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网络非理性群体行为概念解析与理论框架构建 被引量:5
1
作者 何雨娟 凡圣茗 张玥 《现代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4-74,共11页
[目的/意义]随着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与普及,互联网中滋生出网络暴力、谣言散播、饭圈失范等一系列非理性群体行为,严重扰乱了网络空间乃至整个经济社会的运转秩序。在理论层面上,系统深入地探讨网络非理性群体行为,有利于对其进行科学... [目的/意义]随着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与普及,互联网中滋生出网络暴力、谣言散播、饭圈失范等一系列非理性群体行为,严重扰乱了网络空间乃至整个经济社会的运转秩序。在理论层面上,系统深入地探讨网络非理性群体行为,有利于对其进行科学认知和有效治理。[方法/过程]首先依据社会技术互动网络的观点剖析网络非理性群体行为的概念内涵,其次梳理国内外的现有相关研究成果,最后归纳提炼出网络非理性群体行为的理论基础、研究视角与方法、驱动因素及作用机制,形成理论框架。[结果/结论]网络非理性群体行为的概念包含群体非理性、人—技术互动、社会互动3个核心构件。本研究构建的框架整合了现有成果,可以促进未来的研究实现更多元、更深层次的问题探讨,推动治理实践更全面、更有针对性地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非理性群体行为 概念解析 理论框架 社会技术互动 人—技术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民心理的微博舆论传播模型及仿真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张亚楠 何建佳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98-1303,1319,共7页
根据社交网络中微博舆论的传播特点,针对不同心理倾向的网民对舆论观点和传播的影响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微博事件得出舆论传播中网民的心理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网民心理的微博舆论传播模型,研究了有向社交网络中不同群体中舆论... 根据社交网络中微博舆论的传播特点,针对不同心理倾向的网民对舆论观点和传播的影响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微博事件得出舆论传播中网民的心理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网民心理的微博舆论传播模型,研究了有向社交网络中不同群体中舆论观点的形成和传播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舆论传播过程中网民的非理性心理会加速信息的传播和扩散,而且当信息可信度有争议时,非理性群体中的大部分个体会传播与该信息相反的观点;另外,当辟谣信息可信度发布不及时或可信度不高时,网民中的非理性心理会加剧该信息的反作用效果。最后通过实例分析验证,该模型与实际相符,可为引导微博舆论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网络 舆论传播 网民心理 非理性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百年中国文学个性主体意识的历史消解过程
3
作者 宋剑华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72-77,共6页
20世纪中国文学的价值追求,先后经历了一个由个性主体意识到集体主义精神的历史发展过程。导致中国现代作家轻易地放弃了自身的社会精英立场,进而去义无返顾地依附于抽象的民众群体,这里面既有政治干预方面的因素,同时也有传统文化方面... 20世纪中国文学的价值追求,先后经历了一个由个性主体意识到集体主义精神的历史发展过程。导致中国现代作家轻易地放弃了自身的社会精英立场,进而去义无返顾地依附于抽象的民众群体,这里面既有政治干预方面的因素,同时也有传统文化方面的原因。如果我们将一部20世纪中国文学史充分地加以展开,我们可以从中发现许多令人深思回味的重大理论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中国文学 个性主体意识 传统文化非理性"群体意识" 历史解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