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甲烷挥发性有机物(NMHCs)对北京大气臭氧产生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安俊琳 王跃思 孙扬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318-1324,共7页
以2005年北京大气中臭氧(O3)、氮氧化物(NOx)、一氧化碳(CO)和NMHCs观测资料为基础,分析了夏季O3及其前体物的变化特征以及O3产生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北京夏季大气中O3体积分数较高,最高φ(O3)为199.79×10-9。按丙烯等量体积分... 以2005年北京大气中臭氧(O3)、氮氧化物(NOx)、一氧化碳(CO)和NMHCs观测资料为基础,分析了夏季O3及其前体物的变化特征以及O3产生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北京夏季大气中O3体积分数较高,最高φ(O3)为199.79×10-9。按丙烯等量体积分数计算,大气中NMHCs体积分数以苯乙烯体积分数最高。AHC占总NMHCs的大部分,而AHC中以R-AROM最高。大气氧化剂OX产生率随着NOx的增加而递增,平均产生率为12.5×10-9h-1,而O3产生效率平均为4.0。O3净产生率在正午12:00最大,O3产生的过程中以过氧氢自由基的光化学生成反应为主。敏感性试验发现,大气中O3体积分数主要受NMHCs体积分数的控制,其中以R-AROM和R-OLE对大气中O3产生的贡献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甲烷挥发性有机物(nmhcs) 臭氧产生效率 相对增量反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机组烟气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特征 被引量:4
2
作者 陈超 刘卫平 +6 位作者 汤国锋 丁一 张建伟 朱希峰 王家伟 汪涛 张永生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1-169,共9页
为了解不同容量燃煤机组烟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排放特性和不同尾部空气污染物控制设备(APCDs)对VOCs的控制作用,在福建省国投云顶湄洲湾电力公司400 MW亚临界对冲燃烧机组和1 000 MW超超临界切圆燃烧机组进行在线法和离线法采样测试... 为了解不同容量燃煤机组烟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排放特性和不同尾部空气污染物控制设备(APCDs)对VOCs的控制作用,在福建省国投云顶湄洲湾电力公司400 MW亚临界对冲燃烧机组和1 000 MW超超临界切圆燃烧机组进行在线法和离线法采样测试,获取烟气中甲烷、非甲烷总烃和其他VOCs的全流程浓度。结果表明,1 000 MW机组SCR前的非甲烷总烃质量浓度(24.66 mg/m^(3))低于400 MW机组(33.36 mg/m^(3))。由于1 000 MW机组负荷和炉膛温度高,且煤在切圆燃烧炉内比对冲燃烧停留时间长,故煤燃烧更彻底。两机组SCR系统均能脱除超过70%的非甲烷总烃,400 MW和1 000 MW机组的SCR脱除效果分别为88.43%和74.32%。而在静电除尘过程(ESP)中,高压静电场可能会导致飞灰释放部分VOCs,增加烟气VOCs浓度。经所有APCDs后,400 MW机组和1 000 MW机组的VOCs排放质量浓度分别为8.40和8.47 mg/m^(3),整体脱除率为73.98%和63.02%,几乎未检出甲烷。离线测试结果:印尼煤燃烧后VOCs主要为正己烷、苯系物和苯甲醛。各固体样品(如煤、灰、石膏)有机物浓度分析显示,VOCs种类与机组大小无明显关联。这些发现有助于深入理解燃煤电厂对空气质量影响及优化污染控制设备设计。燃煤电厂实际运营中需依具体情况优化污染控制设备,以达到最大脱除效果,也需考虑机组大小和运行效率,有效控制VOCs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 排放特性 印尼煤 机组容量 燃煤烟气 甲烷总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挥发性有机物与非甲烷总烃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李佳 陈勇 +5 位作者 张渝 邢利利 张晓旭 谢永洪 谢翔 吴晓峰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75-82,共8页
