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芪明颗粒联合人工泪液、非甾体消炎药滴眼液治疗对超声乳化手术术后干眼症患者损伤角膜上皮的作用 被引量:8
1
作者 赵智华 李科军 +2 位作者 赵晓彬 马青敏 贾志旸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12期2971-2974,共4页
目的:研究芪明颗粒联合人工泪液、非甾体消炎药滴眼液治疗在超声乳化手术术后修复干眼症患者损伤角膜上皮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2016年在超声乳化手术术后出现干眼症的患者202例(共计374眼),并按照随机分组法将202例在超声乳化手术... 目的:研究芪明颗粒联合人工泪液、非甾体消炎药滴眼液治疗在超声乳化手术术后修复干眼症患者损伤角膜上皮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2016年在超声乳化手术术后出现干眼症的患者202例(共计374眼),并按照随机分组法将202例在超声乳化手术术后出现干眼症的患者分为实验组101例(共计191眼)和对照组101例(共计183眼),其中包括实验组42例有角膜上皮损伤的干眼症患者和对照组39例有角膜上皮损伤的干眼症患者。对照组所有干眼症患者均常规使用人工泪液以及非甾体消炎药滴眼液进行治疗,剂量和频次均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使用,使用时间为1个月;实验组所有干眼症患者重复对照组以上所有治疗操作且严格按照服用规格要求使用芪明颗粒联合治疗,使用时间为1个月,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包括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值、泪膜破裂时间、对修复损伤角膜上皮的疗效)。结果:经过1个月的治疗后,对照组的泪膜破裂时间以及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值都显著低于实验组的泪膜破裂时间以及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值(P<0.05);实验组干眼症患者的损伤角膜上皮的修复程度和效果优于对照组干眼症患者,且其治愈率也远远高于对照组干眼症患者(P<0.05)。结论:芪明颗粒联合人工泪液、非甾体消炎药滴眼液在治疗超声乳化手术术后出现干眼症伴角膜上皮损伤的患者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明颗粒 人工泪液 非甾体消炎药 滴眼液 干眼症 损伤角膜上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甾体消炎药眼液在PRK和LASIK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杜之渝 郭红 +3 位作者 郑晴 张大勇 陈曜 尹宏民 《眼科新进展》 CAS 2002年第5期343-344,共2页
 目的 了解非甾体消炎药(nonsteroidalanti-in-flamm atory drugs,NSAIDs)眼液控制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 ( 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 y ,PRK )术后眼部疼痛及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 ,L ASIK)术...  目的 了解非甾体消炎药(nonsteroidalanti-in-flamm atory drugs,NSAIDs)眼液控制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 ( 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 y ,PRK )术后眼部疼痛及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 ,L ASIK)术后角膜瓣下上皮细胞植入的疗效。方法 通过不同用药组与对照组疗效对比 ,了解欧可芬、安贺拉、双氯芬酸钠在 PRK后的镇痛效果及双氯芬酸钠控制 L ASIK后角膜瓣下上皮细胞植入的疗效。结果  PRK后镇痛效果 :双氯芬酸钠 >安贺拉 >欧可芬。非甾体消炎药眼液对伤口愈合情况无明显影响。 L ASIK后角膜瓣下上皮细胞植入发生率 :用药组为 1.6 % ,对照组为 3.0 % .结论 非甾体消炎药滴眼液在控制 PRK后眼部疼痛方面是安全、有效的 ,双氯芬酸钠眼液效果更明显 ,同时它对减轻或抑制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甾体消炎药 眼液 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甾体消炎药及其在葡萄膜炎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12
3
作者 黄珈 杨培增 《眼科新进展》 CAS 2001年第2期128-129,共2页
关键词 非甾体消炎药 葡萄膜炎 糖皮质类固醇 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甾体消炎药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燕捷 吴叔明 +4 位作者 罗鸿予 沈冠凤 李恩灵 江佛湖 萧树东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6期432-435,共4页
