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种常用非甾体类抗炎滴眼液对人角膜上皮细胞的毒性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曲明俐 段豪云 +2 位作者 王瑶 王茜 周庆军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27-632,共6页
背景 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普拉洛芬滴眼液和溴芬酸钠滴眼液是眼科临床常用的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长期应用可导致人角膜上皮细胞(HCECs)的损伤,但3种滴眼液导致HCECs的损伤程度及滴眼液中添加物的细胞毒性尚不清楚. 目的 评价双... 背景 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普拉洛芬滴眼液和溴芬酸钠滴眼液是眼科临床常用的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长期应用可导致人角膜上皮细胞(HCECs)的损伤,但3种滴眼液导致HCECs的损伤程度及滴眼液中添加物的细胞毒性尚不清楚. 目的 评价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普拉洛芬滴眼液和溴芬酸钠滴眼液及其相应原料药对HCECs的毒性,明确其细胞毒性的主要来源. 方法 常规培养HCECs,分别在培养液中添加1∶1、1∶2、1∶5、1∶10稀释的滴眼液或原料药,使最终质量分数分别为0.10%、0.05%、0.02%和0.01%.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各组药物处理后HCECs的增生率;3种滴眼液均稀释至质量浓度0.002%(1∶50),以Transwell法检测各组药物处理后HCECs迁移率;采用乳酸脱氢酶(LDH)检测法测定各组药物处理后HCECs损伤程度.结果 3种滴眼液对HCECs的毒性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其中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对HCECs增生、迁移和损伤影响最大,溴芬酸钠滴眼液对HCECs损伤程度最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增生:F药物=20.25,P=0.00;迁移:F=103.43,P=0.00;损伤:F药物=164.16,P=0.00).与滴眼液相比,原料药的细胞毒性作用普遍较小,其中普拉洛芬原料药对HCECs增生、迁移和损伤影响最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增生:F药物=332.27,P=0.00;迁移:F=23.02,P=0.00;损伤:F药物=154.83,P=0.00). 结论 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普拉洛芬滴眼液和溴芬酸钠滴眼液中以双氯芬酸钠对角膜上皮的毒性作用最大;3种药物的细胞毒性来源是添加物本身或原料药与添加物综合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甾体滴眼液 细胞毒性 原料药 添加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魏洛芬的抗炎镇痛抗肿瘤作用 被引量:8
2
作者 於传斌 吴华璞 +7 位作者 葛敏 余晨光 赵明敏 陶明飞 隋治华 周淑兰 张琳萍 计志忠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共5页
肌注或腹腔注射阿魏洛芬对小鼠二甲苯耳廓炎症、大鼠角叉菜胶性足肿胀和急性胸膜炎以及巴豆油性肉芽肿均有明显抗炎作用(剂量范围在50~100mg/kg之间,并呈一定的量效关系。对小鼠醋酸扭体反应和光辐射性疼痛型亦显示较强的镇痛效应(100... 肌注或腹腔注射阿魏洛芬对小鼠二甲苯耳廓炎症、大鼠角叉菜胶性足肿胀和急性胸膜炎以及巴豆油性肉芽肿均有明显抗炎作用(剂量范围在50~100mg/kg之间,并呈一定的量效关系。对小鼠醋酸扭体反应和光辐射性疼痛型亦显示较强的镇痛效应(100~300mg/kg)。其体外(艾氏腹水癌)体内(S180实体瘤)抑瘤结果表明对前者抑制率高于后者。提示该药可能成为较有希望的非甾体类抗炎抗肿瘤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魏洛芬 非甾体 镇痛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氯芬酸胆碱滴眼液对兔眼炎症模型抗炎效果观察 被引量:6
3
作者 阎素清 张幼梅 +2 位作者 刘利娥 刘洁 阎晓贤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71-174,共4页
目的 :观察双氯芬酸胆碱滴眼液的抗炎效果。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 36只 ,随机分为 3组 ,分别用辣椒酊、斑蝥酊和电烫伤刺激兔眼致炎症模型 ,1.0g/L双氯芬酸胆碱滴眼液滴眼 ,并以醋酸可的松滴眼液和生理盐水为对照 ,观察其对角膜、虹膜、... 目的 :观察双氯芬酸胆碱滴眼液的抗炎效果。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 36只 ,随机分为 3组 ,分别用辣椒酊、斑蝥酊和电烫伤刺激兔眼致炎症模型 ,1.0g/L双氯芬酸胆碱滴眼液滴眼 ,并以醋酸可的松滴眼液和生理盐水为对照 ,观察其对角膜、虹膜、结膜炎的治疗效果。结果 :1.0g/L双氯芬酸胆碱滴眼液可显著减轻刺激引起的兔眼前节炎症反应的强度 ,消除炎症反应积分与醋酸可的松滴眼液相似。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氯芬酸胆碱滴眼液 动物模型 非甾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拉洛芬治疗轻中度干眼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被引量:40
4
作者 陈景尧 谢立信 +57 位作者 刘祖国 毕宏生 陈蔚 戴三友 邓应平 傅培 顾扬顺 洪晶 黄一飞 贾卉 蒋莉 李冰 李林 李明顺 廖荣丰 凌士奇 刘大川 刘方毅 刘汉强 刘红 刘治蓉 刘子雁 马林 秦洪仁 荣军博 邵运良 申育华 司马晶 苏冠芳 孙红 孙松 孙旭光 王海林 王杰 王丽娅 王林农 吴洁 吴群 谢汉平 谢立科 徐巍华 晏晓明 杨燕宁 姚晓明 叶娟 袁进 张虹 张立军 张丽琼 张明昌 张玉环 赵桂秋 赵少贞 郑金华 周宏健 朱永唯 朱豫钟 桃玲珑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34-839,共6页
