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革命根据地非监禁刑制度的实践与经验 被引量:2
1
作者 许智清 吕志兴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0-186,共7页
在建立革命根据地后,中国共产党为因应战时非常状态,创设出一种管教犯人的非监禁刑制度。回溯历史,革命根据地非监禁刑制度实践具有制度储备充足、实施规模巨大、社会效果多元的特征,这一制度在当时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动员群众广泛... 在建立革命根据地后,中国共产党为因应战时非常状态,创设出一种管教犯人的非监禁刑制度。回溯历史,革命根据地非监禁刑制度实践具有制度储备充足、实施规模巨大、社会效果多元的特征,这一制度在当时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动员群众广泛参与、管制和教育并重、实行严格的筛选与审批程序,这些实践经验可以为当前社区矫正制度的完善创新提供历史镜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根据地 非监禁刑制度 社区矫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我国非监禁刑种立法完善论要 被引量:3
2
作者 钱叶六 郭健 《法治研究》 2009年第8期40-45,共6页
重刑刑事政策弊多利少,应予摒弃;而单极轻刑化的刑事政策仅仅关注刑罚的教育、改善功能,忽视刑罚所应有的报应、社会保护之机能,亦不可取。"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应是我国当前刑事政策的理性抉择。基于"宽严相济"刑... 重刑刑事政策弊多利少,应予摒弃;而单极轻刑化的刑事政策仅仅关注刑罚的教育、改善功能,忽视刑罚所应有的报应、社会保护之机能,亦不可取。"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应是我国当前刑事政策的理性抉择。基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之"宽"的要求,我国关于非监禁刑种的立法有必要作相应的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刑刑事政策 宽严相济 非监禁刑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我国非监禁刑种立法完善论要 被引量:2
3
作者 钱叶六 郭健 《法治研究》 2009年第11期33-38,共6页
重刑刑事政策弊多利少,应予摒弃;而单极轻刑化的刑事政策仅仅关注刑罚的教育、改善功能,忽视刑罚所应有的报应、社会保护之机能,亦不可取。"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应是我国当前刑事政策的理性抉择。基于"宽严相济"刑... 重刑刑事政策弊多利少,应予摒弃;而单极轻刑化的刑事政策仅仅关注刑罚的教育、改善功能,忽视刑罚所应有的报应、社会保护之机能,亦不可取。"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应是我国当前刑事政策的理性抉择。基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之"宽"的要求,我国关于非监禁刑种的立法有必要作相应的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刑刑事政策 宽严相济 非监禁刑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监禁刑改革的困境与进路 被引量:3
4
作者 杨红文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6-120,共5页
非监禁刑是在监狱等监管场所之外对犯罪人适用的刑罚,是对犯罪人不剥夺自由的刑罚。伴随着社会发展、观念更新,作为与犯罪对应存在的、惩罚犯罪手段的刑罚,应该也必须发生变化。我国市场经济建立、完善的过程中,犯罪的形式、手段发生了... 非监禁刑是在监狱等监管场所之外对犯罪人适用的刑罚,是对犯罪人不剥夺自由的刑罚。伴随着社会发展、观念更新,作为与犯罪对应存在的、惩罚犯罪手段的刑罚,应该也必须发生变化。我国市场经济建立、完善的过程中,犯罪的形式、手段发生了较大变化,刑罚的理念和种类就需要适应社会的发展,确立轻缓、宽和、非监禁的刑罚理念,增加非监禁刑的种类,完善现有的非监禁刑制度,把能否对犯罪人适用非监禁刑作为必经程序纳入法庭审理阶段,扩大适用非监禁刑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监禁 刑罚理念 刑罚改革 刑罚种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我国非监禁刑的思考 被引量:9
5
作者 徐静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05年第1期61-63,共3页
2 0世纪下半叶以来,世界刑罚模式逐步实现了由监禁刑为主向非监禁刑为主的转化,彰显了人类刑罚的进步与文明。无论从世界刑罚发展的潮流看,还是从我国刑罚体系的现状看,我们都应该对现有的非监禁刑进行改革,希望能够发挥其优势,达到控... 2 0世纪下半叶以来,世界刑罚模式逐步实现了由监禁刑为主向非监禁刑为主的转化,彰显了人类刑罚的进步与文明。无论从世界刑罚发展的潮流看,还是从我国刑罚体系的现状看,我们都应该对现有的非监禁刑进行改革,希望能够发挥其优势,达到控制犯罪、稳定社会的目的,实现刑罚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监禁 刑罚体系 犯罪 彰显 中国 文明 社会 世界 发展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非监禁刑政策中的人权保障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韩克芳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9-92,共4页
非监禁刑政策对罪犯人权保障的体现是间接的。从刑罚目的或价值取向上看,它较监禁刑政策更有利于罪犯重返社会,它重点体现了对罪犯发展权的保障。国际人权公约中有大量关于非监禁措施的内容,这些内容将对我国的非监禁刑政策产生重要影... 非监禁刑政策对罪犯人权保障的体现是间接的。从刑罚目的或价值取向上看,它较监禁刑政策更有利于罪犯重返社会,它重点体现了对罪犯发展权的保障。国际人权公约中有大量关于非监禁措施的内容,这些内容将对我国的非监禁刑政策产生重要影响。今后我国非监禁措施总体调整与完善的基本思路是:扩大缓刑、假释等非监禁刑在我国的适用,改革现行的非监禁刑执行体制,进一步实现与联合国有关非监禁刑规则的接轨,改革和完善非监禁刑罪犯的外出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监禁 罪犯人权 人权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故意伤害罪非监禁刑适用之探究
