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相邻多节段脊柱骨折的诊断与手术治疗
1
作者 苟琦 杨忠义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第17期39-39,41,共2页
目的:探讨非相邻多节段脊柱骨折的诊断与手术治疗。方法:收治非相邻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36例,观察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术后,ASIA脊髓损伤B级和C级患者明显减少,D级和E级患者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级患者无变化(P>0... 目的:探讨非相邻多节段脊柱骨折的诊断与手术治疗。方法:收治非相邻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36例,观察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术后,ASIA脊髓损伤B级和C级患者明显减少,D级和E级患者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级患者无变化(P>0.05)。术后患者的ASIA感觉指数评分、Fugl-Meyer评分及ADL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结论:采取影像学方法进行准确诊断,确定骨折类型,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可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相邻多节段脊柱骨折 诊断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例非相邻多节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治疗分析
2
作者 刘扬 《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第28期93-94,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非相邻多节段脊柱骨折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效果。方法按ASIA分级及运动感觉评分对我院于2007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20例非相邻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20例非相邻多节段脊柱骨折弓累计椎体37个... 目的探讨分析非相邻多节段脊柱骨折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效果。方法按ASIA分级及运动感觉评分对我院于2007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20例非相邻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20例非相邻多节段脊柱骨折弓累计椎体37个节段,以爆裂骨折和骨折脱位为主。脊柱完全性损伤病例(A级),经治疗后ASIA分级以及感觉运动评分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脊柱不完全损伤病例(B、C级),经治疗后感觉运动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同时ASIA分级提高1~2级。结论非相邻多节段脊柱骨折具有致病机制复杂、脊髓损伤严重、易于漏诊误诊等特点,在临床治疗中应当确定骨折的关键部位及性质,从而选择相应的固定融合节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节 脊柱骨折 临床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非相邻型多节段脊柱骨折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许志宏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9期96-97,共2页
目的:探讨使用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非相邻型多节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在河间市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68例非相邻型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平均分为Control组(n=34)和Matched组(n=... 目的:探讨使用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非相邻型多节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在河间市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68例非相邻型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平均分为Control组(n=34)和Matched组(n=34)。为Control组患者使用长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为Matched组患者使用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的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VAS的评分均下降,P <0.05。治疗后,与Control组患者相比,Matched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更少,其手术的时间更短,其VAS的评分、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均更低,P <0.05。结论:使用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非相邻型多节段脊柱骨折的效果较好,患者术后的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邻多节脊柱骨折 椎弓根钉内固定术 椎弓根钉内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治疗脊柱骨折的效果及对患者脊髓功能影响情况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胜杰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12期21-23,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在脊柱骨折患者使用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治疗的脊髓功能影响效果。方法:收集龙口市人民医院骨科于2022年10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共138例,分组方式选择电脑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经后路长节段椎弓根钉固定... 目的:研究分析在脊柱骨折患者使用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治疗的脊髓功能影响效果。方法:收集龙口市人民医院骨科于2022年10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共138例,分组方式选择电脑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经后路长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经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试验组患者,对比患者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前脊髓神经功能比照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脊髓神经功能A级、B级、C级同对照组相比少,D级、E级同对照组相比多,比照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手术用时、出血总量更少,切口直径更短,比照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伤椎前缘高度比、Cobb角比照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伤椎前缘高度高于对照组、Cobb角小于对照组,比照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比照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用于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取得显著疗效,可保护脊髓神经,恢复椎体高度和脊柱功能,临床推广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弓根钉固定 脊柱骨折 脊髓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
5
作者 罗思进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36期17-19,共3页