目的明确非甾体消炎药(NSAIDs)诱导胃癌细胞凋亡情况和不同p53基因表型对NSAIDs诱导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通过MTT比色法检测NSAIDs对细胞生长活力的影响;应用丫啶橙染色、Annexin-V/PI双染色、共聚焦显微镜、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应用... 目的明确非甾体消炎药(NSAIDs)诱导胃癌细胞凋亡情况和不同p53基因表型对NSAIDs诱导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通过MTT比色法检测NSAIDs对细胞生长活力的影响;应用丫啶橙染色、Annexin-V/PI双染色、共聚焦显微镜、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应用流式细胞术进行凋亡细胞计数。结果NSAIDs药物吲哚美辛(Indo)和阿斯匹林(Asp)对胃癌细胞株AGS(p53+/+)、MKN28(p53-/-)均有显著的生长抑制作用,且呈时间依赖性增强。一定浓度的NSAIDs作用一定时间后,AGS、MKN28细胞均发生凋亡的形态学和生化学改变。在相同作用条件下,AGS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MKN28细胞。处理组MKN28细胞凋亡数量虽有所增多,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NSAIDs可诱导胃癌细胞凋亡,AGS细胞对NSAIDs更为敏感,Indo的凋亡诱导作用更为强烈。p53基因突变可能阻断了NSAIDs绣导的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甾体消炎药 胃癌细胞 细胞凋亡 NSAIDS P53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巴喷丁联合非甾体消炎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昕辉 易红蕾 +2 位作者 李红霞 王谦 孙海燕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44-346,共3页
目的:观察加巴喷丁联合非甾体消炎药治疗轻至中度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选择轻至中度症状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54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30例仅口服非甾体消炎药;试验组24例,口服加巴喷丁+非甾体... 目的:观察加巴喷丁联合非甾体消炎药治疗轻至中度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选择轻至中度症状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54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30例仅口服非甾体消炎药;试验组24例,口服加巴喷丁+非甾体消炎药物。加巴喷丁剂量从300 mg/d逐步滴定至1800 mg/d。随访期间,每月分别统计腰腿痛评分、行走距离、副作用等。结果:所有病例随访12周。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治疗后步行距离增加(P<0.01),腰腿痛评分下降(P<0.05),感觉功能障碍恢复(P<0.05)。试验组3人出现嗜睡、头晕、共济失调等副作用。但是患者能耐受副作用,或体息后得到缓解。结论:短期服用加巴喷丁能够安全和有效地改善腰椎管狭窄患者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巴喷丁 非甾体消炎药 腰椎管狭窄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甾体消炎药的变态反应
6
作者 张群芳 《医药导报》 CAS 1990年第2期3-5,共3页
目前,非甾体消炎药(NSAIDS)已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如对心血管病的消炎作用和泌尿系统疾病的止痛作用等。近年来,随着这类药物在不同领域中应用的日益发展,其数量也在不断地增加。大多数非甾体消炎药(如阿斯匹林、保太松、布洛芬、萘普生等... 目前,非甾体消炎药(NSAIDS)已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如对心血管病的消炎作用和泌尿系统疾病的止痛作用等。近年来,随着这类药物在不同领域中应用的日益发展,其数量也在不断地增加。大多数非甾体消炎药(如阿斯匹林、保太松、布洛芬、萘普生等)除了具有通常的治疗作用和付作用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甾体消炎药 NSAIDS 萘普生 消炎作用 治疗作用 保太松 心血管病 作用机制 止痛作用 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MS/MS法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16种非甾体消炎药残留量 被引量:3
7
