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硅基非球面柱面微透镜阵列制备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畅达 高明友 +4 位作者 周岩 邓晓洲 熊欣 刘风雷 张为国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377-385,共9页
非球面柱面微透镜是一种重要的微光学元件,具有激光准直、聚焦、匀化等功能,在激光通信、光纤传感、激光雷达测距、激光泵浦等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为了减小光电系统的体积、提升光纤性能,增大透镜数值孔径是一种常用的解决方案。提... 非球面柱面微透镜是一种重要的微光学元件,具有激光准直、聚焦、匀化等功能,在激光通信、光纤传感、激光雷达测距、激光泵浦等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为了减小光电系统的体积、提升光纤性能,增大透镜数值孔径是一种常用的解决方案。提出采用折射率更大的硅作为低折射率石英基底的替代材料,使得微透镜在相同体积下数值孔径大幅提升,同时可以降低加工量从而提升制备效率。针对传统石英微透镜的制备方法不再适用硅基微透镜的问题,提出基于掩模移动曝光方法制备光刻胶非球面图案,使用多次涂胶和循环曝光方法,分别解决厚胶涂覆均匀性差及曝光掩模痕迹明显等问题,最终利用等离子体刻蚀技术进行图案转移传递,从而实现微透镜的制备。以数值孔径2.9的硅基非球面柱面透镜阵列为例开展实际制备工艺实验,所制备的微透镜列阵面型精度PV为0.766μm,表面粗糙度Ra为3.4 nm,表面光洁与设计值符合较好,验证了制备方法的可行性。该方法有望促进非球面柱面微透镜列阵在紧凑化红外光电系统中的大规模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工程 非球面柱面微透镜阵列 移动掩模 硅基 大数值孔径 等离子体刻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准直非球面微透镜阵列模压成形
2
作者 高立恒 于谦 +4 位作者 周天丰 周佳 孙秀文 闫涛 阮本帅 《光学精密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5-83,共9页
为了提高光纤阵列准直用非球面微透镜阵列的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深入研究了非球面微透镜阵列模具加工精度控制和面形误差补偿方法和理论。根据非球面微透镜阵列设计的光学几何结构特点,提出局部螺旋金刚石铣削方法,对磷化镍合金模具材... 为了提高光纤阵列准直用非球面微透镜阵列的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深入研究了非球面微透镜阵列模具加工精度控制和面形误差补偿方法和理论。根据非球面微透镜阵列设计的光学几何结构特点,提出局部螺旋金刚石铣削方法,对磷化镍合金模具材料进行加工;针对模具材料和玻璃材料的高温特性及工艺参数会产生面形误差的问题,提出了非球面微透镜阵列模具补偿方法;通过模具轮廓补偿设计提高模压成形精度,提升光学性能,实现了10×10非球面微透镜阵列的高精度制造。实验结果表明:非球面微透镜阵列的面形误差PV控制在220~380 nm,表面粗糙度Ra可达7~10 nm。该方法为非球面微透镜阵列的高精度高效率批量制造提供了有效技术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精密加工 螺旋金刚石铣削 球面透镜阵列 玻璃模压成形 面形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削掩模的石英非球面微透镜阵列制作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灏 董连和 +2 位作者 朱国栋 张东 张为国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2-77,共6页
为解决石英非球面微透镜阵列加工所面临的工艺可控性差且面型精度不高这两大难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车削掩模刻蚀的石英玻璃元件制作方法。该方法主要使用了单点金刚石车削加工技术与反应离子刻蚀技术,研究了掩模材料车削及刻蚀性能,并利... 为解决石英非球面微透镜阵列加工所面临的工艺可控性差且面型精度不高这两大难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车削掩模刻蚀的石英玻璃元件制作方法。该方法主要使用了单点金刚石车削加工技术与反应离子刻蚀技术,研究了掩模材料车削及刻蚀性能,并利用实验优选出掩模材料,最后进行了面积为5 mm×5 mm石英玻璃非球面微透镜阵列的制备。