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基于文献分析的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题材电影研究 |
房宝金
邹一了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
|
非物质文化遗产题材电影共同体叙事的路径探索 |
孙立青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3
|
影像记忆、文化自信与新型传承群体建构——非物质文化遗产题材电影发展的时代价值与现实意义 |
孙立青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2 |
5
|
|
|
4
|
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电影化生存之思——以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为例 |
李淼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3 |
6
|
|
|
5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网络传播与创作——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网络传播方式与效果研究》 |
马铭泽
|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6
|
论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微电影发展的三大维度 |
王明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19 |
5
|
|
|
7
|
刍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微电影传播策略 |
王婷婷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7 |
13
|
|
|
8
|
论电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
何奎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2 |
14
|
|
|
9
|
“非物质文化遗产电影”论析 |
谢中元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3 |
4
|
|
|
10
|
影像记忆与文化表达——传播学视角下的非遗题材电影解读 |
王巨山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8
|
|
|
11
|
时空架构、具身展演与身份认同:国产电影中非遗影像的文化记忆建构 |
李天
王楠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
12
|
电影活化音乐类非遗的路径及反思——以张艺谋电影为例 |
范艾婧
秦勇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
13
|
深描真实、影展交流与精英狂欢——当代原生型非遗电影发展特征 |
杨帆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0 |
4
|
|
|
14
|
新媒体视域下的非遗微电影探究 |
周舟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9 |
2
|
|
|
15
|
传承与重构:民间文学与中国电影——以江苏省国家级“非遗”民间文学项目为例 |
于丽金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0 |
2
|
|
|
16
|
非遗电影的创作主题略论 |
唐铭崧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
17
|
首部茶文化纪实电影《南方嘉木》安溪开拍 |
陈德进
黄东华
|
《中国茶叶》
|
2011 |
0 |
|
|
18
|
演变、挑战与未来:新世纪粤剧电影研究 |
唐海宏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19
|
“再现”与“再嵌”:纪录片《天工苏作》的“非遗”言说 |
杨永艳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22 |
3
|
|
|
20
|
试论用电影展现和保存民俗事象的利弊 |
臧卢璐
|
《电影评介》
|
2011 |
2
|
|