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微机电系统惯性电学开关的设计与制作
被引量:
7
1
作者
杨卓青
丁桂甫
+2 位作者
蔡豪刚
刘瑞
赵小林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033-1036,共4页
基于非硅表面微加工技术,给出了微机电系统惯性电学开关的一种新式设计,该设计采用两端悬空固定的多孔弹性梁作为固定电极,由连体蛇形弹簧连接悬空的质量块作为可动电极,可动电极位于支撑层和弹性梁之间,该结构在保证微开关具有足够灵...
基于非硅表面微加工技术,给出了微机电系统惯性电学开关的一种新式设计,该设计采用两端悬空固定的多孔弹性梁作为固定电极,由连体蛇形弹簧连接悬空的质量块作为可动电极,可动电极位于支撑层和弹性梁之间,该结构在保证微开关具有足够灵敏度的同时,可有效提高两电极间的接触效果和器件的抗冲击保护。使用成本较低的多次叠层电镀镍的方法制作了设计的微型惯性开关,并对其元器件进行了试验测试,结果表明:开关在100g加速度作用下的响应时间和接触时间分别约为0.40ms和12μs,与有限元动力学仿真结果吻合较好,表现出较高的灵敏度和良好接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硅表面微加工
微
型惯性开关
设计与制作
微
机电系统(ME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型复合结构电热微驱动器的研制
被引量:
2
2
作者
曾文光
丁桂甫
+2 位作者
王艳
付世
蔡玉丽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17-120,共4页
在弯曲梁电热微驱动器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引入热膨胀系数更大的聚合物,提出了一种新型复合结构电热微驱动器。采用了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其基本结构形式进行了系统的仿真分析,得到了一组初步优化的器件结构参数。仿真结果表明:新型电...
在弯曲梁电热微驱动器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引入热膨胀系数更大的聚合物,提出了一种新型复合结构电热微驱动器。采用了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其基本结构形式进行了系统的仿真分析,得到了一组初步优化的器件结构参数。仿真结果表明:新型电热微驱动器有更低的能耗和更大的位移。采用非硅表面微加工技术,成功制备了新型复合结构电热微驱动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复合结构
电热
微
驱动器
有限元分析
非硅表面微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机电系统惯性电学开关的设计与制作
被引量:
7
1
作者
杨卓青
丁桂甫
蔡豪刚
刘瑞
赵小林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微米纳米加工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033-1036,共4页
基金
国家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2006AA04Z308)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A1420060154)
文摘
基于非硅表面微加工技术,给出了微机电系统惯性电学开关的一种新式设计,该设计采用两端悬空固定的多孔弹性梁作为固定电极,由连体蛇形弹簧连接悬空的质量块作为可动电极,可动电极位于支撑层和弹性梁之间,该结构在保证微开关具有足够灵敏度的同时,可有效提高两电极间的接触效果和器件的抗冲击保护。使用成本较低的多次叠层电镀镍的方法制作了设计的微型惯性开关,并对其元器件进行了试验测试,结果表明:开关在100g加速度作用下的响应时间和接触时间分别约为0.40ms和12μs,与有限元动力学仿真结果吻合较好,表现出较高的灵敏度和良好接触效果。
关键词
非硅表面微加工
微
型惯性开关
设计与制作
微
机电系统(MEMS)
Keywords
non--silicon surface micromachining
inertia micro--switch
design and fabrication
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 (MEMS)
分类号
TH703 [机械工程—精密仪器及机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型复合结构电热微驱动器的研制
被引量:
2
2
作者
曾文光
丁桂甫
王艳
付世
蔡玉丽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微米/纳米加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薄膜与微细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17-120,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675139)
文摘
在弯曲梁电热微驱动器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引入热膨胀系数更大的聚合物,提出了一种新型复合结构电热微驱动器。采用了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其基本结构形式进行了系统的仿真分析,得到了一组初步优化的器件结构参数。仿真结果表明:新型电热微驱动器有更低的能耗和更大的位移。采用非硅表面微加工技术,成功制备了新型复合结构电热微驱动器。
关键词
聚合物
复合结构
电热
微
驱动器
有限元分析
非硅表面微加工
Keywords
polymer
composite structure
electro-thermal actuator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non-silicon surface machining
分类号
TN603.5 [电子电信—电路与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微机电系统惯性电学开关的设计与制作
杨卓青
丁桂甫
蔡豪刚
刘瑞
赵小林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新型复合结构电热微驱动器的研制
曾文光
丁桂甫
王艳
付世
蔡玉丽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