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思想政治工作理性教育与非理性教育的辩证统一 被引量:4
1
作者 陈濯 《探索》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00-102,共3页
在当前思想政治工作中应正确地处理理性教育与非理性教育的关系。过去只重视理性教育的作用,忽视非理性教育的作用,是不正确的。同样,在新形势下一味强调非理性教育的作用,低估理性教育的作用,也是片面的。在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中,应坚持... 在当前思想政治工作中应正确地处理理性教育与非理性教育的关系。过去只重视理性教育的作用,忽视非理性教育的作用,是不正确的。同样,在新形势下一味强调非理性教育的作用,低估理性教育的作用,也是片面的。在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中,应坚持理性教育与非理性教育的对立统一,辩证地认识与处理二者的相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工作 理性教育 非理性教育 对立统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非理性教育 被引量:12
2
作者 刘旭东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39-45,共7页
完整的教育应是理性教育与非理性教育的统一体,它们两者是相互关联的两种教育范型。作为完整的人所独有的属性,理性与非理性也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而在科学主义理念支配下的教育却往往桎桔子理性目的,漠视非理性及其教育,致使... 完整的教育应是理性教育与非理性教育的统一体,它们两者是相互关联的两种教育范型。作为完整的人所独有的属性,理性与非理性也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而在科学主义理念支配下的教育却往往桎桔子理性目的,漠视非理性及其教育,致使人的发展异化,丧失了主体的独特性。因此,将非理性及非理性教育纳人塑造完整的人这一视野进行考察和辨析,同时,严格地界定理性教育与非理性教育、理性主义教育与非理性主义教育,是构筑以完整的人的培养和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旨趣的教育发展模式所必须的,也是时代精神向现代教育提出的要求。非理性主义教育建立在人本主义教育思潮的基础之上,予当代教育以重大影响。其负面影响是过于夸大了情意等非理性心理意识在教育中的作用。此外,它与理性主义教育在人的本质观、精神现象本质、认识方法等方面存在着严重的对峙,各执一端,失于偏颇。因而,理性教育与非理性教育的整合,将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主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理性教育 理性主义教育 人的本质观 教育过程 教育主体 精神世界 人本主义教育思潮 理性非理性 社会属性 完整人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警惕非理性的教育消费
3
《职业技术教育》 2006年第6期14-14,共1页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副教授袁本涛在《文汇报》上指出,目前中国人存在着两种异常的教育消费现象。一是教育的高消费。指教育消费者不从需要和实际出发,一味追求高学历、高水准的教育。二是教育的滥消费。主要指教育消费者不问是否值得...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副教授袁本涛在《文汇报》上指出,目前中国人存在着两种异常的教育消费现象。一是教育的高消费。指教育消费者不从需要和实际出发,一味追求高学历、高水准的教育。二是教育的滥消费。主要指教育消费者不问是否值得或必要,一味追风,别人学什么自己也要学什么。产生这些非理性教育消费行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人才观问题、传统文化问题,也有教育政策问题、企事业单位用人高消费的问题等。首先是人才观不够健全,虽然“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道理众所周知,可不少用人单位却并不理会这一套,似乎只有名牌大学毕业的学生才是人才,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低人一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消费者 非理性教育 用人单位 《文汇报》 企事业单位 人才观 大学教育 消费现象 实际出发 消费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宏观背景的研究
4
作者 黄宇智 杨锐 《教育管理研究》 1996年第2期22-25,共4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教育的战略地位得到确立和不断加强。党的十二大把教育和科学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党的十三大提出: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使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关键词 战略地位 非理性教育 教育事业 教育传统 十一届三中全会 智力教育 德智体全面发展 事业规模 教育质量 基本品质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文萃
5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109-110,共2页
教育文萃《南京师大学报》1996年第3期发表王臻中、张留芳《论高师教育的发展走向及我们的对策》一文。文中指出:研究一下师范教育向何处去的问题,对于我国师范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对于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具有重要意... 教育文萃《南京师大学报》1996年第3期发表王臻中、张留芳《论高师教育的发展走向及我们的对策》一文。文中指出:研究一下师范教育向何处去的问题,对于我国师范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对于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具有重要意义。西方近现代师范教育大约可分为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理性教育 师范教育 早期教育 智力发展速率 教育改革 理性主义教育 教育体系 完整人格 师范院校 师资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隐性课程与大学精神 被引量:44
6
作者 谭伟平 《现代大学教育》 2004年第6期58-63,共6页
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是构成大学总课程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显性课程主要构成人才的骨骼框架 ,隐性课程主要构成人才的灵魂血肉 ,它们在不同的方面 ,以不同的教育方式共同完成培养全面发展的“全人”这一教育终极目的。隐性课程是一种“... 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是构成大学总课程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显性课程主要构成人才的骨骼框架 ,隐性课程主要构成人才的灵魂血肉 ,它们在不同的方面 ,以不同的教育方式共同完成培养全面发展的“全人”这一教育终极目的。隐性课程是一种“软课程” ,是一种非理性教育 ,它注重人的情感体验和人的和谐全面发展 ,能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它以氛围、风格、环境等方式体现出来。人文底蕴越深厚的大学 ,其隐性课程的表现样式就越多样化。大学精神主要是靠隐性课程来存储和散发的 ,它是大学的形象和标志 ,是大学的精气神。隐性课程的习得必须要亲临其境才能感同身受。隐性课程对提升大学品位有重要意义 ,能帮助大学达到追求的最高境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课程 大学精神 显性课程 全面发展 非理性教育 培养 教育方式 人才 构成 才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