通过实验结果与预期参数进行对比,分析表明,该方法制作的石英玻璃元件误差均方根为1.155 nm,面型精度误差0.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掩模 石英玻璃 球面透镜阵列 金刚石车削 反应离子刻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红外焦平面的正方形孔径球面微透镜阵列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孙艳军 冷雁冰 +1 位作者 陈哲 董连和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99-403,共5页
针对目前红外焦平面光敏阵列中存在的占空比小、光能利用率低的实际问题,展开了正方形孔径球面微透镜阵列制作及其与红外焦平面阵列集成应用的研究.本文从红外焦平面光敏阵列特点入手,对比分析了正方形孔径相比于传统圆形孔径微透镜阵... 针对目前红外焦平面光敏阵列中存在的占空比小、光能利用率低的实际问题,展开了正方形孔径球面微透镜阵列制作及其与红外焦平面阵列集成应用的研究.本文从红外焦平面光敏阵列特点入手,对比分析了正方形孔径相比于传统圆形孔径微透镜阵列在光能利用上的优势.提出正方形孔径微透镜阵列激光直写变剂量曝光制作技术,建立光刻胶曝光数学模型和正方形球面微透镜面型函数,以此为基础,编制直写设备变剂量曝光控制软件;利用长春理工大的学复合坐标激光直写系统和等离子刻蚀机进行相关工艺实验,制作了阵列256×256、单元尺寸40×40μm2、球面半径60μm、单元间距1μm的红外石英微透镜阵列;并将其与相应阵列的碲-镉-汞红外光敏阵列进行集成.结果表明:微透镜的占空比达到95%,红外焦平面光能利用率从原来的60%提高到90%以上.由此得出结论:变剂量曝光制作微透镜技术是可行的,正方形孔径球面微透镜阵列代替圆形孔径微透镜阵列,对于提高红外探测器的灵敏度、信噪比、分辨率等性能具备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面透镜阵列 红外焦平面 正方形孔径 变剂量曝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球面液滴微透镜的轮廓测量方法 被引量:4
5
作者 何建慧 詹珍贤 +1 位作者 吴云良 王克逸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30-333,共4页
对液滴透镜面形的精确测量是用液滴法制作非球面液滴透镜的关键问题之一。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测量非球面液滴微透镜轮廓的方法,利用光学成像系统将非球面液滴透镜的轮廓成像在CCD接收面上,通过图像采集卡读入计算机,并经图像... 对液滴透镜面形的精确测量是用液滴法制作非球面液滴透镜的关键问题之一。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测量非球面液滴微透镜轮廓的方法,利用光学成像系统将非球面液滴透镜的轮廓成像在CCD接收面上,通过图像采集卡读入计算机,并经图像处理得出透镜面形表达式,以便研究液滴微透镜在不同电场强度下轮廓的变化规律。图像处理的主要步骤包括:对特定区域采取平滑预处理,去除噪声;利用阈值法将灰度图二值化;对二值化后的图像进行轮廓检测;提出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矫正图像的水平偏转;对矫正过后的液滴轮廓的数据进行多项式拟合,分析液滴透镜在不同电压下的各个拟合参数的变化。实验证明:这种方法用于测量非球面液滴微透镜简单、有效,解决了非球面微透镜制作过程中的液滴轮廓的实时测量问题,有助于低像差非球面液滴微透镜的研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面透镜 液滴透镜 轮廓测量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MA微透镜阵列的非接触式热压印制作技术 被引量:2
6
作者 谢丹 张鸿海 +1 位作者 陶晟 王迎春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955-1958,共4页
