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离子-阴离子Bola型表面活性剂和纳米SiO2颗粒协同稳定的双重响应型O/W乳状液 被引量:2
1
作者 刘佩 潘婷 +4 位作者 裴晓梅 宋冰蕾 蒋建中 崔正刚 Bernard P.Binks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5,共15页
合成了一种非离子-阴离子Bola型智能表面活性剂,通过pH-响应可以在非离子型CH_(3)O(EO)_(5)-R_(11)-COOH(pHpKa)之间转换。单独使用时,非离子型和Bola型分别表现为不良乳化剂和优良乳化剂。与纳米SiO_(2)颗粒复配使用时,非离子型能与SiO... 合成了一种非离子-阴离子Bola型智能表面活性剂,通过pH-响应可以在非离子型CH_(3)O(EO)_(5)-R_(11)-COOH(pHpKa)之间转换。单独使用时,非离子型和Bola型分别表现为不良乳化剂和优良乳化剂。与纳米SiO_(2)颗粒复配使用时,非离子型能与SiO_(2)颗粒协同稳定O/W(正癸烷)型Pickering乳状液,其中表面活性剂通过氢键作用吸附到颗粒表面产生原位疏水化作用,提高了颗粒的表面活性,并且这种Pickering乳状液具有pH-和温度-双重响应性,能够通过改变pH或者温度使乳状液在稳定和破乳之间实现多次转换。另一方面,Bola型CH_(3)O(EO)5-R_(11)-COONa能够与纳米SiO_(2)颗粒协同稳定分散液包油(oil-in-dispersion)乳状液,该乳状液具有良好的耐温性,但对调节pH时产生的盐较为敏感。然而与破乳后能完全返回水相便于回收再利用的同系物CH_(3)O(EO)7-R_(11)-COOH相比,具有较短EO链的CH_(3)O(EO)_(5)-R_(11)-COOH无论处于非离子型还是Bola型状态仍具有相当的油溶性,破乳后不能完全返回水相,表明EO数大小对这类新型智能表面活性剂的性能有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离子-阴离子bola型表面活性剂 纳米SIO2颗粒 Pickering乳状液 pH-响应 温度-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阴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界面张力的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王东方 葛际江 +3 位作者 张贵才 曾家新 赵楠 刘海涛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6期70-73,共4页
实验考察了5种自制的阴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桩西106-15-X18脱水原油在55℃下的动态界面张力与水相矿化度之间的关系.阴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水相中的质量浓度为1g.L-1.实验发现:所研究的表面活性剂与原油之间的动态界面张力受矿... 实验考察了5种自制的阴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桩西106-15-X18脱水原油在55℃下的动态界面张力与水相矿化度之间的关系.阴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水相中的质量浓度为1g.L-1.实验发现:所研究的表面活性剂与原油之间的动态界面张力受矿化度的影响明显,一定范围内,矿化度的增加有利于界面张力的降低,当矿化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界面张力又呈现增大的趋势.对于9AS-0-4、12AS-0-4、13AS-0-4三种表面活性剂,在相同的矿化度条件下,9AS-0-4的界面活性最好,12AS-0-4则略差;表面活性剂亲油基相同的情况下,随分子中氧丙烯链节长度的增加,表面活性剂的最佳盐含量依次降低,可以通过在表面活性剂中引入氧丙烯链节的方式来达到调节表面活性剂亲水亲油平衡之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离子表面活性 油水界面张力 矿化度 亲水亲油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电荷型毛细管电色谱原位柱的色谱行为研究──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动态改性 被引量:4
3
作者 吴仁安 邹汉法 +2 位作者 叶明亮 熊博晖 倪坚毅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93-195,共3页
