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4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现实生活的非现实性批判——论石一枫的小说创作
1
作者
曹志远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6-172,共7页
石一枫的小说创作基本上是以现实主义的方式介入现实生活的。与常规现实主义创作不同,石一枫在全景式描摹现实生活的纷繁复杂和变幻莫测之外,更致力于揭示现实生活的非现实性。所谓非现实性是指藏匿于现实生活之中的虚假性存在。特别需...
石一枫的小说创作基本上是以现实主义的方式介入现实生活的。与常规现实主义创作不同,石一枫在全景式描摹现实生活的纷繁复杂和变幻莫测之外,更致力于揭示现实生活的非现实性。所谓非现实性是指藏匿于现实生活之中的虚假性存在。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这些虚假性存在普遍性地以一种不易被人觉察的方式呈现,甚至在欺骗性和诱惑性的伪装之下,遮蔽了真实的现实生活,使人们在理性反思能力的丧失中陷入集体性的盲从。正是基于对这种非现实性的深恶痛绝,石一枫以现代寓言的方式将这种非现实性生动地揭示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
主义创作
石一枫
现代寓言
非现实性
现实
生活
理性反思
介入
现实
虚假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事件不愉悦程度对非现实性乐观主义的影响
被引量:
6
2
作者
冷玲莉
方丹
+3 位作者
罗楚华
廖秋兰
王蕾
杨韶刚
《心理研究》
2008年第6期22-27,共6页
采用问卷法,以183名大学生被试为样本,研究了不同的不愉悦度事件对非现实性乐观主义的影响。结果表明(1)非现实性乐观主义普遍存在,并且随着消极事件的不愉悦程度加大而程度加深;(2)代表性启发式思维引起了非现实性乐观水平;(3)非现实...
采用问卷法,以183名大学生被试为样本,研究了不同的不愉悦度事件对非现实性乐观主义的影响。结果表明(1)非现实性乐观主义普遍存在,并且随着消极事件的不愉悦程度加大而程度加深;(2)代表性启发式思维引起了非现实性乐观水平;(3)非现实性乐观水平不具有性别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极事件的不愉悦程度
代表性启发式思维
非现实性
乐观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不平等视角的非现实性群体性事件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王子谦
《改革与开放》
2016年第8期72-73,120,共3页
本文尝试理顺中国社会非现实性群体性事件的产生逻辑。认为首先社会上客观存在的不平等造成不满和怨愤情绪,其次突发性事件中强势群体首先制造对立行为,使得弱势群体先前因不平等产生的情绪找到了宣泄的着力点,并在"情绪感染"...
本文尝试理顺中国社会非现实性群体性事件的产生逻辑。认为首先社会上客观存在的不平等造成不满和怨愤情绪,其次突发性事件中强势群体首先制造对立行为,使得弱势群体先前因不平等产生的情绪找到了宣泄的着力点,并在"情绪感染"和"行为模仿"的催化作用下形成了非现实性群体性事件。随后,本文引入经济学中的分离均衡理论,指出避免这种非现实性群体性事件的方法归根到底是对上述两次不平等输入的矫正。最后,本文指出,非现实性群体性事件从产生逻辑和预防之道上根本区别于"现实性"群体性事件,我国政府应该对这两种群体性事件做出区分,对症下药,以更好地应对群体性事件,化解社会戾气,提高治理能力,稳定政治统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现实性
群体性事件
不平等
分离均衡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语方言的非现实性代词复指型处置式
4
作者
朱嫣红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6-118,共13页
汉语中的代词复指型处置式,其语义分布与一般处置式有显著区分,呈较强的非现实性。这类非现实性处置式形式上来自古代汉语,即由中古狭义处置式“Pre+O+V+之”式在近代同动结式互动产生“Pre+O+V(+C)+Pro”式,进而发展出各变式;结构重组...
