT)目前的调节模式仅限于单绕组调节模式,此时CRT的谐波电流含量无法满足要求更高的应用场合。为进一步改善CRT的谐波性能,提出了多绕组调节模式的基本概念;采用分段线性化的方法,推出CRT工作绕组瞬时电流的计算通式;利用傅里叶级数分析方法求得工作绕组电流基波及各次谐波分量有效值与各触发角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将CRT整个容量范围进行离散,依次以各离散容量点为等式约束,以CRT向电网注入的谐波电流含量为目标函数,建立非线性优化模型,并调用Matlab中的求解非线性约束最小化问题的函数(Fmincon)逐点求解,从而实现了CRT的谐波优化调节模式。算例分析显示谐波优化调节模式的谐波性能明显优于目前公认的谐波性能最好的固定单支路调节模式。最后借助CRT等值电路仿真模型指出文中提出的谐波优化方法的本质是基于谐波对消原理,在相控方式下,"对消"原理比已有的"稀释"原理能够更显著地减小CRT注入电网的谐波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式可控电抗器 多绕组调节模式 非线性优化模型 谐波对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网平差的多元响应模型及参数估计
7
作者 李述山 丁世飞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51-453,共3页
本文针对GPS测量数据为多元响应数据的特点 ,建立了一个GPS网平差的多元响应模型 ,讨论了模型的性质 ,在几种情形下 ,给出了参数的极大似然估计与非线性最小二乘估计的非线性优化模型 。
关键词 网平差 GPS网 CPS 非线性最小二乘估计 响应 参数估计 测量数据 非线性优化模型 极大似然估计 求解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邻域搜索算法的物流配送系统集成优化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孙琦 戢守峰 刘旭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46-55,共10页
本文针对物流配送系统集成优化问题,考虑取货和送货两种业务的配送情形下仓库和车辆的容量上限约束,构建包括仓库的开放成本、配送成本以及容量溢出成本的非线性混合整数优化模型,设计变邻域搜索启发式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算法通过泰... 本文针对物流配送系统集成优化问题,考虑取货和送货两种业务的配送情形下仓库和车辆的容量上限约束,构建包括仓库的开放成本、配送成本以及容量溢出成本的非线性混合整数优化模型,设计变邻域搜索启发式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算法通过泰森多边形确定位置上的初始订单分配,再通过扫描半径及消费者数据结构标识实现邻域搜索,改进算法对解决方案进行迭代更新,完成优化求解。最后通过对辽宁宅急送取/送一体化物流配送案例进行数值分析,验证算法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邻域搜索算法 取货和送货 非线性混合整数优化模型 集成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场地勤服务优化问题的双重变异单亲遗传算法 被引量:4
9
作者 唐非 刘树安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369-1374,共6页
为了减少地勤服务作业调度影响的航班延误,以总航班延误最小化及航班延误方差最小化为目标建立了多目标非线性整数优化模型.地勤服务作业调度优化问题是NP难问题,因此,提出了一种双重变异单亲遗传算法求解该类问题.该算法避免了遗传算... 为了减少地勤服务作业调度影响的航班延误,以总航班延误最小化及航班延误方差最小化为目标建立了多目标非线性整数优化模型.地勤服务作业调度优化问题是NP难问题,因此,提出了一种双重变异单亲遗传算法求解该类问题.该算法避免了遗传算法求解同类问题时产生非法个体的现象,并且双重变异策略具有全局搜索能力.结果表明:双重变异单亲遗传算法可以很好地解决航班分配服务组及服务组内航班服务序列优化的地勤服务调度问题,减少了因地勤服务作业导致的航班总延误,避免了单个航班长时间延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场地勤服务 总航班延误最小化 延误方差最小化 多目标非线性整数优化模型 双重变异单亲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动态协调优化控制策略 被引量:22
10
作者 黄智达 石兆麒 梅勇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5-52,共8页
针对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MMC-MTDC)采用定系数下垂控制存在功率分配失衡、直流电压越限及运行损耗较高的情况,提出一种动态协调优化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考虑网损、直流电压偏差、换流站功率裕度、系统电压静态稳定裕度等因素对系统... 针对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MMC-MTDC)采用定系数下垂控制存在功率分配失衡、直流电压越限及运行损耗较高的情况,提出一种动态协调优化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考虑网损、直流电压偏差、换流站功率裕度、系统电压静态稳定裕度等因素对系统的影响,建立非线性多目标优化求解模型,并采用基于Pareto最优解集的多目标遗传优化算法计算受端下垂控制站的直流电压参考值、直流功率参考值和下垂系数。然后将求解得到的最优控制参数应用于系统,使换流站动态修正实际运行点以保证系统的稳定与经济运行。最后,建立四端MMC-MTDC系统并对所提控制策略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可在满足各项稳定运行指标的前提下,根据系统运行工况得出最优控制参数并动态修正运行点,实现降低系统运行损耗和各站直流功率不满载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MC-MTDC系统 定系数下垂控制 非线性多目标优化求解模型 PARETO最优解集 动态协调优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MPA的半挂车自动泊车运动规划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元民 王亚飞 +2 位作者 秦文刚 陈浩 刘银华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91-702,共12页
