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炼焦荒煤气上升管显热回收换热过程动态特性
被引量:3
- 1
-
-
作者
彭文平
靳智平
卢改林
白涛
郑立星
郭聪秀
-
机构
山西大学电力与建筑学院
-
出处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0-189,共10页
-
基金
山西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青年基金资助项目(201901D211122)
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资助项目(2021L007)。
-
文摘
煤焦油结焦是制约炼焦荒煤气上升管显热回收换热器长期高效安全运行的主要因素。通过调控荒煤气及上升管管壁温度抑制煤焦油析出是防止结焦的有效措施。基于多孔介质非热平衡模型,建立了内嵌螺旋盘管及多孔填料的荒煤气显热回收套管换热器的一维非稳态热传递模型。结合炼焦周期内荒煤气流量与温度瞬时数据计算得到荒煤气、上升管管壁、填料层、熔融盐温度动态变化,分析了填料层热容、填料层有效导热系数及熔融盐流量对其动态变化的影响,并提出了有效控制荒煤气及上升管管壁温度的方法。结果表明:荒煤气中煤焦油析出及结焦主要发生在炼焦后期荒煤气流量减小时;填料层导热系数是上升管换热器设计时考虑的重要参数,增大填料层导热系数可显著提高余热回收效率,但会使荒煤气与上升管管壁温降增大,设计时应在保证焦油蒸汽不发生冷凝的前提下尽可能增大填料层导热系数;炼焦后期,通过切断熔融盐取热,并合理设计填料层导热系数、填料层热容及熔融盐入口温度等可实现上升管管壁温度调控,从而避免荒煤气中煤焦油析出及结焦。
-
关键词
荒煤气显热回收
煤焦油结焦
非稳态换热
螺旋盘管
熔融盐
换热器
-
Keywords
sensible heat recovery of raw coke oven gas
carbon deposition of coal tar
unsteady heat transfer
helically coiled tube
molten salt
heat exchanger
-
分类号
TQ520.6
[化学工程—煤化学工程]
TK124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工程热物理]
-
-
题名同心筒发射装置导弹燃气流热效应数值模拟
被引量:12
- 2
-
-
作者
蔺翠郎
毕世华
-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宇航科学技术学院
-
出处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93-195,共3页
-
文摘
针对某型舰载导弹同心筒发射装置,采用动态网格技术,建立了导弹发射过程中燃气流与发射筒之间的流固耦合换热模型。模型中考虑了导弹在发射筒内运动引起的燃气流场边界的变化。通过对燃气流非稳态传热的数值模拟,得到了发射筒内燃气流及筒壁的温度分布规律,为发射筒的热强度设计提供依据。
-
关键词
同心筒发射装置
燃气流
非稳态换热
动态网格
数值模拟
-
Keywords
concentric canister launcher
combustion-gas flow
unsteady heat exchange
dynamic grid
numerical Simulation
-
分类号
TJ761.6
[兵器科学与技术—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
-
题名同心发射筒内燃气流温度场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8
- 3
-
-
作者
蔺翠郎
毕世华
-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宇航科学技术学院
-
出处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60-162,共3页
-
文摘
针对舰载导弹同心筒发射装置,建立了燃气流与发射筒间的换热模型。建模中考虑了发射筒结构的复杂性,燃气流的高温、高速等特点,以及筒内燃气流场流动与换热的强耦合性。通过对筒内燃气流场的全流场非稳态的数值模拟,得到了同心筒内外筒壁面温度的分布规律。
-
关键词
同心筒
燃气流
非稳态换热
温度场
-
Keywords
concentric canister launcher
combustion-gas flow
unsteady heat exchange
temperature field
-
分类号
TJ765.4
[兵器科学与技术—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
-
题名加力燃烧室用气冷喷油杆结焦特性数值研究
被引量:2
- 4
-
-
作者
周雄
康玉东
康松
邓远灏
钟世林
刘国柱
-
机构
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
-
出处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40-1350,共11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522605)。
-
文摘
为阐明实际工作环境参数下气冷喷油杆内燃油结焦速率与沉积厚度等特性,建立沿喷杆轴向的一维非稳态热-流-固耦合换热与燃油结焦计算模型,获得了喷杆壁面与燃油温度、结焦速率与相对结焦厚度等参数沿程分布。分析了燃油进口温度和质量流量对燃油结焦特性的影响,并与无气冷喷杆方案结果进行了对比。计算结果表明:燃油温度沿轴向逐渐升高,喷杆壁温在底端达到峰值。基准工况下气冷喷杆结焦速率和结焦厚度均沿轴向先升高后降低。结焦速率最大为26μg/(cm2·h),对应相对结焦沉积厚度0.6%。无气冷喷杆方案,在喷杆前端和底部各存在一结焦峰值区域。结焦速率峰值分别为398μg/(cm2·h)和807μg/(cm2·h),对应相对结焦沉积厚度8%和15%。固定燃油进口流量,随着燃油进口温度升高,结焦速率显著增大,喷杆内结焦总质量呈指数级增长趋势。固定燃油进口温度,进口流量越大,结焦速率略有增大,结焦总质量仅呈线性增长趋势。相较于无气冷喷杆,气冷喷杆可显著降低喷杆壁面与燃油温度,从而大幅抑制结焦生成。
-
关键词
气冷喷油杆
一维非稳态换热
燃油结焦
燃油进口参数
数值模拟
加力燃烧室
-
Keywords
Air-cooled fuel injector
One-dimensional unsteady heat transfer
Fuel deposition
Fuel inlet parameters
Numerical simulation
Afterburner
-
分类号
V231.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