背景 非甾体类抗炎药广泛应用于干眼的治疗,但缺乏相关的多中心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非甾体类抗炎药普拉洛芬治疗干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取多中心、随机开放的临床对照试验方法,于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在中国58个临床研究分中心按照统... 背景 非甾体类抗炎药广泛应用于干眼的治疗,但缺乏相关的多中心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非甾体类抗炎药普拉洛芬治疗干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取多中心、随机开放的临床对照试验方法,于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在中国58个临床研究分中心按照统一的诊断标准纳入1 023例干眼患者,每个中心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使用质量分数0.1%普拉洛芬滴眼液点眼联合质量分数0.1%玻璃酸钠滴眼液点眼,均为每日4次,每次1滴;对照组患者仅使用0.1%玻璃酸钠滴眼液点眼,每日4次,每次1滴.在患者治疗前、治疗第14天及第28天时进行复查,主要疗效评价指标包括角膜荧光素染色及泪膜破裂时间(BUT),次要疗效指标包括干眼症状评分、睑结膜充血程度、睑结膜乳头评分及泪液分泌试验Ⅰ (SⅠt),并评价2个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 结果 2个组间患者治疗前人口基线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14 d和28 d,试验组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分别为0.76±0.66和0.35±0.54,对照组分别为0.84±0.65和0.45 ±0.60,均明显低于术前试验组的1.41 ±0.58和对照组的1.41±0.6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t=24.439、37.236,均P=0.000;对照组:t=19.702、29.517,P=0.000),治疗后28 d试验组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84,P=0.004).治疗后14 d和28 d,试验组BUT分别为(4.88±2.40)s和(6.03±3.25)s,较治疗前的(3.47±2.10)s均明显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358、-17.734,均P=0.000);治疗后14d和28 d,对照组BUT分别为(4.62±2.21)s和(5.42±2.70)s,明显长于治疗前的(3.50±1.52)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984、-17.879,均P=0.000),治疗后28 d,试验组BUT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483,P=0.001).治疗后14 d和28 d,试验组患者睑结膜充血、睑结膜乳头及干眼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28 d,试验组SⅠt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732,P=0.002).治疗后28 d,试验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87,P=0.000),但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83,P=0.167).治疗期间2个组均有少数患者出现轻度眼部刺激症状,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普拉洛芬具有抑制干眼炎症的作用,0.1%普拉洛芬滴眼液与0.1%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应用能有效改善干眼症状症状及体征,对有眼表炎症及上皮细胞损伤的轻中度干眼患者作用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 非甾体 普拉洛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注氟比洛芬酯对急性阑尾炎手术前后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王丹丹 崔苏扬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2期944-944,共1页
关键词 氟比洛芬 急性阑尾 手术前后 疼痛 预注 白细胞介素-1β 非甾体 前列腺素E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比洛芬酯用于腹腔镜手术超前镇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5
6
作者 马浩南 李恒林 +1 位作者 李一 倪丽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3-84,共2页
关键词 氟比洛芬 腹腔镜手术 超前镇痛 临床观察 前列腺素合成 镇痛 非甾体 镇痛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酮洛芬的脊髓镇痛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4
7
作者 王瑜 章家胜 +4 位作者 董六一 岑德意 方明 江勤 宋必卫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51-253,共3页
目的研究酮洛芬的脊髓镇痛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温浴法、热板法观察动物痛阈变化。结果鞘内注射(ith)酮洛芬1.6~3.2mg·kg-1具有明显镇痛作用,全身用药需16mg·kg-1才具有同等镇痛效应。ith... 目的研究酮洛芬的脊髓镇痛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温浴法、热板法观察动物痛阈变化。结果鞘内注射(ith)酮洛芬1.6~3.2mg·kg-1具有明显镇痛作用,全身用药需16mg·kg-1才具有同等镇痛效应。ith与ip药物有效剂量比为1∶10。ith用药,作用可被ip利血平、sc哌唑嗪、育亨宾阻滞。结论酮洛芬具有脊髓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芬 非甾体 脊髓镇痛 药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镇痛 被引量:18