作者 方志娟 李晓芹 +3 位作者 丁洪流 何新叶 金萍 王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21期211-214,217,共5页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定量检测动物源性食品中16种非甾体消炎类兽药残留量的方法。[方法]样品用甲酸-水-乙腈混合溶液提取,净化后经C 18色谱柱分离,UPLC-MS/MS法测定。[结果]样品由基质匹配标准曲线进行定量...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定量检测动物源性食品中16种非甾体消炎类兽药残留量的方法。[方法]样品用甲酸-水-乙腈混合溶液提取,净化后经C 18色谱柱分离,UPLC-MS/MS法测定。[结果]样品由基质匹配标准曲线进行定量,所检测的16种非甾体消炎药在1~200 ng/g线性关系良好(R^(2)>0.995)。分别添加1倍定量限、2倍定量限和10倍定量限3个水平的混合标准溶液进行回收率试验,各个浓度水平加标回收率在70%~105%,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在15%以下(n=6)。[结论]该方法简便、稳定、准确,具有良好的重现性,适用于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16种非甾体消炎类兽药残留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非甾体消炎 动物源性食品 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甾体类消炎药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4
8
作者 周纬 殷蕾 +1 位作者 金燕樑 杨珍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663-665,共3页
目的探讨非甾体类消炎药(NSAIDs)联合甲氨蝶呤(MTX)治疗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SO-JIA)的疗效。方法分析比较32例SO-JIA患儿以NSAIDs联合MTX治疗后临床症状的变化,关节炎病情改善评估参照美国风湿病学会推荐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改善标准... 目的探讨非甾体类消炎药(NSAIDs)联合甲氨蝶呤(MTX)治疗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SO-JIA)的疗效。方法分析比较32例SO-JIA患儿以NSAIDs联合MTX治疗后临床症状的变化,关节炎病情改善评估参照美国风湿病学会推荐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改善标准。结果32例患儿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27例,退热有效率为84.4%(27/32例),5例加用糖皮质激素后热退;31例关节炎症状改善,有效率为96.9%(31/32例),1例加用来氟米特后关节炎症状缓解。停药观察3例,复发1例。结论SO-JIA诊断确立后应尽早予NSAIDs联合MTX治疗,NSAIDs能较好地退热及减轻关节症状,MTX可有效持续改善关节炎症。糖皮质激素不作为首选退热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非甾体消炎 甲氨蝶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洛芬高分子前体药物及纳米微球的合成和表征 被引量:12
9
作者 孙礼林 孙玉 +1 位作者 汪凌云 沈良骏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97-101,108,共6页
 将非甾体消炎药布洛芬以共价键连接到含双键的甲基丙烯酸 2 羟基乙酯(HEMA)上,制成含布洛芬药物的单体,进而通过自聚或共聚,合成了含布洛芬的高分子药物;采用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高分子药物纳米微球。研究了影响聚合反应的有关因素,并...  将非甾体消炎药布洛芬以共价键连接到含双键的甲基丙烯酸 2 羟基乙酯(HEMA)上,制成含布洛芬药物的单体,进而通过自聚或共聚,合成了含布洛芬的高分子药物;采用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高分子药物纳米微球。研究了影响聚合反应的有关因素,并对所合成的产物用1H NMR,GPC和TEM等检测手段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洛芬 高分子 纳米微球 合成 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 乳液聚合 非甾体消炎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氯芬酸钾缓释片的研制及释药特性的探讨 被引量:10
10
作者 宗莉 王柏 张宁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06-209,共4页
