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球面人工晶体设计及人眼瞳孔对其光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朱海丰 张亚萍 +2 位作者 李书光 黄柳宾 刘彦民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57-561,共5页
给出一种非球面人工晶体的设计方法。以Holladay角膜模型为基础,设定其球差大小为非球面人工晶体球差值,并在晶体位置发生移动及不同人眼瞳孔直径下,对所设计的非球面人工晶体光学性能与球面人工晶体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当晶体植入... 给出一种非球面人工晶体的设计方法。以Holladay角膜模型为基础,设定其球差大小为非球面人工晶体球差值,并在晶体位置发生移动及不同人眼瞳孔直径下,对所设计的非球面人工晶体光学性能与球面人工晶体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当晶体植入人眼位置并且瞳孔直径相同时,设计的非球面人工晶体所在人眼光学系统的MTF,对比敏感度及离焦MTF的改善程度都明显优于传统的球面人工晶体,人眼成像质量均随人眼瞳孔直径的增大而下降;当晶体前移时,晶体所在人眼光学系统的MTF均随瞳孔直径的增大而下降,设计的非球面人工晶体仍表现出优于球面人工晶体的光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面人工晶体 瞳孔直径 成像质量 光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球面人工晶体设计及其光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朱海丰 贾翠萍 方志良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6-59,共4页
提出了非球面人工晶体的设计思路及方法,即根据个体人眼的角膜地形图,将其转换为波前图,获得Zernike系数Z40(球差)项,在该球差值基础上设计并得到非球面人工晶体结构参数。对植入9.5D和20.5D人工晶体的两实际患眼成像质量的模拟分析表明... 提出了非球面人工晶体的设计思路及方法,即根据个体人眼的角膜地形图,将其转换为波前图,获得Zernike系数Z40(球差)项,在该球差值基础上设计并得到非球面人工晶体结构参数。对植入9.5D和20.5D人工晶体的两实际患眼成像质量的模拟分析表明:以本文方法设计的非球面人工晶体在对人眼系统的MTF,对比敏感度及离焦MTF的改善上都明显优于传统的球面人工晶体,光学性能良好。本文为非球面人工晶体的设计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并为其在临床上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面人工晶体 球差 成像质量 光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内障术后非球面人工晶体对比敏感度的研究(英文)
3
作者 黄振平 徐仁凤 吴勇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78-482,共5页
研究白内障术后早期以Tecnis为代表的非球面晶体与传统的单焦球面人工晶体功能视力的比较.试验组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患者60例眼,其中30例为Tecnis组,30例为传统的球面人工晶体组.与试验组年龄匹配的门诊患者30例... 研究白内障术后早期以Tecnis为代表的非球面晶体与传统的单焦球面人工晶体功能视力的比较.试验组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患者60例眼,其中30例为Tecnis组,30例为传统的球面人工晶体组.与试验组年龄匹配的门诊患者30例为正常对照组.于术后3月用CSV-IOOOE对比敏感度测试仪(由VectorVision公司提供)进行对比敏感度(csF)测定.所有患者年龄分布在50-80,矫正视力均≥20/30,且除了白内障之外无任何影响对比敏感度的眼疾,亦无其它可能会影响对比敏感度的全身性疾病.白内障术后患者的对比敏感度均较术前提高.TecnisZ9001在6、12、18cpd时较球面人工晶体能显著的提高患者的对比敏感度.以Tecnis为代表的非球面晶体通过其独特的Z-SHARP光学技术抵消了球面像差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对比敏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敏感度 球面人工晶体 白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曲面前房型有晶体眼人工晶体的球差矫正特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赵星 张美慧 方志良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65-871,共7页