8
作者 张瑞芹 陈俊妍 +2 位作者 王楠 郑方 王四清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70-171,共2页
关键词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 腹腔镜胆囊切除 超前镇痛 术后镇痛 剂量 非甾体 中枢神经系统 脂微球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被引量:33
9
作者 李捷萌 陈彦青 刘荣国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4期331-332,共2页
关键词 妇科腹腔镜手术 氟比洛芬 术后镇痛 超前镇痛 非甾体 静脉给药 镇痛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扎托洛芬中有机溶剂的残留量 被引量:4
10
作者 吴春丽 张俊霞 +4 位作者 史云涛 李攀 李幸 雷伟 张振中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4-137,共4页
目的: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扎托洛芬原料药中四氯化碳、三氯甲烷、甲醇及乙醇4种有机溶剂的残留量。方法:使用HP-5毛细管色谱柱(0.32mm×30m×0.25μm),柱温分别为60和80℃,氢火焰检测器和电子捕获检测器,以N,N-二甲基甲酰... 目的: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扎托洛芬原料药中四氯化碳、三氯甲烷、甲醇及乙醇4种有机溶剂的残留量。方法:使用HP-5毛细管色谱柱(0.32mm×30m×0.25μm),柱温分别为60和80℃,氢火焰检测器和电子捕获检测器,以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载气为氮气,进样口温度200℃,检测器温度250℃,分流比为50:1,进样量1μL。结果:4种有机溶剂分离完全,且线性关系良好,线性范围分别为四氯化碳0.0399~0.3990mg/L、三氯甲烷0.5619~5.6190mg/L、甲醇29.67~296.70mg/L及乙醇49.33~493.30mg/L。在所考察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为0.9990~0.9995,平均回收率为97.9%~103.9%,精密度重复性RSD<5%。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扎托洛芬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非甾体 扎托洛芬 有机溶剂残留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比洛芬酯术前使用对甲状腺手术镇痛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周双琼 鄢建勤 +1 位作者 刘雪 石学银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9期809-810,共2页
颈丛麻醉下行甲状腺手术,牵拉反应发生率很高,常需辅助用药。常用的氟芬合剂、地西泮等往往达不到满意的效果,还可能产生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氟比洛芬酯注射液(flurbiprofen axetil。凯纷)是一种新型的非甾体抗炎药,有认为在人... 颈丛麻醉下行甲状腺手术,牵拉反应发生率很高,常需辅助用药。常用的氟芬合剂、地西泮等往往达不到满意的效果,还可能产生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氟比洛芬酯注射液(flurbiprofen axetil。凯纷)是一种新型的非甾体抗炎药,有认为在人体内靶向分布到创伤部位发挥消炎镇痛作用,临床已广泛用于急性疼痛的治疗。本研究观察氟比洛芬酯术前用于甲状腺手术对患者术中生命体征、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 术后镇痛效果 甲状腺手术 术前使用 非甾体 镇痛作用 不良反应 颈丛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腭咽成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吴晓丹 陈彦青 俞增贵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1期961-962,共2页
目的比较氟比洛芬酯在麻醉不同时期用药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行腭咽成型手术(UPPP)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30例OSAS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例。Ⅰ组于手术结束前15min缓慢静注氟比洛芬酯100mg;Ⅱ组麻醉诱导后15min缓慢... 目的比较氟比洛芬酯在麻醉不同时期用药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行腭咽成型手术(UPPP)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30例OSAS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例。Ⅰ组于手术结束前15min缓慢静注氟比洛芬酯100mg;Ⅱ组麻醉诱导后15min缓慢静注氟比洛芬酯100mg;Ⅲ组于麻醉诱导后和手术结束前各静注氟比洛芬酯50mg。三组患者皆选择术后PCIA镇痛,采用芬太尼0.3μg·kg-1·h-1的背景量。以视觉模拟评分(VAS)在双盲下记录患者术后静息状态下1、2、4、6、8、12、24、48h不同时点疼痛程度以及PCIA泵首次按压的时间、累计按压次数、总用药量,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术后1、2、4、6h VASⅡ组低于Ⅰ组(P<0.05),术后1、2、4、6、8、12hVASⅢ组低于Ⅰ、Ⅱ组(P<0.05)。Ⅲ组术后48h内累计PCA,泵按压次数低于Ⅰ、Ⅱ组(P<0.05)。三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和术毕各静注氟比洛芬酯50mg可产生满意的超前镇痛效果,复合术后PCIA能安全、有效地解除UPPP术后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比洛芬 非甾体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超前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PGE2的影响 被引量:12