提出了一种利用通孔式模具制作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物微透镜阵列的非接触式热压印工艺。该方法采用不锈钢圆孔阵列模板对热塑性聚合物材料进行压印,利用流动态下聚合物材料的表面张力形成透镜,透镜的曲率和高度可通过调节温度、... 提出了一种利用通孔式模具制作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物微透镜阵列的非接触式热压印工艺。该方法采用不锈钢圆孔阵列模板对热塑性聚合物材料进行压印,利用流动态下聚合物材料的表面张力形成透镜,透镜的曲率和高度可通过调节温度、压力和持续时间来控制。利用有限元软件对压印过程进行了分析,并用自制的热压印设备进行了非接触式模压制作实验,讨论了压印的温度和压力等工艺参数,并对形成的微透镜阵列进行了光学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用于热塑性聚合物光学微透镜的制作,一次成型,形成的透镜表面形貌好、位置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式 热压印 透镜阵列 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折射微透镜阵列的非成象光学特性研究
7
作者 许乔 杨国光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1999年第3期250-254,共5页
本文针对微透镜阵列与红外焦平面阵列集成的应用,对折射性微透镜阵列的非成象光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和总结.采用系统性能评价因子来衡量微透镜的聚能效率,分析了系统参数对会聚效率的影响,并用标量衍射方法对几何光学分析结果进行了校验。
关键词 光学 透镜阵列 成象光学 集能器 折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面微透镜阵列的精密磨削 被引量:3
8
作者 叶震 姚鹏 +2 位作者 于世孟 张仙朋 黄传真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567-1579,共13页
柱面微透镜阵列的加工精度要求高,加工效率低,采用具有微细轮廓结构的成形砂轮进行磨削加工能够极大地提高加工效率。为了预测成形砂轮磨削工件的面形误差和表面粗糙度,建立了成形砂轮磨削仿真模型。通过滤波方法分析和模拟微细结构成... 柱面微透镜阵列的加工精度要求高,加工效率低,采用具有微细轮廓结构的成形砂轮进行磨削加工能够极大地提高加工效率。为了预测成形砂轮磨削工件的面形误差和表面粗糙度,建立了成形砂轮磨削仿真模型。通过滤波方法分析和模拟微细结构成形砂轮的磨粒突出高度的偏态分布特征,结合实测的砂轮的轮廓形状和跳动完成了整体的空间砂轮的重构,同时建立了砂轮表面磨粒的磨削运动学模型,模拟出工件磨削加工后的表面形貌。最后,开展磨削实验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有效性。对比仿真与实验结果可知,面形误差PV值的偏差为5.78%,Ra值的偏差为17.3%,Rz值的偏差为12.9%。该磨削仿真模型能有效预测磨削表面的面形误差和表面粗糙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磨削 柱面透镜阵列 磨削表面仿真 砂轮建模 成形砂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接触式热压印技术的微透镜阵列制作 被引量:1
9
作者 王迎春 谢丹 张鸿海 《机电工程》 CAS 2010年第11期13-16,共4页
为了降低热压印工艺制作微透镜阵列对模具的要求,提出了非接触式热压印工艺制作微透镜阵列,采用了自主研制的纳米压印样机与光刻工艺制作的通孔式不锈钢模具在PMMA表面压印出微透镜阵列,并分析了压印过程中温度、压力、时间等参数对微... 为了降低热压印工艺制作微透镜阵列对模具的要求,提出了非接触式热压印工艺制作微透镜阵列,采用了自主研制的纳米压印样机与光刻工艺制作的通孔式不锈钢模具在PMMA表面压印出微透镜阵列,并分析了压印过程中温度、压力、时间等参数对微透镜阵列表面形貌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利用非接触式热压印工艺可以制作表面形貌好、位置精度高的微透镜阵列,压印时最佳压印温度为140℃~180℃,最佳脱模温度为80℃,最佳压力为1 500 Pa^3 500 Pa,且采用通孔式模具不需要真空,降低了对环境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镜阵列 接触式 光刻 通孔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柱面微透镜阵列的激光匀化系统设计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周叶 祝启欣 +2 位作者 黄中亚 骆崛魁 李成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86-492,共7页
