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农产品贸易隐含的CO_2评估——基于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 被引量:5
1
作者 许源 顾海英 吴开尧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2-86,共5页
在有关国际贸易隐含碳的研究中,大多使用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同时农产品贸易隐含碳少有提及。文章通过构建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精确地评估了1995~2005年中国农产品贸易隐含的CO2。结果表明:中国农业的CO2排放不容忽视,需要进一步加大... 在有关国际贸易隐含碳的研究中,大多使用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同时农产品贸易隐含碳少有提及。文章通过构建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精确地评估了1995~2005年中国农产品贸易隐含的CO2。结果表明:中国农业的CO2排放不容忽视,需要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农产品生产所排放的CO2有3.71%~4.50%是由出口所产生的,农产品消费所排放的CO2有3.29%~10.10%是由进口来满足的,尤其是中间投入的进口"节省"了大量的CO2排放;农产品净出口隐含的CO2不断减少,中国逐渐成为农产品CO2排放净进口国,农产品贸易为节能减排做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贸易 CO2排放 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国际贸易隐含的CO_2评估——基于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 被引量:1
2
作者 许源 顾海英 李南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643-1648,共6页
通过构建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精确地评估了1995~2005年中国国际贸易隐含的CO2.研究发现:国内生产所排放的CO2近1/4~1/3是由出口产生的,国内消费所隐含的CO2近1/5~1/4是由进口来满足的,中国净出口隐含的CO2占国内生产排放的CO2的比... 通过构建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精确地评估了1995~2005年中国国际贸易隐含的CO2.研究发现:国内生产所排放的CO2近1/4~1/3是由出口产生的,国内消费所隐含的CO2近1/5~1/4是由进口来满足的,中国净出口隐含的CO2占国内生产排放的CO2的比例不断上升,为国外承担了大量的CO2排放.另外,中间投入的进口为中国节省了越来越多的CO2;中国对外贸易结构有助于CO2减排,污染贸易条件略有好转,但2000年后对外贸易对CO2减排的贡献度在减小.因此,中国应适度控制出口规模,有针对性地调整贸易结构,从而减少CO2排放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贸易 CO2排放 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木制品业增长动因分析——基于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 被引量:1
3
作者 秦光远 曾寅初 程宝栋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16年第2期66-75,共10页
基于1997年至2010年间投入产出表数据,采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核算了木制品业最终需求角度动力源泉的贡献大小及其变化趋势。结果发现:木制品业快速增长主要依赖最终需求,资本形成、出口和消费三驾马车发挥了关键作用,其贡献率分别达... 基于1997年至2010年间投入产出表数据,采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核算了木制品业最终需求角度动力源泉的贡献大小及其变化趋势。结果发现:木制品业快速增长主要依赖最终需求,资本形成、出口和消费三驾马车发挥了关键作用,其贡献率分别达到52.77%、44.55%、35.06%,中间投入结构和增加率变化对其增长分别贡献了7.34%和-39.72%;不同时期增长动力源泉变化较大,2008年金融危机是转折点,出口贡献迅速萎缩而资本形成的贡献快速提升;增长的质量和效率表现并不理想,家具行业表现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制品业 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 最终需求 结构分解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驾马车”对国内经济拉动作用的再评估——基于针对加工贸易的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 被引量:8
4
作者 张芳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2011年第6期59-65,共7页
通过编制针对加工贸易的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测算了消费、投资和出口各自所诱发的国内增加值,以体现"三驾马车"对国内经济的拉动作用。测算结果表明:2002年至2007年,GDP总量对最终消费的依存度最高,但呈下降趋势,对出口的依... 通过编制针对加工贸易的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测算了消费、投资和出口各自所诱发的国内增加值,以体现"三驾马车"对国内经济的拉动作用。测算结果表明:2002年至2007年,GDP总量对最终消费的依存度最高,但呈下降趋势,对出口的依存度最低,但呈上升趋势;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最大,最终消费贡献度最小;最终消费和非加工出口对国内增加值的诱发系数在下降,而资本形成和加工出口的诱发系数在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驾马车” 最终需求 针对加工贸易的竞争型投入产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贸区建设背景下中日韩服务业发展水平比较——基于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段泽文 李晓静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8期118-119,共2页
