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音乐疗法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失眠症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0
- 1
-
-
作者
敖金波
郭俐宏
穆敬平
李旭英
-
机构
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康复中心康复Ⅱ病区
湖北省十堰市中医医院康复科
-
出处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7期69-72,共4页
-
基金
湖北省卫生厅中医药
中西医结合科研指导性项目(2012Z-B06)
-
文摘
目的观察音乐疗法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失眠症的临床效果,探讨其治疗机制,为临床治疗失眠症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将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康复中心2015年4月~2016年6月收治的失眠症患者184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92例。对照组针灸并睡前口服右佐匹克隆片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音乐疗法联合柏子仁耳穴贴压垂前穴、神门、皮质下、交感诸穴治疗4周。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梭形慢波次数、区域性脑血流、睡眠相关参数、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和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梭形慢波次数较治疗前减少,区域性脑血流较治疗前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梭形慢波次数较对照组减少,区域性脑血流较对照组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眼快动相(REM)和入睡潜伏期较治疗前缩短,非眼快动相(NREM)和夜间睡眠时间较治疗前延长,睡眠效率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REM较对照组缩短,NREM和夜间睡眠时间较对照组延长,睡眠效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心理、生理、社会关系、独立性评分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上述四个方面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音乐疗法联合耳穴贴压可用于治疗失眠症,其临床疗效可靠,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关键词
失眠症
音乐疗法
耳穴贴压
非眼快动相睡眠
眼快动相睡眠
睡眠质量
-
Keywords
Insomnia
Music therapy
Auricular plaster
Non REM sleep
REM sleep
Sleep quality
-
分类号
R242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