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甾体和非甾体类消炎药对LASIK术后泪膜及角膜知觉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必灵 雷澄 +3 位作者 胡庆华 姜艳碧 罗晓亮 侯杰 《临床眼科杂志》 2006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甾体类和非甾体类消炎药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泪膜及角膜知觉的影响。方法将54例(100只眼)接受LASIK治疗的近视患者随机分为2组,术后分别给予0.3%妥布霉素+0. 1%地塞米松滴眼液及0.3%妥布霉素+0.1%普拉... 目的探讨甾体类和非甾体类消炎药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泪膜及角膜知觉的影响。方法将54例(100只眼)接受LASIK治疗的近视患者随机分为2组,术后分别给予0.3%妥布霉素+0. 1%地塞米松滴眼液及0.3%妥布霉素+0.1%普拉洛芬滴眼液。术后1、2、4周对随访患者进行Schirmer试验、泪膜破裂时间(BUT)、中央角膜知觉检查和主观干眼症状调查。结果术后各时间段两组患者的Schirmer值、主观干眼症状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术后1、2周两组BUT值和中央角膜知觉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术后4周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LASIK术后早期,应用NSAIDs的患者泪膜更不稳定,角膜知觉的恢复较甾体类消炎药组缓慢。 NSAIDs对泪膜稳定性及中央角膜知觉的影响大于甾体类消炎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知觉 泪膜稳定性 非甾体消炎(nsaids)LASI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甾体类消炎药预防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黄斑水肿 被引量:5
2
作者 李敏超 杨晓然 +2 位作者 刘斐 邵东平 李远标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1年第9期1614-1616,共3页
目的:探讨在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糖尿病患者,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对于术后黄斑水肿的预防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将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而且无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n=1... 目的:探讨在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糖尿病患者,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对于术后黄斑水肿的预防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将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而且无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n=104)术前1d和术后4wk使用10g/L双氯芬酸钠滴眼液4次/d,联合术后4wk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4次/d;B组(n=113)术后4wk只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4次/d。观察最佳矫正视力、黄斑水肿的发病率和黄斑中央区视网膜厚度。结果:临床检查发现,A组黄斑水肿4眼(3.8%),B组黄斑水肿10眼(8.8%)。光学断层扫描检查发现,A组6眼(5.8%)发生黄斑水肿,B组12眼(10.6%)发生黄斑水肿。A组的黄斑中央区厚度小于B组(P<0.01)。结论:本研究提示对于需要行白内障手术的糖尿病患者,术前和术后使用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并联合术后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与术后单独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相比,前者可以明显降低黄斑水肿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黄斑水肿 糖尿病 消炎 非甾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甾体类消炎药致上消化道出血86例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李丽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17期91-,共1页
关键词 上消化道出血 非甾体消炎 原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非甾体类消炎药所致不良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张云常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第5期100-101,共2页
目的 :探讨非甾体类消炎药所致不良反应的情况。方法 :对2012年4月~2015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骨关节炎及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9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为这些患者均使... 目的 :探讨非甾体类消炎药所致不良反应的情况。方法 :对2012年4月~2015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骨关节炎及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9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为这些患者均使用非甾体类消炎药进行治疗。为A组患者使用布洛芬进行治疗,为B组患者使用双氯芬酸钠进行治疗,为C组患者使用美洛昔康进行治疗。在进行治疗期间,比较三组患者消化道不良反应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在进行治疗期间,C组患者消化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低于A组、B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三组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相比差异均不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胃肠道及心血管的实际情况为其选择合适的非甾体类消炎药进行治疗。在进行治疗期间,患者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对其进行处理,并适当调整药物的使用剂量,以确保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甾体消炎 不良反应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甾体类消炎药不良反应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陈玺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2期11-13,共3页
