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离子型造影剂在肾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倪钧 沈卫峰 +3 位作者 张瑞岩 张奇 张宪 郑爱芳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2期137-139,共3页
目的 评价非离子型造影剂 (典比乐 370 )在肾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安全性。方法  5 4例冠心病合并肾动脉狭窄患者 (内径减少 >5 0 % )接受肾动脉支架术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10例单纯肾动脉狭窄患者仅行肾动脉支架术 )与 2 2例冠状动脉... 目的 评价非离子型造影剂 (典比乐 370 )在肾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安全性。方法  5 4例冠心病合并肾动脉狭窄患者 (内径减少 >5 0 % )接受肾动脉支架术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10例单纯肾动脉狭窄患者仅行肾动脉支架术 )与 2 2例冠状动脉及肾动脉均正常者 (对照组 )比较。详细记录术中造影剂用量 ,同时测定患者肾动脉支架术前及术后 12h血清肌酐水平。结果 各组间手术成功率 ,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各组间造影剂用量随接受支架植入数升高而增高。术后 12h血清肌酐水平较术前轻微升高 ,但无显著差异。各组间术前肌酐与术后 12h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离子型造影剂 肾动脉 介入治疗 介入性 冠状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离子型造影剂在静脉尿路造影中过敏反应的观察和急救 被引量:8
2
作者 马琼英 戚跃勇 +1 位作者 靖开渝 张吉川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070-1070,1074,共2页
关键词 静脉尿路造影 非离子型造影剂 过敏反应 排泄性尿路造影 急救 造影检查 静脉注射法 含碘造影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T在非离子型造影剂过敏反应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3
作者 张皓月 许素军 +3 位作者 唐笑先 牛记军 郭相杰 高彩荣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3期188-190,共3页
目的通过测定免疫正常人、β-内酰胺类药物过敏者以及非离子型造影剂过敏者血液中CD63、肥大细胞羧肽酶A3(MC-CPA3)、人末端补体复合物SC5b-9,探讨嗜碱性粒细胞活化试验(basophil activation test,BAT)在非离子型造影剂过敏反应中的诊... 目的通过测定免疫正常人、β-内酰胺类药物过敏者以及非离子型造影剂过敏者血液中CD63、肥大细胞羧肽酶A3(MC-CPA3)、人末端补体复合物SC5b-9,探讨嗜碱性粒细胞活化试验(basophil activation test,BAT)在非离子型造影剂过敏反应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全血中嗜碱性粒细胞CD63表达率。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MC-CPA3、血浆中SC5b-9含量。结果非离子型造影剂和β-内酰胺类药物过敏者血液中嗜碱性粒细胞CD63表达率、MC-CPA3以及SC5b-9含量均较免疫正常人升高(P<0.05)。结论非离子型造影剂过敏者血液中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发生活化,补体系统的激活也参与了非离子型造影剂过敏反应的发生。流式细胞术分析BAT可作为非离子型造影剂过敏反应的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过敏反应 非离子型造影剂 嗜碱性粒细胞活化试验 CD63 肥大细胞羧肽酶A3 SC5B-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非离子型造影剂双北(碘海醇)在颅脑检查中CT安全性、耐受性和有效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沈霞 罗银灯 +1 位作者 刘诗映 赵建农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92-294,297,共4页
目的:评价国产非离子型造影剂双北在颅脑检查中的安全性、耐受性和有效性。CT方法:颅脑增强扫描病人CT例,男例,女例,高危因素者例,有病变者例,无异常者例。全部病例增强所用造影剂均为双北注射液,2581541041422535剂量,用同样的设备和... 目的:评价国产非离子型造影剂双北在颅脑检查中的安全性、耐受性和有效性。CT方法:颅脑增强扫描病人CT例,男例,女例,高危因素者例,有病变者例,无异常者例。全部病例增强所用造影剂均为双北注射液,2581541041422535剂量,用同样的设备和方法检查,测量大脑中动脉和上矢状窦值,记录血压、心率改变和不良反应情况。评价标准100mlCT包括增强质量、不透光性、全身耐受性、局部耐受性和不良反应。结果:全部病例增强质量均为“优”,大脑中动脉和上矢状窦增强前后值改变有极显著性差异(CTP<),全身耐受性和局部耐受性“佳”,不良反应率低,程度轻。0.0005结论:在颅脑增强检查中,国产非离子型造影剂双北极少引起神经系统和心肾功能改变,不良反应低,具有很高的临床安全性、耐CT受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离子型造影剂 国产 颅脑 CT增强 造影剂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离子型造影剂致肾损害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4
5
作者 孙蔚明 杜晔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4期284-287,共4页