汉语中的代词复指型处置式,其语义分布与一般处置式有显著区分,呈较强的非现实性。这类非现实性处置式形式上来自古代汉语,即由中古狭义处置式“Pre+O+V+之”式在近代同动结式互动产生“Pre+O+V(+C)+Pro”式,进而发展出各变式;结构重组促使这类处置式出现于非现实语境,且其非现实性在语义扩张中逐渐增强。在部分方言中,由于受事和动词泛化,句末代词进一步语法化为独立的非现实标记。跨方言来看,当人称直指失去称代功能时,语气标记可能是其语法化的下一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指型处置式
非现实性
人称代词
语法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戏曲演出的非现实性特征
5
作者
韩江华
《剧影月报》
2005年第5期45-45,共1页
关键词
戏曲演出
非现实性
艺术价值
特殊形式
柳琴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非现实的现实主义——当代美国华裔作品探析
6
作者
赵红英
《长江学术》
CSSCI
2008年第2期20-29,共10页
华裔文学在20世纪后半叶蜚声美国文坛,引起评论界的广泛关注。针对这一现象,本文拟从几部当代美国华裔文学作品入手,探讨这些公认的现实主义作品对中国文化元素的取舍及其错置和移位的处理所指向的创作特征。研究表明美国华裔作家借用...
华裔文学在20世纪后半叶蜚声美国文坛,引起评论界的广泛关注。针对这一现象,本文拟从几部当代美国华裔文学作品入手,探讨这些公认的现实主义作品对中国文化元素的取舍及其错置和移位的处理所指向的创作特征。研究表明美国华裔作家借用中国文化元素符号,创作出具有非现实的现实主义特征的作品,以此揭示其所要表现的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
主义
异域
非现实性
错置
移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巴赫金怪诞现实主义的现实性与反现实性间的张力
7
作者
程旭冉
《今古文创》
2020年第40期21-24,共4页
在《拉伯雷研究》中,巴赫金从民间文化的角度,探索了拉伯雷作品以及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整个形象体系和艺术世界观。并且,他认为在这些民间诙谐文化中存在一种特殊的审美观念,并且将这种审美观念定义为怪诞现实主义。从概念本身来看...
在《拉伯雷研究》中,巴赫金从民间文化的角度,探索了拉伯雷作品以及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整个形象体系和艺术世界观。并且,他认为在这些民间诙谐文化中存在一种特殊的审美观念,并且将这种审美观念定义为怪诞现实主义。从概念本身来看,怪诞具有非现实(甚至反现实性)的特性,与现实主义有着天然的矛盾,但是巴赫金将这两个对立的词组合起来,构建了一个逻辑矛盾型复合词。将怪诞归之于现实主义,形成了巴赫金理论独特的张力,而这种张力就体现在巴赫金怪诞现实主义的现实性与反现实性的关系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怪诞
现实
主义
现实性
非现实性
理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情态性
被引量:
7
8
作者
孙夏南
《中国俄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5-30,共6页
论情态性孙夏南东北师范大学情态性(модальность)是当今逻辑学和语言学的重要范畴。我国俄语界多把它译为“情态性”,但也有译为“语态性”①的。本文采用前一译法。一、起源说1.1модальность来自拉丁语m...
论情态性孙夏南东北师范大学情态性(модальность)是当今逻辑学和语言学的重要范畴。我国俄语界多把它译为“情态性”,但也有译为“语态性”①的。本文采用前一译法。一、起源说1.1модальность来自拉丁语modus。在逻辑学上,后者是ме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观情态性
主观情态意义
谈话人
非现实性
言语内容
主观意义
语法范畴
句子结构
述谓性
现实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艺术语言的主体行为解读
被引量:
3
9
作者
骆小所
太琼娥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30-34,共5页
艺术语言是发话主体生命体验的呈现行为。发话主体使用艺术语言时的审美体验的生命性与发话主体使用艺术语言时的心灵性是同构对立的。艺术语言的符号表现,体现了发话主体的自我表现,也体现了发话主体的情感行为。艺术语言的情感行为与...
艺术语言是发话主体生命体验的呈现行为。发话主体使用艺术语言时的审美体验的生命性与发话主体使用艺术语言时的心灵性是同构对立的。艺术语言的符号表现,体现了发话主体的自我表现,也体现了发话主体的情感行为。艺术语言的情感行为与其他行为组成了一个整体,集中表现了发话主体的主体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语言
情感行为
审美性
意向化
非现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挪威的森林》的象征色彩
被引量:
3
10
作者
叶岗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2年第6期54-58,共5页
《挪威的森林》具有现实性与非现实性双重混杂的品格,这是小说最见特色之处。非现实性成分的产生,是由记忆的残缺性、小说创作之材料选择的复杂性、作者对普遍性意义的有意追求而造成的。在小说中,作者凭藉具有象征色彩的场景和人物来...