为探究二次曲面前房型有晶体眼人工晶体的球差矫正特性,进行了球面和二次曲面有晶体眼人工晶体的设计,并利用像差理论对二者的球差矫正特性进行了研究.基于R.Navarro等人提出的模型眼得到屈光不正眼模型,利用ZEMAX光学软件分别设计了可... 为探究二次曲面前房型有晶体眼人工晶体的球差矫正特性,进行了球面和二次曲面有晶体眼人工晶体的设计,并利用像差理论对二者的球差矫正特性进行了研究.基于R.Navarro等人提出的模型眼得到屈光不正眼模型,利用ZEMAX光学软件分别设计了可矫正屈光不正人眼的球面与二次曲面前房型有晶体眼人工晶体.通过对光学传递函数和Zernike球差系数的比较,以及对Seidel球差分布系数的计算分析发现:在保证屈光不正矫正至正常水平的前提下,较之传统球面人工晶体,二次曲面的引入仅对远视眼的球差有矫正作用,并使光学传递函数显著改善;而对近视眼而言,二次曲面人工晶体的球差矫正效果与球面人工晶体相当.这一结论对前房型有晶体眼人工晶体的设计和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光学 非球面有晶体眼人工晶体 光学传递函数 泽尼克球差 塞得球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折射/衍射球柱有晶体眼人工晶体的设计 被引量:3
5
作者 王肇圻 饶丰 +2 位作者 王雁 左彤 赵堪兴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01-706,共6页
为了提高白光下人眼的视觉质量,设计了一款折射/衍射球柱有晶体眼人工晶体(PIOL)。根据实际人眼的角膜地形图、眼内各组分的轴向间距和波前像差,运用Zemax光学设计软件,构建了个性化眼模型;然后,运用该模型,设计了球柱PIOL和折射/衍射球... 为了提高白光下人眼的视觉质量,设计了一款折射/衍射球柱有晶体眼人工晶体(PIOL)。根据实际人眼的角膜地形图、眼内各组分的轴向间距和波前像差,运用Zemax光学设计软件,构建了个性化眼模型;然后,运用该模型,设计了球柱PIOL和折射/衍射球柱PIOL。研究表明:与球柱PIOL相比,折射/衍射球柱PIOL能够全面提高人眼的白光调制传递函数(MTF)和非中心波长下的MTF,有利于获得良好的视觉质量。研究还表明:折射/衍射球柱PIOL只需要在4 mm区域设计二元面就能够满足要求。最后,分析了加工工艺问题。折射/衍射球柱PIOL在先进视觉矫正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光学 色差 个性化模型 调制传递函数 有晶体人工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及散光的长期观察 被引量:5
6
作者 费孝庆 廖荣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485-1488,共4页
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40例(79只眼)。随访内容包括裸眼视力、矫正视力、屈光度、拱高、眼压、内皮细胞计数、散光型人工晶体柱镜轴位等。术后2年及以上裸眼视力平均为0.830±0.269,矫正视力平均为0.9... 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40例(79只眼)。随访内容包括裸眼视力、矫正视力、屈光度、拱高、眼压、内皮细胞计数、散光型人工晶体柱镜轴位等。术后2年及以上裸眼视力平均为0.830±0.269,矫正视力平均为0.980±0.241,等效球镜度平均值为(-0.66±1.08)D;散光型人工晶体植入29眼,其中24眼晶体轴向旋转≤15°,1眼<30°,4眼≥30°;眼压平均值(1.76±0.41)kPa;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丢失率为11.18%;术后6个月及2年及以上的拱高平均值分别为(0.510±0.141)、(0.442±0.117)mm,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项平均值均处于拱高安全值范围之内。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比较安全,有效,并可提供长期稳定的屈光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晶体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 高度近视 散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晶体眼A常数的计算和修正 被引量:1
7
作者 徐雯 姚克 陈佩卿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07-109,共3页
目的:探讨适合国内患者的人工晶体屈光度计算的A常数值。方法:统计分析了355只后房型人工晶体眼的生理参数,并用二元线性回归对355只后房型人工晶体眼进行A常数计算。结果:康明、Storz和Pharmacia人工晶体的... 目的:探讨适合国内患者的人工晶体屈光度计算的A常数值。方法:统计分析了355只后房型人工晶体眼的生理参数,并用二元线性回归对355只后房型人工晶体眼进行A常数计算。结果:康明、Storz和Pharmacia人工晶体的A常数分别为116.9、117.6和117.8,回归标准分别为2.44、1.83和2.98。结论:利用国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二元线性回归而得的A常数值可指导临床医师更准确地计算人工晶体屈光度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晶体 A常数 计算 修正 屈光度 人工晶体植入术 白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性人工晶体眼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切除术的疗效 被引量:1
8
作者 邹秀兰 赖铭莹 曾祥凤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59-462,共4页