在不断推进中日韩自贸区建设的背景下,本文利用中日韩2001-2011年连续11年非竞争性投入产出表,比较分析了三国的垂直专业化率、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得出如下结论:与日韩相比,中国服务业的影响力系数具有明显优势,而感应度系数的优... 在不断推进中日韩自贸区建设的背景下,本文利用中日韩2001-2011年连续11年非竞争性投入产出表,比较分析了三国的垂直专业化率、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得出如下结论:与日韩相比,中国服务业的影响力系数具有明显优势,而感应度系数的优势不明显,中国服务业的垂直专业化率在11年中呈现上升趋势,但依然低于韩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争投入产出模型 垂直专门化率 影响力系数 感应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竞争型投入产出价格模型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叶安宁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5-30,共6页
按照对进口项处理的不同,投入产出模型分为竞争型模型和非竞争型模型。本文讨论了非竞争型投入产出价格模型,该模型考虑了进口的作用。相对于竞争型模型,工资对价格的传导效应降低。此外,该模型还能分析国外进口产品价格的变化对国内部... 按照对进口项处理的不同,投入产出模型分为竞争型模型和非竞争型模型。本文讨论了非竞争型投入产出价格模型,该模型考虑了进口的作用。相对于竞争型模型,工资对价格的传导效应降低。此外,该模型还能分析国外进口产品价格的变化对国内部门的影响。本文测算了1997年、2002年、2007年的工资和进口品价格上涨对单个部门及整个经济造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 价格 进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进出口产品部门隐含碳排放测算——基于2002-2012年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胡剑波 郭风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9-57,共9页
基于投入产出思想构建中国进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并运用2002年、2005年、2007年、2010年及2012年投入产出数据对28个部门隐含碳排放进行测算。研究显示:从总体来看,我国出口、进口以及净出口隐含碳排放呈波动式增... 基于投入产出思想构建中国进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并运用2002年、2005年、2007年、2010年及2012年投入产出数据对28个部门隐含碳排放进行测算。研究显示:从总体来看,我国出口、进口以及净出口隐含碳排放呈波动式增长态势,中国出口致使进口来源国减少本土CO2排放,但却增加了全球碳排放,中国进口致使我国减少CO2排放,同时也减少了全球碳排放;我国进出口隐含碳排放排名前十的部门集中在制造业,其中化学工业隐含碳排放量名列前茅;中国因进出口贸易造成的全球碳排放净增加最多的部门是纺织业,净减少最多的部门是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第二产业对我国出口、进口以及净出口隐含碳排放的贡献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 进出口产品 隐含碳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对外贸易隐含碳的测算研究——基于中国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的分析 被引量:13
8
作者 苑立波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2014年第5期8-14,共7页
利用OECD行业数据库和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投入产出表,结合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SIC Rev3.1),编制了中国2005年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依据IPCC碳排放计算方法,利用所编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测算了中国的对外贸易隐含碳规模。结果表明,中国... 利用OECD行业数据库和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投入产出表,结合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SIC Rev3.1),编制了中国2005年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依据IPCC碳排放计算方法,利用所编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测算了中国的对外贸易隐含碳规模。结果表明,中国2005年对外贸易出口隐含碳21.48亿吨,约占碳排放总量的38.8%;进口隐含碳16.81亿吨,相当于碳排放总量的30.4%;碳排放贸易余额4.67亿吨,为碳排放总量的8.4%。与之相比,利用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的测算结果受到"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该效应占到出口碳排放量的20%,反映出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在分析对外贸易隐含碳中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 隐含碳 国际贸易 技术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编制及其应用分析 被引量:40
9
作者 齐舒畅 王飞 张亚雄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9-83,共5页