《挪威的森林》具有现实性与非现实性双重混杂的品格,这是小说最见特色之处。非现实性成分的产生,是由记忆的残缺性、小说创作之材料选择的复杂性、作者对普遍性意义的有意追求而造成的。在小说中,作者凭藉具有象征色彩的场景和人物来表现其非现实性。以阿美寮为代表的场景象征性地表现了作者对于现实世界和理想世界的复杂思考,蕴含了对人际温情的渴盼。以阴性人物直子为代表的人物象征性地表现了作者对于人格自我的召唤和珍视,以及由此而强调的与世界的联系、爱与性的和谐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性
非现实性
象征性场景
象征性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日本影视作品与大和民族文化的特征
11
作者
郅锦
康有金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4-15,共2页
关键词
影视作品
民族文化
日本文化
日本人
沐浴
大和民族
文化特色
自然性
温泉
非现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英“wh-不定词”功能等值性的新构语义图研究
12
作者
吕公礼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12年第1期40-46,共7页
随着汉语语法化研究的发展,汉语特殊疑问句、特别是疑问代词的"非疑问用法"再度成为热点。汉语和英语"wh-不定词"形态差异显著,但却包含着最大功能等值性和跨语言共性。从"认知性"、"现实性"及...
随着汉语语法化研究的发展,汉语特殊疑问句、特别是疑问代词的"非疑问用法"再度成为热点。汉语和英语"wh-不定词"形态差异显著,但却包含着最大功能等值性和跨语言共性。从"认知性"、"现实性"及"情态性"三维度对汉英语"wh-不定词"进行广义语气分析,使Haspelmath关于世界语言"不定代词"的功能蕴含等级解释力得到更为充分扩展,也有助于汉语"虚指"等描述性概念上升到认知和功能语言学理论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英“wh-不定词”
语义图
功能等值性
广义语气
非现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诗在似与不似间
13
作者
刘福智
《写作》
2003年第10期3-5,共3页
关键词
诗歌
现实性
生活
距离感
非现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自省是作家创作中很清醒的态度
被引量:
1
14
作者
陈智富
王又平
《长江文艺评论》
2020年第2期39-49,共11页
作为文学研究者,有两个基础要打好,一个是史,一个是论。浪漫主义选择传统是精神性的,而非现实性的。文学研究者,有两个基础要打好陈智富(以下简称"陈"):中国当代文学是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一门学科,您在当代文坛保持在场的状态...
作为文学研究者,有两个基础要打好,一个是史,一个是论。浪漫主义选择传统是精神性的,而非现实性的。文学研究者,有两个基础要打好陈智富(以下简称"陈"):中国当代文学是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一门学科,您在当代文坛保持在场的状态,与作家息息相通、与创作同频共振,对正在发生的新时期文学发展演变了然于胸,所以您的研究把理论与作品结合得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研究者
新时期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
同频共振
非现实性
了然于胸
作家创作
浪漫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综合性时空架构在新好莱坞歌舞片中的运用
被引量:
1
15
作者
王阳阳
《艺术科技》
2012年第2期8-10,共3页
当今的社会正处于一个大融合的时代,经济全球化促使国家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因此,艺术的美学价值观的大走向已由追求残缺美转而追求混合之美,综合之美。电影作为艺术门类中较年轻的一员,深受这种大环境下的美学价值观影响。类型片中的...
当今的社会正处于一个大融合的时代,经济全球化促使国家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因此,艺术的美学价值观的大走向已由追求残缺美转而追求混合之美,综合之美。电影作为艺术门类中较年轻的一员,深受这种大环境下的美学价值观影响。类型片中的新好莱坞歌舞片的结构形成了综合性时空架构,与综合之美的美学价值观联系密切。早期歌舞片因技术的限制,形式的限制,受当时的浪漫主义美学理念影响,多以线性时空结构叙事。后来,随着电影技术的不断更新,美学价值观的转变,以及好莱坞歌舞片集戏剧、唱歌、舞蹈于一身的特性,新好莱坞歌舞片的视听语言与时空架构显示出了新的特征。本文将从新好莱坞歌舞片的视听语言特点、综合性时空架构在新好莱坞歌舞片中的美学特征、综合性时空架构在新好莱坞歌舞片中的运用这三个方面来阐述观点,总结出新好莱坞歌舞片的发展将会塑造出更加立体、更加真实、更加复杂的人物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好莱坞歌舞片
综合性时空架构
非现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首诗又究竟在哪儿——陈东东《全装修》解读
被引量:
2
16
作者
姜涛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8-112,共5页
关键词
现代诗歌
解读
装修
陈东
非现实性
海市蜃楼
心智生活
世界观
价值观
诗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参与式治理:乡村社会冲突的解决策略
被引量:
3
17
作者
马磊
刘芳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2-35,共4页
有效化解乡村社会冲突是乡村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是构建乡村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社会冲突从阶段特征上看,分为现实性冲突和非现实性冲突。现实性冲突以目标结果为导向,其解决存在替代途径;非现实性冲突由现实性冲突发展而来,并在过程...