目的 :研制凝胶骨架型双氯芬酸钾缓释片 ,考察缓释片体外释药特性。方法 :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为主要凝胶材料 ,辅以疏水性阻滞剂以调节释放度 ,根据设计的体外释药速率 ,筛选处方。结果 :药物释放系扩散机理控制 ,释药速率受pH环境影响 ... 目的 :研制凝胶骨架型双氯芬酸钾缓释片 ,考察缓释片体外释药特性。方法 :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为主要凝胶材料 ,辅以疏水性阻滞剂以调节释放度 ,根据设计的体外释药速率 ,筛选处方。结果 :药物释放系扩散机理控制 ,释药速率受pH环境影响 ,不受压片压力的影响 ,受机械搅动影响较小。结论 :本文研制的双氯芬酸钾缓释片成型性好 ,具工艺重现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氯芬酸钾 缓释片 释放度 HPMC 非甾体消炎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诺昔康不同给药方式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 被引量:11
11
作者 曹亚 鲁卫华 金孝岠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8-179,共2页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方式 氯诺昔康 术后镇痛 非甾体消炎镇痛 胃肠道不良反应 术后切口疼痛 呼吸循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风湿药引起的肝损伤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颖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1663-1665,共3页
关键词 抗风湿 物毒性 消炎 非甾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比洛芬酯减少膝关节置换术后硬膜外镇痛的吗啡用量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劲军 孙来保 +2 位作者 徐康清 罗文颖 魏明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17-318,共2页
关键词 膝关节置换术 术后硬膜外镇痛 氟比洛芬酯 吗啡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用量 硬膜外自控镇痛 非甾体消炎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洛昔康和炎痛喜康的合成 被引量:4
14
作者 吴范宏 王葆丹 奚关根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82-284,共3页
以氯乙酸异丙酯和糖精钠为原料 ,经过 4-羟基 - 2 -甲基 - 2 H - 1 ,2 -苯并噻嗪 - 3 -羧酸异丙酯1 ,1 -二氧化物中间体对美洛昔康和炎痛喜康进行合成研究。总收率分别为 5 3 .9%和 5 1 .9%
关键词 美洛昔康 炎痛喜康 合成 非甾体消炎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N-乙烯基吡咯烷酮为功能单体的S-萘普生印迹聚合物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马娟娟 王新龙 许兴友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4-148,共5页
以S-萘普生为模板,N-乙烯基吡咯烷酮为功能单体,二乙烯基苯为交联剂分别按照摩尔比1/4/10、1/4/20和1/4/30合成了分子印迹聚合物(MIP).采用UV和Chem3D Pro软件计算模拟研究了功能单体与模板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经半经验量化PM3方法计算... 以S-萘普生为模板,N-乙烯基吡咯烷酮为功能单体,二乙烯基苯为交联剂分别按照摩尔比1/4/10、1/4/20和1/4/30合成了分子印迹聚合物(MIP).采用UV和Chem3D Pro软件计算模拟研究了功能单体与模板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经半经验量化PM3方法计算得到功能单体与模板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能为-20.97 kJ/mol.探讨了交联度对MIP吸附性能和识别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0~4mmol/L浓度范围内,MIP对S-萘普生的结合量随着交联度的增加而减小,而交联度为88%的印迹聚合物P3对S-萘普生和阿司匹林的分离因子为2.70,交联度为83%的聚合物P2的分离因子为2.60,交联度为71%的聚合物P1的分离因子为1.44,即高交联度MIP的识别能力优于低交联度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乙烯基吡咯烷酮 S-萘普生 印迹聚合物 合成方法 稳定性 非甾体消炎药 交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痛的诊断治疗
16
作者 刘波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878-880,共3页