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及非甲烷总烃(non-methane hydrocarbon,NMHC)都是表征气体中有机化合物含量的重要指标,二者的物质组成存在差异,但二者量值在一定范围内具有相关性。为研究二者量值之间的相关性,该文采... 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及非甲烷总烃(non-methane hydrocarbon,NMHC)都是表征气体中有机化合物含量的重要指标,二者的物质组成存在差异,但二者量值在一定范围内具有相关性。为研究二者量值之间的相关性,该文采用3种方法测定不同VOCs标准气体的非甲烷总烃值,并使用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gas chromatography-hydrogen flame ionization detector,GC-FID)直接测定VOCs标样中各组分的峰面积,通过对比分析标样的VOCs理论值和非甲烷总烃测定值之间的相关性,成功建立二者之间的数学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双柱法测定值与修正理论值之比为98.1%~100%,模型可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 甲烷总烃 GC-FID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燃料对烟气中挥发性有机物释放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李俊杰 魏进超 +4 位作者 王毅璠 罗云飞 余正伟 李杰民 龙红明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062-2070,共9页
采用PF-300便携式甲烷、总烃、非甲烷总烃测试仪对烧结杯试验产生的烟气挥发性有机物含量进行分析,研究混合料水分、固体燃料质量分数和燃料种类对烧结烟气挥发性有机物释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挥发性有机物在烧结过程中持续释放,在... 采用PF-300便携式甲烷、总烃、非甲烷总烃测试仪对烧结杯试验产生的烟气挥发性有机物含量进行分析,研究混合料水分、固体燃料质量分数和燃料种类对烧结烟气挥发性有机物释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挥发性有机物在烧结过程中持续释放,在烧结过程的后1/3段其排放浓度明显降低;适宜的水分、较低的固体燃料消耗有利于降低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同时,煤粉作为燃料时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明显比焦粉的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高且排放总质量与固体燃料的挥发分正相关,而非甲烷总烃的产生量不受燃料种类的影响,说明挥发分不是非甲烷总烃产生的决定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 固体燃料 挥发性有机物 甲烷 甲烷总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电厂烟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分布规律及排放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史晓宏 刘俊 +2 位作者 廖海燕 余学海 张永生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05-410,共6页
为了解燃煤电厂烟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分布及排放情况,在廊坊某电厂300 MW燃煤机组和50000 m^(3)/h烟气污染物控制中试平台上开展了烟气中CH 4、非甲烷总烃(NMHCs)和多种典型VOCs的全流程浓度监测。测试结果发现,在50%、100%负荷... 为了解燃煤电厂烟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分布及排放情况,在廊坊某电厂300 MW燃煤机组和50000 m^(3)/h烟气污染物控制中试平台上开展了烟气中CH 4、非甲烷总烃(NMHCs)和多种典型VOCs的全流程浓度监测。测试结果发现,在50%、100%负荷条件下,燃煤机组烟气NMHCs分别为3.5、10.8 mg/m^(3),烟气中NMHCs浓度随负荷的增加而上升;烟气中VOCs以苯、甲苯、苯甲醛等为主;经现有污染物治理设备处理后,燃煤机组烟气中80%以上的NMHCs被协同脱除,NMHCs排放量在0.5~1.1 mg/m^(3),12种VOCs排放量均在20μg/m^(3)以内,均远低于中国目前工业源废气VOCs排放限值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机组 中试平台 超低排放 甲烷总烃 挥发性有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市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治污处理效率实测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刘浩 黄宇 +2 位作者 周君蕊 邱培培 段元秀 《绿色科技》 2022年第8期214-218,共5页