随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贸易往来的逐渐加强,我国学者对此方面的问题研究逐步深入。本文作者以投入产出专项调查资料和其他调查数据为基础,编制了中国2002年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提供了最终使用和各生产部门中间使用的进口数据。文章介... 随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贸易往来的逐渐加强,我国学者对此方面的问题研究逐步深入。本文作者以投入产出专项调查资料和其他调查数据为基础,编制了中国2002年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提供了最终使用和各生产部门中间使用的进口数据。文章介绍了依据非竞争投入产出表进行基本结构分析的方法,并根据所计算的中国2002年非竞争表的基本结构系数,对中国经济结构以及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入产出 竞争型 编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碳排放变动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基于(进口)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的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庄宗明 卫瑞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7-116,共10页
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国际减排压力要求必须发展低碳经济。基于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提供的中国(进口)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通过结构分解考察10种因素对中国1995—2009年碳排放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995—2009年我国碳排放出现大幅增长,... 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国际减排压力要求必须发展低碳经济。基于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提供的中国(进口)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通过结构分解考察10种因素对中国1995—2009年碳排放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995—2009年我国碳排放出现大幅增长,从2721.51百万吨(Mt)CO2增至6213.38Mt CO2。在国内影响因素方面,能源密集型部门的碳排放强度下降在整个研究期间对碳减排的贡献最大,而国内最终需求规模扩张对碳排放增加的贡献最大,其他因素的影响相对较小。在贸易方面,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出口规模的扩张大幅增加了中国的碳排放,而出口结构、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进口替代效应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贸易 低碳经济 碳排放 竞争型投入产出 结构分解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加工贸易之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的编制与应用分析 被引量:15
11
作者 张芳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3-79,共7页
在中国近三十年发展中,出口(尤其是加工贸易出口)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对普通的竞争型投入产出表做了进一步开发,编制出中国针对加工贸易的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然后采用包含居民部门的投入产出局部闭模型,就2002年与2007年中国加工出口... 在中国近三十年发展中,出口(尤其是加工贸易出口)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对普通的竞争型投入产出表做了进一步开发,编制出中国针对加工贸易的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然后采用包含居民部门的投入产出局部闭模型,就2002年与2007年中国加工出口和非加工出口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从2002年至2007年,出口对中国总产出、增加值和劳动投入的诱发量均显著增强,其中加工出口所诱发的绝对量大大小于非加工出口,但其诱发增长速度超过了非加工出口;从拉动机制看,出口对总产出和增加值的间接诱发系数增大,引致诱发系数却在下降;出口对劳动投入的直接诱发系数、间接诱发系数和引致诱发系数均在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工出口 加工出口 竞争型投入产出 投入产出局部闭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日贸易内涵能源的测算与分解——基于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的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伟如 张贤 查冬兰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8-53,共6页
笔者基于中日两国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对1995年~2012年中日贸易内涵能源进行了测算,并运用结构分解分析(SDA)模型的加权平均分解法对影响中日内涵能源变化的因素进行了分解。测算结果表明:1995年以来,中国对日本出口内涵能源和进口... 笔者基于中日两国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对1995年~2012年中日贸易内涵能源进行了测算,并运用结构分解分析(SDA)模型的加权平均分解法对影响中日内涵能源变化的因素进行了分解。测算结果表明:1995年以来,中国对日本出口内涵能源和进口内涵能源整体都呈现增长的态势,但中国一直是内涵能源净出口国。分解结果表明:出口规模的扩大和中间投入结构均促进了出口内涵能源的增加,其中出口规模的影响最为显著;直接能耗强度的下降和出口结构的优化抑制了出口内涵能源的增加,但不足以抵消出口规模所引起的内涵能源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贸易 内涵能源 竞争型投入产出 SD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的增加值率为什么会出现下降?--基于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框架的视角 被引量:28
13
作者 刘瑞翔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30-42,共13页
