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本食蚧蚜小蜂对橡副珠蜡蚧的致死作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方平 牛黎明 +4 位作者 陈俊谕 朱俊洪 李磊 韩冬银 符悦冠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44-548,共5页
为探明日本食蚧蚜小蜂(Coccophagus japonicus Compere)对橡副珠蜡蚧(Parasaissetianigra Nietner)致死作用的影响因子,在不同接蜂时间、接蜂比例、补充营养及寄主龄期等条件下,研究了日本食蚧蚜小蜂对橡副珠蜡蚧的致死能力。结果表明:... 为探明日本食蚧蚜小蜂(Coccophagus japonicus Compere)对橡副珠蜡蚧(Parasaissetianigra Nietner)致死作用的影响因子,在不同接蜂时间、接蜂比例、补充营养及寄主龄期等条件下,研究了日本食蚧蚜小蜂对橡副珠蜡蚧的致死能力。结果表明:寄主在2龄-初期成虫范围内,繁殖致死率随寄主龄期增加而上升,在初期成虫-黑色期成虫范围内,繁殖致死率则随寄主龄期上升而下降,繁殖致死率以初期成虫最高(67.8%),黑色期成虫最低(2.2%);非繁殖致死率随寄主龄期的增加而下降,2龄最高(60.0%),黑色期成虫最低(0)。日本食蚧蚜小蜂对橡副珠蜡蚧的致死率受接蜂时间影响明显,随着接蜂时间延长,该蜂对橡副珠主蜡蚧的繁殖致死率下降,非繁殖致死率和总致死率上升。成虫期补充6类糖类物质后,小蜂对橡副珠蜡蚧的总致死率为:蔗糖(96.5%)>葡萄糖(95.0%)>果糖(91.3%)>蜂蜜(82.1%)>松三糖(80.0%)>海藻糖(70.8%)。接蜂比例为蜂∶蚧=1∶5~1∶15范围内,随蜂虫比下降,繁殖致死率上升,非繁殖致死率和总致死率均下降。综合分析,日本食蚧蚜小蜂对橡副珠蜡蚧的致死作用随接蜂的蜂虫比例、时间增加而增强,随寄主龄期增加而减弱,成虫期补充蔗糖等营养物质有利于增强该蜂对橡副珠蜡蚧的致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食蚧蚜小蜂 橡副珠蜡蚧 繁殖致死 非繁殖型致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