选取武汉市工业涂装、包装印刷、化工等行业25家重点VOCs排放企业开展有组织废气非甲烷总烃(NMHC)监测及VOCs采样分析,评估VOCs治污处理的实际效果。结果表明:化工行业VOCs处理平均效率为73.64%、NMHC为69.84%,其次是工业涂装行业VOCs... 选取武汉市工业涂装、包装印刷、化工等行业25家重点VOCs排放企业开展有组织废气非甲烷总烃(NMHC)监测及VOCs采样分析,评估VOCs治污处理的实际效果。结果表明:化工行业VOCs处理平均效率为73.64%、NMHC为69.84%,其次是工业涂装行业VOCs处理平均效率为62.12%,NMHC为68.47%,最后是包装印刷行业VOCs处理平均效率为51.05%,NMHC为52.86%;从治污措施看,活性炭吸附法处理效率为40%-96%,水喷淋吸收法处理效率为20%-94%,UV光催化法处理效率为25%-85%,蓄热式燃烧法处理效率为45%-99%,吸附浓缩-催化燃烧法处理效率为50%-70%,直接燃烧法处理效率为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 甲烷总烃 治污设施 处理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污染源非甲烷总烃测定中气袋影响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宋钊 曹爱丽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57-61,共5页
使用挥发性有机物标准气体对气相色谱法测定固定污染源中非甲烷总烃采样使用的气袋和阀体材质、进样前加热温度、样品保存时间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同时选择石化储运、涂料生产、工业涂装、包装印刷等4类典型行业进行了实际样品的验证。结... 使用挥发性有机物标准气体对气相色谱法测定固定污染源中非甲烷总烃采样使用的气袋和阀体材质、进样前加热温度、样品保存时间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同时选择石化储运、涂料生产、工业涂装、包装印刷等4类典型行业进行了实际样品的验证。结果表明:FEP-进口和PVDF-进口气袋空白值最低;各类气袋样品加热至80℃的偏差均大于60℃,建议加热温度控制在60℃;对于成分复杂的样品,建议保存时间应在8 h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总烃 废气 气袋 挥发性有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空气污染物人为源排放清单对比 被引量:26
8
作者 杨文夷 李杰 +1 位作者 朱莉莉 王自发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03-711,共9页
空气污染物排放清单是影响数值模式结果准确性的关键因子之一.定义不同排放清单中同一污染物排放量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与平均值的比值为差异度,对比分析了4个国内外广泛应用的人为污染源排放清单(TRACE-P、INTEX-B、REAS1.1和REAS2.0).... 空气污染物排放清单是影响数值模式结果准确性的关键因子之一.定义不同排放清单中同一污染物排放量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与平均值的比值为差异度,对比分析了4个国内外广泛应用的人为污染源排放清单(TRACE-P、INTEX-B、REAS1.1和REAS2.0).结果表明:INTEX-B、REAS1.1和REAS2.0清单中给出的2006—2007年我国(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数据)SO2排放量差异度为12%,而在SO2排放量较大的省份(如山东、河北和河南等)差异度达30%以上;NOx和NMVOC(非甲烷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量差异度分别为51%和30%,在山东、江苏、浙江、北京和上海等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差异度达到20%~80%.相对于2000年的排放清单,2006—2007年排放清单各污染物的排放量增长明显,SO2、NOx和NMVOC的排放量在INTEX-B、REAS1.1和REAS2.0清单中的平均值分别为TRACE-P清单的1.6、1.9和1.5倍.近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能源消耗的增长和空气污染控制技术的应用等都会影响人为活动水平和排放因子的选取,这也是造成排放清单间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为污染源排放清单 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 甲烷挥发性有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剂使用源有组织排放VOCs监测方法及组成特征 被引量:18
9
作者 王红丽 景盛翱 +4 位作者 王倩 黄成 楼晟荣 乔利平 李莉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433-1439,共7页