目的:研究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用于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共计80例,均被收治于河池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确诊为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在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择期采取手术治疗,按照治疗期间所用术式分... 目的:研究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用于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共计80例,均被收治于河池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确诊为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在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择期采取手术治疗,按照治疗期间所用术式分为对照组(n=40)、观察组(n=40),前者应用传统开放式手术治疗,后者予以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术前,测定两组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应用相应的手术方案后,指标测定数值均有所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治疗前,两组Cobb角、伤椎前缘平均高度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1个月测定上述指标,其中观察组伤椎前缘平均高度较高,Cobb角较小,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术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手术治疗期间选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式可在缓解临床症状的同时纠正畸形,促进椎体高度恢复至正常,值得借鉴以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多节脊柱骨折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开放式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节段经椎弓根固定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AO通用脊柱内固定系统的应用 被引量:8
6
作者 周方 田耘 +1 位作者 陈仲强 刘忠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3年第2期136-137,146,共3页
目的 总结分析短节段经椎弓根固定在胸腰椎不稳定骨折中的作用。 方法 对 12 1例经短节段椎弓根固定治疗的新鲜胸腰椎骨折病人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 结果 随访 10 4例 ,时间 12月~ 72月 ,平均 31 3月。术后神... 目的 总结分析短节段经椎弓根固定在胸腰椎不稳定骨折中的作用。 方法 对 12 1例经短节段椎弓根固定治疗的新鲜胸腰椎骨折病人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 结果 随访 10 4例 ,时间 12月~ 72月 ,平均 31 3月。术后神经功能除 3例完全损伤没有改善外 ,余 10 1例 ( 97 1% )有至少一级以上的改善 ;术后椎体高度基本恢复正常 (术前压缩平均 5 8 3 % ,术后平均 3 2 % ,随访时平均丢失 2 1% ) ;术后后突角度基本纠正 (术前平均 2 9° ,术后平均 3 4°) ,并在随访时维持在平均丢失 3 4°。 结论 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可有效达到对胸腰椎不稳定骨折良好复位、坚固的固定 ,间接椎管内减压、维持脊柱的稳定性。通用脊柱骨折内固定系统 (Universalspinesystem ,USS)可以很好地达到短节段固定胸腰椎骨折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椎弓根固定 治疗 胸腰椎不稳定骨折 AO通用脊柱内固定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的临床诊断特点及治疗方法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康延海 赵孟和 +1 位作者 岳云亮 李洪权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18期76-77,共2页
目的研究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的临床诊断特点与治疗手段。方法 74例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其中35例不稳定性骨折患者作为A组,39例稳定性骨折患者作为B组。A组患者应用长节段和短节段固定术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取卧床等方式,并用减... 目的研究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的临床诊断特点与治疗手段。方法 74例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其中35例不稳定性骨折患者作为A组,39例稳定性骨折患者作为B组。A组患者应用长节段和短节段固定术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取卧床等方式,并用减轻椎板压力的方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后凸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并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A组治疗总有效率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46,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后凸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均有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8.5196、8.5963、19.2235、10.1101,P<0.05)。结论在对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患者的骨折类型制定治疗方案,以此获得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多节脊柱骨折 临床特点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节段脊柱骨折23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荆兴泉 杨双石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34期55-56,共2页
目的 探讨多节段脊柱骨折(MSF)的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方法 对23例MSF军人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MSF患者23例,合并其他部位损伤20例;21例(91.3%)有脊髓损伤.对合并颅脑、胸腹部脏器损伤及骨盆骨折者首先抢救生命.对于... 目的 探讨多节段脊柱骨折(MSF)的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方法 对23例MSF军人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MSF患者23例,合并其他部位损伤20例;21例(91.3%)有脊髓损伤.对合并颅脑、胸腹部脏器损伤及骨盆骨折者首先抢救生命.对于合并四肢骨折者于同期分组完成四肢手术后,再行脊柱手术.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术3例,后路枕颈部融合术1例,后路颈椎侧块钉棒系统内固定术2例,胸腰椎经后路椎管减压植骨内固定术17例.随访12 ~24个月,合并脊髓损伤的21例中,脊髓神经功能进步1级(Frankel法分级)以上14例,恢复至正常者7例,无改善5例.所有患者随访期间均无神经症状加重、切口感染,骨折均愈合.结论 MSF患者脊髓损伤发生率高.治疗应首先针对危及生命的损伤进行处理,解决脊髓神经的压迫,建脊柱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节脊柱骨折 脊髓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手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张子龙 邱水剑 +2 位作者 高鸿翔 李学举 王存平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26期67-68,共2页
目的分析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的效果。方法 100例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常规组,各50例。两组均采用手术治疗,其中常规组进行术前手法体位复位,治疗组则采用术中器械复位... 目的分析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的效果。方法 100例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常规组,各50例。两组均采用手术治疗,其中常规组进行术前手法体位复位,治疗组则采用术中器械复位,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椎体前缘高度及后凸角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椎体前缘高度均明显增高、后凸角度均明显减小,且治疗组改变较常规组更显著,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器械复位治疗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效果明显,可有效纠正患者的后凸角度和椎体前缘高度,可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多节脊柱骨折 手法体位复位 器械复位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节段脊柱骨折的特点及治疗 被引量:2