目的:探讨非离子型造影剂导致造影剂肾病的危险因素。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38例接受非离子型造影剂检查者的血肌酐变化以及造影剂肾病发生的情况。结果:非离子型造影剂在无合并症者无1例发生造影剂肾病;合并糖尿病者造影剂肾病发生率... 目的:探讨非离子型造影剂导致造影剂肾病的危险因素。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38例接受非离子型造影剂检查者的血肌酐变化以及造影剂肾病发生的情况。结果:非离子型造影剂在无合并症者无1例发生造影剂肾病;合并糖尿病者造影剂肾病发生率为5%;合并高血压者造影剂肾病发生率为9.4%;肿瘤局部化疗发生率高达17.0%。结论:非离子型造影剂仍有一定肾毒性,造影剂肾病的发生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如糖尿病、高血压、肿瘤局部化疗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离子型造影剂 造影剂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型造影剂过敏试验对非离子型造影剂造影不良反应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0
6
作者 闫国兴 张冬梅 《护理学杂志》 2007年第3期68-69,共2页
目的探讨离子型造影剂(碘)过敏试验对非离子型造影剂造影不良反应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006例行非离子型造影剂造影检查的患者使用30%泛影葡胺试敏剂进行过敏试验,阴性者进行造影,阳性者待过敏症状消失后,于造影前使用非离子型造影剂1ml... 目的探讨离子型造影剂(碘)过敏试验对非离子型造影剂造影不良反应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006例行非离子型造影剂造影检查的患者使用30%泛影葡胺试敏剂进行过敏试验,阴性者进行造影,阳性者待过敏症状消失后,于造影前使用非离子型造影剂1ml静脉注射,观察15min无反应后再全量注射进行造影,观察造影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006例患者中碘过敏试验阴性者2001例(99.75%),阳性者5例(0.25%)。5例阳性患者行非离子型造影剂过敏试验阴性,注射全量造影后未发生不良反应;2001例阴性者造影过程中及造影后出现不良反应39例(1.95%)。结论离子型造影剂过敏试验对非离子型造影剂造影不良反应无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过敏试验 非离子型造影剂 离子型造影剂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型和非离子型造影剂副反应的大规模统计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侯家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1991年第2期49-50,共2页
近十余年来,供血管内注射的低渗、非离子型造影剂(Nonionic contrast media;NICM)首先在欧洲,随后在发达国家和其他国家陆续应用推广,它和常规高渗、离子型造影剂(ICM)相比。
关键词 非离子型造影剂 血管内注射 统计研究 重度反应 下肢淋巴性水肿 碘苯六醇 电转复律 碘克酸 伊索显 支气管痉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非离子型造影剂应用效果观察
8
作者 刘淑婧 张超红 柳玉花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269-1269,共1页
关键词 非离子型造影剂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显影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非离子型造影剂副反应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侯家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1991年第2期51-53,共3页
非离子型造影剂(NICM)在很多方面虽然比离子型造影剂(ICM)优越,但它的潜在危害仍有待阐明。本文简述89-90年有关其导致凝血障碍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非离子型造影剂 凝血障碍 凝血时间 碘克酸 抗凝效应 CSWS 抗凝作用 碘苯六醇 微泡 血管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离子型碘造影剂的过敏样反应 被引量:45
10
作者 慕朝伟 高润霖 +15 位作者 陈纪林 杨跃进 乔树宾 姚民 秦学文 徐波 刘海波 吴永建 袁晋青 陈珏 李建军 戴军 尤士杰 窦克非 邱洪 王增武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72-175,共4页
目的:对临床使用的非离子型碘造影剂的过敏样反应进行总结和分析。方法:回顾性总结2004年4月至2006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和(或)介入治疗的患者群中,接受非离子型碘造影剂血管内注射后1小时之内发生的过敏样反应病例,... 目的:对临床使用的非离子型碘造影剂的过敏样反应进行总结和分析。方法:回顾性总结2004年4月至2006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和(或)介入治疗的患者群中,接受非离子型碘造影剂血管内注射后1小时之内发生的过敏样反应病例,参照美国放射学会的诊断标准,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分为轻、中、重度三型;针对性别、年龄、冠脉病变程度、造影剂品种等变量因素进行分析和统计学处理。