【目的】探讨复杂性人工晶体眼裂孔性视网膜脱离(PRRD)玻璃体切除术的疗效及其并发症。【方法】106例资料完整,随访6个月以上的复杂性PRRD且行玻璃体切除作为首选手术的患者被回顾。其中,27例术前检查未发现裂孔,26例曾行Nd:YAG后囊膜... 【目的】探讨复杂性人工晶体眼裂孔性视网膜脱离(PRRD)玻璃体切除术的疗效及其并发症。【方法】106例资料完整,随访6个月以上的复杂性PRRD且行玻璃体切除作为首选手术的患者被回顾。其中,27例术前检查未发现裂孔,26例曾行Nd:YAG后囊膜切开术。【结果】术后视网膜首次和最终复位率分别是72.6%(77/106)和98.1%(104/106)。术后59.4%(63/106)的患者术后视力>0.3,仅15.1%(16/106)<0.1,与术前视力(>0.3者仅34%,<0.1则50%)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χ2=23.31,P<0.001)。手术并发症主要是术中医源性裂孔(6.6%);术后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14.2%)和黄斑前膜(23.6%)。【结论】玻璃体切除治疗复杂性PRRD能取得较好的解剖和功能效果,但应尽量避免医源性裂孔等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晶体 玻璃体切除术 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规则瞳孔无晶体眼二期人工晶体植入的探讨
9
作者 王曙红 王文奇 +1 位作者 徐新淮 宋曙光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92-594,共3页
目的:探讨白内障术后不规则瞳孔无晶体眼二期人工晶体植入的手术技巧。方法:选取本院眼科自2005年3月~2009年3月18例19只眼因各种原因未能一期植入人工晶体的不规则瞳孔无晶体眼患者行二期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根据病情选用不同的术式并... 目的:探讨白内障术后不规则瞳孔无晶体眼二期人工晶体植入的手术技巧。方法:选取本院眼科自2005年3月~2009年3月18例19只眼因各种原因未能一期植入人工晶体的不规则瞳孔无晶体眼患者行二期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根据病情选用不同的术式并观察手术结果。结果:老年性及并发性白内障术后无晶体眼的患者二期植入人工晶体后,视力提高较理想;外伤性白内障如果不伴有角膜混浊、玻璃体积血、机化及视网膜脱落等并发症,术后视力提高也较好;而先天性白内障患儿伴有弱视者视力提高不理想。结论:对于白内障术后不规则瞳孔无晶体眼的患者行二期人工晶体植入,不仅可获得良好的裸眼视力及矫正视力,同时可减少一系列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规则瞳孔 晶体 人工晶体 二期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氯灭痛或双氯灭痛联合狄奥宁滴眼治疗兔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人工晶体前膜
10
作者 贾松柏 唐罗生 李筠萍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16-418,共3页
目的 :观察双氯灭痛联合狄奥宁或双氯灭痛滴眼治疗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人工晶体前膜的疗效。方法 :将 2 4只成年纯系新西兰白兔的 4 8只眼随机分为 3组 :双氯灭痛加狄奥宁治疗组 (A组 ) ,双氯灭痛治疗组 (B组 ) ,空白对照组 (C组 )。 4 8... 目的 :观察双氯灭痛联合狄奥宁或双氯灭痛滴眼治疗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人工晶体前膜的疗效。方法 :将 2 4只成年纯系新西兰白兔的 4 8只眼随机分为 3组 :双氯灭痛加狄奥宁治疗组 (A组 ) ,双氯灭痛治疗组 (B组 ) ,空白对照组 (C组 )。 4 8只兔眼均行晶体囊外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 ,术后第 1,3,5 ,7,14 ,2 1及 30d定量动态观察人工晶体前膜的情况。结果 :A ,B组的前膜例数低于C组 (P <0 .0 5 ) ;A组前膜例数略低于B组但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A组前膜吸收的天数短于B组。结论 :双氯灭痛联合狄奥宁与双氯灭痛滴眼均能有效治疗人工晶体前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氯灭痛 双氯灭痛 狄奥宁 治疗 人工晶体植入术后 人工晶体前膜 白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早期并发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叶诗洋 徐燕 +2 位作者 徐洁 叶剑 熊鸿燕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035-1039,共5页