为了获得平顶分布的长度连续可调的线光斑,设计了一种基于柱面微透镜阵列的光束整形系统,该系统采用两个相同的柱面微透镜阵列串联在一起,通过傅里叶透镜的聚焦作用在像平面上形成均匀的线光斑。基于矩阵光学理论,建立了成像光线矩阵,... 为了获得平顶分布的长度连续可调的线光斑,设计了一种基于柱面微透镜阵列的光束整形系统,该系统采用两个相同的柱面微透镜阵列串联在一起,通过傅里叶透镜的聚焦作用在像平面上形成均匀的线光斑。基于矩阵光学理论,建立了成像光线矩阵,分析了影响光斑长度相关因素;基于傅里叶光学,进一步建立了光场数学模型,通过数值分析方法,模拟了光强分布特性。搭建了实验系统,获得了平顶分布的均匀线光斑,光斑长度在2~34 mm范围内连续可调,这种长度连续可调的线光斑在激光应用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更好地满足实际生产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束整形 柱面透镜阵列 矩阵光学 傅里叶光学 线光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光刻胶微小透镜阵列的制作 被引量:10
11
作者 高应俊 刘德森 +2 位作者 阎国安 姚胜利 高凤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1996年第10期909-913,共5页
本文对光刻胶熔融法制作微小透镜阵列的机理进行了进一步深入的理论和实验研究,特别是提出和研究了非球面表面的形成问题。对微小透镜,特别是非球面形成过程的参数控制,例如对光刻胶小圆柱的高度、熔融光刻胶和基片的接触角的控制进... 本文对光刻胶熔融法制作微小透镜阵列的机理进行了进一步深入的理论和实验研究,特别是提出和研究了非球面表面的形成问题。对微小透镜,特别是非球面形成过程的参数控制,例如对光刻胶小圆柱的高度、熔融光刻胶和基片的接触角的控制进行了较详细的讨论。我们制出了具有较好性能的微小透镜列阵,并给出了测量结果以及实物和成象照片.最后,给出了一种建议采用的实时控制高质量微小透镜列阵形成的装置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刻胶熔融法 透镜阵列 球面 透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球面复眼设计及其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郝永平 李伦 于军波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27-730,共4页
提出了一种制备非球面仿生复眼的方法。昆虫的复眼是由一个个尺寸微小的独立小眼沿曲面小眼阵列的方式分布在头部的两侧,以实现大视角探测。设计曲面基底上阵列非均匀微透镜结构,沿径向排列的各级微透镜的焦距及尺寸均不相同。根据几何... 提出了一种制备非球面仿生复眼的方法。昆虫的复眼是由一个个尺寸微小的独立小眼沿曲面小眼阵列的方式分布在头部的两侧,以实现大视角探测。设计曲面基底上阵列非均匀微透镜结构,沿径向排列的各级微透镜的焦距及尺寸均不相同。根据几何光学成像原理,计算各级微透镜的尺寸参数,对构建的模型进行光线追迹,优化各级微透镜的尺寸参数。分析不同制备技术特点,研究材料性能及不同材料间的关系,提出了可简单、快速的制备非球面仿生复眼的方法。该方法中,利用精密五轴数控机床加工非球面复眼模具,然后通过压力灌注方法将非球面复眼结构转移出来,获得所需的非球面仿生复眼。通过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整个曲面仿生复眼边缘成像质量明显提高,各子眼通道均能够采集清晰亮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面复眼 透镜阵列 光线追迹 PD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高速数据传输的微透镜模块设计及评价(英文) 被引量:2
13
作者 田春林 林彦男 +3 位作者 孙文信 林采薇 林宸生 张正阳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271-2276,共6页
针对英特尔光峰技术提出了一种非球面微透镜模块的光学优化设计及评价方法。该非球面微透镜模块可经由GGP多模光纤应用于高速数据的传输,非球面微透镜的直径为800μm,数值孔径为0.275。借助光学设计软件Code V及LightTools进行仿真,评... 针对英特尔光峰技术提出了一种非球面微透镜模块的光学优化设计及评价方法。该非球面微透镜模块可经由GGP多模光纤应用于高速数据的传输,非球面微透镜的直径为800μm,数值孔径为0.275。借助光学设计软件Code V及LightTools进行仿真,评估了微透镜模块制造及组装的公差对系统耦合效率的影响,同时考虑了一些影响光功率损耗因素。结果表明,经光学优化设计得到的非球面微透镜模块的耦合损耗为-0.75dB。最后,对于球面微透镜模块和非球面微透镜的性能进行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球面透镜 数值孔径 多模光纤 耦合效率 公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束整形技术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祝战科 袁英敏 柯熙政 《应用光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76-785,共10页
