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絮凝剂的制备及其絮凝性能
被引量:13
- 1
-
-
作者
王永军
方申文
郭海军
夏旖旎
李林御
-
机构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钻采工程研究院
西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
出处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58-362,共5页
-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渤海油田聚合物驱采出液污水处理技术研究"(2011ZX05057-004-02)
-
文摘
以丙烯酰胺(AM)和烷基酚聚醚(APAP)为单体,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了流动性好的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絮凝剂(PAM-APAP)。考察了乳化剂和引发剂的种类、单体总质量分数、单体配比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对聚合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制备PAM-APAP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单体总质量分数35%、m(AM)∶m(APAP)=9.0∶1.0、Span 80+Tween 80复配乳化剂加入量为油水总质量的7%、m(Span 80)∶m(Tween 80)=7.0∶1.5、V50加入量为单体总质量的1.5‰、反应温度50℃。PAM-APAP具有较好的絮凝效果,与其他絮凝剂相比用量较少,在加入量为100 mg/L时,对聚合物驱油中产生的含聚合物污水的浊度去除率为87.9%,去油率为89.5%,且絮体不黏壁。
-
关键词
反相乳液聚合
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
聚合物驱油
絮凝剂
废水处理
-
Keywords
inverse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nonionic polyacrylamide
polymer flooding
flocculant
wastewater treatment
-
分类号
TQ317.3
[化学工程—高聚物工业]
-
-
题名聚丙烯酰胺水溶液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被引量:2
- 2
-
-
作者
王方略
张力雯
张东晨
徐敬尧
吴学凤
邓胜松
-
机构
淮南师范学院生物工程学院
淮南师范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安徽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合肥工业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
出处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9-264,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编号:52174231,51274012)
淮南师范学院稳定人才基金项目资助(编号:BSKYQDJ)。
-
文摘
为模拟实际选煤过程中产生的含聚污水,采用分子动力学的方法,选择COMPASS II力场,分别对含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NPAM)的水溶液体系和含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HPAM)的水溶液体系进行模拟。通过分析聚合物的平衡构象、均方位移曲线、径向分布函数、扩散轨迹及均方回转半径等,进一步探究聚丙酰胺(PAM)水溶液的微观结构与高分子溶液性质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NPAM在溶液中形成疏水内核球体而悬浮,而HPAM在溶液底部聚集;含HPAM的水溶液中水分子比含NPAM的水溶液中水分子扩散系数较大;HPAM表面与附近水分子作用数较多,形成强氢键;HPAM在溶液中水分子位移和活动范围都比NPAM中水分子大;在水溶液中NPAM比HPAM更好地舒展。
-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
扩散系数
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HPAM)
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NPAM)
含聚污水
-
Keywords
molecular dynamics
diffusion coefficient
anionic polyacrylamide(HPAM)
non-ionic polyacrylamide(NPAM)
polymer-containing sewage
-
分类号
TD94
[矿业工程—选矿]
-
-
题名金岭铁矿选矿厂尾矿絮凝沉降的研究
被引量:11
- 3
-
-
作者
张去非
-
机构
山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
出处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5-29,共5页
-
文摘
选择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明矾、糊精、高岭土、羧甲基纤维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明胶为絮凝剂,分别对山东金岭铁矿选矿厂尾矿进行了絮凝沉降试验,遴选最佳絮凝剂及其最佳用量,并进行了混合絮凝剂试验。结果表明,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能显著提高尾矿絮凝沉降速度,效果最佳。考察了以非离子型聚酰烯酰胺为絮凝剂时,尾矿酸碱度、矿浆温度对尾矿絮凝沉降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中性或弱碱性状态下尾矿更容易絮凝沉降;而矿浆温度对尾矿絮凝沉降影响极小。
-
关键词
尾矿
絮凝
沉降
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
-
Keywords
tailings
flocculation
settling
non-ionic polyacrylamide
-
分类号
TD926
[矿业工程—选矿]
-
-
题名聚合物和破乳剂对W/O型乳状液电脱水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4
- 4
-
-
作者
钱玉芝
李永丰
何利民
李时光
卢大艳
-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
-
出处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40-344,366,共6页
-
基金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研究项目"Peregrino油田聚合物对产出液处理影响实验"(项目编号2287-kangxy-20140728-002)
-
文摘
为揭示聚合物经地层剪切后对油田产出液的影响,通过室内静电聚结快速评价系统研究了破乳剂YFPC-792和降解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NPAM)对巴西Peregrino油田W/O型乳状液静电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YFPC-792可提高W/O型乳状液的静电脱水效果,在150 Hz、294.44 k V/m的电场作用下,乳状液最佳电场停留时间为100 min;随NPAM浓度增加,乳状液分离效率和液滴平均粒径降低,NPAM溶液黏度增加;由于NPAM分子间的"架桥絮凝"效应,未降解的NPAM加量为200 mg/L时乳状液的静电聚结效果最好,电分离效率达81%;含降解NPAM的乳状液电分离效率随聚合物浓度增加而减小;含水率20%乳状液静电分离效率为49%,聚结效果最差,而含水率30%乳状液静电分离效率为81%,聚结效果最好。含YFPC-792和降解NPAM的乳状液脱水开始后的5数15 min,重力沉降的分离效果优于电脱水效果,而后电脱水效果优于重力沉降。
-
关键词
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
破乳剂
W/O型乳状液
静电聚结
分离效率
-
Keywords
nonionic polyacrylamide
demulsifier
W/O emulsion
electrostatic coalescence
separation efficiency
-
分类号
TE357.46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