目的观察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ICL)植入治疗高度近视的早期并发症以及处理情况,探讨其发生原因。方法观察在大坪医院眼科行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患者40例78眼,术后对患者的裸眼视力(UCVA)、最佳... 目的观察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ICL)植入治疗高度近视的早期并发症以及处理情况,探讨其发生原因。方法观察在大坪医院眼科行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患者40例78眼,术后对患者的裸眼视力(UCVA)、最佳的矫正视力(BCVA)、等效球镜(SE)、眼压(IOP)、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及人工晶体拱高进行3个月随访,评估临床效果并记录并发症、处理方法以及处理后的情况。结果裸眼视力在术后均有显著提高,等效球镜度数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随访期的眼压、裸眼视力、等效球镜、人工晶体拱高、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并发症:激光虹膜周切后有35眼在24 h内出现高眼压,进行降眼压治疗后次日恢复正常,仅1眼高眼压状态22~30 mm Hg持续8 d。2例患者术后发生视网膜黄斑中心凹上皮层脱离,其中1例伴有视网膜黄斑板层裂孔。术后患者的人工晶体表面上都有一定程度的虹膜色素沉着,但无明显视力影响。术后视觉干扰主要表现为夜晚眩光。结论 ICL植入术作为眼内的屈光手术仍具有一定的风险,因此临床上完善术前检查、严格掌握适应证、及时识别及处理早期并发症,能够有效地降低手术带来不良事件的风险,提高手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晶体后房型人工晶体 高度近视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主导眼的转换规律 被引量:10
12
作者 潘宿 谭浅 +2 位作者 宋伟涛 宋亭葶 陶玉衡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03-1111,共9页
目的:研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在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前后主导眼在两眼之间的变化规律,分析主导眼的定位与视觉质量的相关性,并观察术后主导眼发生转换的患者有无眩晕的症状。方法:收集60~80岁的年龄相关性白... 目的:研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在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前后主导眼在两眼之间的变化规律,分析主导眼的定位与视觉质量的相关性,并观察术后主导眼发生转换的患者有无眩晕的症状。方法:收集60~80岁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44例,58眼,术前测量主导眼并分为:A组,非主导眼作为手术眼, 35人;B组,主导眼作为手术眼,9人;C组,A,B两组中于1个月后行对侧眼白内障手术患者14人,28眼。分别于手术前1 d、术后1周与1个月时复查主导眼,并比较主导眼与非主导眼未矫正裸眼远视力(UCDVA)、对比敏感度(CS)、最佳矫正视力(BCVA)以及等效球镜(SE)4种指标的变化情况,于术后第1天与1周时询问患者术后有无眩晕的症状。结果:术后1天时手术眼UCDVA,CS,BCVA以及SE较手术前提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A组主导眼的视觉质量优于非主导眼,UCDVA,CS,BCVA两眼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双眼视力接近(视力表相差2行之内),主导眼的UCDVA,CS,BCVA优于非主导眼,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组与B组再次测量所得的主导眼的UCDVA,CS,BCVA均高于非主导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眼之间S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非主导眼视觉质量提高超过原主导眼,在1周内主导眼转换为手术眼的转换率为60.0%,1个月时转换率为80%,B组未出现主导眼的转换,C组双眼手术患者1个月内主导眼还原率为100%,且双眼间视觉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主导眼的定位与UCDVA,CS,BCVA相关,与SE相关性不明显;非主导眼术后视觉质量提高并超过原主导眼者会发生主导眼的转换,并伴随视物眩晕;双眼短期内行对侧眼手术者,主导眼可还原为术前初始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导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视觉质量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有原发性虹膜睫状体囊肿的带中央孔的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冉海军 周奇志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7-21,共5页