激光器输出的光束通常用高斯分布描述,为了提高光束分布的均匀性和能量利用率,以满足实际需求,需要对光束进行整形。总结了几种光束整形技术,并将其分为静态光学元件和动态光学元件整形技术两大类;分别介绍了非球面透镜组、双折射透镜... 激光器输出的光束通常用高斯分布描述,为了提高光束分布的均匀性和能量利用率,以满足实际需求,需要对光束进行整形。总结了几种光束整形技术,并将其分为静态光学元件和动态光学元件整形技术两大类;分别介绍了非球面透镜组、双折射透镜组、衍射光学元件、微透镜阵列以及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等整形系统的研究进展、基本原理、影响整形效果的因素以及实际应用;着重总结了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相较于其他整形方法的优势,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束整形 球面透镜 双折射透镜 透镜阵列 液晶空间光调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非扫描三维光聚焦探测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永红 余晓芬 +2 位作者 俞建卫 黄其圣 徐科军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87-190,共4页
研制了一种基于像散法的非扫描三维探测系统,该检测系统利用微光学器件产生的二维点光源阵列实现并行像散光路,实现了对测量表面的全场同步检测.通过使用像散光斑光强差动算法,有效抑制光源的噪声和漂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可以在较大采... 研制了一种基于像散法的非扫描三维探测系统,该检测系统利用微光学器件产生的二维点光源阵列实现并行像散光路,实现了对测量表面的全场同步检测.通过使用像散光斑光强差动算法,有效抑制光源的噪声和漂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可以在较大采样间距下获得较高的轴向分辨率,有效解决了测量分辨率和测量速度之间的矛盾.介绍了非扫描三维检测系统的构成和三维轮廓提取方法,并给出了初步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精度 扫描三维探测系统 透镜阵列 像散 并行检测 零件 制造精度 光聚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细加工技术与设备
16
《中国光学》 EI CAS 2003年第3期97-97,共1页
TN305.7 2003032335凹型Si微透镜阵列的制作=Fabrication of Si concave microlensarray[刊,中]/何苗(华中理工大学.湖北,武汉(430074)),易新建…∥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2,21(1).—33-36提出了一种新的曲率倒易法,首次成功地在Si衬底... TN305.7 2003032335凹型Si微透镜阵列的制作=Fabrication of Si concave microlensarray[刊,中]/何苗(华中理工大学.湖北,武汉(430074)),易新建…∥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2,21(1).—33-36提出了一种新的曲率倒易法,首次成功地在Si衬底上制作出64×256凹柱面折射微透镜阵列,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显示微透镜阵列为表面轮廓清晰的凹柱面阵列,表面探针测试结果显示凹微透镜阵列表面光滑,单元重复性好,其平均凹深为2.643 μm,凹深非均匀性为8.45%,平均焦距为-47.08 μm。图6参7(方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射透镜阵列 扫描电子显 透镜阵列 近场集成光学头 测试结果 毫米波 均匀性 技术制作 表面轮廓 柱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曲面慢刀伺服车削加工技术 被引量:4
17
