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脉冲激光的非相干合成技术研究
被引量:3
- 1
-
-
作者
李洪敏
左军卫
徐健
徐一汀
彭钦军
许祖彦
-
机构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激光物理与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大学材料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
-
出处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37-241,共5页
-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资助项目
-
文摘
为了实现高功率、高光束质量的激光输出,采用脉冲激光同步延时控制技术,将多束脉冲激光按时序合成一束脉冲激光,可用于产生大功率激光源。利用所设计的激光脉冲同步延时控制器,控制各个激光脉冲的时序,使按时序输出的多路激光脉冲依次通过光束合成装置,在空间合成为一束。在实验中将3束脉冲激光束合成,合成效率达到95.8%。结果表明,合束后的脉冲激光功率基本等于各束光相加的总和,同时保持了较好的光束质量。
-
关键词
激光技术
非相干光束合成
脉冲激光器
脉冲时序合成
延时同步
-
Keywords
laser technique
incoherent beam combining
pulsed laser
pulsed sequence combining
delay synchro-nization
-
分类号
TN249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
-
题名畸变光束远场光强叠加特性研究
被引量:2
- 2
-
-
作者
吴超
赵雅慧
张蓉竹
-
机构
四川大学电子信息学院
-
出处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437-2441,共5页
-
基金
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2012AA8042038)
四川省教育厅创新团队资助项目(13TD0048)
-
文摘
在远场将阵列激光的光强进行叠加是获取高功率激光输出的一种有效方法,由于激光在传输过程中会产生波前相位畸变,进而导致远场光强分布不匀滑。基于惠更斯-菲涅耳原理,建立了多束具有随机相位畸变的二维矩形阵列高斯光束非相干合成模型。模拟了光强合成过程远场焦斑的质量变化,计算了远场焦斑RMS和PSD与合成光束数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光束非相干合成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激光的输出功率,还可以使畸变光束合成后的焦斑分布更加匀滑,提高光束的质量。
-
关键词
非相干光束合成
位相畸变
激光阵列
光束质量
-
Keywords
incoherent beams combination
phase distortion
laser array
beam quality
-
分类号
TN248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
-
题名产生钠导引星星群的钠信标激光合/分束技术
- 3
-
-
作者
卞奇
薄勇
左军卫
彭钦军
-
机构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激光物理与技术研究中心
齐鲁中科光物理与工程技术研究院
-
出处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4-129,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2005295)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B0402103)。
-
文摘
研究了脉冲光束的偏振和时序非相干合成技术,通过偏振合束器将两路50 W级500 Hz的589 nm钠信标激光在空间上合为一束光线,成功突破了100 W级μs脉冲全固态钠信标激光输出;利用脉冲激光同步延时器控制两路激光脉冲的时序,使其按先后顺序合成一束脉冲激光,重复频率提升到1 kHz。合束后的激光光束质量M2约为1.41,与单光束的光束质量基本保持一致,光斑抖动性约为40μrad,可满足激光钠导引星自适应光学系统的应用需求。与传统的相干合成方法相比,该偏振和时序非相干合成方案具有结构简单、稳定、效率高的优点,且整个系统无需复杂的相位控制机制,为脉冲激光功率扩展提供了新途径。基于上述技术基础,结合自主提出的精密偏振分光专利技术,在丽江天文台通过一台发射望远镜将四束25 W/束的μs脉冲黄激光发射到钠层,成功产生了四颗钠导引星,这一结果将有助于推动大型地基光学望远镜中多层共轭自适应光学技术的发展。
-
关键词
钠信标激光
非相干光束合成
偏振调制
时序控制
脉冲激光器
-
Keywords
sodium beacon laser
incoherent beam combining
polarized modulation
sequence controlling
pulsed laser
-
分类号
O437
[机械工程—光学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