目的分析比较几种常用的非甾体类消炎药(布洛芬、双氯芬酸、美洛昔康)的不良反应。方法将160例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予以布洛芬、双氯芬酸、美洛昔康治疗6个月,观察比较其消化道、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及血象变... 目的分析比较几种常用的非甾体类消炎药(布洛芬、双氯芬酸、美洛昔康)的不良反应。方法将160例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予以布洛芬、双氯芬酸、美洛昔康治疗6个月,观察比较其消化道、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及血象变化。结果布洛芬组患者消化道损害发生率显著高于美洛昔康组,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血象变化亦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选择性COX-2抑制剂的消化道损害显著低于非选择性的非甾体类消炎药,但其对于心血管事件的不良影响尚不明确,临床医师用药需谨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甾体消炎 消化道损害 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阿司匹林或非甾体类消炎药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
6
作者 刘天舒 王妍 《循证医学》 CSCD 2016年第5期268-270,共3页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美国第三大常见的癌症,位于肺癌和前列腺癌(男士)/N癌和乳腺癌(女士)之后。结直肠癌位于癌症致死率第二位。诊断为CRC的患者10人中有9人至少50岁以上。40%50岁及以上的美国人都有结肠良性...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美国第三大常见的癌症,位于肺癌和前列腺癌(男士)/N癌和乳腺癌(女士)之后。结直肠癌位于癌症致死率第二位。诊断为CRC的患者10人中有9人至少50岁以上。40%50岁及以上的美国人都有结肠良性肿瘤,估计其中2%将会进展成癌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阿司匹林 非甾体消炎 巢式 队列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甾体类消炎药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68例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泉 韦毅 《浙江临床医学》 2010年第9期961-962,共2页
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具有解热、镇痛、抗炎、降低血小板粘附等作用,是临床普遍应用的一大类抗炎镇痛药物,其不良反应,尤其是对胃肠道的毒性作用较多,据统计有15%~20%服用NSAIDs的患者可发生胃肠黏膜糜烂、溃疡、出血、穿孔... 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具有解热、镇痛、抗炎、降低血小板粘附等作用,是临床普遍应用的一大类抗炎镇痛药物,其不良反应,尤其是对胃肠道的毒性作用较多,据统计有15%~20%服用NSAIDs的患者可发生胃肠黏膜糜烂、溃疡、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等。作者自2005年1月至2010年4月对NSAIDs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248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NSAIDs所致上消化道出血的I临床特点。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出血 非甾体消炎 相关性 非甾体抗炎 nsaids 抗炎镇痛 患者资料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非甾体类消炎药联合局部封闭注射治疗腰椎小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8
作者 杨可宇 《北方药学》 2023年第11期158-160,共3页
目的:观察口服非甾体类消炎药联合局部封闭注射治疗腰椎小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9月—2022年9月收治的60例腰椎小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基于数字表随机原则均分为对照组(口服非甾体类消炎药治疗)与试验组(口服非甾体... 目的:观察口服非甾体类消炎药联合局部封闭注射治疗腰椎小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9月—2022年9月收治的60例腰椎小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基于数字表随机原则均分为对照组(口服非甾体类消炎药治疗)与试验组(口服非甾体类消炎药联合局部封闭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4周后炎症因子、腰椎活动度指标、躯体疼痛感、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13.33%VS 10.00%)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腰椎小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口服非甾体类消炎药联合局部封闭注射治疗效果好,安全性尚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甾体消炎 局部封闭治疗 腰椎 骨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甾体消炎药治疗肾小球疾病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
9
作者 崔世维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2年第6期372-374,共3页
关键词 非甾体消炎 治疗 肾小球疾病 nsaid 环氧化酶 COX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甾体类抗炎药—环氧化酶-2选择性抑制剂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温新民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71-73,共3页
关键词 nsaids 非甾体抗炎 研究新进展 选择性抑制剂 环氧化酶-2 临床应用 合成过程 拜耳公司 解热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甾体类抗炎药对小肠黏膜损害的临床分析
11
作者 沈波 陆永高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14年第4期233-234,244,共3页
