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珠三角机动车尾气控制措施协同效果评估 被引量:5
1
作者 王碧云 刘永红 +3 位作者 廖文苑 李丽 丁卉 陈进财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76-183,共8页
广东非珠三角机动车保有量的大量增长带来了交通尾气污染物和CO2的高强度、集中性排放,严重影响空气质量以及碳排放治理工作。因此,迫切需要设计更加高效可行的碳减排政策来控制交通尾气污染物以及CO2的排放。该文基于平均行驶里程法预... 广东非珠三角机动车保有量的大量增长带来了交通尾气污染物和CO2的高强度、集中性排放,严重影响空气质量以及碳排放治理工作。因此,迫切需要设计更加高效可行的碳减排政策来控制交通尾气污染物以及CO2的排放。该文基于平均行驶里程法预测了非珠三角地区2015-2020年5种污染物(CO、VOCs、NOx、PM2.5和CO2)在不采取专门控制措施情景下的排放量,并根据现有经济、技术和政策规划设计了5种减排情景,计算不同减排情景下的减排量,定量分析了不同减排情景对多污染物的协同控制效应及其成本效益。研究表明:(1)在不采取专门的控制措施下,2015-2020年污染物排放量持续增长,2020年CO2排放量将达到5 488.6×10^4t,相比2014年增长了141%;(2)在各类减排情景下,污染物排放量呈现不同程度的削减(VOCS除外),其中,2020年提高燃油品质对NOx(削减率37%)和CO(削减率41%)的削减率最高;(3)提高排放标准对CO2和PM2.5的协同控制效应最好,公交优先对CO2和NOx的协同控制效应最好;(4)综合考虑对各污染物的减排效果,提高排放标准成本效益最优,对空气污染物和CO2的平均减排率为29%,平均单位成本为0.13元/g。研究显示,由于低费效比及其对多污染物的协同控制效应好,提高排放标准在研究中是最优的污染物减排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效应 成本效益 情景设计 交通排放 非珠三角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6—2012年广东省机动车尾气排放特征及变化规律 被引量:11
2
作者 马品 曹生现 +1 位作者 刘永红 黄建彰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55-861,共7页
利用广东省年鉴及实地调查资料,基于COPERTⅣ模型计算并分析了2006─2012年广东省珠三角和非珠三角地区的机动车尾气排放清单.结果表明:研究地区2006─2012年机动车保有量上升,国Ⅲ、国Ⅳ车辆所占比例提高,其中珠三角地区优化程度大于... 利用广东省年鉴及实地调查资料,基于COPERTⅣ模型计算并分析了2006─2012年广东省珠三角和非珠三角地区的机动车尾气排放清单.结果表明:研究地区2006─2012年机动车保有量上升,国Ⅲ、国Ⅳ车辆所占比例提高,其中珠三角地区优化程度大于非珠三角地区;2006─2012年2个地区污染物(CO、VOC、NOx、PM2.5)排放因子均有降低,降幅在24.54%-57.89%之间.机动车污染物排放量上升趋势及贡献特征地区性差异明显,2006─2012年非珠三角地区CO、VOC排放量分别上升了37.20%、26.93%,增幅高于珠三角地区,而珠三角地区2012年的NOx、PM2.5排放量增幅(分别为21.65%、14.60%)高于非珠三角地区.轻型客车是2个地区CO和VOC的主要贡献车型,贡献率均达46.96%以上,并且处于上升状态,但珠三角地区增幅小于非珠三角地区;重型客车和重型货车是2个地区NOx、PM2.5的主要来源,贡献率均在40.7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车尾气 排放清单 COPERTⅣ模型 三角地区 非珠三角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