7
作者 童志兴 梁健 《法治研究》 2008年第2期31-36,共6页
在对浙江省近年来故意伤害罪非监禁刑适用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加以介绍的基础上,指出故意伤害罪非监禁刑适用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的困惑,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故意伤害罪 非监禁 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未成年人非监禁刑罚制度适用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帆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2008年第S1期155-156,共2页
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问题上,刑罚这一打击和预防犯罪的最直接手段就显得尤为举足轻重;由于未成年犯罪人生理、心理的特殊性,世界各国在对未成年犯罪人的刑事政策上,均提倡轻缓化、非监禁化的刑罚处理方式;这样可以避免未成年犯罪人受... 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问题上,刑罚这一打击和预防犯罪的最直接手段就显得尤为举足轻重;由于未成年犯罪人生理、心理的特殊性,世界各国在对未成年犯罪人的刑事政策上,均提倡轻缓化、非监禁化的刑罚处理方式;这样可以避免未成年犯罪人受到在监狱"交叉感染"的负面影响,从而走上健康的人生道路;在此就我国应构建何种形式的未成年犯罪人非监禁刑罚制度进行分析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 非监禁刑罚制度 缓刑 社区矫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轻罪行刑社会化的问题、成因及其消解 被引量:2
9
作者 洪浩 余大伟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4,共14页
当前,我国犯罪结构呈现出显著的轻罪化趋势,传统轻罪处置的简单化模式滞后于社会治理的现代化进程,轻罪行刑社会化已成为理论演进与实践发展的内在趋向。我国社会化行刑措施呈现诸多弊病,缓刑受重刑主义桎梏,适用率低且执行封闭,社会参... 当前,我国犯罪结构呈现出显著的轻罪化趋势,传统轻罪处置的简单化模式滞后于社会治理的现代化进程,轻罪行刑社会化已成为理论演进与实践发展的内在趋向。我国社会化行刑措施呈现诸多弊病,缓刑受重刑主义桎梏,适用率低且执行封闭,社会参与受阻;管制刑效能式微,惩罚与执行均显乏力,违规处置规则缺失;单科罚金刑功能失调,无限额罚金占主导地位,单处罚金适用比率较低;假释条件严苛,法律界定模糊,办案风险较大,罪犯也颇多顾虑。因此,需在观念层面倡导社会化行刑的广泛认同,重塑轻罪认知;组织层面赋能大众深度参与,完善协同工作机制;制度层面构建完备的行刑体系,优化非监禁刑适用的法律支撑;实践层面探索社会化行刑本土模式,推动行刑方式转型;管理层面塑造实效评价标准,构建多维度指标体系,以促使我国轻罪行刑社会化体系臻于完善,达致轻罪现代化治理的“大出罪”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罪 行刑社会化 行刑体系 非监禁 轻罪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我国未成年人非刑罚处置的思考 被引量:3
10
作者 万菁 邹箭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5-89,共5页
非刑罚化运动是与非犯罪化并驾齐驱的当代刑法改革的两大主题之一,是刑法谦抑思想指导下,要求严格收缩法定刑罚圈,广泛适用刑罚的替代措施。在非刑罚化运动的影响下,各国未成年人司法制度非刑罚化已成为主流。我国未成年人司法制度顺应... 非刑罚化运动是与非犯罪化并驾齐驱的当代刑法改革的两大主题之一,是刑法谦抑思想指导下,要求严格收缩法定刑罚圈,广泛适用刑罚的替代措施。在非刑罚化运动的影响下,各国未成年人司法制度非刑罚化已成为主流。我国未成年人司法制度顺应这一潮流,进行了与我国有关的方针和政策相吻合的一系列如社会服务令、监管令等突破传统司法模式的制度探索。目前有必要以此为契机,建立符合“双向保护”原则指导下的保护观察制度,并坚持制度尝试,完善各种非刑罚处置措施的推行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 刑罚化 非监禁 刑法谦抑性原则 保护观察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社区矫正制度对我国的借鉴 被引量:28
11
作者 李素琴 谭恩惠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49-156,共8页
社区矫正作为一种非监禁性刑罚执行方式,目前已成为世界各国刑事政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的社区矫正制度在惩罚和改造罪犯方面设置完备,成效突出,为其他国家社区矫正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良好借鉴。我国《刑法》、《刑事诉讼法》及... 社区矫正作为一种非监禁性刑罚执行方式,目前已成为世界各国刑事政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的社区矫正制度在惩罚和改造罪犯方面设置完备,成效突出,为其他国家社区矫正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良好借鉴。我国《刑法》、《刑事诉讼法》及2012年1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出台的《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均对社区矫正问题做了相关规定,但是仍有不足。我国应当借鉴美国社区矫正制度的合理做法,制定专门立法,对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社区矫正机构体系、社区矫正队伍等进行明确规定。当务之急,应当首先补充完善《刑法》、《刑事诉讼法》中关于社区矫正的相关内容,然后逐步制定专门的《社区矫正法》和《刑事执行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社区矫正制度 立法 非监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矫正本土化若干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15