半挂车辆的非稳定运动学特性为其泊车过程中自主运动规划带来严峻挑战。针对半挂车在多障碍物的静态场景中泊车运动规划算法效率低、结果平滑性差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序列式运动规划方法(sequential motion planning algorithm,SMPA)。首... 半挂车辆的非稳定运动学特性为其泊车过程中自主运动规划带来严峻挑战。针对半挂车在多障碍物的静态场景中泊车运动规划算法效率低、结果平滑性差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序列式运动规划方法(sequential motion planning algorithm,SMPA)。首先,提出了基于二次规划策略和改进双向快速扩展随机树(bidirectional rapidly-exploring random tree algorithm,Bi-RRT)的初始路径生成方法。然后,结合车辆非完整微分约束下的路径节点可行性判别方法研究,提出基于概率的目标偏向采样策略,提高了采样效率。最后,构建了面向车辆系统控制变量连续性的非线性最优化控制模型,解决泊车换向点的对接问题,提高了泊车轨迹平滑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多障碍物场景中,规划时间相比Hybrid A*和Bi-RRT分别降低了86.71%和21.44%,轨迹质量也更具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挂车自动泊车 二次规划 改进Bi-RRT 非线性优化控制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子群算法在主震断层面参数估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2
作者 王福昌 万永革 胡顺田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9-154,共6页
提出了利用粒子群全局优化算法,由余震震源参数确定主震断层面的方法,从而克服了常见的Gauss-New-ton法对初值的敏感性。同时,讨论了l1和l2范数准则对参数估计的影响。将该方法用于2003年7月21日云南大姚6.2级地震断层面参数估计,取得... 提出了利用粒子群全局优化算法,由余震震源参数确定主震断层面的方法,从而克服了常见的Gauss-New-ton法对初值的敏感性。同时,讨论了l1和l2范数准则对参数估计的影响。将该方法用于2003年7月21日云南大姚6.2级地震断层面参数估计,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群算法 参数估计 非线性优化模型 余震 主震断层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间信度环境下基于偏好熵的随机格序排列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春香 龚浩 郭耀煌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1-29,共9页
针对偏好优劣关系的信度为区间值的决策偏好系统,运用熵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区间值分布偏好向量的决策分析方法。首先,将决策者对方案的偏好描述由:优于、劣于、等价和不可比这四种关系拓广为优于、劣于、等价、无法比较但有上确界、无... 针对偏好优劣关系的信度为区间值的决策偏好系统,运用熵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区间值分布偏好向量的决策分析方法。首先,将决策者对方案的偏好描述由:优于、劣于、等价和不可比这四种关系拓广为优于、劣于、等价、无法比较但有上确界、无法比较但有下确界、无法比较且有上确界又下确界、不可比七种偏好关系,并结合区间证据的概念和性质给出了决策偏好系统的区间值分布偏好向量与相对熵的概念、性质。然后,构建了基于偏好熵的证据推理非线性优化模型,通过求解模型,并结合优先原则和集结规则将个人偏好集结成群体偏好,给出了该决策方法的具体步骤,举例说明了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决策 格序偏好 区间信度 偏好熵 非线性优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ELS方法的噪声诊断技术研究
14
作者 刘丛志 王铃燕 +3 位作者 任冰禹 马卢平 刘伟群 胡广地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82-887,共6页
基于赫姆霍兹方程最小二乘法(HELS)的噪声诊断技术,将赫姆霍兹方程应用于噪声诊断技术中,把声场中声压转化为一组线性无关的独立函数的叠加,使用最小二乘法根据已知的较少噪声信号准确高效地重建声源表面的声压。建立基于非线性优化理... 基于赫姆霍兹方程最小二乘法(HELS)的噪声诊断技术,将赫姆霍兹方程应用于噪声诊断技术中,把声场中声压转化为一组线性无关的独立函数的叠加,使用最小二乘法根据已知的较少噪声信号准确高效地重建声源表面的声压。建立基于非线性优化理论的新型HELS-PSO模型进行噪声源识别和声场重建研究,在实验室中以音箱作为模拟噪声源,通过实验进行验证。实验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高效性,表明新算法的求解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噪声诊断 赫姆霍兹方程 非线性优化模型 HELS-PSO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臭水体综合整治工程的水质改善效果评价 被引量:2
15
作者 鲁佳慧 唐德善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50-53,58,共5页
