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井口多风机矿井反风的非稳定流动模拟 被引量:5
1
作者 姬长发 徐炳坤 赵建会 《西安科技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41-244,共4页
针对多井口多风机复杂通风系统反风决策的要求,利用计算机模拟,对多井口多风机矿井各种反风方式下风流流动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根据矿井风流非稳定流动计算数学模型的特点,并结合反风的具体要求编制了FORTRAN程序,用编写的程... 针对多井口多风机复杂通风系统反风决策的要求,利用计算机模拟,对多井口多风机矿井各种反风方式下风流流动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根据矿井风流非稳定流动计算数学模型的特点,并结合反风的具体要求编制了FORTRAN程序,用编写的程序对某矿各种组合形式的反风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吻合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井口多风机 矿井反风 非稳定流动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离心压缩机中非稳定流动的测量及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楚武利 《流体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8期5-8,共4页
用热线风速仪、磁带记录仪及CF-920动态信号分析仪组成测量及分析系统,对小型离心压缩机中的不稳定流动进行了测量,给出了转速及扩压器半径对不稳定流动的影响以及不稳定流动的波形及其随流量的变化。
关键词 离心压缩机 非稳定流动 扩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扰动下风流非稳定流动的数学模型 被引量:7
3
作者 姬长发 常心坦 《西安矿业学院学报》 1997年第2期108-112,共5页
从流体力学基础理论和矿井风流流动的基本规律出发,推导出了机械扰动下,矿井风网内风流一维非稳定流动的数学模型。为矿井风流非稳定的分析提供了数学基础。
关键词 风网 数学模型 非稳定流动 矿井通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稳定流输送管道的耦合振动 被引量:2
4
作者 杨超 易孟林 李宝仁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06-410,共5页
以Timoshenko梁模型为基础,通过连续方程和动量方程建立了非稳定流输送管道的耦合振动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组,这些偏微分方程通过管壁-液体接触面的力平衡、法向速度协调方程以及流体质量守恒和动量守恒而完全耦合。耦合包括管道与液体之... 以Timoshenko梁模型为基础,通过连续方程和动量方程建立了非稳定流输送管道的耦合振动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组,这些偏微分方程通过管壁-液体接触面的力平衡、法向速度协调方程以及流体质量守恒和动量守恒而完全耦合。耦合包括管道与液体之间的摩擦耦合、系统轴向振动与横向振动之间的耦合、管道径向与轴向的Poisson耦合。以该模型为基础分别得到了一次简化模型和用于预测输液管道流固互动现象的扩展水锤4-方程模型。分别采用一次简化模型和4-方程模型对一实验进行仿真,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表明一次简化模型的仿真结果比4-方程模型更能反映耦合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液管道 非稳定流动 耦合振动 振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煤浆的非稳定管道输送特性
5
作者 夏德宏 王世均 高仲龙 《冶金能源》 1996年第3期31-34,共4页
本文试验研究了水煤浆在管道输送过程中的非稳定流动特性,包括突然启动特性、缓慢启动特性及流量突然变化时的输送特性,并试验研究了水煤浆在管道内的滞留时间对启动压力的影响,为实际水煤浆管道输送系统的工程设计提供了设计参数。
关键词 水煤浆 管道输送 非稳定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车空气制动系统仿真的有效性 被引量:51
6
作者 魏伟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04-109,共6页
根据气体流动理论建立货运列车空气制动系统模型,概述管路内气体流动方程、制动系统中用到的各种边界方程和容器内气体压力的计算方法。利用基于气体流动理论开发的列车制动仿真系统,计算长、短编组列车的常用制动、缓解和紧急制动特性... 根据气体流动理论建立货运列车空气制动系统模型,概述管路内气体流动方程、制动系统中用到的各种边界方程和容器内气体压力的计算方法。利用基于气体流动理论开发的列车制动仿真系统,计算长、短编组列车的常用制动、缓解和紧急制动特性,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计算得到的列车管、制动缸、副风缸、加缓风缸等的空气压力随时间的变化与试验结果非常接近,说明基于气体流动理论的空气制动仿真系统能够很好地模拟制动系统中气体流动和阀内动作过程。该仿真系统可以模拟最多4台机车组成的组合列车,不仅能仿真制动系统动态压力变化过程,而且其计算结果可以用于制动距离的计算,并通过数据传送实现列车纵向动力学分析程序的无缝连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动仿真 列车制动 空气流动 非稳定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抽油井产液剖面测量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吴锡令 熊君君 +1 位作者 王界益 谭志武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20-122,共3页
目前我国大部分油田已进入开发中后期 ,80 %以上的油井依靠机械抽油生产。在有杆泵抽油生产条件下 ,流体的速度和压力都随时间变化 ,处于非稳定流动状态。然而长期以来 ,国内外一直采用稳定流动模型对测试资料进行分析 ,往往导致错误的... 目前我国大部分油田已进入开发中后期 ,80 %以上的油井依靠机械抽油生产。在有杆泵抽油生产条件下 ,流体的速度和压力都随时间变化 ,处于非稳定流动状态。然而长期以来 ,国内外一直采用稳定流动模型对测试资料进行分析 ,往往导致错误的结果。分析流体非稳定流动的机理 ,发现其特征是 :活塞上冲程的流量随时间逐渐增大 ,其变化趋势近似于正弦曲线的π/2周期 ;活塞下冲程的流量随时间逐渐减小 ,其变化趋势近似于指数曲线。由于井内流体波动变化的波长大于流道直径 ,引用一维连续波方程作为测量分析模型。分析的关键在于如何估计扰动速度 ,可以根据实际生产工况和测试响应特征 ,确定分析模型中的有关参数 ,进而准确计算流体的总平均速度和体积流量。图 1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油井 产液剖面 非稳定流动 一维连续波方程 测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eudo-dynamic analysis of seismic stability of reinforced slopes considering non-associated flow rule 被引量:10