目的探讨非甾体类消炎药(NSAID)对小肠黏膜的损害情况。方法选取行胶囊内镜检查的76例患者,其中40例因各种病因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等NSAID(观察组),未服用阿司匹林等药物者36例(对照组);观察组中,服用阿司匹林(100 mg/d)28例,服用其他NSAI... 目的探讨非甾体类消炎药(NSAID)对小肠黏膜的损害情况。方法选取行胶囊内镜检查的76例患者,其中40例因各种病因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等NSAID(观察组),未服用阿司匹林等药物者36例(对照组);观察组中,服用阿司匹林(100 mg/d)28例,服用其他NSAID患者12例。观察分析小肠黏膜出血、糜烂以及溃疡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中发生小肠黏膜损害23例(57.50%),对照组为9例(11.1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服用阿司匹林组中发生小肠黏膜损害为16例(57.14%),服用其他NSAID组发生小肠黏膜损害7例(58.33%),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长期服用NSAID对小肠黏膜损害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未服用该类药物者,不同类别的NSAID对小肠黏膜的损害无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甾体消炎 小肠黏膜 胶囊内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甾体类抗炎药致上消化道出血56例临床分析
12
作者 卢晨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29期40-41,共2页
目的探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调查我科2007年1月至2010年4月,因服用NSAIDs致上消化道出血收住入院的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年龄、服药种类、临床表现、内镜特点及临床治疗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NSA... 目的探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调查我科2007年1月至2010年4月,因服用NSAIDs致上消化道出血收住入院的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年龄、服药种类、临床表现、内镜特点及临床治疗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NSAIDs致上消化道出血以老年人尤为多见(62.5%),年龄越大症状越重,且疗效亦差。起病隐匿,主要表现为糜烂出血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停用NSAIDs或对确需继续服用者换用小剂量、对胃肠损害小的药物,是治疗和预防NSAIDs胃肠黏膜损伤的关键。结论 NSAIDs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利用其治疗作用的同时,应加强对NSAIDs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特点的认识,尽量减少NSAIDs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甾体抗炎 nsaids 上消化道出血 消化性溃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甾体类抗炎药与肠道损伤研究进展
13
作者 钱瑾(综述) 孟立娜(审校) 《浙江临床医学》 2010年第2期203-205,共3页
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NSAIDs)是一类具有抗炎、解热、镇痛等作用的药物,是目前全球使用最广泛的一类处方药,但长期大量使用,可引起各种毒副作用,尤以胃肠道损害最为常见。NSAIDs对胃十二指肠... 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NSAIDs)是一类具有抗炎、解热、镇痛等作用的药物,是目前全球使用最广泛的一类处方药,但长期大量使用,可引起各种毒副作用,尤以胃肠道损害最为常见。NSAIDs对胃十二指肠黏膜的损害已受到普遍关注,近年来随着内窥镜技术的不断提高,NSAIDs相关性肠黏膜的损害也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就NSAIDs相关性肠道损伤文献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甾体抗炎 肠道损伤 inflammatory 胃十二指肠黏膜 nsaids 胃肠道损害 内窥镜技术 dru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H19对非甾体类抗炎药肠病作用机制的研究
14
作者 杨伟林 张烁 《浙江临床医学》 2018年第3期571-573,共3页
包括阿司匹林等在内的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是临床上使用极为广泛的药物,对于治疗冠心病及预防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伴随药物大量应用的同时,引起消化道损伤事件也日益受到重视。据美国ARAMIS统计,全美每年... 包括阿司匹林等在内的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是临床上使用极为广泛的药物,对于治疗冠心病及预防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伴随药物大量应用的同时,引起消化道损伤事件也日益受到重视。据美国ARAMIS统计,全美每年因NSAIDs导致胃肠道不良反应而住院的患者约为10.7万人,仅在关节炎患者中因NSAIDs导致死亡有16500人,同艾滋病导致死亡人数几乎相同,占全美死亡原因的第15位。英国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甾体抗炎 H19 nsaids 胃肠道不良反应 关节炎患者 肠病 死亡人数 消化道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炎症、疼痛和发烧
15
作者 米红霞 Cristion Molero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13年第3期60-62,共3页
炎症、疼痛和发烧经常一起出现。然而,出于成本高、害怕残留和惯例,在养猪场生产中使用消炎药、镇痛和退烧药物的情况很少。
关键词 非甾体抗炎 炎症 发烧 疼痛 治疗 消炎 养猪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地植物根系分泌物中有机酸对NSAIDs胁迫的响应 被引量:3
16
作者 叶彬 周涛 +2 位作者 廉杰 李祎飞 邹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555-1564,共10页