有效化解乡村社会冲突是乡村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是构建乡村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社会冲突从阶段特征上看,分为现实性冲突和非现实性冲突。现实性冲突以目标结果为导向,其解决存在替代途径;非现实性冲突由现实性冲突发展而来,并在过程中掺杂着冲突主体的紧张情绪,非现实性冲突的发生会增加乡村治理成本,对乡村治理具有消极影响。两者的起因和对乡村社会的影响不同,只有剖析乡村社会冲突,了解内部运行规律,才能找到有效化解路径。由赋权、参与、协作和网络四个核心要素构成的参与式治理更加注重治理主体间沟通、彼此尊重、互相合作,是一条化解乡村社会冲突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社会冲突
参与式治理
现实性
冲突
非现实性
冲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谈舞台音响的作用和重要性
被引量:
8
18
作者
徐莹
《戏剧之家》
2014年第6期263-263,共1页
在舞台上表演的任何艺术均属于综合艺术,离不开演员,音乐、舞蹈、灯光、道具和其他与演出有关的物品,其中,舞台音响是舞台演出艺术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离开舞台音响做保障就没有舞台艺术演出的成功展现。舞台音响可以说...
在舞台上表演的任何艺术均属于综合艺术,离不开演员,音乐、舞蹈、灯光、道具和其他与演出有关的物品,其中,舞台音响是舞台演出艺术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离开舞台音响做保障就没有舞台艺术演出的成功展现。舞台音响可以说是舞台艺术演出中的灵魂,舞台音响的重要性是非同一般,它直接关系到舞台演出效果的优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话筒
混音
演出效果
非现实性
音频信号
演出过程
接收频率
放音
故障影响
听觉感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芥川龙之介与鲁迅——关于在《被判刑的吉助》和《药》中所虚构的花
被引量:
2
19
作者
坂井东洋
房文斋
《文艺理论研究》
1983年第3期118-121,共4页
一芥川龙之介的《被判刑的吉助》(以下简称《吉助》),如果译成汉语,不过是千余字的短篇。在他所著的有关天主教的一系列作品中,是一部并不引人注目的作品,更谈不上是一篇杰作了。但是与他的其它短篇一样,这一篇作品,也充分地表现了唯美...
一芥川龙之介的《被判刑的吉助》(以下简称《吉助》),如果译成汉语,不过是千余字的短篇。在他所著的有关天主教的一系列作品中,是一部并不引人注目的作品,更谈不上是一篇杰作了。但是与他的其它短篇一样,这一篇作品,也充分地表现了唯美主义的特征。首先将这篇小说的梗概介绍于下: 吉助出生在肥前。由于父母双亡,从小就雇给地主三郎治当男仆。他生性愚钝,常常被同伙们当作玩物戏弄,干着牛马一般的苦力活。可是,吉助长到十八、九岁的时候,竟对主人的独生女兼产生了爱慕之情。当然,兼是不会理睬他的。这就更加引起同伙的嘲弄。他忍无可忍,便在一天晚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美主义
鲁迅
作品
独生女
小说
芥川龙之介
梗概
殉教者
非现实性
现实
主义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艺术想象奏鸣曲
被引量:
1
20
作者
王耕夫
《上海艺术家》
1995年第4期46-46,共1页
艺术作品是一种观念形态,而不是表现对象的物质实体,它作为审美的刺激物——实质上是一种艺术幻觉。它所创造的“第二现实”,也就是一种“幻觉”的现实。因此,各种艺术符号的非现实性的假定性,决定了人们对艺术的感知方式:音乐家能够从...