10
作者 汪号广 赵刚 秦雨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22期78-79,共2页
目的分析探讨多节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效果。方法 86例接受脊柱骨折治疗的患者,选取其中45例单节段脊柱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另41例多节段脊柱患者作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治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主要受伤... 目的分析探讨多节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效果。方法 86例接受脊柱骨折治疗的患者,选取其中45例单节段脊柱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另41例多节段脊柱患者作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治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主要受伤原因、受伤部位、损伤严重度评分以及治疗情况。对两组患者随访1年,比较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脊髓损伤程度。除D级和E级外,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节段脊柱骨折一般病情较重,多伴有脊髓损伤症状,合并伤也较多,因此要采取积极手术治疗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节脊柱 骨折 临床特点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朱艳艳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9期26-27,共2页
目的观察和评价手术治疗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32例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手术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患者采用后路手术治疗,同期进行常规手术治疗的3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观察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和评价手术治疗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32例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手术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患者采用后路手术治疗,同期进行常规手术治疗的3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观察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后3例患者仍存在腰背部疼痛,29例患者达到了椎体解剖高度,对照组手术后8例患者仍存在腰背部疼痛,24例患者达到了椎体解剖高度,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治疗中采用后路手术方式,治疗效果好,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治疗中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多节脊柱骨折 手术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单节段伤椎固定治疗脊柱胸腰段不完全爆裂骨折3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于晓峰 赵丽君 于长征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22期57-58,共2页
目的探讨后路单节段伤椎固定对脊柱胸腰段不完全爆裂骨折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脊柱胸腰段不完全爆裂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单节段固定治疗,对照组给予短节段固定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的术后1周、术后... 目的探讨后路单节段伤椎固定对脊柱胸腰段不完全爆裂骨折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脊柱胸腰段不完全爆裂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单节段固定治疗,对照组给予短节段固定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的术后1周、术后1年伤椎角度、视觉模拟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1周及1年伤椎后凸角度及视觉模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单节段伤椎固定与短节段固定治疗脊柱胸腰段不完全爆裂骨折疗效没有明显差别,近期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爆裂骨折 伤椎固定 伤椎固定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节段脊柱骨折的手术策略 被引量:1
13
作者 谢杨 李长军 肖勇 《中国医学工程》 2015年第5期118-119,共2页
多节段脊柱骨折(MSF)是指脊柱骨节段2个或2个以上发生骨折(除棘突和横突外)[1]。虽然在临床上MSF发生率较低,但因损伤暴力较大,且常常引起多个椎体累及,同时合并有其他损伤,故治疗较棘手。选取2005年3月-2012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5... 多节段脊柱骨折(MSF)是指脊柱骨节段2个或2个以上发生骨折(除棘突和横突外)[1]。虽然在临床上MSF发生率较低,但因损伤暴力较大,且常常引起多个椎体累及,同时合并有其他损伤,故治疗较棘手。选取2005年3月-2012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5例MSF患者,根据具体分型采用不同手术策略,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5例MSF患者中男19例,女6例;年龄26~51岁,平均34.5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多节 手术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节段内固定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恩斌 任定宝 +3 位作者 申云杰 杨仕德 杨仕成 苏明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4期85-86,共2页
目的分析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15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均进行短节段内固定手术,观察对比患者手术前后相关疗效指标及骨折部位神经功能障碍(Oswestry)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患者伤椎高度压缩百分比显著... 目的分析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15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均进行短节段内固定手术,观察对比患者手术前后相关疗效指标及骨折部位神经功能障碍(Oswestry)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患者伤椎高度压缩百分比显著高于术前,Cobbs角度显著低于术前,Oswestry指标评分显著高于术前(P<0.05)。结论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疗效确切,可促进其骨折部位神经功能康复,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固定 胸腰脊柱骨折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胸腰椎功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刘威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20期222-224,247,共4页