作者 于保军 董青青 +1 位作者 谷岩 赵春满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19-121,共3页
目前,自由曲面的高速、高精度加工存在很多困难。因此,提出了适用于自由曲面加工的慢刀伺服车削的刀具路径规划方法。该方法考虑节点向量与控制点,采用NURBS曲线拟合刀具路径。NURBS曲线拟合的过程中先预处理离散点,然后将其参数化。再... 目前,自由曲面的高速、高精度加工存在很多困难。因此,提出了适用于自由曲面加工的慢刀伺服车削的刀具路径规划方法。该方法考虑节点向量与控制点,采用NURBS曲线拟合刀具路径。NURBS曲线拟合的过程中先预处理离散点,然后将其参数化。再确定节点向量后反求控制顶点。通过调整控制顶点,可以快速的调整曲线的形状,使拟合的过程更加准确。最后对正弦网格表面与微透镜阵列表面进行了加工实验,验证了该加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精密加工 慢刀伺服 自由曲面 刀具路径 均匀有理B样条 正弦网格 透镜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聚焦激光产生的硅等离子体XUV光谱研究
18
作者 范品忠 张正泉 +3 位作者 徐玉展 陆培祥 周锦智 金仁山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S1期160-160,共1页
在进行类锂硅离子软X射线激光研究的初步实验中,我们用自制的1米消象散掠入射光栅谱仪拍摄了线聚焦激光产生的硅等离子体在40A-120A光谱范围里内的XUV光谱。在六路激光装置的实验中,1.06μm激光脉冲宽度约为300ps,激光能量约为15j,激光... 在进行类锂硅离子软X射线激光研究的初步实验中,我们用自制的1米消象散掠入射光栅谱仪拍摄了线聚焦激光产生的硅等离子体在40A-120A光谱范围里内的XUV光谱。在六路激光装置的实验中,1.06μm激光脉冲宽度约为300ps,激光能量约为15j,激光束经柱面镜和非球面镜聚焦至平面硅靶上,焦线长度约为10mm,宽度约为200μm,靶面线功率密度约为50GW/cm,靶面功率密度约为2.5×10^(12)W/cm^2。为了扣除辐照不均匀的焦线的两端部,只取用焦线的中问部分,实验选用8mm宽的硅平面靶。用无保护层X光底片,经多发积累拍摄了8mm硅激光等离子体轴向和非轴向的XUV光谱,在LF12激光装置的实验中,1.05μm激光脉冲宽度约为900ps,到达靶面激光能量约为50j。激光束经柱面透镜列阵和非球面透镜聚焦成约21mm长,130μm宽的焦线。靶面浅功率密度约为26GW/cm,靶面功率密度约为210^(12)Wm改变硅靶的宽度获得了不同长度的线状等离子体。用对XUV幅射很灵敏的Kodak101-01底片接收记录,一发足以获得很好光的光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UV光谱 脉冲宽度 靶面 柱面透镜 光谱范围 功率密度 球面透镜 球面 硅离子 KODA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加工工艺与设备
19
《中国光学》 EI CAS 1999年第3期89-90,共2页
TQ171.6 99032019定偏心锡磨盘超精密平面抛光均匀去除模拟计算(Ⅰ)=Simulation of even material removal during eccentricplane polishing by a tin polisher[刊,中]/张红霞,吴明根(超精密加工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76))... TQ171.6 99032019定偏心锡磨盘超精密平面抛光均匀去除模拟计算(Ⅰ)=Simulation of even material removal during eccentricplane polishing by a tin polisher[刊,中]/张红霞,吴明根(超精密加工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76)),高宏刚(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吉林,长春(130022))//光学精密工程.—1998,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工程 超精密平面抛光 成形法加工 超精密加工技术 锡磨盘 透镜阵列 球面塑料透镜 长春 模拟计算 注射成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镜头、光学零部件
20
《中国光学》 EI CAS 2008年第3期5-6,共2页
关键词 球面 透镜 光学镜头 透镜 变形反射镜 电场作用 长焦深 精密工程 谐振频率 激光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