艺术作品是一种观念形态,而不是表现对象的物质实体,它作为审美的刺激物——实质上是一种艺术幻觉。它所创造的“第二现实”,也就是一种“幻觉”的现实。因此,各种艺术符号的非现实性的假定性,决定了人们对艺术的感知方式:音乐家能够从各种感觉中捕捉到美妙动人的旋律,摄影家仿佛总是戴着取景框在观察世界,舞蹈家总是长于用言外的符号来表达心声,版画家眼里总有黑白灰三个调子,油画家做着五彩的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想象
艺术符号
接受主体
艺术作品
艺术家
艺术幻觉
第二
现实
非现实性
物质实体
《静静的顿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现实生活的非现实性批判——论石一枫的小说创作
1
作者
曹志远
机构
吉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
出处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6-172,共7页
基金
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一般项目“鲁迅美育思想创造性转化研究”(24Y001)研究成果。
文摘
石一枫的小说创作基本上是以现实主义的方式介入现实生活的。与常规现实主义创作不同,石一枫在全景式描摹现实生活的纷繁复杂和变幻莫测之外,更致力于揭示现实生活的非现实性。所谓非现实性是指藏匿于现实生活之中的虚假性存在。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这些虚假性存在普遍性地以一种不易被人觉察的方式呈现,甚至在欺骗性和诱惑性的伪装之下,遮蔽了真实的现实生活,使人们在理性反思能力的丧失中陷入集体性的盲从。正是基于对这种非现实性的深恶痛绝,石一枫以现代寓言的方式将这种非现实性生动地揭示出来。
关键词
现实
主义创作
石一枫
现代寓言
非现实性
现实
生活
理性反思
介入
现实
虚假性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事件不愉悦程度对非现实性乐观主义的影响
被引量:
6
2
作者
冷玲莉
方丹
罗楚华
廖秋兰
王蕾
杨韶刚
机构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应用心理学系
出处
《心理研究》
2008年第6期22-27,共6页
文摘
采用问卷法,以183名大学生被试为样本,研究了不同的不愉悦度事件对非现实性乐观主义的影响。结果表明(1)非现实性乐观主义普遍存在,并且随着消极事件的不愉悦程度加大而程度加深;(2)代表性启发式思维引起了非现实性乐观水平;(3)非现实性乐观水平不具有性别差异。
关键词
消极事件的不愉悦程度
代表性启发式思维
非现实性
乐观水平
Keywords
the degree of undesirability of negative events
representative heuristic
the level of unrealisticoptimism
分类号
B849 [哲学宗教—应用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不平等视角的非现实性群体性事件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王子谦
机构
浙江大学
出处
《改革与开放》
2016年第8期72-73,120,共3页
文摘
本文尝试理顺中国社会非现实性群体性事件的产生逻辑。认为首先社会上客观存在的不平等造成不满和怨愤情绪,其次突发性事件中强势群体首先制造对立行为,使得弱势群体先前因不平等产生的情绪找到了宣泄的着力点,并在"情绪感染"和"行为模仿"的催化作用下形成了非现实性群体性事件。随后,本文引入经济学中的分离均衡理论,指出避免这种非现实性群体性事件的方法归根到底是对上述两次不平等输入的矫正。最后,本文指出,非现实性群体性事件从产生逻辑和预防之道上根本区别于"现实性"群体性事件,我国政府应该对这两种群体性事件做出区分,对症下药,以更好地应对群体性事件,化解社会戾气,提高治理能力,稳定政治统治。
关键词
非现实性
群体性事件
不平等
分离均衡理论
分类号
D631.4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语方言的非现实性代词复指型处置式
4
作者
朱嫣红
机构
深圳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6-118,共13页
基金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粵讴》语法特点研究”(编号:GD20YZY01)的支持。
文摘
汉语中的代词复指型处置式,其语义分布与一般处置式有显著区分,呈较强的非现实性。这类非现实性处置式形式上来自古代汉语,即由中古狭义处置式“Pre+O+V+之”式在近代同动结式互动产生“Pre+O+V(+C)+Pro”式,进而发展出各变式;结构重组促使这类处置式出现于非现实语境,且其非现实性在语义扩张中逐渐增强。在部分方言中,由于受事和动词泛化,句末代词进一步语法化为独立的非现实标记。跨方言来看,当人称直指失去称代功能时,语气标记可能是其语法化的下一步。
关键词
复指型处置式
非现实性
人称代词
语法化
Keywords
disposal construction with a terminal anaphoric pronoun
unreality
personal pronoun
grammaticalization
分类号
H17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戏曲演出的非现实性特征
5
作者
韩江华
出处
《剧影月报》
2005年第5期45-45,共1页
关键词
戏曲演出
非现实性
艺术价值
特殊形式
柳琴戏
分类号
J80 [艺术—戏剧戏曲]
B026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非现实的现实主义——当代美国华裔作品探析
