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锂离子电池用非石墨类负极材料研究进展
1
作者 杨迁迁 吕辉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29-733,共5页
综述合金材料、过渡金属化合物及硅基化合物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合金负极材料在首次充放电过程中面临库仑效率低和容量损失大的问题。通过形态改善和材料结构调控的方式,电池可实现高达99.7%的库仑效率,并在150~200次循... 综述合金材料、过渡金属化合物及硅基化合物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合金负极材料在首次充放电过程中面临库仑效率低和容量损失大的问题。通过形态改善和材料结构调控的方式,电池可实现高达99.7%的库仑效率,并在150~200次循环内保持稳定。过渡金属化合物负极,包括氧化物、硫化物和磷化物等,存在体积膨胀和电解质连续分解等问题。通过纳米工程技术和复合材料设计,可提升电化学性能。硅基负极材料的理论容量高,但存在体积膨胀和导电性差的问题。通过微纳米架构设计、硅合金结构控制和预锂化等方法,可提高循环性能和初始库仑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非石墨类负极材料 合金材料 过渡金属化合物 硅基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