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离子型微乳液对荧光猝灭法测定微量镍的增敏作用 被引量:5
1
作者 朱霞石 郭荣 张晓红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15-517,共3页
在硼砂 盐酸缓冲液中 ,TritonX 10 0 /n C5H11OH/n C9H2 0 /H2 O微乳液或TritonX 10 0 /H2 O胶束体系中 ,水杨基荧光酮 (SAF)与镍具有荧光猝灭特性。本文研究了微乳液介质体系中 ,以SAF作荧光剂 ,用荧光猝灭法测定微量镍的方法。实验... 在硼砂 盐酸缓冲液中 ,TritonX 10 0 /n C5H11OH/n C9H2 0 /H2 O微乳液或TritonX 10 0 /H2 O胶束体系中 ,水杨基荧光酮 (SAF)与镍具有荧光猝灭特性。本文研究了微乳液介质体系中 ,以SAF作荧光剂 ,用荧光猝灭法测定微量镍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 :与相应的胶束介质体系比较 ,TritonX 10 0 /n C5H11OH/n C9H2 0 /H2 O微乳液介质体系中 ,该法测定灵敏度高 ,选择性好 ,可直接用于水样中痕量镍的测定。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基荧光酮 非离子型微乳液 荧光猝灭法 痕量分析 增敏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解质对非离子型微乳液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栾蕊 韩恩山 +1 位作者 朱令之 王缚鹏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55-58,共4页
本文通过测定微乳液的电导率和相图,研究了电解质(硝酸镍)对非离子型微乳液Triton X-100/正己醇/环己烷/水或硝酸镍水溶液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发现分散相为水的微乳液体系中,表面活性剂的含量越大微乳液的电导率越大;分散相为盐溶液的微... 本文通过测定微乳液的电导率和相图,研究了电解质(硝酸镍)对非离子型微乳液Triton X-100/正己醇/环己烷/水或硝酸镍水溶液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发现分散相为水的微乳液体系中,表面活性剂的含量越大微乳液的电导率越大;分散相为盐溶液的微乳液体系中,微乳液的电导率随着盐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减小;而且盐溶液浓度越大微乳液的含水量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质 非离子型微乳液 电导率 相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井液用非离子型微乳液WR-Ⅰ的研制及其封堵和润滑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张虹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22-126,共5页
作为油田处理剂,微乳液主要应用于三次采油,在钻井液中的应用未见报道。水平井和定向井钻进过程中经常遇到井壁失稳和摩阻过大的问题,常用的钻井液处理剂功能单一,难以同时兼顾封堵和润滑功能。针对上述问题,以Span-80和Tween-80复合表... 作为油田处理剂,微乳液主要应用于三次采油,在钻井液中的应用未见报道。水平井和定向井钻进过程中经常遇到井壁失稳和摩阻过大的问题,常用的钻井液处理剂功能单一,难以同时兼顾封堵和润滑功能。针对上述问题,以Span-80和Tween-80复合表面活性剂为基础,以正丁醇为助表面活性剂,研制了非离子型微乳液WR-Ⅰ,考察其对钻井液性能的影响,并重点研究其封堵和润滑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非离子型微乳液WR-Ⅰ的粒度中值为75nm,界面张力低至0.005mN/m,对钻井液的流变性影响小,有降滤失作用;通过快速吸附及封堵作用,该微乳液封堵率高达95%,对泥页岩井壁稳定具有突出作用;该微乳液具有优异的润滑作用,其极压润滑系数为0.051,滤饼粘附系数为0.138,可大幅度降低钻具与井壁、钻具与钻屑间的摩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表面活性剂 非离子型微乳液 钻井 润滑封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离子型O/W微乳液对ICP-AES测定铂族元素的增敏作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朱霞石 郭荣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14-316,共3页
本文研究了ICP AES测定铂族元素中非离子型微乳液 (TritonX 10 0 /n C5H11OH/n C9H2 0 /H2 O)的增敏作用。微乳液的存在优化了实验最佳条件。样品测定结果也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关键词 离子型O/W 测定 铂族元素 增敏作用 表面活性剂 电感耦合 离子 原子发射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乳液的增溶、相态及微乳液/中空纤维膜萃取钕 被引量:8
5
作者 龚福忠 马培华 +2 位作者 罗艳 刘力恒 张丽梅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90-595,共6页