6
作者
赵红英
机构
武汉大学外文学院
出处
《长江学术》
CSSCI
2008年第2期20-29,共10页
文摘
华裔文学在20世纪后半叶蜚声美国文坛,引起评论界的广泛关注。针对这一现象,本文拟从几部当代美国华裔文学作品入手,探讨这些公认的现实主义作品对中国文化元素的取舍及其错置和移位的处理所指向的创作特征。研究表明美国华裔作家借用中国文化元素符号,创作出具有非现实的现实主义特征的作品,以此揭示其所要表现的主题。
关键词
现实
主义
异域
非现实性
错置
移位
分类号
I712.06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巴赫金怪诞现实主义的现实性与反现实性间的张力
7
作者
程旭冉
机构
兰州大学
出处
《今古文创》
2020年第40期21-24,共4页
文摘
在《拉伯雷研究》中,巴赫金从民间文化的角度,探索了拉伯雷作品以及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整个形象体系和艺术世界观。并且,他认为在这些民间诙谐文化中存在一种特殊的审美观念,并且将这种审美观念定义为怪诞现实主义。从概念本身来看,怪诞具有非现实(甚至反现实性)的特性,与现实主义有着天然的矛盾,但是巴赫金将这两个对立的词组合起来,构建了一个逻辑矛盾型复合词。将怪诞归之于现实主义,形成了巴赫金理论独特的张力,而这种张力就体现在巴赫金怪诞现实主义的现实性与反现实性的关系中。
关键词
怪诞
现实
主义
现实性
非现实性
理想
分类号
I565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情态性
被引量:
7
8
作者
孙夏南
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
出处
《中国俄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5-30,共6页
文摘
论情态性孙夏南东北师范大学情态性(модальность)是当今逻辑学和语言学的重要范畴。我国俄语界多把它译为“情态性”,但也有译为“语态性”①的。本文采用前一译法。一、起源说1.1модальность来自拉丁语modus。在逻辑学上,后者是мер...
关键词
客观情态性
主观情态意义
谈话人
非现实性
言语内容
主观意义
语法范畴
句子结构
述谓性
现实
关系
分类号
H355 [语言文字—俄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艺术语言的主体行为解读
被引量:
3
9
作者
骆小所
太琼娥
机构
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出处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30-34,共5页
文摘
艺术语言是发话主体生命体验的呈现行为。发话主体使用艺术语言时的审美体验的生命性与发话主体使用艺术语言时的心灵性是同构对立的。艺术语言的符号表现,体现了发话主体的自我表现,也体现了发话主体的情感行为。艺术语言的情感行为与其他行为组成了一个整体,集中表现了发话主体的主体行为。
关键词
艺术语言
情感行为
审美性
意向化
非现实性
Keywords
artistic language
emotional behavior
aesthetics
image
unrealistic
分类号
H0-05 [语言文字—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挪威的森林》的象征色彩
被引量:
3
10
作者
叶岗
机构
绍兴文理学院中文系
出处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2年第6期54-58,共5页
文摘
《挪威的森林》具有现实性与非现实性双重混杂的品格,这是小说最见特色之处。非现实性成分的产生,是由记忆的残缺性、小说创作之材料选择的复杂性、作者对普遍性意义的有意追求而造成的。在小说中,作者凭藉具有象征色彩的场景和人物来表现其非现实性。以阿美寮为代表的场景象征性地表现了作者对于现实世界和理想世界的复杂思考,蕴含了对人际温情的渴盼。以阴性人物直子为代表的人物象征性地表现了作者对于人格自我的召唤和珍视,以及由此而强调的与世界的联系、爱与性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
现实性
非现实性
象征性场景
象征性人物
Keywords
realism
non-realism
symbolical setting
symbolical characters
分类号
I313.074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日本影视作品与大和民族文化的特征
11
作者
郅锦
康有金
机构
河北理工大学日语系
河北理工大学外语学院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4-15,共2页
关键词
影视作品
民族文化
日本文化
日本人
沐浴
大和民族
文化特色
自然性
温泉
非现实性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英“wh-不定词”功能等值性的新构语义图研究
12
作者
吕公礼
机构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
出处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12年第1期40-46,共7页
基金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英汉疑问系统的功能语言学比较研究"(项目编号:09CWXZ27)阶段性成果
文摘