采用原位聚合的方法在毛细管中合成了非电荷型连续床电色谱原位柱 ,通过在电色谱流动相中加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 (SDS)进行动态改性使其产生电渗流 ,考察了SDS浓度及有机改性剂浓度等因素对电渗流的影响。此类连续床柱制... 采用原位聚合的方法在毛细管中合成了非电荷型连续床电色谱原位柱 ,通过在电色谱流动相中加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 (SDS)进行动态改性使其产生电渗流 ,考察了SDS浓度及有机改性剂浓度等因素对电渗流的影响。此类连续床柱制备容易 ,柱效可达 14万理论塔板 /m ,在不同的操作条件下有良好的稳定性 ,连续 10次运行 ,其死时间t0 与保留时间的精密度分别为 0 .2 2 %和 <0 .5 6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聚合 电荷毛细管电色谱柱 阴离子表面活性 电渗流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动态改性 电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驱油用耐温抗盐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4
作者 陈锡荣 黄凤兴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307-1312,共6页
综述了国内外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阴离子-非离子两性表面活性剂和双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3类驱油用耐温抗盐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情况,指出阴离子-非离子两性表面活性剂和新型Gemini表面活性剂是具有良好应有前景的高温、高盐油藏用... 综述了国内外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阴离子-非离子两性表面活性剂和双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3类驱油用耐温抗盐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情况,指出阴离子-非离子两性表面活性剂和新型Gemini表面活性剂是具有良好应有前景的高温、高盐油藏用表面活性剂,而且通过与石油磺酸盐和羧酸盐等廉价的表面活性剂进行复配使用,可以降低驱油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次采油 耐温抗盐 表面活性 阴离子-离子两性表面活性 双子表面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工业的技术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郑薇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29-335,共7页
综述了阴离子、非离子、阳离子、两性离子类表面活性剂及其两种主要原料 (直链烷基苯磺酸盐、脂肪醇 )的技术进展 。
关键词 表面活性工业 技术进展 阴离子 离子 离子 两性离子 表面活性 直链烷基苯磺酸盐 脂肪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家寺稠油降粘剂SJ及其O/W型乳状液流变性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王杰祥 樊泽霞 +3 位作者 王兰兰 王伟林 牛光海 宋斗贵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13-215,共3页
报道了乳化降粘剂SJ对单家寺稠油的乳化降粘作用。SJ为含少量无机碱和盐的石油磺酸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混合物 ,在 30 0℃、3.4 5MPa下热处理 2 4h后使用。实验油样为单家寺一口井所产超稠油 ,含胶质 31.9% ,含沥青质 9.1% ,酸值 1.8... 报道了乳化降粘剂SJ对单家寺稠油的乳化降粘作用。SJ为含少量无机碱和盐的石油磺酸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混合物 ,在 30 0℃、3.4 5MPa下热处理 2 4h后使用。实验油样为单家寺一口井所产超稠油 ,含胶质 31.9% ,含沥青质 9.1% ,酸值 1.83mgKOH/g油 ,5 0℃、1.2s-1粘度 6 3.4Pa·s。水样为该油田采出水 ,矿化度 19.5 g/L。在大范围内变化SJ加量和油水体积比 ,求得乳化剂在水中的最佳加量为 0 .3%~ 0 .5 % ,最佳油水比为 80∶2 0~70∶30 ,所得O/W型稠油乳状液 5 0℃、1.2s-1下的粘度为 4 2 0~ 180mPa·s,在 5 0℃放置 90min后脱水率 >92 %。SJ的乳化降粘性能和形成的乳状液稳定性均符合稠油生产要求。在 6 0℃、剪切速率 5 0~ 12 0 0s-1范围考察了SJ用量 0 .3%、油水比 80∶2 0~ 2 0∶80的 5个O/W乳状液的粘度 剪切速率关系 ,发现乳状液的粘度均随剪切速率增大而减小 ,在剪切速率 >10 0 0s-1后不再变化 ,但假塑性随油水比减小而减小。在 30~ 70℃范围乳状液流变性变化规律相似。图 1表 2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胜利单家寺油田 稠油降粘 油/液乳化液 流变性 阴离子/离子混合表面活性 超稠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低温乳化降粘剂BL-1的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23