目的研究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胸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5月于我院择期进行手术的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6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1例。给予对... 目的研究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胸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5月于我院择期进行手术的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6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1例。给予对照组行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给予试验组行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手术相关指标及胸腰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引流量等围术期指标比较,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一周,两组VAS评分及ODI评分均降低,且试验组降低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一周,两组胸椎后凸角及椎体前缘高度均有改善,且试验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行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疗效显著,创伤小,患者恢复快,使其胸腰椎功能得到显著改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胸腰椎多节脊柱骨折 胸腰椎功能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少纯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24期86-87,共2页
目的:探讨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42例行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的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X线检查患者的伤椎椎体前缘高度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目的:探讨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42例行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的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X线检查患者的伤椎椎体前缘高度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患者Cobb角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一例患者发生脊髓神经损伤加重、感染等并发症,且无一例患者发生钉棒弯曲、松动、断裂等现象,同时患者伤椎高度恢复均无显著丢失现象发生,42例患者神经功能均获得1~2级恢复。结论给予胸腰段脊柱骨折脱患者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弓根钉 内固定 胸腰脊柱骨折脱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郝晓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30期85-86,共2页
目的探讨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65例接受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的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周、3个月及6个月Cobb角及患椎椎体前缘高... 目的探讨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65例接受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的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周、3个月及6个月Cobb角及患椎椎体前缘高度比值变化进行观察,记录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均在随访期内达到临床骨性愈合,治愈率为100%;未出现螺钉断裂、松动、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相较治疗前,治疗后患者Cobb角及患椎椎体前缘高度比值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效果良好,可实现脊柱重建,同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弓根钉内固定 胸腰脊柱骨折脱位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融合术后相邻节段退变的病因及其影响因素
18
作者 佟德民 练克俭 林斌 《中国骨伤》 CAS 2006年第5期318-320,共3页
近年来,随着脊柱融合手术的急剧增加和内固定器械的广泛应用,邻近节段退变性疾病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依据临床症状判定其发生率约为5.2%~18.5%,其最常见的病理变化是椎间盘退变。导致相邻节段退变的原因包括邻近节段关节突负荷增加、... 近年来,随着脊柱融合手术的急剧增加和内固定器械的广泛应用,邻近节段退变性疾病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依据临床症状判定其发生率约为5.2%~18.5%,其最常见的病理变化是椎间盘退变。导致相邻节段退变的原因包括邻近节段关节突负荷增加、活动度增大和邻近间盘内压增高,而邻近节段退变的影响因素:脊柱内固定、融合节段、矢状面上的曲度、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及患者自身的特点。关于邻近节段退变的治疗,若融合术后患者的症状与邻近节段退变的病理相符时,外科干预强调充分减压和扩大融合节段,但是结果并不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融合术 相邻退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手术治疗对生活质量的提升效果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威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31期40-41,共2页
目的:分析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手术治疗对生活质量的提升作用。方法: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60例,将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单纯手法复位治疗;研究组实施后... 目的:分析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手术治疗对生活质量的提升作用。方法: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60例,将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单纯手法复位治疗;研究组实施后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80.00%,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数100(WHOQOL-100)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WHOQOL-100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的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促进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多节脊柱骨折 手术治疗 复位治疗 临床效果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椎弓根钉不同节段固定治疗重度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4
20
作者 陈为 曾忠友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6期41-43,共3页
目的 比较后路椎弓根钉不同节段固定术式对重度胸腰段脊柱骨折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2月浙江省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与武警浙江总队医院96例重度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分别采用短节段固定(A组,59例)、长节段固定(B组,2... 目的 比较后路椎弓根钉不同节段固定术式对重度胸腰段脊柱骨折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2月浙江省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与武警浙江总队医院96例重度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分别采用短节段固定(A组,59例)、长节段固定(B组,23例)、经伤椎短节段固定(C组,14例)三种术式,术后均随访半年以上,比较三组手术情况、伤椎前缘压缩比、Cobb角以及Oswestry评分.结果 三组手术时间比较,A组<C组<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中出血量比较,A组<C组<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术后伤椎前缘压缩比优于A组(P<0.01),B组、C组术后Cobb角恢复优于A组(P<0.05);B组、C组间术后伤椎前缘压缩比、Cobb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三组Oswestry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短节段固定手术简便,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长节段固定和经伤椎短节段固定在保持椎体高度和复位方面效果更好;三种术式短期神经功能恢复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胸腰脊柱骨折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