观察原发性虹膜睫状体囊肿对带中央孔的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PPC-ICL)的影响。回顾性研究。选取将2014年12月-2015年2月在我院行带中央孔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ICL)手术27人40眼,按有无囊肿分为有囊肿组和无囊肿组,其中有... 观察原发性虹膜睫状体囊肿对带中央孔的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PPC-ICL)的影响。回顾性研究。选取将2014年12月-2015年2月在我院行带中央孔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ICL)手术27人40眼,按有无囊肿分为有囊肿组和无囊肿组,其中有囊肿组14人20眼,平均年龄25.3岁±5.7岁,平均球镜-9.79D±2.12D,平均柱镜-1.14D±0.66D,平均等效球镜(SE)-10.36D±2.16D,囊肿矢状面水平平均直径0.75mm±0.27mm,垂直平均直径0.65mm±0.28mm,平均面积0.53 mm2±0.38 mm2,囊肿最大面积1.40mm2,最大范围:4点~9点;无囊肿组13人20眼,平均年龄25.8岁±6.2岁,平均球镜-8.80D±2.55D,平均柱镜-1.20D±0.80D,平均SE-9.40D±2.51D。分别记录术前、术后1周、1月裸眼视力(UCVA)、眼压(IOP)、前房容积、深度、房角、拱高,及术后1天裸眼视力(UCVA)、眼压(IOP)。应用spss22.0的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术前与术后1天、1周、1月UCVA及IOP变化,及术前、术后1周、术后1月前房容积、深度、房角、拱高变化。有囊肿组与无囊肿组比较:在UCVA方面,术后1天,1周,1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IOP方面,术后1天,1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月有囊肿组IOP较无囊肿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在拱高方面,术后1周,1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术后前房容积与术前前房容积差值、术后前房角开放度与术前前房角开放度差值、术后前房深度与术前前房深度差值方面,术后1周,1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高度近视患者中,原发性虹膜睫状体囊肿最大面积≤1.40mm2时,行带中央孔的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仍然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孔有晶体后房型人工晶体 虹膜睫状体囊肿 拱高 前房容积 前房深度房角开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眼轴及前房深度的变化
14
作者 张少斌 陶祥臣 +3 位作者 李勤新 李聪伶 李贵仁 臧萍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82-83,共2页
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眼轴及前房深度的变化潍坊医学院附院眼科张少斌,陶祥臣,李勤新,李聪伶,李贵仁,臧萍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致盲性眼病,其致盲率在各眼病中占首位l’l.目前公认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 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眼轴及前房深度的变化潍坊医学院附院眼科张少斌,陶祥臣,李勤新,李聪伶,李贵仁,臧萍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致盲性眼病,其致盲率在各眼病中占首位l’l.目前公认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人术.为探求人工晶体植人手术后屈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晶体植入术 后房型 外科手术 前房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d∶YAG激光治疗囊袋内人工晶体眼后发障术后眼压变化
15
作者 赵东升 祝肇荣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6期446-447,453,共3页
目的评价Nd:YAG激光后囊切开治疗囊袋内植入人上晶体(intraocular lens,IOL)眼后发障术后眼压的变化。方法共104例132眼,所有术眼都施行连续环形撕囊和超声乳化术,术中术后囊膜、晶体悬韧带保持完整,囊袋内植入人工晶体。激光后囊切开术... 目的评价Nd:YAG激光后囊切开治疗囊袋内植入人上晶体(intraocular lens,IOL)眼后发障术后眼压的变化。方法共104例132眼,所有术眼都施行连续环形撕囊和超声乳化术,术中术后囊膜、晶体悬韧带保持完整,囊袋内植入人工晶体。激光后囊切开术前30 min和术后即刻阿法根1滴滴眼,防止术后一过性眼压升高。术前、术后1h、1d、1周、1月、6月测定眼压,同时观察前房混浊情况,有无并发视网膜病变。结果术前、术后1h、1d、1周、1月、6,月平均眼压为(13.9±3.4)mmHg,(14.5±3.9)mmHg,(13.7±3.5)mmHg,(13.4±3.4)mmHg,(13.4±3.3)mmHg,(13.6±3.3)mmHg,各组间差别无显著意义。结论囊袋内植入IOL眼并发后发障行Nd:YAG激光后囊切开术后眼压升高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AG激光 囊袋 人工晶体 后发障术 术后 I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晶体后囊膜眼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高晓明 王元贵 +1 位作者 韩霞 李昕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20-21,共2页