8
作者 A.Eskandarinejad A.H.Shafiee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6期2091-2099,共9页
The required reinforcement force to prevent instability and the yield acceleration of reinforced slopes are computed under seismic loading by applying the kinematic approach of limit analysis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p... The required reinforcement force to prevent instability and the yield acceleration of reinforced slopes are computed under seismic loading by applying the kinematic approach of limit analysis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pseudo-dynamic method for a wide range of soil cohesion, friction angle, dilation angle and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seismic coefficients. Each parameter threatening the stability of the slope enhances the magnitude of the required reinforcement force and vice versa. Moreover, the yield acceleration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in soil shear strength parameters but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in the slope angle. The comparison of the present work with some of the available solutions in the literatures shows a reasonable agre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inforced slope seismic stability pseudo-dynamic approach non-associated flow rule cohesive slop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nergy analysis of stability on shallow tunnels based on non-associated flow rule and non-linear failure criterion 被引量:6
9
作者 张佳华 王成洋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3期1070-1078,共9页
On the basis of upper bound theorem, non-associated flow rule and non-linear failure criterion were considered together.The modified shear strength parameters of materials were obtained with the help of the tangent me... On the basis of upper bound theorem, non-associated flow rule and non-linear failure criterion were considered together.The modified shear strength parameters of materials were obtained with the help of the tangent method. Employing the virtual power principle and strength reduction technique, the effects of dilatancy of materials, non-linear failure criterion, pore water pressure,surface loads and buried depth, on the stability of shallow tunnel were studied. In order to valid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approach, the solutions in the present work agree well with the existing results when the non-associated flow rule is reduced to the associated flow rule and the non-linear failure criterion is degenerated to the linear failure criterion. Compared with dilatancy of materials, the non-linear failure criterion exerts greater impact on the stability of shallow tunnels. The safety factor of shallow tunnels decreases and the failure surface expands outward when the dilatancy coefficient decreases. While the increase of nonlinear coefficient, the pore water pressure coefficient, the surface load and the buried depth results in the small safety factor. Therefore, the dilatancy as well as non-linear failure criterion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in the design of shallow tunnel supporting structure. The supporting structure must be reinforced promptly to prevent potential mud from gushing or collapse accident in the areas with abundant pore water, large surface load or buried dep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associated flow rule non-linear failure criterion shallow tunnel upper bound theorem safety fac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