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核密度估计的三维非等距模型簇的对应关系计算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雷鸣 马荣 +1 位作者 赵丽 赵晓寒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234-240,共7页
针对三维非等距模型簇的一致对应关系计算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核密度估计的三维非等距模型簇对应关系计算方法。首先引入离散时间演化过程描述符(DEP)提取三维模型表面的特征描述符,得到不同区域的不同分布特征;其次通过核密度估计建立... 针对三维非等距模型簇的一致对应关系计算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核密度估计的三维非等距模型簇对应关系计算方法。首先引入离散时间演化过程描述符(DEP)提取三维模型表面的特征描述符,得到不同区域的不同分布特征;其次通过核密度估计建立非等距模型间的映射关系;最后利用弹性网罚函数对非等距模型簇映射关系进行凸优化,从而得到更准确的三维非等距模型簇点到点对应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时变描述符与核密度估计相结合的方法计算非等距模型簇的对应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模型簇一致对应的测地错误,与Aubry的算法比较,测地错误平均下降至0.054。该基于核密度估计的匹配算法与使用函数映射或随机森林函数的方法相比,能构建出更为准确的非等距模型簇一致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等距模型 离散时间演化过程描述符 模型 核密度估计 弹性网罚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滑注意力与谱上采样细化的非等距三维点云模型对应关系计算
2
作者 杨军 张思洋 吴衍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285-3294,共10页
为了解决非等距3维点云模型对应关系计算易受模型大尺度形变影响而导致对应失真、准确率低且平滑性差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结合平滑注意力与谱上采样细化的非等距3维点云模型对应关系计算新方法。首先,利用点所在表面的几何特征信息设计... 为了解决非等距3维点云模型对应关系计算易受模型大尺度形变影响而导致对应失真、准确率低且平滑性差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结合平滑注意力与谱上采样细化的非等距3维点云模型对应关系计算新方法。首先,利用点所在表面的几何特征信息设计平滑注意力机制与平滑感知模块,提高特征对大尺度形变区域非刚性变换的感知能力;其次,将深度函数映射模块与平滑正则化约束相结合,提升函数映射计算结果的平滑性;最后,在谱上采样细化模块中,以多分辨率重建的方式得到最终的逐点映射结果。实验结果表明,与已有算法相比,本算法在FAUST、SCAPE和SMAL数据集上构建的对应关系测地误差最小,处理大尺度形变模型时,能够提升逐点映射的平滑性和全局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应关系 等距3维模型 平滑注意力 函数映射 谱上采样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外特征一致性对齐的非等距三维模型对应关系计算 被引量:3
3
作者 吴衍 杨军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49-759,共11页
针对非等距三维模型对应关系计算准确率低且难以自动化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局部流形调和基与内外积空间对齐的三维模型对应关系计算算法.首先利用局部流形调和基作为模型本征信息,并结合笛卡儿坐标等外部信息嵌入内外积空间,实现本征信... 针对非等距三维模型对应关系计算准确率低且难以自动化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局部流形调和基与内外积空间对齐的三维模型对应关系计算算法.首先利用局部流形调和基作为模型本征信息,并结合笛卡儿坐标等外部信息嵌入内外积空间,实现本征信息和外部信息对齐;其次将计算对齐的目标函数与一致性点偏移算法融合,提高结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最后利用基于交替方向乘子法的交替优化算法来求解目标函数,构建最终的对应关系结果.与已有算法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SMAL,SHERC’19,TOSCA和SHERC’16 Topology数据集上构建的对应关系测地误差最小,全局对应关系准确率最高,同时能够处理拓扑噪声和模型自身对称性影响对应关系计算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应关系 非等距模型 局部流形调和基 内外积空间 一致性点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等距预测模型的填土路基沉降量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唐葭 刘霁 蒋建清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054-2061,共8页
根据路基沉降量的实测资料,利用3种常用的灰色预测模型对路基沉降量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及精度对比,选取预测精度最高的灰色预测模型预测路基最终沉降量。同时,基于改进灰靶决策理论,对路基沉降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将靶心距与路基最终... 根据路基沉降量的实测资料,利用3种常用的灰色预测模型对路基沉降量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及精度对比,选取预测精度最高的灰色预测模型预测路基最终沉降量。同时,基于改进灰靶决策理论,对路基沉降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将靶心距与路基最终沉降量对应,利用非等距预测模型最终沉降量与靶心距之间的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揭示路基沉降与影响因素之间的量化关系,为路基沉降的预测与规律分析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距预测模型 改进灰靶决策理论 精确度 沉降 填土路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等距BFA-GM(1,1)模型的尾翼疲劳寿命预测 被引量:2
5
作者 杨大炼 刘义伦 +1 位作者 李松柏 陶洁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3-69,共7页
针对非等距GM(1,1)模型中背景值系数α对模型的预测能力影响很大而最优值难以确定的问题,将细菌觅食算法与GM(1,1)模型相结合,提出了BFA-GM(1,1)优化模型.以飞机尾翼疲劳寿命预测为实例,分析比较了BFA-GM(1,1)模型、PSO-GM(1,1)模型和GA... 针对非等距GM(1,1)模型中背景值系数α对模型的预测能力影响很大而最优值难以确定的问题,将细菌觅食算法与GM(1,1)模型相结合,提出了BFA-GM(1,1)优化模型.以飞机尾翼疲劳寿命预测为实例,分析比较了BFA-GM(1,1)模型、PSO-GM(1,1)模型和GA-GM(1,1)模型的性能.从试验的结果来看,本文提出的BFA-GM(1,1)模型消耗的时间少于其他2种模型消耗的时间,而平均预测误差低于其他2种模型的平均预测误差,这说明本文提出的BFA-GM(1,1)模型能够更快速、更准确地找到最优的背景值系数α,从而提高了'小样本''贫信息'条件下的飞机尾翼疲劳寿命预测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觅食算法 等距GM(1 1)模型 疲劳 寿命预测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