应用缝线固定后房型人工晶体,弥补因医源性或外伤等造成的无晶体后囊膜眼不能植入人工晶体之缺陷,是近年来国内开展的一种新型手术。我们自1991年11月开始,选择8例单眼患者施行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本,经1月至半年的观察,效果满意。... 应用缝线固定后房型人工晶体,弥补因医源性或外伤等造成的无晶体后囊膜眼不能植入人工晶体之缺陷,是近年来国内开展的一种新型手术。我们自1991年11月开始,选择8例单眼患者施行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本,经1月至半年的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对象及方法 8例均为单眼白内障,其中外伤性白内障5眼,老年性白内障1眼,并发性白内障2眼,均为男性。年龄最小14岁,最大62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晶体 后房型 固定术 缝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高晓明 王无贵 +1 位作者 韩霞 李昕 《眼科新进展》 CAS 1997年第2期101-102,共2页
关键词 人工晶体植入 小切口 超声乳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度近视眼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发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病例报告与文献回顾 被引量:1
18
作者 符树宇 黄雄高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1期64-68,共5页
目的:观察1例高度近视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phakic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pIOL)后发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RRD)患者诊治病情的变化,结合文献分析其发生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报道1例pIOL... 目的:观察1例高度近视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phakic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pIOL)后发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RRD)患者诊治病情的变化,结合文献分析其发生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报道1例pIOL后并发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治疗过程及眼科检查结果。结果:本例患者行巩膜外环扎+垫压+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术后2个月,眼底彩照提示玻璃体腔硅油填充状态,眼底视网膜平伏,环扎脊明显,大量陈旧激光斑。再次手术取出眼内硅油后,眼部检查:左眼裸眼视力0.12,矫正视力−3.25DS/−1.50DC*180=0.4,眼压19 mmHg,散瞳后眼底见环扎脊存在,大量陈旧激光斑,视网膜平伏;眼底OCT见左眼黄斑部结构完整,无视网膜下液。结论:巩膜外环扎+垫压+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术是一种对pIOL后发生的视网膜脱离(retinal detachment,RD)有效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晶状体人工晶体植入术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玻璃体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晶体植入202只眼临床观察
19
作者 洪荣照 蔡锦红 +3 位作者 叶梅 陈燕 陈惠婵 唐舒静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27-29,共3页
87年11月到90年3月,我院共植入各类人工晶体163例202只眼,占同期白内障手术的87.8%。现将临床观察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 1.
关键词 人工晶体 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0眼人工晶体植入的研究
20
作者 松田章男 郑唯平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57-58,共2页
自1949年Ridely报告人工晶体植入术后,随着人工晶体材料的完善,人工晶体植入术逐渐盛行起来。作者主要使用超声波乳化吸引装置进行人工晶体植入术,
关键词 人工晶体 值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