7
作者 马文辉 梁梦兰 +2 位作者 袁红 杨承志 钱煜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4-136,192,共4页
乳化降粘剂BL 1的主剂是阴离子 非离子混合表面活性剂 ,在矿场应用时加入适量碱 (NaOH) ,是针对大庆黑帝庙低温 (15℃ )稠油油藏的开采而研制的。以黑帝庙稠油 (2 0℃密度 0 .918g/cm3 ,15℃粘度 2 6 80mPa·s,酸值 0 .818mgKOH/ g... 乳化降粘剂BL 1的主剂是阴离子 非离子混合表面活性剂 ,在矿场应用时加入适量碱 (NaOH) ,是针对大庆黑帝庙低温 (15℃ )稠油油藏的开采而研制的。以黑帝庙稠油 (2 0℃密度 0 .918g/cm3 ,15℃粘度 2 6 80mPa·s,酸值 0 .818mgKOH/ g)为油相 ,混合表面活性剂在地层水 (矿化度 44 5 6mg/L)中的 5 g/L溶液为水相 ,油水体积比 70 / 30~ 5 0 / 5 0 ,研究了该混合表面活性剂 15℃时的乳化降粘性能。根据不同静置时间的脱水率和稳定性评分测定结果 ,油水比 70 / 30时形成相当稳定的O/W乳状液 ,其粘度比稠油粘度降低 94%。油水比 6 0 / 40和 5 0 / 5 0时粘度降低率更高 ;该混合表面活性剂不影响破乳剂 (SP 16 9和F 6 8)对稠油乳状液的破乳脱水效果。该混合表面活性剂也适用于新疆克拉玛依K1稠油 (30℃ )和胜利临盘S74 11井稠油 (6 0℃ ) ,乳化降粘率为 95 .1%~ 99.8%。在现场应用时 ,该混合表面活性剂的碱水溶液连续地通过油套环空注入油井 ,使井内表面活性剂浓度不小于5 g/L ,油水体积比不小于 70 / 30。在黑帝庙油田的一口处于注汽后采油后期的蒸汽吞吐稠油井进行了为期各 15天的两轮乳化降粘剂BL 1注入试验 ,试验期间停止掺 6 0~ 70℃的热水 ,生产正常进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乳化降粘BL-1 研制 应用 阴离子-离子混合表面活性 稠油开采 井下乳化降粘法 大庆黑帝庙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硫化碱废渣制备新型多功能悬浮型种衣剂的研究与应用(Ⅰ)——新型多功能悬浮型种衣剂的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胡子昭 闵梨园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0-45,共6页
本文研究了以工业硫化碱废渣与一类丰富的废弃矿物质等为原料,合成新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矽力康复合肥在悬浮型种衣剂中的应用,探讨了矽力康复合肥、不同种类的阴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20%的悬浮型种衣剂稳定性的作用及相互作用,确... 本文研究了以工业硫化碱废渣与一类丰富的废弃矿物质等为原料,合成新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矽力康复合肥在悬浮型种衣剂中的应用,探讨了矽力康复合肥、不同种类的阴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20%的悬浮型种衣剂稳定性的作用及相互作用,确定了最佳复配条件.结果表明:在使用单一组分中,使用矽力康复合肥比其他9种表面活性剂的稳定性高20.2%~141.2%(15 d);在复配体系中,50g/L矽力康复合肥与15g/L乳化剂A复配体系在90 d后的悬浮率仍达到90.4%,比50g/L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与40g/L乳化剂A的复配体系高29%;产品粘度为500~600mpa·s、对种子的包衣均匀度为95.3%,成膜时间为19min,包衣脱落率为7.42%,热贮稳定性均符合标准,并且产品本身还含有大量促进种子生长的必要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衣 悬浮 硫化碱 多功能 应用 废渣 阴离子表面活性 离子表面活性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制备 复配体系 热贮稳定性 复合肥 相互作用 成膜时间 乳化 矿物质 悬浮率 40g 500 均匀度 脱落率 产品 包衣 种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反应型纳米碳酸钙-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9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60-160,共1页
关键词 纳米碳酸钙 天然橡胶复合材料 制备方法 反应 环氧化天然橡胶 水分散体 超声分散 乳状 阴离子表面活性 离子表面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