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种非甾体抗炎药对大鼠骨关节炎关节软骨细胞IL-1β、TNF-α、IL-1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3
1
作者 欧云生 安洪 +1 位作者 谭超 刘显宏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60-264,共5页
目的:探讨长期应用塞来昔布、布洛芬、吲哚美辛对大鼠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关节软骨细胞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细胞白细胞介素-1α(interleukin-1α,IL-1α... 目的:探讨长期应用塞来昔布、布洛芬、吲哚美辛对大鼠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关节软骨细胞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细胞白细胞介素-1α(interleukin-1α,IL-1α)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左侧跟腱切除术建立Wistar大鼠同侧膝关节OA模型,分4组,每日给赛来昔布24 mg/kg(celecoxib,CE)组、布洛芬72 mg/kg(ibuprofen,IBP)组、吲哚美辛9 mg/kg(indomethacin,IN)组及生理盐水(normal saline,NS)组。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3、6、9个月后关节软骨细胞IL-1β、TNF-α、IL-1α表达的变化。结果:①连续用药3月,CE对软骨细胞IL-1β、TNF-α表达无明显影响,抑制IL-1α的表达;IBP促进软骨细胞IL-1β、TNF-α的表达,对IL-1α的表达无明显影响;IN轻度促进软骨细胞IL-1β表达,增强TNF-α的表达,对IL-1α的表达无明显影响。②连续用药6月,CE对软骨细胞IL-1β表达无明显影响,轻度抑制TNF-α、IL-1α表达;IBP轻度促进软骨细胞IL-1β的表达,促进TNF-α表达,轻度抑制IL-1α的表达;IN轻度抑制软骨细胞IL-1β,抑制TNF-α表达,轻度抑制IL-1α的表达。③连续用药9月,CE明显抑制软骨细胞IL-1β的表达,抑制TNF-α、IL-1α的表达;IBP抑制软骨细胞IL-1β、TNF-α的表达,轻度抑制IL-1α的表达。结论:CE抑制软骨细胞IL-1β、TNF-α、IL-1α的表达,可减轻OA关节软骨的损害,IBP、IN在不同时期对软骨细胞IL-1β、TNF-α、IL-1α表达的影响有所不同,其总体抑制效应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甾体 软骨细胞 骨关节 白细胞介素-1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氯芬酸钠对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患者非甾体类抗炎药激活基因1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胡翠 鲍峻峻 +3 位作者 刘晓昌 丁少桢 梅俏 许建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40-543,共4页
目的探讨双氯芬酸钠对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胰腺炎(PEP)患者非甾体类抗炎药激活基因1(NAG-1)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9月-2013年10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ERCP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双氯芬酸钠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 目的探讨双氯芬酸钠对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胰腺炎(PEP)患者非甾体类抗炎药激活基因1(NAG-1)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9月-2013年10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ERCP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双氯芬酸钠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双氯芬酸钠组患者ERCP术后立即肌注奥尔芬1支(含双氯芬酸钠75 mg),对照组不肌注。收集2组患者术前、术后3 h及术后24 h血液,行淀粉酶检测,并观察腹痛发生情况,计算2组患者PEP发生率。分别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血浆中NAG-1 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计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满足球形检验时,采用单变量方差分析,不满足球形检验时,采用Greenhouse-Geisser校正方法。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双氯芬酸钠组PEP发生率(4/60,6.67%)显著低于对照组(12/60,20.00%)(χ~2=4.62,P=0.03)。双氯芬酸钠组术后3 h[(202.70±120.44)U/L vs(283.57±178.39)U/L]、术后24 h[(209.13±157.14)U/L vs(305.97±208.69)U/L]淀粉酶活性均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2.06、2.03,P值均<0.05)。同时,双氯芬酸钠组患者ERCP术后3 h血浆中NAG-1 mRNA和蛋白表达较术前及对照组术后3 h明显升高(P值均<0.01)。结论双氯芬酸钠具有预防PEP发生的作用,可能与促进NAG-1水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 胰胆管造影术 内窥镜逆行 二氯芬酸 非甾体激活基因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对胃癌细胞SGC7901中Skp2和NAG-1表达的影响及其效应 被引量:6