以上海2家大型修造船企业、3家大型汽车制造企业、2家大型涂料生产企业、1家大型油墨生产企业以及1家大型包装印刷企业为例,研究不同监测方法对溶剂使用源有组织排放废气VOCs(挥发性有机物)监测的适用性;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溶剂使... 以上海2家大型修造船企业、3家大型汽车制造企业、2家大型涂料生产企业、1家大型油墨生产企业以及1家大型包装印刷企业为例,研究不同监测方法对溶剂使用源有组织排放废气VOCs(挥发性有机物)监测的适用性;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溶剂使用源排放VOCs的组成特征.结果表明:Summa罐可以很好地采集和储存溶剂使用源排放的有机物,废气在Summa罐采集、储存1周后,其中NMHC(非甲烷总烃)质量浓度与企业现场测试结果一致性很好,二者相关系数高达0.99,平均比值为1.04±0.09.采用GC-FID/MS(气相色谱-氢离子火焰/质谱)联用技术分析Summa罐采集的废气发现,VOCs可定量组分的质量浓度平均值占ρ(NMHC)的61.0%(以碳计);不同溶剂使用源排放的NMHC中可定量组分所占比例在29.2%-95.7%之间,行业之间存在一定差异.溶剂使用源排放的废气中可定量的VOCs组分主要是芳香烃和含氧VOCs;修造船和汽车制造等喷涂过程排放的VOCs中芳香烃贡献最大,其次是含氧VOCs;在涂料油墨生产及包装印刷过程排放的VOCs中,含氧VOCs贡献最大,特别是包装印刷源排放的VOCs中有85.0%是乙酸乙酯.研究结果对溶剂使用源VOCs物质排放清单编制有一定的支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 溶剂使用 甲烷总烃 监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中VOCs分布规律及排放特性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建国 朱蒙 +1 位作者 卢少华 张晓光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3-98,共6页
为了解循环流化床(CFB)锅炉烟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分布和排放情况,明晰烟气处理装置对VOCs的处理效果,在某台200 MW CFB锅炉机组上,开展了烟气中CH_(4)、非甲烷总烃(NMHCs)和多种典型VOCs组分的全流程浓度监测,并分析了燃煤、飞灰... 为了解循环流化床(CFB)锅炉烟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分布和排放情况,明晰烟气处理装置对VOCs的处理效果,在某台200 MW CFB锅炉机组上,开展了烟气中CH_(4)、非甲烷总烃(NMHCs)和多种典型VOCs组分的全流程浓度监测,并分析了燃煤、飞灰和炉渣3种固体样品中CH_(4)、NMHCs含量。结果表明,CFB锅炉机组在100%和50%负荷下SCR入口处烟气中CH_(4)和NMHCs质量浓度分别为0.65和6.63 mg/m^(3),经过一系列烟气处理装置后CH_(4)质量浓度为0.14~0.18 mg/m^(3),NMHCs质量浓度为1.05~1.43 mg/m^(3)。煤样中VOCs质量分数为49 979.65 mg/kg,而飞灰和炉渣内只残余少量VOCs。CFB锅炉机组排放烟气中主要以苯、甲苯、乙苯、对/间二甲苯、苯乙烯、邻二甲苯等碳原子数≥6的苯系物和以正己烷为代表的烃类化合物为主。SCR脱硝系统和袋式除尘器对烟气中VOCs处理效率较好,经过全部污染物治理设备后,通过烟囱排放的总VOCs质量浓度为1.19~1.61 mg/m^(3),总VOCs协同脱除效率为77.88%~78.64%,现有烟气处理设施整体脱除效果可以满足相应排放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挥发性有机物(VOCs) 甲烷总烃(nmhcs) 排放特性 SCR脱硝系统 袋式除尘器 协同脱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OCs厂界在线监测技术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英磊 胡春芳 《绿色科技》 2019年第10期151-154,共4页
为研究工业企业厂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在线监测技术的应用效果,选择江苏省某工业园区中3家企业为监测对象,采用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法(GC-FID)对监测点处的非甲烷总烃浓度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对技术应用效果做出了评估。结果表... 为研究工业企业厂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在线监测技术的应用效果,选择江苏省某工业园区中3家企业为监测对象,采用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法(GC-FID)对监测点处的非甲烷总烃浓度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对技术应用效果做出了评估。结果表明:厂界在线监测技术可实时监控VOCs排放情况,有预警预报功能,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不断探索并加以完善。因此,厂界监测技术应与固定源在线监测、企业工况在线监测和实验室分析检测等多种技术手段相结合,才能实现精准溯源,降低企业污染排放水平,提升园区环境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 厂界在线监测 工业企业 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法 甲烷总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