13
作者 郝建礼 张丽红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89-190,共2页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手术侵袭性较小,但是,术后疼痛仍影响着病人的乍活质量。氟比洛芬(flurtfiprofen)脂微球注射液是一种以脂微球为载体的百甾体类抗炎镇痛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ASIDs),可以减少列腺素的...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手术侵袭性较小,但是,术后疼痛仍影响着病人的乍活质量。氟比洛芬(flurtfiprofen)脂微球注射液是一种以脂微球为载体的百甾体类抗炎镇痛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ASIDs),可以减少列腺素的生物合成,被公认为非甾体抗炎药中作用较强而且不良反应较少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氟比洛芬 PGE2 超前镇痛 脂微球注射液 患者 NASIDs 非甾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用于口腔颌面外科术后静脉镇痛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孙宇 方舒东 +1 位作者 康华 朱也森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56-257,共2页
关键词 口腔颌面外科 复合芬太尼 氟比洛芬 术后静脉镇痛 非甾体镇痛药 患者自控静脉镇痛 阿片类药物 口腔颌面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氟比洛芬酯用于乳腺癌术后镇痛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瑞芹 李迪 王淑云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0-171,共2页
关键词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 用药剂量 术后镇痛 非甾体镇痛药 脂微球制剂 中度疼痛 术后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用于术后镇痛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6
作者 丁冬 屠伟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1期1603-1604,共2页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是临床广泛使用的非甾体抗炎、镇痛药。其到达炎症部位后通过抑制前列腺素(PG)合成,并降低脊髓、中枢的敏感性,从而减少痛觉冲动,发挥镇痛效应。可用于骨科、普外科、妇产科患者术后的止痛及癌痛患者,与其他非甾...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是临床广泛使用的非甾体抗炎、镇痛药。其到达炎症部位后通过抑制前列腺素(PG)合成,并降低脊髓、中枢的敏感性,从而减少痛觉冲动,发挥镇痛效应。可用于骨科、普外科、妇产科患者术后的止痛及癌痛患者,与其他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相比.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可以避免局部胃黏膜刺激等不良反应并且起效更快。日本学者Ohmukai研究表明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可以显著改善术后患者的疼痛程度并且作用时间更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现将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用于术后镇痛的研究进展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 术后镇痛 不良反应发生率 非甾体 妇产科患者 前列腺素 镇痛效应 癌痛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与术后持续静脉曲马多镇痛联合应用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7
作者 谢言虎 秦红 方才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68-169,共2页
关键词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 静脉曲马多 超前镇痛 临床观察 非甾体 靶向治疗作用 呼吸抑制作用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比洛芬酯用于声带息肉摘除术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蔡靓羽 吕威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078-1079,共2页
关键词 声带息肉摘除术 氟比洛芬 临床观察 术后镇痛 非甾体 药物载体 镇痛效果 摘除术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复合氟比洛芬酯实施无痛肠镜检查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韩超 陈宇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1期1008-1009,共2页
关键词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 无痛肠镜检查 丙泊酚 临床观察 复合 非甾体镇痛药 麻醉效果 镇痛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后疼痛的临床研究
20
作者 杨宝会 卢立春 +1 位作者 赵立明 毛仲霞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73-873,共1页
关键词 妇科腹腔镜手术 氟比洛芬 手术后疼痛 临床研究 超前镇痛 非甾体 术后切口疼痛 靶向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