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杏鲍菇干制的非硫护色方法研究 被引量:42
1
作者 李波 芦菲 王东玲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58-260,共3页
为解决杏鲍菇干制过程中的褐变问题,本文选用焦亚硫酸钠、EDTA-2Na、乙酸锌、氯化钠、氯化钙、维生素C和柠檬酸7种护色剂对杏鲍菇进行护色处理,然后采用不同方法进行干制。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始温35℃,以5℃/h的速度升温,至60℃条件下保... 为解决杏鲍菇干制过程中的褐变问题,本文选用焦亚硫酸钠、EDTA-2Na、乙酸锌、氯化钠、氯化钙、维生素C和柠檬酸7种护色剂对杏鲍菇进行护色处理,然后采用不同方法进行干制。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始温35℃,以5℃/h的速度升温,至60℃条件下保持1 h,再逐渐降温至50℃的干制方法有利于杏鲍菇的脱水以及色泽的保持。非硫护色剂中,以柠檬酸和维生素C护色效果最好,EDTA-2Na和氯化钠的护色效果次之,它们的护色效果都好于焦亚硫酸钠。复合护色剂最优的参数组合为0.2%柠檬酸+0.3%维生素C+1%氯化钠+0.15%EDTA-2Na,且优于单一护色剂的护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鲍菇 干制 非硫护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孢菇的非硫护色及热风干燥方式的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丽娜 王安建 李玉爽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03-306,311,共5页
为提高双孢菇干制品品质,探讨了抗坏血酸、柠檬酸、氯化钙、氯化钠和电生功能水的护色效果,以及梯度升温、恒温连续、梯度降温三种热风干燥方式对护色双孢菇干制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护色剂的浓度分别为抗坏血酸0.04g/100mL、柠檬... 为提高双孢菇干制品品质,探讨了抗坏血酸、柠檬酸、氯化钙、氯化钠和电生功能水的护色效果,以及梯度升温、恒温连续、梯度降温三种热风干燥方式对护色双孢菇干制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护色剂的浓度分别为抗坏血酸0.04g/100mL、柠檬酸0.2g/100mL、氯化钙0.3g/100mL、氯化钠0.2g/100mL和电生功能水浸泡10min时,干制品的L*值最大,护色效果最好。通过正交优化实验得出非硫复合护色剂的最佳组合为:抗坏血酸0.04g/100mL,柠檬酸0.3g/100mL,氯化钠0.3g/100mL;三种热风干燥方式中,采用梯度升温干燥的双孢菇褐变最少、复水性最好,优于恒温连续干燥和梯度降温干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孢菇 非硫护色 干燥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猕猴桃片非硫护色工艺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房星星 吕晓东 《粮油食品科技》 2008年第1期51-52,共2页
根据猕猴桃的褐变机理,选择不同浓度的褐变抑制剂,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并采用国内先进的低温气流膨化干燥技术,获得猕猴桃片的最佳非硫护色工艺。
关键词 褐变 低温膨化干燥 非硫护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加工产品非硫护色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珍 《粮油食品科技》 2004年第4期27-28,共2页
根据多酚氧化酶的特性对杏产品的护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杏加工过程中添加1.5%的Vc,0.25%的柠檬酸,0.2%的ZnCl2,能起到良好的护色效果。
关键词 杏加工产品 非硫护色工艺 多酚氧化酶 褐变 加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