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教学认识中的另一半:非理性认识的思考
被引量:7
- 1
-
-
作者
杨晓
-
机构
山西师范大学山西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协同创新中心
-
出处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3-39,共7页
-
基金
山西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协同创新中心项目(XTA1601)
-
文摘
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教学哲学的变革,即变革过于注重知识对人发展具有优先性的理性认识,重新理解教学认识论中的另一半——非理性认识,以丰富、拓展对教学本质的认识。非理性教学认识是通过非逻辑思维形式进行思维活动的诗性认识方式,是对机械、功利的理性教学认识的批判与反思,与理性教学认识呈互补共生的辩证发展关系。非理性教学认识具有意欲性、知觉性、情感性和意志性,从知觉教学、情境教学、理解教学成就非理性教学认识,以落实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精神,提高教学质量。
-
关键词
教学哲学
教学认识论
非理性认识
理性认识
教学本质
-
Keywords
teaching philosophy
teaching epistemology
irrational epistemology
rational epistemology
the nature of teaching
-
分类号
G42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
-
题名非理性认识批判
被引量:1
- 2
-
-
作者
潘洪林
-
机构
南京大学哲学系
-
出处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6期25-27,共3页
-
文摘
长期以来 ,非理性认识的作用一直遭到贬抑和曲解。非理性认识是人类固有的一种认识能力 ,其作用显现于认识发展的突破性进程中。随着电脑的飞速发展 ,理性认识能力正逐渐被电脑取代 ,人的非理性认识的作用将会更加凸现。
-
关键词
非理性认识
认识形式
认识能力
认识过程
理性的直觉
理性主义
认识发展
认识作用
认识活动
理性与非理性
-
分类号
B089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
-
题名试论非理性认识形成的社会基础
- 3
-
-
作者
张浩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5-59,共5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认识的另一半--非理性认识论研究"(03BZX005)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人作为一种社会性动物,他的认识,不论是理性的还是非理性的,都是一种社会意识活动。既然非理性认识是一种社会产物,那就必定有它形成的社会基础。我们认为,非理性认识的社会基础主要有:其一,它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其次,构成非理性认识的要素是人们社会关系的体现;其三,非理性认识中的偏见,也是一种社会认识现象。
-
关键词
非理性认识
社会实践
社会关系
社会认识
社会基础
-
分类号
B023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
-
题名认识论:从现代西方非理性主义到后现代主义
被引量:2
- 4
-
-
作者
胡敏中
-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
-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5-19,共5页
-
文摘
一 现代西方非理性主义认识论和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各派思潮结下了不解之缘。因为现代西方人本主义都把人的非理性因素作为哲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把非理性因素(如“意志”、“生命”、“情感”、“欲望”、“存在”)当作世界的本体和人的本质,从而把非理性因素本体论化,并主张非理性主义的认识论。在这里,我们只对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思潮中的唯意志主义者叔本华、生命哲学家柏格森的直觉主义认识论和现象学家胡塞尔的直觉方法作些分析。以便探讨直觉主义认识论的特点和它的不足。
-
关键词
非理性主义认识论
非理性因素
后现代主义哲学
现代西方人本主义
生命冲动
直觉主义
胡塞尔
叔本华
柏格森
德里达
-
分类号
B02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
-
题名纪录片《海豚湾》及其双重主题
- 5
-
-
作者
谭泽明
秦玮鸿
-
机构
广西大学
河池学院
-
出处
《电影评介》
2013年第21期67-68,共2页
-
文摘
2009年上映的美国电影纪录片《海豚湾》(THE COVE)由路易·皮斯霍斯(Louie Psihoyos)导演,拍摄者冒着生命危险,真实记录了发生在日本太地町镇,当地民众大量围捕、屠杀、贩卖海豚的事实,揭示了围绕海豚而衍生出的种种利益链条,反映了日本及民族对于错误的非理性认识。《海豚湾》获得第82届奥斯卡评委会最佳长纪录片,其成功之处并非在拍摄技巧和声像处理,而是揭露出怵目惊心的事实,令人惊心动魄,愤怒不安。一、《海豚湾》简介《海豚湾》展示给观众的是导演路易·皮斯霍斯和海豚训练员理查德·贝瑞(Richard O’Barry)等人,揭秘日本南部海岸"
-
关键词
海豚
纪录片
双重主题
日本政府
非理性认识
理查德
拍摄技巧
美国电影
事实
导演
-
分类号
J952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试论直觉的本质及发生机制
被引量:1
- 6
-
-
作者
郑伟建
-
出处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2期15-19,共5页
-
文摘
直觉属于非理性认识范围。这种认识,建立在认识主体的认知图式基础之上,并与主体的现有知识、实践经验、主体情感、环境诱导等密切联系,是对客现事物的本质及规律作出直接的结论式的认识。
-
关键词
认知图式
非理性认识
密切联系
生理机制
相互作用
组块
发生机制
人脑
心理机制
客观事物
-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