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藏铁路空调列车车体围护结构非稳定传热分析
1
作者 王烨 王良璧 +1 位作者 林志敏 董美蓉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1-85,共5页
考虑青藏铁路沿线的特殊气候条件及运行列车车体围护结构的热惰性,利用非稳定传热理论编程计算列车运行中车内外相关参数及车体围护结构的传热量,并与不同计算基准温度下稳定传热计算结果进行比对。对青藏铁路,太阳辐射对车体围护结构... 考虑青藏铁路沿线的特殊气候条件及运行列车车体围护结构的热惰性,利用非稳定传热理论编程计算列车运行中车内外相关参数及车体围护结构的传热量,并与不同计算基准温度下稳定传热计算结果进行比对。对青藏铁路,太阳辐射对车体围护结构外表综合温度影响显著,而且不同车次各朝向的车体围护结构外表综合温度波的变化趋势差异较大,这主要是由于车体不同部位在不同时刻接受到的太阳辐射强度不同;对青藏铁路绝大部分区段,用非稳定传热计算方法所得到的车体围护结构传热量均大于同样计算条件下用稳定传热计算方法得出的结果,说明原设计中采用稳定传热计算方法按照设计日最高温度确定的车体围护结构传热量冷负荷偏小,这虽然有利于空调制冷节能,但却增大了供暖能耗。采用非稳定计算方法分析车体围护结构传热,可为列车空调制冷系统的运行调节、改进供氧系统与空调系统的协作方式以及能耗分析、提高青藏铁路列车车内环境参数的控制精度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铁路 空调列车 车体围护结构 太阳辐射 非稳定传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热源巷道风流温度分布非稳定模型及数值计算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宗翔 刘宇 +1 位作者 刘汉武 林琳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3-98,共6页
针对矿井有热源巷道中风流温度分布非稳定计算问题,通过通风巷道存在放热源-对流-扩散-热交换的非稳定温度传播方程,建立一维有限元数值模拟求解方法的数学模型,讨论按放热强度(2类热流量条件)的热源项处理算法,给出有热源通风巷道风流... 针对矿井有热源巷道中风流温度分布非稳定计算问题,通过通风巷道存在放热源-对流-扩散-热交换的非稳定温度传播方程,建立一维有限元数值模拟求解方法的数学模型,讨论按放热强度(2类热流量条件)的热源项处理算法,给出有热源通风巷道风流初始温度均匀分布与非均匀分布的定解条件,并编写计算机仿真程序进行求解计算。结果表明:在起点27℃-热源300 kW和起点32℃-热源100 kW的不同边界条件和热源强度下,有热源通风巷道中温度分布的非稳定传播过程;数值解收敛准则用Peclet数来衡量,取Pe<2作为收敛条件,程序中根据Peclet数自动加以判断,算例中剖分单元长度1.5 m,模拟时间步长取2 s不发生振荡。实现了巷道中风流各点的温度和温度分布随时间的变化过程的描述,为矿井系统多设备热源散热计算及热害防治设计提供基础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害仿真 质-能有源风网 井下热源 非稳定传热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内环境参数对室外气象参数瞬时变化的动态响应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王烨 张文霞 胡文婷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14,共7页
为研究空调房间室内环境参数对室外气象参数瞬时变化的动态响应,采用CFD中的标准k-ε模型对兰州地区某办公室在考虑非稳定传热情况下的室内气流组织和污染物浓度场进行数值分析,获得了顶送风/下回风和侧送风/下回风两种通风模式下室内... 为研究空调房间室内环境参数对室外气象参数瞬时变化的动态响应,采用CFD中的标准k-ε模型对兰州地区某办公室在考虑非稳定传热情况下的室内气流组织和污染物浓度场进行数值分析,获得了顶送风/下回风和侧送风/下回风两种通风模式下室内流场、温度场及污染物浓度场的分布。结果表明:不同时刻的太阳辐射通过激励室内自然对流换热过程对室内污染物的空间分布及迁移特性产生了显著影响。同一送风模式下,16:00时室内的污染物浓度较8:00时均匀,而8:00时的污染物浓度平均水平较高;在同一送风参数下,采用顶送风方式时更有利于降低室内污染物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外气象条件 非稳定传热 通风模式 气流组织 空气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冷地区民用住宅冬季自然通风数值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王烨 付银安 +1 位作者 管国祥 王靖文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4-94,共11页
为研究不同开窗通风模式对寒冷地区冬季室内环境参数的影响,采用CFD中的Realizable k-ε模型对兰州地区某住宅在考虑非稳定传热情况下的室内流场、温度场、热舒适性进行了数值分析,得到了既保证室内采暖温度要求又改善了室内空气品质的... 为研究不同开窗通风模式对寒冷地区冬季室内环境参数的影响,采用CFD中的Realizable k-ε模型对兰州地区某住宅在考虑非稳定传热情况下的室内流场、温度场、热舒适性进行了数值分析,得到了既保证室内采暖温度要求又改善了室内空气品质的三种冬季自然通风模式。比较了三种通风模式下不同房间内的流场、温度场的分布特征。对不同通风模式下室内热舒适性的评价结果表明:室内整体上偏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冷地区 非稳定传热 自然通风 气流组织 热舒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季自然通风与室内污染物的迁移特性 被引量:4
5
作者 王烨 管国祥 +2 位作者 付银安 孙鹏宝 王靖文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51-1156,共6页
为研究冬季自然通风条件下室内污染物的分布及迁移规律,以非稳定传热方法确定了建筑围护结构的等热流边界条件,在此基础上,采用FLUENT中的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对兰州地区某住宅内的污染物浓度场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围护... 为研究冬季自然通风条件下室内污染物的分布及迁移规律,以非稳定传热方法确定了建筑围护结构的等热流边界条件,在此基础上,采用FLUENT中的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对兰州地区某住宅内的污染物浓度场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围护结构的耦合传热过程使得室内不同房间污染物浓度场的时空分布存在较大差异,房间整体通风效率随通风时间延长呈逐渐下降趋势;在51 min的通风期间,工况10、11、12的通风效率均在95%以上,而"双进口、单出口"的工况12通风效率达到了97%以上;综合考虑室内采暖温度、污染物浓度限值以及室内竖向温差,最终确定了工况12为最佳通风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冷地区 非稳定传热 自然通风 通风模式 通风效率 室内空气品质 数值模拟 室内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冷地区冬季自然通风时段选择优化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王烨 王靖文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1-108,共8页
为获得最优的冬季自然通风时段,以兰州地区某地板供暖民用住宅为研究对象,考虑围护结构对室外温度波的衰减和延迟效应,得到建筑围护结构的等热流边界条件。在此基础上,采用FLUENT软件对不同通风时段的室内污染物浓度场进行了数值分析,... 为获得最优的冬季自然通风时段,以兰州地区某地板供暖民用住宅为研究对象,考虑围护结构对室外温度波的衰减和延迟效应,得到建筑围护结构的等热流边界条件。在此基础上,采用FLUENT软件对不同通风时段的室内污染物浓度场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同一开窗方式时,不同时段的通风时长不同,不同进风温度对室内污染物的时空分布及迁移特性影响显著,综合考虑污染物排除效果及舒适性,发现17:00时开始通风为最优通风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通风 非稳定传热 通风效率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