以盐城市蔷薇河为研究对象,基于因子分析法和优化的非线性灰色伯努利模型,结合2009-2017年的水质数据,分析黑臭水体综合整治工程对河道水质改善和主要污染因子的治理效果。结果证明实施黑臭水体综合整治工程后,蔷薇河水质得到明显提升,... 以盐城市蔷薇河为研究对象,基于因子分析法和优化的非线性灰色伯努利模型,结合2009-2017年的水质数据,分析黑臭水体综合整治工程对河道水质改善和主要污染因子的治理效果。结果证明实施黑臭水体综合整治工程后,蔷薇河水质得到明显提升,生活污染以及营养元素污染治理效果明显,但无机污染和水体物理环境状况改善效果不明显,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应措施的制定和实施,为规划下一阶段黑臭水体整治工程的工作目标及任务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子分析法 优化非线性灰色伯努利模型 黑臭水体综合整治工程 水质改善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华蓝藻固有光学特性的主要类群定量识别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褚乔 张壹萱 +2 位作者 张玉超 马荣华 胡旻琪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4-85,共12页
蓝藻水华是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不同水华蓝藻类群形成的水华特征、危害及其治理方法差异显著.因此,如何快速、准确地掌握不同蓝藻类群的时空分布特征成为实施富营养化湖泊污染治理与生态恢复、蓝藻生态灾害预测预警中一个... 蓝藻水华是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不同水华蓝藻类群形成的水华特征、危害及其治理方法差异显著.因此,如何快速、准确地掌握不同蓝藻类群的时空分布特征成为实施富营养化湖泊污染治理与生态恢复、蓝藻生态灾害预测预警中一个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本研究基于纯藻种实验室培养和室内光学控制实验,在微囊藻(Microcystis)、鱼腥藻(Dolichospermum)、束丝藻(Aphanizomenon)3种主要水华蓝藻固有光学特性的基础上,通过甄别不同水华蓝藻的吸收、散射和后向散射光谱的特征波段,构建了基于吸收和散射特性的5种水华蓝藻类群的非线性最优化定量识别模型,其中,基于440、620和675 nm 3个波段吸收的a-CIM 440,620,675具有较为稳定的定量识别能力;并基于野外实测光学特性数据,实现了巢湖主要水华蓝藻类群的定量监测,初步分析了巢湖主要水华蓝藻类群的时空分布特性.研究表明,巢湖的水华蓝藻以鱼腥藻、微囊藻为主,束丝藻较少,鱼腥藻主要出现在温度较低的季节,微囊藻在夏季的西部湖区占优势;巢湖水华主要为微囊藻藻华和鱼腥藻藻华,且浓度较高的蓝藻主要存在于水体表面以下20 cm范围内;微囊藻和鱼腥藻在非藻华断面垂向上均匀分布.本研究可为富营养化湖泊蓝藻水华预测预警以及相关管理部门决策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营养化湖泊 水华蓝藻类群 固有光学特性 非线性优化模型 巢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MM的间歇采样转发式干扰的参数估计 被引量:6
17
作者 尚东东 张劲东 +1 位作者 胡婉婉 王娜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17-422,429,共7页
间歇采样转发式干扰与雷达发射信号相参,可以获得部分脉压增益,具有极强的干扰效果,亟需有效的干扰先验知识对抗。针对该问题,本文根据间歇采样转发干扰脉冲压缩后的结果,构造出含有加窗向量的非线性整数优化模型,将参数估计问题转化为... 间歇采样转发式干扰与雷达发射信号相参,可以获得部分脉压增益,具有极强的干扰效果,亟需有效的干扰先验知识对抗。针对该问题,本文根据间歇采样转发干扰脉冲压缩后的结果,构造出含有加窗向量的非线性整数优化模型,将参数估计问题转化为向量估计问题,然后利用交替方向乘子法(Alternating Direction Method of Multipliers,ADMM)将非线性整数优化模型分解为整数归整模型和连续模型,求解出加窗向量,实现切片宽度和数量的估计。最后计算机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采样转发式干扰 非线性整数优化模型 加窗向量估计 交替方向乘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ovel stabilization approach for small signal disturbance of power system with time-varying delay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波 孙元章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12期3522-3527,共6页
Small signal instability may cause severe accidents for power system if it can not be dear correctly and timely. How to maintain power system stable under small signal disturbance is a big challenge for power system o... Small signal instability may cause severe accidents for power system if it can not be dear correctly and timely. How to maintain power system stable under small signal disturbance is a big challenge for power system operators and dispatchers. Time delay existing in signal transmission process makes the problem more complex. Conventional eigenvalue analysis method neglects time delay influence and can not precisely describe power system dynamic behaviors. In this work, a modified small signal stability model considering time varying delay influence was constructed and a new time delay controller was proposed to stabilize power system under disturbance. By Lyapunov-Krasovskii function, the control law in the form of nonlinear matrix inequality (NLMI) was derived. Considering synthesis method limitation for time delay controller at present, both parameter adjustment method by using linear matrix inequality (LMI) solver and iteration searching method by solving nonlinear minimization problem were suggested to design the controller. Simulation tests were carried out on synchronous-machine infinite-bus power system. Satisfactory test results verify the correctness of the proposed model and the feasibility of the stabilization approa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wer system stability small signal disturbance time-varying delay power system stabiliz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timal design of dynamic and control performance for planar manipulator 被引量:6
19
作者 YOU Wei KONG Min-xiu +1 位作者 SUN Li-ning DU Zhi-jia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1期108-116,共9页
A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approach of dynamic and control performance for a two-DOF planar manipulator was proposed.After the kinematic and dynamic analysis,several advantages of the mechanism were illustrated,which m... A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approach of dynamic and control performance for a two-DOF planar manipulator was proposed.After the kinematic and dynamic analysis,several advantages of the mechanism were illustrated,which made it possible to obtain good dynamic and control performances just through mechanism optimization.Based on the idea of design for control(DFC),a novel kind of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model was proposed.There were three optimization objectives:the index of inertia,the index describing the dynamic coupling effects and the global condition number.Other indexes to characterize the designing requirements such as the velocity of end-effector,the workspace size,and the first mode natural frequency were regarded as the constraints.The cross-section area and length of the linkages were chosen as the design variables.NSGA-II algorithm was introduced to solve this complex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problem.Additional criteria from engineering experience were incorporated into the selecting of final parameters among the obtained Pareto solution sets.Finally,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to validate the linear dynamic structure and control performances of the optimized mechanisms.A new expression for measuring the dynamic coupling degree with clear physical meaning was propos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ptimized mechanism has an approximate decoupled dynamics structure,and each active joint can be regarded as a linear SISO system.The control performances of the linear and nonlinear controllers were also compared.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optimized mechanism can achieve good control performance only using a linear controll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chanism optimization dynamic optimization design for control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