12
作者 杨方泉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9-74,共6页
社区矫正引入中国应当考虑中国的国情 ,非监禁刑的大规模适用是社区矫正制度本土化的必然要求 ,而中国非监禁刑比例极低 ,应当在立法以及司法层面作出改革 :第一 ,将劳动教养轻罪化 ,基本纳入社区矫正的范围 ;第二 ,在刑事司法中引入审... 社区矫正引入中国应当考虑中国的国情 ,非监禁刑的大规模适用是社区矫正制度本土化的必然要求 ,而中国非监禁刑比例极低 ,应当在立法以及司法层面作出改革 :第一 ,将劳动教养轻罪化 ,基本纳入社区矫正的范围 ;第二 ,在刑事司法中引入审前释放和暂缓起诉制度。文章还对当前社区矫正试点中志愿者的角色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矫正制度 非监禁 刑事司法 轻罪 暂缓起诉制度 劳动教养 适用 中国 本土化 国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禁止令制度的理论梳理与立法探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冯卫国 刘佳文 《法治研究》 2013年第7期12-17,共6页
禁止令是根据犯罪行为和行为人的具体情况而采取的个别化监管措施。创设禁止令制度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体现,也是增强非监禁刑效能、实现刑罚特殊预防目的之需要。禁止令具有限制性、附属性、补充性、强制性、个别性、保安性等特点。... 禁止令是根据犯罪行为和行为人的具体情况而采取的个别化监管措施。创设禁止令制度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体现,也是增强非监禁刑效能、实现刑罚特殊预防目的之需要。禁止令具有限制性、附属性、补充性、强制性、个别性、保安性等特点。禁止令的目的不在于对罪犯已然罪行的惩治,而在于对其潜在的再犯罪风险的防范。我国的禁止令制度仍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禁止令 非监禁 监管 特殊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园刑事案件的法律关系与法律救济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婧 朱志峰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75-179,共5页
校园刑事案件近年来频发且有蔓延之势,已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校园刑事案件具有特殊性,其法律关系是教育刑事法律关系。其中,主体为国家与实施犯罪行为的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国家依法行使刑罚权与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在法律规定的限度内... 校园刑事案件近年来频发且有蔓延之势,已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校园刑事案件具有特殊性,其法律关系是教育刑事法律关系。其中,主体为国家与实施犯罪行为的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国家依法行使刑罚权与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在法律规定的限度内对国家承担刑事责任构成教育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教育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校园刑事案件中作为犯罪人的学生、教师等的生命、自由、财产和资格。鉴于教育刑事法律关系的特殊性,在校园刑事案件法律救济方面应建立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扩大非监禁刑的司法适用;适用辩诉交易制度解决未成年学生犯罪案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刑事案件 教育刑事法律关系 辩诉交易 非监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体制创新 被引量:9
15
作者 邓修明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95-100,共6页
当前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的困境在于:第一,思想上未能正确认识未成年人刑事司法的特殊性,没有重视未成年人特殊司法保护的价值;第二,缺乏制度保障,未成年人刑事司法规范基本上依附于普通刑事司法,专门机构缺失,缺乏符合未成年人教... 当前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的困境在于:第一,思想上未能正确认识未成年人刑事司法的特殊性,没有重视未成年人特殊司法保护的价值;第二,缺乏制度保障,未成年人刑事司法规范基本上依附于普通刑事司法,专门机构缺失,缺乏符合未成年人教育、挽救、改造特点和需要的刑罚手段;第三,未成年人刑事司法方面综合治理的作用发挥不够。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体制创新的主要内容包括:制定和完善未成年人刑事立法,设立刑事司法专门机构,改革未成年人犯罪非刑罚化处理方法,体现未成年人刑事司法非犯罪化、非刑罚化、非监禁化、轻刑化的指导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 特殊司法保护 犯罪化 刑罚化 非监禁 轻刑化 刑事司法体制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社区矫正风险评估立法的若干问题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林瑀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3-132,178,共11页
