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巨厚黄土塬区非纵测线地震资料处理方法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于相海 张克诚 +4 位作者 周夏丽 王军 汪铁望 高秦 张媛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5-91,共7页
鄂尔多斯盆地巨厚黄土塬区,地表条件复杂,直测线资料的品质较差,而沿沟布置的弯线,测网稀疏,地震勘探的精度受到很大制约。在鄂尔多斯盆地JY地区开展了非纵测线地震资料处理方法研究。对非纵测线资料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 鄂尔多斯盆地巨厚黄土塬区,地表条件复杂,直测线资料的品质较差,而沿沟布置的弯线,测网稀疏,地震勘探的精度受到很大制约。在鄂尔多斯盆地JY地区开展了非纵测线地震资料处理方法研究。对非纵测线资料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非纵地震资料处理流程。主要技术包括:①具有黄土塬特色的静校正技术;②合理的噪声压制技术;③拓宽频带的组合反褶积技术;④高精度非纵速度分析技术。经过非纵地震资料处理流程处理的地震剖面,品质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可以满足该地区油气勘探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纵线地震资料 静校正 速度分析 子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水地震区非纵资料解释 被引量:7
2
作者 周民都 李清河 +2 位作者 闵祥仪 范兵 魏德晴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1991年第A00期44-47,共4页
在天水地震区人工地震测深中,在三条测线上观测了八个炮点的非纵记录。这些非纵剖面旨在判定M面形态及断裂。解释结果认为,本区地壳呈北厚南薄,西厚东薄形态,不仅发现了近东西向的西秦岭北缘断裂,尤其发现了宕昌—通渭,西和—静宁北北... 在天水地震区人工地震测深中,在三条测线上观测了八个炮点的非纵记录。这些非纵剖面旨在判定M面形态及断裂。解释结果认为,本区地壳呈北厚南薄,西厚东薄形态,不仅发现了近东西向的西秦岭北缘断裂,尤其发现了宕昌—通渭,西和—静宁北北东向深部隐伏断裂,在此区域内,存在着一系列近南北向平行深部隐伏断裂,它们的走向与本区M>7的地震排列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水地区 地震 非纵测线资料 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