3
作者 许朝 姜藻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1557-1560,共4页
目的研究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靶向抑制剂LY294002对胃癌细胞SGC7901中S期激酶相关蛋白2(Skp2)和非甾体抗炎药诱导基因-1(NAG-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LY294002作用于胃癌细胞株SGC7901,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 目的研究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靶向抑制剂LY294002对胃癌细胞SGC7901中S期激酶相关蛋白2(Skp2)和非甾体抗炎药诱导基因-1(NAG-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LY294002作用于胃癌细胞株SGC7901,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AnnexinV2FITC/PI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率,RT-PCR检测NAG-1、Skp2 mRNA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p-Akt(Ser473)和总Akt(t-Akt)的表达情况。结果LY294002可明显抑制SGC7901的生长,呈时间-剂量依赖性,并出现典型的细胞形态学改变;10、30、50μmol/L的LY294002作用12h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2.7±0.42)%、(36.5±0.45)%和(64.1±0.79)%,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的(2.3±0.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LY294002可下调p-Akt的蛋白表达,而t-Akt的表达未发生改变;LY294002可上调NAG-1 mRNA的表达,并下调Skp2 mRNA的表达。结论阻断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可改变胃癌细胞株SGC7901中Skp2和NAG-1的表达,并能明显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Akt磷酸化及调控NAG-1、Skp2 mRNA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PI3K/AKT 细胞凋亡 S期激酶相关蛋白2 非甾体抗炎药诱导基因-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4-氨磺酰苯基)羟基亚甲基]-5-甲基-2-吲哚酮-1-羧酰胺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 被引量:1
4
作者 赖宜生 张奕华 +3 位作者 李月珍 季晖 杨茗 丛日刚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16,共5页
目的:研究3-[(4-氨磺酰苯基)羟基亚甲基]-5-甲基-2-吲哚酮-1-羧酰胺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寻找活性强、不良反应小的新型抗炎药物。方法:1-苯氧羰基-5-甲基-2-吲哚酮在4-N,N-二甲氨基吡啶(DMAP)作用下与对氨磺酰基苯甲酰氯反应,生... 目的:研究3-[(4-氨磺酰苯基)羟基亚甲基]-5-甲基-2-吲哚酮-1-羧酰胺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寻找活性强、不良反应小的新型抗炎药物。方法:1-苯氧羰基-5-甲基-2-吲哚酮在4-N,N-二甲氨基吡啶(DMAP)作用下与对氨磺酰基苯甲酰氯反应,生成1-苯氧羰基-3-[(4-氨磺酰苯基)羟基亚甲基]-5-甲基-2-吲哚酮(Ⅲ1),再与相应的胺(氨)发生胺解反应,并经盐酸中和得到化合物Ⅲ2-9。结果:合成了9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化合物Ⅲ1-9,其结构经IR、1HNMR和MS和元素分析确证。小鼠耳肿胀模型测试显示,6个目标化合物Ⅲ2,4,5,7-9具有明显的抗炎活性,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模型显示Ⅲ2,7,8具有一定的抗炎活性;所有受试目标化合物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均显著小于阳性对照药双氯芬酸钠(P<0.05)和替尼达普钠(P<0.01),与CMC-Na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3-[(4-氨磺酰苯基)羟基亚甲基]-5-甲基-2-吲哚酮-1-羧酰胺类衍生物具有一定的抗炎活性,胃肠道不良反应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甾体 3-[(4-氨磺酰苯基)羟基亚甲基]-5-甲基-2-吲哚酮-1-羧酰胺 合成 活性 胃肠道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注氟比洛芬酯对急性阑尾炎手术前后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王丹丹 崔苏扬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2期944-944,共1页
关键词 氟比洛芬酯 急性阑尾 手术前后 疼痛 预注 白细胞介素-1β 非甾体 前列腺素E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