通过考察非离子型微乳液体系(OP-4+OP-7)/苯甲醇/D2EHPA/煤油/盐酸中的混合表面活性剂OP-4[壬基酚聚氧乙烯(4)醚]和OP-7[壬基酚聚氧乙烯(7)醚]配比、盐酸浓度、温度和NaCl对盐酸增溶量的影响以及D2EHPA[二(2-乙基己基)磷酸]和盐酸浓度... 通过考察非离子型微乳液体系(OP-4+OP-7)/苯甲醇/D2EHPA/煤油/盐酸中的混合表面活性剂OP-4[壬基酚聚氧乙烯(4)醚]和OP-7[壬基酚聚氧乙烯(7)醚]配比、盐酸浓度、温度和NaCl对盐酸增溶量的影响以及D2EHPA[二(2-乙基己基)磷酸]和盐酸浓度对体系相态的影响,制备了适合作为液膜分离介质的微乳液体系,同时提出了新的膜萃取过程:微乳液/中空纤维膜萃取,并用于稀土钕的萃取.结果表明,微乳液中盐酸的增溶量随混合表面活性剂HLB值以及盐酸浓度的增大而增大,随温度的升高、NaCl浓度的增大而减小;D2EHPA的加入有利于WinsorⅡ体系的形成;盐酸浓度小于6 mol.dm-3时也可形成WinsorⅡ体系,而盐酸浓度为7 mol.dm-3和8 mol.dm-3时则分别形成WinsorⅢ体系或WinsorⅠ体系;将W/O非离子型微乳液通过中空纤维膜从浓度为300 mg.dm-3的料液中萃取钕时,采用3个中空纤维膜器串连一次萃取即可使萃取率达95.3%,内相富集倍数18.1.该新膜萃取体系同时具有液膜与固膜萃取的优点,不需进行反萃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离子型微乳液 增溶性质 中空纤维膜 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乳液体系(OP-7+OP-4)/苯甲醇/D2EHPA/煤油/盐酸的增溶性能及其对钕的膜萃取 被引量:6
6
作者 龚福忠 马培华 +2 位作者 刘力恒 罗艳 张丽梅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75-380,共6页
研究了以OP-7[壬基酚聚氧乙烯(7)醚]和OP-4[壬基酚聚氧乙烯(4)醚]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苯甲醇为助表面活性剂所形成的W/O型微乳液体系(OP-7+OP-4)/苯甲醇/D2EHPA/煤油/盐酸在不同混合表面活性剂配比、盐酸浓度、温度、NaCl浓度等条件下... 研究了以OP-7[壬基酚聚氧乙烯(7)醚]和OP-4[壬基酚聚氧乙烯(4)醚]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苯甲醇为助表面活性剂所形成的W/O型微乳液体系(OP-7+OP-4)/苯甲醇/D2EHPA/煤油/盐酸在不同混合表面活性剂配比、盐酸浓度、温度、NaCl浓度等条件下对盐酸的增溶性能;将微乳液作为液膜用于对稀土钕的萃取时,采用了新的膜萃取过程即微乳液/中空纤维膜接触器萃取。结果表明,微乳液对盐酸的增溶量随混合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值)以及盐酸浓度的增大而增大,随温度的升高、NaCl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当以逆流方式萃取时,微乳液内相盐酸浓度越大,萃取率越高,但内相富集倍数减小;当微乳液流量为6mL·min^(-1)、料液初始浓度为200mg·L^(-1)、有效萃取时间为6min时,Nd^(3+)的萃取率达96.3%,微乳液内相浓度富集倍数为21.2,有效萃取时间超过6min后,萃取率基本不变,表明该非离子型微乳液对钕Nd^(3+)具有很好的萃取和富集功能,所采用的新膜萃取过程同时具有膜萃取过程的热力学稳定性和液膜分离过程非平衡性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离子型微乳液 增溶 中空纤维膜接触器 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锈钢餐具中镍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新平 区炳庆 刘国杰 《粮油食品科技》 2004年第4期38-40,共3页
研究了以非离子型微乳液乳化剂-OP/n-C4H9OH/n-C7H16/H2O为介质,Ni(Ⅱ)与1-(2-吡啶偶氮)-2-萘酚(PAN)的显色反应,在pH值8.58~10.70范围内,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70nm,回归方程:A=0.0313c-0.0066(c/μg·25mL-1),相关系数r=0.9996... 研究了以非离子型微乳液乳化剂-OP/n-C4H9OH/n-C7H16/H2O为介质,Ni(Ⅱ)与1-(2-吡啶偶氮)-2-萘酚(PAN)的显色反应,在pH值8.58~10.70范围内,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70nm,回归方程:A=0.0313c-0.0066(c/μg·25mL-1),相关系数r=0.9996,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4.56×104L/mol·cm,Ni(Ⅱ)浓度在0.2μg/25mL~25μg/25m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检出限0.2μg/25mL,相对标准偏差(RSD%)在0.014%~0.64%之间,加标回收率在95.00%~110.9%之间。该法用于合成样和不锈钢餐具浸泡液中镍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餐具 镍含量 测定 非离子型微乳液化剂 显色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