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基于非等时距加权灰色模型与神经网络的组合预测算法 |
韩晋
杨岳
陈峰
李雄兵
|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39
|
|
2
|
不等时距灰色Verhulst模型及其在沉降预测中的应用 |
偶昌宝
俞亚南
王战国
|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
2005 |
26
|
|
3
|
基于非等时距加权灰色模型与神经网络的轨道不平顺预测 |
韩晋
杨岳
陈峰
吴湘华
|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28
|
|
4
|
基于灰色GM(1,1)非等时距修正模型的轨道质量预测 |
曲建军
高亮
张新奎
辛涛
|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5
|
|
5
|
基于优化非等时距权重傅里叶灰色模型的变形预测 |
周春霖
王有志
徐刚年
王世民
张雪
|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
2019 |
5
|
|
6
|
非等时距灰色模型在地压灾害预测研究中的应用 |
孙丽军
杨家冕
|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
2011 |
6
|
|
7
|
基于改进非等时距灰色模型与PSO优化的轨道不平顺预测 |
王英杰
楚杭
时瑾
张雨潇
|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5
|
|
8
|
基于SA算法的灰色Verhulst模型在软土路基沉降预测中的应用 |
邱红胜
赵勇强
付绍卿
胡玉华
|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
2018 |
5
|
|
9
|
路基沉降变形评估与非等间隔灰色Verhulst模型 |
肖霞林
|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
2011 |
11
|
|
10
|
基于灰色Verhulst的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模型 |
赵国生
王慧强
王健
|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29
|
|
11
|
基于灰色理论的轨道几何状态中长期时变参数预测模型的研究 |
曲建军
高亮
田新宇
辛涛
|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35
|
|
12
|
民用汽车拥有量非线性时空组合预测模型 |
邓文
胡思继
|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
2010 |
10
|
|
13
|
装载机销售量的非等间距Verhulst直接模型研究 |
韩朝晖
董湘怀
|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
2008 |
3
|
|
14
|
基于马尔可夫残差修正灰色模型的轨道质量指数及其分项预测 |
邓逸帆
李宵楠
李政
厚康恒
肖杰灵
|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5
|
基于灰色Verhulst模型的建筑工后沉降预测 |
王双龙
|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1
|
|
16
|
具有更新机制的铁路轨道不平顺灰色预测模型 |
郭然
韩宝明
李得伟
李华
|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2
|
|
17
|
优化灰色模型在建材测试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
郭丽萍
孙伟
陈波
|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
2005 |
2
|
|
18
|
用引入时间参量的DGM(1,1)模型预测大坝沉降 |
孙斌斌
余维维
钟黎雨
|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
2014 |
5
|
|
19
|
基于灰色模型与三次样条插值的预测研究 |
杨程
郑兰香
李春光
|
《湖北农业科学》
|
2015 |
2
|
|
20
|
非等时距GM(1,1)建模方法 |
钱本龙
|
《云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
|
1995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