社区矫正在犯罪惩治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社区矫正风险评估作为社区矫正工作的关键一环,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如何充分考虑我国各省市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不平衡情况,从国家层面高度进行包含社区矫正风险评估的正式立法... 社区矫正在犯罪惩治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社区矫正风险评估作为社区矫正工作的关键一环,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如何充分考虑我国各省市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不平衡情况,从国家层面高度进行包含社区矫正风险评估的正式立法,是当前法学领域的热点研究问题之一。本文在对我国当前社区矫正风险评估立法规范探析基础上,借鉴国外社区矫正风险评估立法经验,对我国的社区矫正风险评估的立法模式、立法效力、评估主体、监督机制等提出对了相关立法建议和思考,从而为我国社区矫正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指导和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矫正 非监禁 风险评估 立法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罪犯适用社区矫正的对象及其本质特征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恩慈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2004年第11期7-18,共12页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目前青少年罪犯适用社区矫正的对象主要包括5种人员,他们适用的非监禁刑罚分为两种情况。根据刑罚报应与功利的辨证统一以及刑罚目的的有机协调,社区矫正的本质,就是积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充分利用社区的各...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目前青少年罪犯适用社区矫正的对象主要包括5种人员,他们适用的非监禁刑罚分为两种情况。根据刑罚报应与功利的辨证统一以及刑罚目的的有机协调,社区矫正的本质,就是积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充分利用社区的各种资源,在社区的环境和条件下,对于社区矫正的青少年服刑人员进行监管和矫正的活动。社区矫正执行主体的聚合性;社区矫正执行依据的法定性;社区矫正适用对象的主体性,是社区矫正的三个主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罪犯 社区矫正 刑罚 非监禁刑罚 改造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安全犯罪的立法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仝其宪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3-119,共7页
在法定犯即将到来的时代,食品安全犯罪应适时地调整为刑法典与附属刑法相结合的立法模式。当前刑法对食品安全犯罪的立法调控范围过于狭窄,应拓宽食品安全犯罪的犯罪对象和行为方式。食品安全犯罪在法定刑设置上存在法定刑过于宽泛、非... 在法定犯即将到来的时代,食品安全犯罪应适时地调整为刑法典与附属刑法相结合的立法模式。当前刑法对食品安全犯罪的立法调控范围过于狭窄,应拓宽食品安全犯罪的犯罪对象和行为方式。食品安全犯罪在法定刑设置上存在法定刑过于宽泛、非监禁刑与资格刑的阙失等诸多问题;在当前不能完全取消经济性、非暴力性犯罪死刑的情势下,将食品安全犯罪的死刑适用主体限定于"产品的生产者"较为妥当,以彰显严格限制、减少死刑适用的刑事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犯罪立法 法定刑 非监禁 资格刑 死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刑罚适用模式在加入WTO后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强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2期42-49,共8页
以非监禁刑为中心的刑罚适用模式反映了世界行刑现代化的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的刑罚适用模式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 ,存在着一定的距离 ,加入 WTO以后 ,随着各方面的广泛交流和接触 ,这种距离就会更加明显。因此 ,我们需重视对这一问题的研... 以非监禁刑为中心的刑罚适用模式反映了世界行刑现代化的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的刑罚适用模式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 ,存在着一定的距离 ,加入 WTO以后 ,随着各方面的广泛交流和接触 ,这种距离就会更加明显。因此 ,我们需重视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和探讨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 ,从刑事立法和执法角度 ,改革和完善我国的刑罚适用体制 ,使其在维护国家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保护公民合法权益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TO 行刑现代化 刑罚适用模式 非监禁 WTO 刑法 利弊分析 公平 公正 管理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矫正的法理思考 被引量:4
20
作者 叶良芳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100-105,共6页
社区矫正是指在社区中执行非监禁刑或者监禁刑的替代措施的一种刑事执法活动。社区矫正的勃兴有其深厚的刑罚观念基础、刑事立法根据和司法实践需求。社区矫正的价值主要在于促进犯罪人再社会化、实现多元的刑罚目的和彰显现代人文精神。
关键词 社区矫正 非监禁 再社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