中国经济在快速增长同时,新增价值在产出中比例不断下降。本文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框架下,分别运用结构分解方法和迪氏指数分解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国的增加值率1987~2007年下降的现象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期间中国增加值率从198... 中国经济在快速增长同时,新增价值在产出中比例不断下降。本文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框架下,分别运用结构分解方法和迪氏指数分解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国的增加值率1987~2007年下降的现象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期间中国增加值率从1987年的0.480下降到2007年的0.323,下降幅度达到32.63%。从行业结构角度来看,中国增加值率的下降与我国产业结构的两次变迁有关,是工业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结果;从最终需求角度分析,初次投入结构变动以及生产过程中进口中间品比例增加是导致增加值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最后,本文还结合分析结果对提高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提供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加值率 竞争型 投入产出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工贸易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的编制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芳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23-27,共5页
文章介绍了针对加工贸易的非竞争性投入产出表的编制方法,并基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2年中国投入产出表》和《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利用海关的对外贸易统计数据,编制了2002年和2007年针对加工贸易的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分析了中国... 文章介绍了针对加工贸易的非竞争性投入产出表的编制方法,并基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2年中国投入产出表》和《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利用海关的对外贸易统计数据,编制了2002年和2007年针对加工贸易的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分析了中国加工出口的产业关联特性和加工出口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工贸易 竞争型投入产出 优化更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实证分析——基于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的测算 被引量:1
15
作者 卢小兰 喻静琼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5-42,共8页
基于WIOD数据库,运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测算中国2008年~2014年出口总量、大类产业和中类制造业的出口附加值率,与美国、德国和韩国出口附加值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总体出口附加值呈上升趋势,传统出口额虚高约20%。各大类产业出口附... 基于WIOD数据库,运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测算中国2008年~2014年出口总量、大类产业和中类制造业的出口附加值率,与美国、德国和韩国出口附加值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总体出口附加值呈上升趋势,传统出口额虚高约20%。各大类产业出口附加值率差异显著,房地产和金融保险等服务产业出口附加值率最高,计算机、电子产品和光学产品制造出口附加值率最低。高、中、低端技术制造业出口附加值率稳定上升,高端技术制造业出口附加值率低于中、低端技术制造业出口附加值率。2014年四国总体出口附加值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美国、中国、德国和韩国。中国高端制造业出口附加值率显著低于美国,高端技术制造业出口附加值率低是导致中国制造业整体附加值率低的主要原因。为此,提出改进贸易统计方法和优化出口产业结构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口国内附加值率 竞争型投入产出 出口产业结构 制造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产业部门隐含碳排放效率研究——基于三阶段DEA模型与非竞争型I-O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42
16
作者 胡剑波 闫烁 韩君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0-43,共14页
本文基于2002-201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延长表),运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测算出我国各产业部门的隐含碳排放,并将其引入到碳排放效率测算模型当中,再利用三阶段DEA模型将外部环境和随机干扰因素剔除,从而得到更加准确客观的各产业部门隐... 本文基于2002-201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延长表),运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测算出我国各产业部门的隐含碳排放,并将其引入到碳排放效率测算模型当中,再利用三阶段DEA模型将外部环境和随机干扰因素剔除,从而得到更加准确客观的各产业部门隐含碳排放效率水平。实证结果表明:目前我国整体产业部门隐含碳排放效率还处于较低水平,且各产业部门之间的隐含碳排放效率水平差异显著。根据第三阶段各产业部门隐含碳排放效率历年均值的聚类分析可知,农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批发零售及餐饮业及其他服务业处于高等效率水平,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和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燃气的生产和供应业以及煤炭采选业等处于中等效率水平,而资源依赖、创新能力较差的纺织服装鞋帽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等,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处于低等效率水平。外部环境对各产业部门隐含碳排放效率影响显著,影响方式主要有三种,即"交叉型""重合型"和"平行型"。"交叉型"产业部门主要以制造业为主,外部环境对其影响先提升后抑制;"重合型"产业部门主要以第一、三产业为主,外部环境对其影响甚微;"平行型"产业部门主要以资源型行业为主,外部环境对其影响就具体行业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部门 隐含碳排放效率 三阶段DEA模型 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竞争投入产出模型及实证检验