病例简介:患者男性,34岁,因“颈痛伴左上肢麻木1年,伴行走困难20d”于2009年7月14日收入院。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颈痛伴左上肢外侧麻木,行颈椎MRI检查,诊为“颈椎病”,于外院就诊,行按摩、口服非甾体消炎药治疗,治疗有效... 病例简介:患者男性,34岁,因“颈痛伴左上肢麻木1年,伴行走困难20d”于2009年7月14日收入院。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颈痛伴左上肢外侧麻木,行颈椎MRI检查,诊为“颈椎病”,于外院就诊,行按摩、口服非甾体消炎药治疗,治疗有效。此后上述症状间断出现。2月前无诱因再次发作,伴左侧2-4指指端麻木,手笨无力,系扣、持筷可,腰腹束带感。近20d行走不稳,久站不稳,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门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治疗 颈痛 左上肢麻木 非甾体消炎药 2009年 MRI检查 病例简介 行走困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比洛芬酯对乳腺癌手术的超前镇痛效果 被引量:32
17
作者 潘振宇 金云玉 +2 位作者 王钟兴 刘燕 范志毅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1期854-855,共2页
关键词 乳腺癌手术 氟比洛芬酯 镇痛效果 非甾体消炎镇痛 脂微球制剂 麻醉性镇痛 超前镇痛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素E2途径与动脉导管闭合的关系 被引量:5
18
作者 范粉灵 吴静 +1 位作者 马爱群 管又飞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1-74,共4页
动脉导管开放是胎儿时期的重要交通,其及时闭合对出生后生理功能同等重要,否则将导致动脉导管未闭,严重威胁患者健康甚至生命,其发生率在超低体重儿中高达60%。目前研究认为出生前后这两个生理过程主要与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 动脉导管开放是胎儿时期的重要交通,其及时闭合对出生后生理功能同等重要,否则将导致动脉导管未闭,严重威胁患者健康甚至生命,其发生率在超低体重儿中高达60%。目前研究认为出生前后这两个生理过程主要与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的浓度有关,因此参与PGE2合成与代谢的酶,如环氧酶(COXs)、PGE2合酶(PGESs)和前列腺素15-羟基脱氢酶(PGDH),以及四种PGE2受体及该途径相关的药物在动脉导管的结构和功能中的作用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素E2 动脉导管 非甾体消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来酸氟吡汀治疗急性扭伤 被引量:5
19
作者 申晓东 杨波 +2 位作者 吕建国 王锁良 王忠华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9期575-576,共2页
急性扭伤如关节、肌肉损伤临床比较常见,患者主要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肌肉紧张、关节活动受限。治疗包括制动、消肿、镇痛等方法。临床常用的镇痛药包括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和阿片类镇痛药,但这两种药物不良反应较多,不宜长时间应用。... 急性扭伤如关节、肌肉损伤临床比较常见,患者主要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肌肉紧张、关节活动受限。治疗包括制动、消肿、镇痛等方法。临床常用的镇痛药包括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和阿片类镇痛药,但这两种药物不良反应较多,不宜长时间应用。马来酸氟吡汀是一种新型中枢性镇痛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扭伤 马来酸 治疗 阿片类镇痛 非甾体消炎镇痛 关节活动受限 物不良反应 中枢性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氟尼柳嵌入镁铝水滑石的合成表征与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倪哲明 李丹 +2 位作者 王力耕 方彩萍 潘国祥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15-919,共5页
采用共沉淀法、离子交换法和焙烧复原法三种不同方法将二氟尼柳嵌入Mg-AI水滑石层间,得到一种有机-无机复合层状材料。通过XRD、IR、TG-DTA和元素分析等手段对材料表征,结果表明,共沉淀法和离子交换法成功地将二氟尼柳嵌入水滑石。... 采用共沉淀法、离子交换法和焙烧复原法三种不同方法将二氟尼柳嵌入Mg-AI水滑石层间,得到一种有机-无机复合层状材料。通过XRD、IR、TG-DTA和元素分析等手段对材料表征,结果表明,共沉淀法和离子交换法成功地将二氟尼柳嵌入水滑石。得到的材料层状结构完整、晶相单一,且层间距扩大为1.81~2.14nm:IR分析表明二氟尼柳嵌入水滑石后,原二氟尼柳分子中的vc-o振动峰消失,在1567cm^-1和1412cm^-1处出现羧酸盐的-COO^-对称与不对称吸收谱带;二氟尼柳嵌入水滑石后其分解温度提高了140~180℃。此外,根据表征结果建立了材料超分子结构模型。即客体二氟尼柳与水滑石层板之间以静电力和氢键相互作用,以双层交替式倾斜地排列于层板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滑石 二氟尼柳 嵌入 超分子结构 非甾体消炎镇痛(NSA1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