以人工湿地典型植物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为研究对象,探索芦苇根系分泌物中有机酸对非甾体类消炎药(NSAIDs)混合物(双氯芬酸、布洛芬、吲哚美辛、酮洛芬、萘普生)长期胁迫的响应。首先,优化测定有机酸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然后... 以人工湿地典型植物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为研究对象,探索芦苇根系分泌物中有机酸对非甾体类消炎药(NSAIDs)混合物(双氯芬酸、布洛芬、吲哚美辛、酮洛芬、萘普生)长期胁迫的响应。首先,优化测定有机酸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然后,构建水培和人工湿地两种体系,于NSAIDs胁迫下(地表水浓度级别,100 ng·L^(-1)),在芦苇幼苗期、展叶期和快速生长期,监测植物的生长生理情况,测定根部累积的NSAIDs浓度,并分析根系分泌物中有机酸的组分变化。结果表明:优化的HPLC方法可以在10 min内分离12种有机酸(草酸、酒石酸、奎尼酸、苹果酸、丙二酸、乳酸、乙酸、柠檬酸、琥珀酸、丙酸、富马酸和反乌头酸),检测限低于1 mg·L^(-1)。在两种体系中均发现,随着植物的发育,根系释放速率增大的有机酸包括奎尼酸、柠檬酸、丙酸、丙二酸、苹果酸和草酸,且在快速生长期尤为明显,表明芦苇在NSAIDs胁迫下可能通过根系释放特定的有机酸促进根际微生物降解NSAIDs,从而减少根系对NSAIDs的吸收,人工湿地体系中芦苇根部NSAIDs累积量的降低和叶绿素抑制作用的减轻间接支持了这一猜测。研究表明,奎尼酸、柠檬酸、丙酸、丙二酸、苹果酸和草酸具备提高人工湿地处理地表水NSAIDs效率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系分泌物 有机酸 非甾体消炎(nsaids) 湿地植物 高效液相色谱(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警惕非甾体抗炎药心血管安全性
17
作者 郭艺芳 《中国社区医师》 2011年第5期5-5,共1页
《英国医学杂志》在线发表的一项Meta分析表明,几乎各种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SAID)均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这一研究结果提示,在日常临床工作中,临床医生应高度警惕NSAID的心血管安全性。
关键词 心血管安全性 非甾体抗炎 《英国医学杂志》 非甾体抗炎 META分析 nsaid 疾病风险 临床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甾体抗炎药的不良反应机制及用药安全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利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34期201-202,共2页
关键词 非甾体抗炎 安全 反应机制 nsaids 风湿性关节炎 对乙酰氨基酚 阿司匹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用NSAIDs联合玻璃酸钠和氨基葡萄糖治疗膝关节炎的临床Ⅳ期研究
19
作者 周琳 周敏涛 许海彬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第9期115-117,共3页
目的:评价外用非甾体类消炎药(NSAIDs)联合玻璃酸钠、氨基葡萄糖治疗膝关节炎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12月武平县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432例膝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B组、C组、D组和E组。为五组患者... 目的:评价外用非甾体类消炎药(NSAIDs)联合玻璃酸钠、氨基葡萄糖治疗膝关节炎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12月武平县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432例膝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B组、C组、D组和E组。为五组患者均采用注射玻璃酸钠和口服氨基葡萄糖疗法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为A组患者外用洛索洛芬钠凝胶膏进行治疗,为B组患者外用氟比洛芬酯凝胶膏进行治疗,为C组患者外用吲哚美辛凝胶膏进行治疗,为D组患者外用洛索洛芬钠贴剂进行治疗,为E组患者外用吡罗昔康贴片进行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各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1)A组患者、B组患者、C组患者、D组患者和E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3%、88.2%、87.2%、85.1%、86.7%。五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相比,P>0.05。2)治疗后,五组患者的VAS评分、各项WOMAC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其Lysholm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治疗后,A组患者的VAS评分显著低于B组患者、C组患者、D组患者和E组患者,其Lysholm评分显著高于B组患者、C组患者、D组患者和E组患者,P<0.05。3)治疗后,A组患者、B组患者、C组患者、D组患者和E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3.3%、2.4%、3.5%、3.4%、2.4%;五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P>0.05。结论:外用NSAIDs联合玻璃酸钠、氨基葡萄糖治疗膝关节炎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均较为理想。与采用氟比洛芬酯凝胶膏、吲哚美辛凝胶膏、洛索洛芬钠贴剂、吡罗昔康贴片相比,用洛索洛芬钠凝胶膏联合玻璃酸钠和氨基葡萄糖治疗膝关节炎的效果较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减轻其疼痛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甾体消炎 洛索洛芬 氟比洛芬 吲哚美辛 吡罗昔康 外用 玻璃酸钠 氨基葡萄糖 膝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炎痛栓退热发生低血压反应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1
20
作者 滕丽君 章玉兰 《浙江临床医学》 2015年第4期676-677,共2页
消炎痛栓为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它的解热作用主要是通过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外周血管扩张及出汗,使散热增加,这种中枢性退热作用可能与内源性致热源前列腺素合成受到抑制有关。肛塞消炎痛栓是临床上退热的常用方法。但各种因素... 消炎痛栓为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它的解热作用主要是通过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外周血管扩张及出汗,使散热增加,这种中枢性退热作用可能与内源性致热源前列腺素合成受到抑制有关。肛塞消炎痛栓是临床上退热的常用方法。但各种因素导致的低血压反应严重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加重病情,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本院急诊科高热患者肛塞消炎痛栓发生低血压反应27例,现将原因及护理对策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血压反应 消炎痛栓 退热作用 护理对策 非甾体消炎镇痛 体温调节中枢 外周血管扩张 前列腺素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