17
作者 赵海峰 汪贤裕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38-40,共3页
文章运用投入产出技术对研究经济发展问题时需要考虑两个问题进行了探讨。一个是投入产出表查类型的选择,一个是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应用的判断标准。文章引入了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和以增加值为判断标准的新的影响力系数理论;建立了... 文章运用投入产出技术对研究经济发展问题时需要考虑两个问题进行了探讨。一个是投入产出表查类型的选择,一个是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应用的判断标准。文章引入了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和以增加值为判断标准的新的影响力系数理论;建立了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模型,并进行实证检验;为经济发展规划及产业振兴提供了理论依据及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争投入产出模型 产业增加值及产业附加值 产业影响力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齐次投入产出模型的极限定理(Ⅰ) 被引量:2
18
作者 韩东 《工程数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4期56-62,共7页
继承了华罗庚先生[1]的工作,提出和研究了一类消耗系数方阵An随时间n变化的、所谓非齐次投入产出模型:Zn=Z0A-11A-12…A-1n,其中Z0和Zn分别是最初年份和第n年的产综。在研究此模型消耗系数方阵序列{A... 继承了华罗庚先生[1]的工作,提出和研究了一类消耗系数方阵An随时间n变化的、所谓非齐次投入产出模型:Zn=Z0A-11A-12…A-1n,其中Z0和Zn分别是最初年份和第n年的产综。在研究此模型消耗系数方阵序列{An}乘积极限性质的基础上,证明了:存在一非负向量子空间Er,若初始产综Z0Er,则一定存在某个自然数n0,使当n≥n0时,第n年的产综Zn有负分量,即第n年至少有一个产品部门其产量为负值。此说明,若初始产综(实际上可看作是投入产综)不按一定范围的比例投入,那末若干年后,至少会有一个产量部门出现负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入产出模型 负矩阵 极限定理 经济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研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24
19
作者 张亚雄 刘宇 李继峰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9,共7页
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区域间贸易系数的估算模型,对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研制方法和具体步骤做了进一步研究和完善,并研制了2002年和2007年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的结构使其很难具备比较完整、准确的调查统计数据... 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区域间贸易系数的估算模型,对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研制方法和具体步骤做了进一步研究和完善,并研制了2002年和2007年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的结构使其很难具备比较完整、准确的调查统计数据基础,这决定了它的研制工作必须将调查统计数据与科学推算方法密切结合。在模型研制当中,我们结合国家统计局全国投入产出调查中反映各省间流入、流出的调查数据和运输量统计等基础数据,采用典型调查和非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同时利用各省表的信息,并以全国表作为总量控制,进行平衡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投入产出 贸易系数 竞争型 列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间投入产出模型方法、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13
20
作者 张亚雄 赵坤 王飞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9-16,共8页
国家间投入产出模型是研究国际竞争力、产业和贸易关联,甚至气候变化最重要和最有效的应用分析工具,近年来在全世界范围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尽管我国的国际和区域经济联系不断加强,国家间投入产出模型的研制和应用在国内还没有得到... 国家间投入产出模型是研究国际竞争力、产业和贸易关联,甚至气候变化最重要和最有效的应用分析工具,近年来在全世界范围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尽管我国的国际和区域经济联系不断加强,国家间投入产出模型的研制和应用在国内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发挥应有的作用。国家信息中心参加研制了1985、1990、1995、2000和2005年亚洲国家间投入产出模型。本文对国家间投入产出模型以及中国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的研制进行了系统介绍,并定义和梳理了其基本应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入产出 竞争型投入产出 产业关联 贸易关联 诱发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