随着汉语语法化研究的发展,汉语特殊疑问句、特别是疑问代词的"非疑问用法"再度成为热点。汉语和英语"wh-不定词"形态差异显著,但却包含着最大功能等值性和跨语言共性。从"认知性"、"现实性"及"情态性"三维度对汉英语"wh-不定词"进行广义语气分析,使Haspelmath关于世界语言"不定代词"的功能蕴含等级解释力得到更为充分扩展,也有助于汉语"虚指"等描述性概念上升到认知和功能语言学理论层面。
关键词
汉英“wh-不定词”
语义图
功能等值性
广义语气
非现实性
Keywords
wh-indefinite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semantic map
functional equivalence
generalized mood
irrealis
分类号
H0 [语言文字—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诗在似与不似间
13
作者
刘福智
机构
郑州大学中文系 教师
出处
《写作》
2003年第10期3-5,共3页
关键词
诗歌
现实性
生活
距离感
非现实性
分类号
I052 [文学—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自省是作家创作中很清醒的态度
被引量:
1
14
作者
陈智富
王又平
机构
湖北省作家协会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长江文艺评论》
2020年第2期39-49,共11页
文摘
作为文学研究者,有两个基础要打好,一个是史,一个是论。浪漫主义选择传统是精神性的,而非现实性的。文学研究者,有两个基础要打好陈智富(以下简称"陈"):中国当代文学是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一门学科,您在当代文坛保持在场的状态,与作家息息相通、与创作同频共振,对正在发生的新时期文学发展演变了然于胸,所以您的研究把理论与作品结合得很好。
关键词
文学研究者
新时期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
同频共振
非现实性
了然于胸
作家创作
浪漫主义
分类号
I20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综合性时空架构在新好莱坞歌舞片中的运用
被引量:
1
15
作者
王阳阳
机构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
出处
《艺术科技》
2012年第2期8-10,共3页
文摘
当今的社会正处于一个大融合的时代,经济全球化促使国家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因此,艺术的美学价值观的大走向已由追求残缺美转而追求混合之美,综合之美。电影作为艺术门类中较年轻的一员,深受这种大环境下的美学价值观影响。类型片中的新好莱坞歌舞片的结构形成了综合性时空架构,与综合之美的美学价值观联系密切。早期歌舞片因技术的限制,形式的限制,受当时的浪漫主义美学理念影响,多以线性时空结构叙事。后来,随着电影技术的不断更新,美学价值观的转变,以及好莱坞歌舞片集戏剧、唱歌、舞蹈于一身的特性,新好莱坞歌舞片的视听语言与时空架构显示出了新的特征。本文将从新好莱坞歌舞片的视听语言特点、综合性时空架构在新好莱坞歌舞片中的美学特征、综合性时空架构在新好莱坞歌舞片中的运用这三个方面来阐述观点,总结出新好莱坞歌舞片的发展将会塑造出更加立体、更加真实、更加复杂的人物形象。
关键词
新好莱坞歌舞片
综合性时空架构
非现实性
分类号
O412.1 [理学—理论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首诗又究竟在哪儿——陈东东《全装修》解读
被引量:
2
16
作者
姜涛
出处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8-112,共5页
关键词
现代诗歌
解读
装修
陈东
非现实性
海市蜃楼
心智生活
世界观
价值观
诗人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参与式治理:乡村社会冲突的解决策略
被引量:
3
17
作者
马磊
刘芳
机构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2-35,共4页
基金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乡村治理视阈下的‘孝文化’变迁及其当代建构研究”(项目编号:15BSH005)。
文摘
有效化解乡村社会冲突是乡村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是构建乡村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社会冲突从阶段特征上看,分为现实性冲突和非现实性冲突。现实性冲突以目标结果为导向,其解决存在替代途径;非现实性冲突由现实性冲突发展而来,并在过程中掺杂着冲突主体的紧张情绪,非现实性冲突的发生会增加乡村治理成本,对乡村治理具有消极影响。两者的起因和对乡村社会的影响不同,只有剖析乡村社会冲突,了解内部运行规律,才能找到有效化解路径。由赋权、参与、协作和网络四个核心要素构成的参与式治理更加注重治理主体间沟通、彼此尊重、互相合作,是一条化解乡村社会冲突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乡村社会冲突
参与式治理
现实性
冲突
非现实性
冲突
分类号
C936 [经济管理—管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舞台音响的作用和重要性
被引量:
8
18
作者
徐莹
出处
《戏剧之家》
2014年第6期263-263,共1页
文摘
