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新时期文学的“向内转”与“莎士比亚化”
1
作者
孙立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63-67,共5页
我国新时期的文学已逐渐呈现出一种“向内转”的趋势。“三无小说”(无主题、无人物、无情节)、“六化现象”(题材心灵化、语言情绪化、主题繁复化、情节清淡化、描写意象化、结构音乐化)蜂涌文坛,驳杂纷纭,一些作家在急剧变革的社会生...
我国新时期的文学已逐渐呈现出一种“向内转”的趋势。“三无小说”(无主题、无人物、无情节)、“六化现象”(题材心灵化、语言情绪化、主题繁复化、情节清淡化、描写意象化、结构音乐化)蜂涌文坛,驳杂纷纭,一些作家在急剧变革的社会生活面前表现出“冷淡”、“迷惘”的情绪和由此而带来的某种非现实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
化
文学作品
社会生活
无情节
无主题
非现实化
作家
思想倾向
现实
生活
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反拨、创新与卡夫卡
被引量:
9
2
作者
杨亦军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83-88,共6页
卡夫卡的文学创新,是建立在对西方传统文学的反拨之上的。其一,在主题上,用否定形式表现“人”,摆脱了把理想具体化造成的局限;其二,在审美上,从丑恶的描写中寻求美的满足,从深层次上展现了“人”的内心,以此再现了客观世界的...
卡夫卡的文学创新,是建立在对西方传统文学的反拨之上的。其一,在主题上,用否定形式表现“人”,摆脱了把理想具体化造成的局限;其二,在审美上,从丑恶的描写中寻求美的满足,从深层次上展现了“人”的内心,以此再现了客观世界的荒谬;其三,在艺术手法上,一是将荒诞的情节和真实的细节相结合,一是把夸张、变形与描象表现相结合,以此增加作品内涵,把读者从审美的视角引向更高层次的哲理思辩,从而意识到人类的生存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
人
化
荒诞
变形
非现实化
异
化
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时期文学的“向内转”与“莎士比亚化”
1
作者
孙立
出处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63-67,共5页
文摘
我国新时期的文学已逐渐呈现出一种“向内转”的趋势。“三无小说”(无主题、无人物、无情节)、“六化现象”(题材心灵化、语言情绪化、主题繁复化、情节清淡化、描写意象化、结构音乐化)蜂涌文坛,驳杂纷纭,一些作家在急剧变革的社会生活面前表现出“冷淡”、“迷惘”的情绪和由此而带来的某种非现实化。
关键词
莎士比亚
化
文学作品
社会生活
无情节
无主题
非现实化
作家
思想倾向
现实
生活
小说
分类号
D2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反拨、创新与卡夫卡
被引量:
9
2
作者
杨亦军
出处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83-88,共6页
文摘
卡夫卡的文学创新,是建立在对西方传统文学的反拨之上的。其一,在主题上,用否定形式表现“人”,摆脱了把理想具体化造成的局限;其二,在审美上,从丑恶的描写中寻求美的满足,从深层次上展现了“人”的内心,以此再现了客观世界的荒谬;其三,在艺术手法上,一是将荒诞的情节和真实的细节相结合,一是把夸张、变形与描象表现相结合,以此增加作品内涵,把读者从审美的视角引向更高层次的哲理思辩,从而意识到人类的生存危机。
关键词
非
人
化
荒诞
变形
非现实化
异
化
世界
分类号
I106.4 [文学—世界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新时期文学的“向内转”与“莎士比亚化”
孙立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反拨、创新与卡夫卡
杨亦军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5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