结果:在17033例患者中计有217例发生过敏样反应(发生率1.28%),轻、中、重度过敏样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0.22%、0.80%和0.26%,死亡3例(死亡率0.018%);男性患者的过敏样反应发生率高于女性患者(1.37%vs0.98%,P<0.05),在冠脉病变程度、不同造影剂品种等因素的分析中未检出性别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过敏样反应发生率随年龄增加呈下降的趋势,经多元回归分析呈线性关系,男性患者尤为明显;过敏样反应的发生率与冠脉病变程度无显著相关性;年龄、不同造影剂品种对于过敏样反应的三型构成比无显著影响,在女性患者、冠脉多支病变患者尤其是病变累及左主干的患者人群中发生重度过敏样反应的比例较高。结论:非离子型碘造影剂在临床应用中安全性良好,过敏样反应发生率为1.28%,男性患者的过敏样反应发生率高于女性患者,过敏样反应发生率随患者年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在女性患者、冠脉多支病变尤其是病变累及左主干的患者人群中发生重度过敏样反应的比例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型造影剂 过敏样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离子型碘造影剂致严重心电图异常1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金梅 陈杰 陶国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12-612,共1页
患者男,27岁,因突发头痛伴意识障碍1d于2007年5月1日入院。CT提示右侧脑出血.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于2007年5月4日行血肿清除、颅瓣减压术,术中生命体征平稳。
关键词 离子型造影剂 心电图异常 窦性心动过缓 意识障碍 心电图示 血肿清除 生命体征 脑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计算机断层摄影非离子型碘造影剂致急性过敏样反应:治疗与护理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瑾 李玉梅 +4 位作者 陈方 樊红苓 王玉红 史冬雷 金征宇 《协和医学杂志》 2011年第3期285-287,共3页
随着多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computed tomography,CT)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和重建技术的开展,行增强CT检查的患者越来越多,虽然低渗透压、非离子型碘造影剂已取代了以往的高渗透压、离子型碘造影剂,使得造影剂相关的不良反应明显减少,... 随着多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computed tomography,CT)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和重建技术的开展,行增强CT检查的患者越来越多,虽然低渗透压、非离子型碘造影剂已取代了以往的高渗透压、离子型碘造影剂,使得造影剂相关的不良反应明显减少,但非离子型碘造影剂引发急性过敏样反应仍时有出现,若处理不及时,会带来严重后果,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型造影剂 断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过敏样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EBCT进行颅外颈动脉血管造影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隆熙 唐镇生 +1 位作者 江澄川 陈爽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5年第4期236-240,共5页
目的:探讨利用电子束CT来实现对颈动脉分叉部血管造影的可行性,并建立颅外颈动脉EBCTA的扫描方式和方案.材料和方法:对24侧颈动脉随机分3组进行多层流动扫描(MSM)模式、连续容积扫描(CVS)模式及血管重建,获得颈动脉分叉部的时间-密度曲... 目的:探讨利用电子束CT来实现对颈动脉分叉部血管造影的可行性,并建立颅外颈动脉EBCTA的扫描方式和方案.材料和方法:对24侧颈动脉随机分3组进行多层流动扫描(MSM)模式、连续容积扫描(CVS)模式及血管重建,获得颈动脉分叉部的时间-密度曲线(TDCs),并加以分析.结果:得出颈动脉EBCTA的参数和模式为:非离子型造影剂,总量80~90ml、3ml/s注射速率、延迟时间18~22s、扫描速度为层/0.1s、层厚1.5mm、由颈根部至颅底的CVS扫描方式.对有循环功能不足的患者应进行MSM预试验扫描来确定其准确的延迟时间.结论:EBCT进行颅外颈动脉血管造影完全可行,且省时,省造影剂,扫描范围长,更利于显示该区域的各种颈动脉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颈动脉狭窄 电子束CT血管造影 动脉血管造影 颅外颈动脉 EBCTA 非离子型造影剂 动脉分叉部 扫描方式 连续容积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N′-双(二羟基丙基)-2,3,5,6-四碘对苯二甲酰胺的合成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来国 罗世能 +4 位作者 谢敏浩 刘晓亚 邹霈 刘娅灵 何拥军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1期108-111,共4页
以对苯二甲酸和碘为原料,以质量分数为50%的发烟硫酸为溶剂,合成四碘对苯二甲酸,再与氯化亚砜反应得到酰氯,最后与二羟基丙基胺反应,合成N,N′双(2,3-二羟丙基)-2,3,5,6-四碘对苯二甲酰胺和N,N′(1,3-二羟丙基)-2,3,5,6-四碘对苯二甲酰... 以对苯二甲酸和碘为原料,以质量分数为50%的发烟硫酸为溶剂,合成四碘对苯二甲酸,再与氯化亚砜反应得到酰氯,最后与二羟基丙基胺反应,合成N,N′双(2,3-二羟丙基)-2,3,5,6-四碘对苯二甲酰胺和N,N′(1,3-二羟丙基)-2,3,5,6-四碘对苯二甲酰胺.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质谱等方法证实了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型X射线造影剂 2 3 5 6-四碘对苯二甲酰胺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