在舞台上表演的任何艺术均属于综合艺术,离不开演员,音乐、舞蹈、灯光、道具和其他与演出有关的物品,其中,舞台音响是舞台演出艺术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离开舞台音响做保障就没有舞台艺术演出的成功展现。舞台音响可以说是舞台艺术演出中的灵魂,舞台音响的重要性是非同一般,它直接关系到舞台演出效果的优劣,
关键词
电容话筒
混音
演出效果
非现实性
音频信号
演出过程
接收频率
放音
故障影响
听觉感受
分类号
J814.5 [艺术—戏剧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芥川龙之介与鲁迅——关于在《被判刑的吉助》和《药》中所虚构的花
被引量:
2
19
作者
坂井东洋
房文斋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1983年第3期118-121,共4页
文摘
一芥川龙之介的《被判刑的吉助》(以下简称《吉助》),如果译成汉语,不过是千余字的短篇。在他所著的有关天主教的一系列作品中,是一部并不引人注目的作品,更谈不上是一篇杰作了。但是与他的其它短篇一样,这一篇作品,也充分地表现了唯美主义的特征。首先将这篇小说的梗概介绍于下: 吉助出生在肥前。由于父母双亡,从小就雇给地主三郎治当男仆。他生性愚钝,常常被同伙们当作玩物戏弄,干着牛马一般的苦力活。可是,吉助长到十八、九岁的时候,竟对主人的独生女兼产生了爱慕之情。当然,兼是不会理睬他的。这就更加引起同伙的嘲弄。他忍无可忍,便在一天晚上。
关键词
唯美主义
鲁迅
作品
独生女
小说
芥川龙之介
梗概
殉教者
非现实性
现实
主义文学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艺术想象奏鸣曲
被引量:
1
20
作者
王耕夫
出处
《上海艺术家》
1995年第4期46-46,共1页
文摘
艺术作品是一种观念形态,而不是表现对象的物质实体,它作为审美的刺激物——实质上是一种艺术幻觉。它所创造的“第二现实”,也就是一种“幻觉”的现实。因此,各种艺术符号的非现实性的假定性,决定了人们对艺术的感知方式:音乐家能够从各种感觉中捕捉到美妙动人的旋律,摄影家仿佛总是戴着取景框在观察世界,舞蹈家总是长于用言外的符号来表达心声,版画家眼里总有黑白灰三个调子,油画家做着五彩的梦,
关键词
艺术想象
艺术符号
接受主体
艺术作品
艺术家
艺术幻觉
第二
现实
非现实性
物质实体
《静静的顿河》
分类号
J04 [艺术—艺术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现实生活的非现实性批判——论石一枫的小说创作
曹志远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事件不愉悦程度对非现实性乐观主义的影响
冷玲莉
方丹
罗楚华
廖秋兰
王蕾
杨韶刚
《心理研究》
2008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不平等视角的非现实性群体性事件研究
王子谦
《改革与开放》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汉语方言的非现实性代词复指型处置式
朱嫣红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戏曲演出的非现实性特征
韩江华
《剧影月报》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非现实的现实主义——当代美国华裔作品探析
赵红英
《长江学术》
CSSCI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论巴赫金怪诞现实主义的现实性与反现实性间的张力
程旭冉
《今古文创》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论情态性
孙夏南
《中国俄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艺术语言的主体行为解读
骆小所
太琼娥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挪威的森林》的象征色彩
叶岗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日本影视作品与大和民族文化的特征
郅锦
康有金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汉英“wh-不定词”功能等值性的新构语义图研究
吕公礼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诗在似与不似间
刘福智
《写作》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自省是作家创作中很清醒的态度
陈智富
王又平
《长江文艺评论》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论综合性时空架构在新好莱坞歌舞片中的运用
王阳阳
《艺术科技》
201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一首诗又究竟在哪儿——陈东东《全装修》解读
姜涛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参与式治理:乡村社会冲突的解决策略
马磊
刘芳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浅谈舞台音响的作用和重要性
徐莹
《戏剧之家》
2014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芥川龙之介与鲁迅——关于在《被判刑的吉助》和《药》中所虚构的花
坂井东洋
房文斋
《文艺理论研究》
198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艺术想象奏鸣曲
王耕夫
《上海艺术家》
199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